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22节

  “对,别被这家伙鸠占鹊巢了。”

  一时间,众人都不相信尚延心会在一天时间里,弄丢了整个河州。

  那可是人口三四万的河陇大州,就算是猪来守城,也不至于一天之内就弄丢全境,更别提想要进入河州,必须攻破凤林关。

  这道关隘,当年可是阻挡了巅峰时期的吐蕃数十年,不知多少人物折戟在城下。

  现在尚延心突然跑到临州,抢占了大夏城不说,还说他在一天时间里弄丢了河州?

  不是众人不信,而是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折逋讳将尚延心的手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末了才道:“尚延心说,是兰州的刘继隆打过来了。”

  “刘继隆?河西那个?”

  诸将面面相觑,显然都曾听过刘继隆的名声。

  “除了他,还能有谁?”

  折逋讳没好气道:“这尚延心真是废物,竟然把河州丢给了刘继隆。”

  “哪怕刘继隆绕过凤林关偷袭抱罕,但只要他及时派出塘骑通知我,再坚守抱罕城,说不定河州可以不用丢。”

  “现在他带着几千人抛下河州来了临州,我这临州可养活不了他那么多人。”

  面对他所说的话,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而堂下的节儿也忍不住道:

  “乞利本,如果刘继隆真的像尚延心所说一样前来进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折逋讳皱眉道:“尚延心没了心气,被刘继隆吓一下就腿软了,可我们不是!”

  “刘继隆要是真的来进犯临州,大夏城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闻言,另一名节儿继续道:“可如果他不走东谷官道,而是修葺临兰道,从五泉进攻狄道怎么办?”

  “临兰道?”折逋讳忍不住轻嗤道:

  “临兰道废弃多年,没有几万人劳作,短期内不可能修通。”

  “现在已经是七月末,再过三个月就大雪封山,东谷的官道断绝。”

  “刘继隆如果要进犯临州,必然会在这三个月内有所行动。”

  “在大雪到来前,我们必须死守大夏,绝不给刘继隆染指临、渭的机会!”

  “传我军令,即日起收割粮食,另从长乐调二百甲兵来狄道驻守,等他们抵达狄道,我亲自率五百精骑前往大夏压阵。”

  “此外,待会我手书一封,派出轻骑送往渭州,让鲁褥月派兵援助大夏。”

  “临州若是失陷,下一个就是他的渭州!”

  三言两语间,临州上万人便被动员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的求援信也被数十名轻骑送往了渭州。

  为了保卫临渭,他决意要在大夏城和刘继隆死战……

第161章 挥师东进

  “不到一日,尚延心就把河州丢了个干净?!”

  大中七年七月二十六,当临州的轻骑将折逋讳的求援信交到鲁褥月手中,得知事情经过的鲁褥月却不敢相信。

  他长得矮壮,年纪四旬左右,占据着渭州四县,而他当下所处的地方,便是四县位置居中的渭州治所襄武县。

  在他手中握着临州乞利本折逋讳送来的求援信,上面详细描述了尚延心放弃河州,逃亡临州的事情。

  临州有狄道、大夏、长乐三县,其中大夏县位于大夏水河谷之间,是河州方向走出东谷后,所面对的第一座城池,易守难攻。

  现在折逋讳与尚延心共同驻守大夏县,麾下有甲兵两千之众。

  面对他们两千人驻守的大夏县,鲁褥月想不出对面的刘继隆到底有多少兵马。

  “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诱骗我去临州,想趁机吞并我?”

  鲁褥月心头不安,起身来回渡步。

  不过他想了想,河临渭三州,实力最强的尚延心,其次才是他,最末是折逋讳。

  如果尚延心和折逋讳都联手了,那根本没有必要诱骗他,直接来打便是。

  更何况渭州紧邻大唐的秦州,并不算什么好位置。

  若是大唐真的有意收复陇西,渭州便是首当其冲,他们没有理由盯上自己的渭州。

  这么想着,鲁褥月也相信了折逋讳信中所说内容。

  “乞利本,您真的觉得刘继隆一日攻破河州,还准备在入冬前拿下临州?”

  几名百户不敢相信,鲁褥月闻言便道:“汉人有句话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传我军令,抽调兵马,明日由我统帅,驰援大夏县!”

  见他下令,诸将担忧道:“乞利本你要是去了大夏,若是秦州的唐将来犯,那我们怎么办?”

  “坚守等待,我自然会回援。”鲁褥月说罢,起身便往内堂走去。

  翌日,他统帅着一千甲兵,往临州大夏驰援而去。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率领八百精骑策马扬鞭,从凤林县返回了抱罕县。

  短短几日,抱罕城那脏乱的街道已经焕然一新,空气中也没有了那股怪味。

  百姓的眼神有了神采,孩童见到陇西精骑时,也忍不住的欢呼雀跃,试图追逐。

  不多时,八百精骑前往了军营,而刘继隆等十余人则是策马前往了抱罕衙门。

  “吁……”

  “刺史,凤林关的番兵降了,总共有五百番骑,甲胄和军马已经交出。”

  “此外,塘骑在追击尚延心的时候,尚延心惊惧而留下四百余辆粮车堵塞东谷,这些粮车有粮二千四百余石,已尽数入库官仓。”

  陈靖崇早就得知了刘继隆返回的消息,于是早早在衙门门口等候。

  眼见刘继隆勒马,他立马上前为刘继隆牵马,同时说出了两个好消息。

  “好!”

  闻言,刘继隆忍不住叫了声好,而陈靖崇见状急忙问道:“刺史,我们要不要借此扩军?”

  “不急,先等等。”刘继隆示意他先把马拴好,同时脑中思绪飞转。

  凤林关的番兵投降,这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毕竟那五百人如果不向他们投降,结局就只有饿死或者投降一百多里外的尚婢婢。

  呼吸间,刘继隆有了决断,当下带着陈靖崇他们边朝衙门走,一边说道:

  “安抚好这些番兵,同时告诉他们,我们休整之后就会向临州发起进攻,解救他们被尚延心带走的家人。”

  “如果他们要去找尚延心,发粮食给他们,让他们步行去临州找尚延心。”

  刘继隆边走边说,嘴里说出了令陈靖崇他们愕然的话。

  “刺史,就这么放了他们,等他们去了临州,肯定要帮尚延心他们对付我们的。”

  “对啊刺史,这么做不是放虎归山吗?”

  “刺史,把他们杀了一了百了!”

  张昶、李骥、厝本连忙劝阻刘继隆,可刘继隆却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走入正堂,坐在了主位后,示意他们入座:

  “没了甲胄和军马,他们去到临州能干嘛?”

  “你们想想清楚,陇西的番人是汉人近两倍,如果我们只靠屠刀,那我们能杀光陇西十几万番人吗?”

  “把他们都杀了,到时候没人种田、没人挖矿怎么办?”

  “遇到事情不要总想着杀,他们确实跟着尚延心对付过我们,但我们不可能杀光所有和我们为敌的人。”

  “放他们回去,我不需要他们念我们的好,只要让他们知道,我军不杀俘虏,不苛待俘虏就足够。”

  “他们回去之后,会把他们的经历告诉他们的同袍,这就是我想要的。”

  教育众人之后,刘继隆将目光投向陈靖崇:“抱罕人口、耕地登籍造册如何了?”

  “尚未完成,最少还需要十天才能结束。”陈靖崇连忙回应。

  见状,刘继隆继续道:“趁着登籍造册的间隙,把城外粮食收割归库。”

  “从五泉带来的两千民夫中选拔五百人,编练为新军。”

  “此外,大军休整半个月,半个月后征召民夫,走东谷进攻临州。”

  收复河州顺利的让刘继隆始料不及,因此他也必须将进攻临州、渭州提上日程。

  他们随军带来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趁着登籍造册,随军而来的两千民夫刚好可以收割粮食,制作军粮。

  陇西大雪封山是十月末的事情,他们还有三个半月的时间。

  话音落下,刘继隆起身走向内堂,而陈靖崇他们则是退出衙门,各自准备收复临州的事情去了。

  接下来几日,陈靖崇他们都忙着为河州百姓登籍造册,收割粮食,统计牧群,丈量耕地。

  刘继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对军队开展扫盲的成果在此刻浮现出来,两千五百名兵卒都识字并懂得简单的加减乘除。

  正因如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河州的情况就摆到了刘继隆的案前。

  “抱罕县五千六百五十三户,二万三千八百一十六口,男丁七千八百五十二。”

  正午的衙门内,刘继隆读出抱罕县的人口情况,随后看了一眼河州的总体情况。

  “河州人口三万出头,相较百年前,少了近六千口百姓。”

  “河州的耕地有十四万三千余亩,抛荒近十万亩。”

  望着文册上统计的人口、耕地情况,刘继隆十分心痛。

  旱情固然可怕,可若是论恐热、尚延心这些人好好经营,疏通当年大唐留下的水利设施,多修筑水车,也不至于抛荒那么多耕地。

  有时候他都怀疑这群人脑子里是不是除了打仗和享乐,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刺史……”

  位置上,陈靖崇主动开口道:“城外还有耕牛两千二百余头,黄牛一千六百余头,挽马七千余匹,羊、驼近三万。”

  “此外,两县秋收结束后,官仓存入十二万六千余石粟、麦,一万四千余石豆和上万斤麻。”

首节 上一节 222/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