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45节

  “呵呵……”王宗会笑着举杯,高骈连忙拿起酒杯与其相碰,而后一饮而尽。

  见他喝下这杯酒,王宗会紧接着才笑道:

  “临渭若是收复,薛逵功绩更上一层,南衙必然要把他调回京中。”

  “唯有挫败此事,才能让薛逵受挫,而千里你也就可以走出神策军了……”

  高骈明了,试探道:“都监的意思,是让我担任秦州刺史?”

  “千里果然聪明,不枉大兄如此器重你。”

  王宗会笑着点头,同时说道:“刘继隆若是只有一个河州,朝廷如何重视秦州?”

  “眼下河临渭三州及兰州都在他的手上,他已然可以威胁到关中。”

  “薛逵未能阻拦刘继隆,至尊必然不会高兴,届时大兄自然会推荐你来坐这秦州刺史的位置。”

  “刘继隆在这陇西坐大,你才能做大……”

  这个世界上想玩养寇自重的人不在少数,刘继隆是一个,王宗实和王宗会也是。

  他们想要扶持高骈,但扶持他需要理由。

  如今刘继隆坐大,便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此时的高骈三十有二,心里道德感还比较强,因此当他知道王宗实等人的想法后,他心里是有些抗拒的。

  在他眼里,养寇自重并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更何况他出身名门……

  “好了,你下去好好休息吧。”

  “眼下临渭二州已经落到刘继隆手中,等宫里得到消息,剩下的事情,大兄会帮你做好的。”

  “你现在只需要好好休息,等着接任秦州刺史与天雄军节度使就足够了……”

  王宗会笑着放下酒壶与酒杯,高骈虽然心里不舒服,可为了前途,他还是起身作揖:“谢都监抬爱!”

  “呵呵,下去吧……”

  在王宗会的笑声中,高骈退出了牙帐,忍不住仰望天穹。

  他的道德告诉他,这样并不是他想要的擢升方式,他想要的是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以此得到拔擢,而非使用手段。

  只是话到嘴边,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王宗会的话。

  “只此一次吧……”

  他长叹一声,随后返回了自己的牙帐。

  也在他返回自己牙帐的时候,刘继隆却已经带着缴获的上万车物资和数万牧群渡过渭河。

  待他返回陇西县时,城南的营垒已经被拆除,而城北破损的城墙也简单打扫过了,只等重新修葺。

  “朝廷竟然帮着这群番贼,我看着朝廷的气数也差不多了!”

  “哼,今日那三个杀才,老子记下他们了。”

  一行人走入陇西衙门内,尚铎罗与张昶骂骂咧咧,刘继隆走在前方怀抱头盔。

  待他走到主位坐下,他也不提朝廷的事情,只是安排道:

  “战事已经结束,明天开始记录牺牲、伤残将士的文册,并对救回的百姓登籍造册。”

  “俘获的物资,我看规模够我们吃一年的了,具体多少,明日你们带人好好清点。”

  “末将领命!”众人作揖应下,张昶询问道:

  “刺史,朝廷的兵马还在南岸扎营,我们不管他们吗?”

  “不必管他们。”刘继隆懒得管他们,毕竟今日高骈带圣旨阻拦他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尽管他不在意那上万番人,甚至乐见这群番人涌入秦州,搅乱秦州,但这都不是高骈可以阻拦自己的理由。

  高骈算是刘继隆认识为数不多的晚唐名将,对于他的事迹,刘继隆只记得收复安南、镇守巴蜀和出讨王黄起义了。

  详细的他记得不太清楚,就连这些生平,也是因为前世读书学他诗词时了解的。

  今日天色太暗,倒是没怎么看清他,不过听声音,年纪恐怕比自己大得多。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刘继隆还是觉得小心为妙。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尚铎罗:“给我准备笔墨,我要向朝廷上表。”

  “向朝廷上表?”尚铎罗与张昶面面相觑,要知道他们可是才驳了朝廷的面子。

  “刺史,我们才驳了朝廷的面子,现在就上表,难不成您想走秦渭官道去长安?”

  尚铎罗小心翼翼的询问刘继隆,刘继隆却点头道:“自然。”

  他扫了一眼众人,自然清楚他们在担心什么,不过他也开口安抚道:

  “你们别忘了,河临渭三州防御使的官职可不是我去求来的,而是朝廷给我的。”

  “现在我把河临渭三州收复,不趁这个时候上表要些东西,难不成要等到朝廷想好办法对付我,再慢吞吞的上表吗?”

  刘继隆话音落下,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按照朝廷擢授的官职来说,刘继隆收复河临渭三州的正确性,可比薛逵这个秦州刺史的正确性还要正确。

  想到这里,尚铎罗连忙去寻来纸笔砚墨,而刘继隆也很快写完了奏表。

  他将奏表吹干,随后递给尚铎罗:“明早派人走秦渭官道送入长安,顺带让他们记下这沿途的山势走向和地形地貌。”

  “是!”尚铎罗高兴的收下奏表,而刘继隆则看向张昶:

  “明日派一支轻骑前往鄣县,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今日乏了,都各自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刘继隆起身向内堂走去,尚铎罗、张昶等人见状纷纷起身作揖,先后前往衙门的东、西厅休息去了。

  翌日天未亮,陇西军便派出了二百余轻骑,兵分两路前往了鄣县和长安。

  身为伙长的陈瑛因为为人机灵,得到了前往长安的机会,因此护送着奏表便向东疾行,不多时便被官军的外围哨骑所发现,并被带往了营垒牙帐处。

  陈瑛走入牙帐中,但见一众将领及官员注视他,不由得挺直了脊背,随后才缓缓作揖道:

  “陇西军伙长陈瑛,参见诸位将军!”

  陈瑛年纪虽小,但好歹也在五泉读过一年书,基本的礼节还是懂的。

  “听闻刘使君派你前往长安报捷,不知奏表能否供老夫一观?”

  

  薛逵笑呵呵的开口,若是旁人见了,兴许只当他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丈,但陈瑛却不会。

  面对薛逵,陈瑛不卑不亢道:“依《唐律》,薛刺史似乎与我家使君官职相差不大,不知以什么身份要求查阅奏表?”

  “你这娃娃……”薛逵被陈瑛弄得下不来台,他没想到陈瑛这么小的年纪和官职,竟然还知道《唐律》内容。

  “若是薛刺史拿不出什么道理说服标下,那标下便要前往长安了!”

  陈瑛不卑不亢,而王宗会闻言开口道:“本都监是宫里来的,陇山以西的军政要务都由本都监监察,本都监现在要看刘使君的奏表,不知可否?”

  陈瑛倒是不知道这军中还有宦官,表情扭捏几下,最后还是将奏表给拿了出来。

  反正奏表送到庙堂前,始终要被人查阅的。

  见他递出奏表,王宗会示意身旁人去拿,不多时便把奏表拿在手中,一目十行的将其看完了。

  他让人把奏表还给了陈瑛,随后才道:“刘使君是朝廷擢授的三州防御使,此次收复三州,着实有功。”

  “你且小心护送这奏表前往长安南衙,自有官员为你引路。”

  众人不知道王宗会看到了什么,只感觉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柔和了。

  “退下吧!”

  王宗会示意陈瑛退下,并让人为他放行。

  陈瑛作揖行礼,随后离开了牙帐,带着本部十余名轻骑,继续前往了长安。

  在陈瑛走后,众人目光都投向了王宗会,而王宗会也黑着脸道:

  “刘继隆这田舍郎(乡野之人),竟然敢凭收复三州之功,妄图请封陇右节度使!”

  “这个杀才!”

  “田舍郎竟敢请封陇右节度使!”

  得知刘继隆竟然请封陇右节度使,牙帐之内一片骂声。

  陇右节度使,主要负责防备吐蕃,管兵七万五千人,地位还在河西节度使之上。

  昔年开元、天宝时,担任陇右节度使的,可都是盖嘉运、皇甫惟明、王忠嗣、哥舒翰、郭子仪这等人物。

  刘继隆何德何能,竟然胆敢请封陇右节度使?!

  想到这里,帐内诸将不免再度骂了起来,而薛逵眉头紧皱,不多时对牙帐门口的两名旅帅道:

  “去传鲁褥月、蔺茹真将前来!”

  “是……”

  在薛逵的传召下,鲁褥月和蔺茹真将不多时便来到了帐内,毕恭毕敬对薛逵作揖。

  薛逵示意二人入座,随后才道:“传召你们,主要是想问问你们,这刘继隆实力如何,麾下有多少兵马?”

  “刘继隆他……”蔺茹真将作势便要开口,可鲁褥月却抢先道:

  “刘继隆实力强劲,先前偷袭河州,突袭临州时,据我阵上所见,兵约有万众,其中着甲精骑近逾三千,步卒近乎五千,另有两千驻队。”

  鲁褥月这话半真半假,真的在于刘继隆突袭大夏时,其麾下甲兵加上民夫确实接近万人。

  假的在于刘继隆根本没有三千精骑和五千甲兵,但鲁褥月却依旧虚报。

  “以兰州贫瘠之地,能养兵一万?”

  高骈立即提出质疑,毕竟他在张议潭那里了解过不少河陇的情况。

  “兴许是河西支援也说不定……”

  鲁褥月有意把刘继隆说成是河西张氏扶持的势力,而这就让帐内众人脸色难看了。

  “此事需要禀告朝廷,至于刘继隆是否有这么多兵马,我自会探清。”

  薛逵示意两人退下,心里显然不太相信刘继隆能拉出八千甲兵。

首节 上一节 245/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