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24节

  这里的山势不再是两侧山崖,但左右两侧却是陡坡,难以攀爬。

  不过三丈宽的官道被陡坡夹在中间,该如何搭建投石机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投石机砸垮前方那座隘口,他便只有用麾下将士的性命去填线。

  想到这里,刘继隆回头看向本阵将士,只见他们纷纷寄希望于自己,眼睛闪烁着难以说明的光芒。

  他们……都是自己亲手培养了一年多的将士,怎么能用来填线呢……

  刘继隆不忍回过头来,直视前方那三丈宽,两丈高的隘口。

  “哔哔——”

  刺耳的哨声从隘口方向传来,以刘继隆的目力,可以大致看清他们的行动。

  不过十余人站在隘口的马道上,便将他们这六千余人挡在了大夏河谷外。

  冲过去,便是一马平川的大夏河谷盆地,但怎么冲过去,成为了摆在刘继隆面前的问题。

  “让开……”

  隘口马道上,蔺茹真将推开了挡在身前的兵卒,扶着石墙凝视前方。

  陇西军迟迟没有行动,昔日招展的三辰旗也显露出了颓势。

  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己方手中的局面,蔺茹真将那原本一直紧张的心情,在见到陇西军的那一刻,突然放松了下来。

  临时构筑的关隘石墙不算坚固,但想要攻破它,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就地构筑投石机,并排构筑!”

  刘继隆沉声开口,尚铎罗闻言连忙道:“刺史,这地方不过三丈宽,顶多并排构筑两台投石机。”

  “可这么近的距离,将士们不好施展,而且容易误伤我们自己人,刺史……”

  不等他说完,刘继隆回头看向他,目光决然:

  “从河州的民夫中抽签选人,让兵卒教他们如何操作投石机。”

  “投石机每排隔三丈,前面打完,民夫立即后撤,先布置三排!”

  刘继隆自然舍不得让辛苦培养一年多的将士们去填线,所以他只能用民夫和投石机去攻破隘口。

  狭长的地形施展投石机,很容易会误伤自己人,但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

  不用这个办法,就只能让将士们去填线。

  决断间,刘继隆沉声道:“若是民夫不幸牺牲,其家属发田五十亩,粮三十石!”

  “末将领命!”听到刘继隆吩咐,尚铎罗沉声作揖,调转马头去调派民夫去了。

  兵卒们艰难的爬到了官道两侧的陡坡上,将道路让给了投石机和民夫。

  六台投石机列阵谷道间,后方则是在挖掘投石的民夫队伍。

  在这种山脉沟壑的地形,根本不缺投石,因此几千人劳作一个时辰后,便用马车在投石机后方堆起了一座石头山。

  “哔哔——”

  哨声作响,被选出来的一百多名民夫开始在兵卒的指点下,上手操作起了投石机。

  配重投石机的操作方式并不困难,困难的点在于作战的地方。

  这种山峡沟壑间使用投石机的难度很大,所有民夫们都是小心翼翼的操作投石机。

  “嘭!”

  忽的,第一排的两台投石机投出了投石,那投石在山峡沟壑上空划过,不多时就砸到了一侧的山体上,随后朝着谷底滚落下来。

  所有人都注视着它们,嗓子眼悬着一口气。

  “躲开!”

  “砰…砰…嘭……”

  隘口背后的营垒处,当两颗七八十斤沉重的落石携带着泥土从山体滚落下来,营垒内的番兵与民夫纷纷叫嚷着躲开。

  “嘭——”

  沉闷的声音响起,两颗落石先后砸在了营垒的栅栏上,将栅栏砸歪的同时,沿着栅栏滚入营垒内,但好在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娘贼的,这群汉奴的投石怎么这么大个?!”

  隘口上,蔺茹真将耳边回荡着四周兵卒的惊愕声,而他自己也脸色难看。

  陇西军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底下,但两方隔着近百步,加上地势限制着投石机,所以蔺茹真将对陇西军的投石机不以为意。

  可现在看来,陇西军的投石机威力,远超他的想象,必须有所防备。

  “在山体两侧布置横栏……快!!”

  蔺茹真将连忙下令,而关隘上下的番兵、民夫也连忙开始在关隘两侧的山体上布置倾斜的横栏。

  他们想让落石滚下的时候,沿着横栏滚入前方的谷道,而不是滚入营垒和关隘的马道上。

  “有用!”

  马背上,尚铎罗等人纷纷攥紧了拳头,脸上露出欣喜。

  “继续!”刘继隆沉声下令,大军前方的投石机开始轮流进攻。

  由于地形问题,三十米的距离,前后布置六台投石机,已经十分不易。

  若是还要增加,那投石一旦失误,便会摧毁前方的投石机。

  刘继隆没有下令增加投石机,而是准备靠着这六台投石机,先把隘口摧毁再说。

  即便无法摧毁,可他们也能利用落石将隘口前面的高差填平,这就省去了云车冲锋的步骤。

  “嘭——”

  投石机继续运作,一排打完二排打,二排打完三排打。

  一刻钟的时间,每排投石机能操作两次,虽然不如平地上三次来得频繁,但也十分不易。

  蔺茹真将令人布置的横栏,根本无法阻止落石滚入营垒。

  营垒的番兵和民夫为了活命,只能后退百余步,等待蔺茹真将的军令驰援。

  蔺茹真将也从关隘的马道上撤了下来,全因落石太过恐怖。

  投石机投出的投石,大部分都沿着山体滚落谷道,但也有少部分的落石会沿着山体滚到关隘的马道上。

  那种望着落石滚落而手脚不凉,身体僵硬无法动弹,最后被落石硬生生砸死的感受令人不寒而栗。

  可即便是这样,蔺茹真将却还是不得不派出甲兵及民夫上去驻守关隘,以免陇西军发起进攻。

  “把这份手书送去大夏,让乞利本他们做好准备!”

  蔺茹真将写了一封书信,主要讲述了陇西军的投石机威力,同时让尚延心他们趁机加固大夏城。

  原本对于守住东谷隘口,蔺茹真将有着必胜的把握。

  可随着陇西军的投石机不断发作,这种把握正在逐步下降。

  阻敌于关隘以西的计划即将失败,他只能寄希望于固守大夏县城。

  “嘭!”

  从午后到入夜,陇西军的投石机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关隘被打得不敢点火,反倒是刘继隆他们把篝火点了一堆又一堆。

  刘继隆与尚铎罗他们围在篝火前,不多时便有人将炙烤好的“南麝”分割切好,放在木盘里,端到了他们的面前。

  南麝即林麝,由于身上产出“麝香”,故此成为河、临、渭三州的贡赋。

  在东谷之中,人力虽然难以攀爬山脉,但林麝却如履平地。

  射杀这只林麝的兵卒还以为是野鹿,提着它便找刘继隆邀功来了。

  刘继隆也是在尚铎罗的提醒下,才知道了它的身份。

  麝香已经被取出,麝肉自然也不能放过。

  这肉虽然比不上牛羊肉,但在这种地方,有得吃就不错了。

  “河临渭三州盛产麝香、麸金、红铜、野马皮和麻、布。”

  刘继隆一边吃着,一边说着河临渭三州的特产。

  “刺史,麸金是什么?”

  张昶不解询问,不等刘继隆解释,尚铎罗便先解释道:“麸金就是碎薄如麸子的金子。”

  “这些金子主要在河水里,常喝这种河水的牲畜,时不时会拉出麸金。”

  “当年吐蕃还没有内讧的时候,河临渭三州每年都要派人在河水里淘金,亦或者去铜矿里采红铜,炼麸金。”

  “尚铎罗说的没错。”刘继隆附和道:

  “这河水里的金子,主要是从山里冲出来的,而铜矿又有伴生的金矿,所以炼铜的同时,也能获得不少的黄金。”

  “拿下河临渭三州之后,我们就能开采铜矿和金矿,顺带贩卖麝香了。”

  “只要有黄金和铜钱,我们就可以得到许多东西,甚至去采买奴隶。”

  刘继隆口中的奴隶,并非是指他国的奴隶,而是指那些军队平叛后抓捕的盗寇及其家属。

  

  他们都是汉人,只是由于天灾人祸,无奈落草为寇。

  尽管朝廷的态度是招抚为主,但地方上的节度使和刺史可不会那么好心。

  例如去年的鸡山饥民,朝廷的旨意是招抚,结果果州刺史王贽弘把饥民诱骗下山后,立马出兵杀其丁壮,俘虏其家眷,充作奴婢贩卖。

  尽管后世将李忱在位时期称为“大中之治”,亦或者“大中暂治”,但大唐的根已经腐烂了。

  各地刺史阳奉阴违的情况屡见不鲜,牙兵驱逐节度使的戏码更是层出不穷。

  从蜀中到关中,再到河南、江南之地,饥民、流寇遍地,各地刺史视若无睹。

  刘继隆不清楚这些“奴隶”的价格,但只要给钱,他相信有不少人都会愿意把这群“奴隶”卖给他。

  “嘭!”

  落石声将他唤醒,他不由看向尚铎罗:“多麦和吐谷浑有多少番人,你知道吗?”

首节 上一节 224/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