归义非唐 第21节
此次攻城张掖,从清晨至未时,整整花费了大半天,尽管速度很快,但付出的伤亡却十分惨重。
十二团、十三团亡者过半,后续支援的各团兵马也有死伤。
具体的死伤刘继隆不清楚,此时的他正躺在张掖城内的军营中,牙关紧咬,青筋暴起。
“好了……”
如释重负的声音响起,刘继隆也松懈了胸中那口气。
此刻的他躺在木床上,面前是一名为他清理伤口、进行包扎的医匠。
刘继隆大汗淋漓,那医匠也同样如此。
不过前者是因为疼痛,后者则是因为耗费太多心神。
刘继隆战场的凶猛,所换来的便是满身伤口。
由于身负先登之功,张淮深特意调了几名医匠来治疗他们这先登的几人。
“箭创十二处,刀伤七处,挫伤六处……”
那三旬医匠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水,不禁摇头道:“换做旁人,恐怕早就毙命了。”
“好在你这些伤口都不算深,不然真是神仙难救。”
医匠感叹着刘继隆的伤势,只觉得这真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刘继隆闻言却咳嗽几声道:“我这伤势,不知多久能好?”
“起码一个月,另外你这一个月时间里,尽量不要干什么重活,不然你的虎口怕是会再度迸裂。”
那医匠回应着刘继隆,随后将自己的外伤箱子合上,起身说道:“你就好好躺着吧,稍许我会去禀告张校尉,让他给你安排个人来伺候。”
话音落下,医官转身便走出了这还算宽阔的屋子,而刘继隆则是躺在床上,目光望着屋顶,久久没能休息。
此刻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尽是张昶抱着赵迁、焦大尸体哭泣的画面,心里难受得紧。
尽管只相识不到一个月,可赵迁他们毕竟是自己一手训练的弟兄,也是他第一次率领的兄弟。
只是一场攻坚战,第三伙便折了大半,他良心何安……
从黄昏到入夜,在浑浑噩噩中,刘继隆等来了一名十四五的少年人。
他名叫曹茂,是达扎鲁布府上的奴隶,也是张淮深所请来照顾刘继隆的人。
尽管十二团与十三团亡者过半,可张淮深却没有休息的资格,城内有太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饶是如此,他却还是没有忘记刘继隆这边,派曹茂来照顾他的同时,还令人弄了一只肥鸡炖煮给他。
刘继隆不知道张昶他们是否也有此等待遇,但腹中的饥饿让他难以忍受,待那鸡肉端上桌,他便忍受着伤痛,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在河西,肥鸡可比羊肉难得太多了。
纵使过去半个月他带着第三伙的弟兄吃的不错,却依旧有些不足。
今日厮杀,若是刘继隆能将自己养得膀大腰圆,说不定还能再厮杀几场。
“伙长……”
刘继隆刚刚吃完一整只肥鸡和两斤粟米饭,便听到了张昶那令人熟悉的声音。
他回过头去,只见脸上缠绕布条的张昶正杵着拐杖,与马成、李骥、耿明三人站在门口,神情没落。
“都吃了吗?”
刘继隆招呼众人进来,张昶他们点了点头。
“张校尉让人宰了几只活鸡给我们与十二团的郑处,我们吃饱了才来寻您的。”
张昶边说,边在马成几人的搀扶下进来。
刘继隆扫视他们,只见他们人人有伤,伤得最严重的就是张昶。
他面颊中了一箭,大腿也受了刀伤,好在腿保住了。
“伙长,焦大、赵迁他们……”
张昶嘴里苦涩,屋内气氛瞬间一滞。
“先看看军内的封赏和抚恤吧……”
刘继隆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与众人道:“若是军中给的钱粮不足,我们几人凑一凑,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刘继隆说这话的时候,脑中不禁回想起了那个年少轻狂,做事冲动的赵迁。
这个前些日子还意气风发,希望扬名立万的青年,如今却已经成了冰冷的尸体。
张掖之战是刘继隆经历的第一场攻城战,哪怕他之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却没想到最后的结果依旧那么惨烈。
“据张校尉说,先登、夺旗都算我们六人身上。”
马成压低声音说着,同时说道:“若是真的这样,日后照顾起赵迁他们的家人,也能轻松些。”
马成这话令众人点头,不过刘继隆还是有些担心。
按照战前的说法,先登者赏三千贯,拔擢三级。
也就是说,除了三千贯赏钱,刘继隆他们还将连跳三级。
眼下刘继隆为伙长,往上三级就是团校尉。
他一个毫无背景,依附于张淮深的平民小子,想要凭借一场功劳就获得二百人的兵权。
哪怕张议潮同意,那些豪强们恐怕也不会同意。
想到这里,刘继隆不免心里一沉……
第26章 苟利难止
“窸窸窣窣……”
入夜,穿着甲胄的沙州将士在城内举着火把不停穿梭,甲胄声窸窸窣窣。
百姓们躲在屋内,笑声时不时传出,都在为自己获得自由而高兴。
军营里,伤兵们因伤势的哀嚎声此起彼伏,悲戚成片。
与这些小人物不同,张掖城节度衙内的诸多“大人物”则是安静的等待张议潮发话。
昏暗的衙门内,豪强出身的校尉、旅帅们老神在在,上首的张议潮则是在翻阅文册。
他的桌案上摆满了文册,但他并非要全部看光,只需要看一部分便可。
良久之后,随着张议潮合上文册,众人纷纷看向了他。
一场仗打完了,是时候瓜分利益了。
望着下方众人那闪烁的目光,张议潮只觉得身心疲惫。
倘若在他合上文册,低头看见诸将请命收复山丹,那他只会觉得神清气爽。
但现实中他低头只看到了众人那充满利益的眼神,这不免让他觉得疲惫。
“张掖遭番贼霍乱多年,户口也从当年的二万二千余口,降低到如今的一万九千八百余口。”
“此外,白天城内百姓起义,为我军拖住番贼而造成不小死伤,这部分还没算进文册,因此文册上的人口只会少,不会多。”
张议潮试图唤醒众人的理想,但众人心底只有利益。
面对张掖有多少人口,他们所想的是谁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
“我军此战阵没一百七十六人,负伤五百二十六人,其中残疾者恐怕不下二百人。”
张淮深是诸将中率先讨论将士死伤的第一人,他面色凝重,眉宇间有化不开的忧愁。
“唯有拿下东边的山丹,才能让张掖百姓安心耕种,可我军现在能动用的兵马已经不足一千三百人,拿下山丹……”
张淮深有些迟疑,结果却被人抓住了把柄。
“张校尉这话不对,不管还有多少人,我们都必须拿下山丹。”
“没错,如果张校尉抱着这种妇人之仁,那恐怕不适合坐镇甘州。”
“论功行赏是应该,但更应该考虑对人选才是。”
“唉……”
一群沙州豪强叹气摇头,不断借题发挥,惹得张淮深脸色更加难看。
张议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并没有直接发言,而是等到众人都无话可说,他才缓缓开口:“都说完了……”
他的语气有些不善,这让刚才嘲讽张淮深的豪强们脸色不太好。
“战前就商议好的事情,若是朝令夕改,那真不知道我大军内部还有何信义可言!”
张议潮嘲讽着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他的目光扫视众人,最后落到了脸色缓和的张淮深身上。
“十二团、十三团夺下东城,这便是张淮深的能力,也是他的功劳。”
“即日起,张淮深担任甘州刺史兼防御使,张淮溶担任甘州司马。”
大唐一个州的主要官员包括一把手的刺史,二把手的别驾,再下面的文官为长史,武官为司马。
正常一个州里有仿照三省六部制的录事参军、六司/曹参军。
这些官员共同构成了唐朝州级行政单位的核心管理团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维护州的正常运作。
至于张淮深兼任的防御使,实际上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官职,一般由刺史或观察使兼任,乃一州或一镇的军政长官。
对于甘州被张议潮牢牢交给张淮深,众人都不敢有什么太大的意见,毕竟张淮深确实做到了他们战前所说的事情。
只是如今刺史和司马都被张议潮分配,剩下的别驾和长史就成了众人争夺的对象了。
“李渭为甘州别驾,曹谦义为甘州长史。”
张议潮接着宣布了甘州的另外两大官职,同时对张淮深道:“剩下的官职,就交给你去选拔合适的人选吧。”
“末将领命!”张淮深不卑不亢应下,哪怕此时的他早已精神疲惫,可他对外依旧表现的精神抖擞。
“敢问刺史,甘州应设多少团兵马?”
下方的索忠顗忽然开口询问,张议潮也不等其余人将目光投向自己,干脆道: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