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47节

  除此之外,刘继隆希望朝廷发配犯人前往三州,同时开放商道,以此才能让他更好的抵御吐蕃。

  “荒谬!他不过刚刚及冠的年纪,何德何能请表陇右节度使旌节?!”

  “此子浮躁,不堪大用!”

  刘继隆奏表内容经舍人宣读过后,崔铉便嘲讽起了刘继隆。

  裴休皱紧眉头听完后才道:“先前薛郎君(薛逵)的奏表说过,这刘继隆麾下甲兵大抵不会超过八千。”

  “此数量虽然是番人吹嘘所得,但其一月下三州却是事实,不可不防。”

  “薛郎君想增加秦州兵额,再增设武城县来安置鲁褥月等人,两位以为如何?”

  裴休询问起令狐綯和崔铉,令狐綯沉默不语,崔铉则是皱眉道:“当下之急是搞清楚刘继隆麾下兵马数量。”

  “若是真的有甲兵八千,也不失为一方强藩,秦州自然需要增兵。”

  “至于如何对待刘继隆,也需要视其实力而定。”

  崔铉虽然瞧不起刘继隆这个田舍郎出身的家伙,可还是分得清得罪强藩后果的。

  如果刘继隆有八千甲兵,数万之众,那大唐想要收拾他,难度要比收拾中原那些拥兵数万的强藩还困难。

  别的不提,想要收拾刘继隆,起码要出兵两三万,而秦州没有那么多兵马,就只能从关中调动。

  若是从关中调动,那补给线就拉长了,哪怕从凤翔前往渭州东边的陇西,这距离也接近三百里,起码需要三个民夫才能解决一名甲兵的补给问题。

  哪怕只出兵两万,也需要调动六万民夫才行,更别提陇西的地势了。

  当年薛举占据陇西,浅水原一战大败官军(唐军),光官军被俘名单,都能在史书上狠狠记好几笔了。

  刘继隆虽然势力不如薛举,但现在的朝廷也并非国初的朝廷。

  想要收拾拥甲八千的刘继隆,起码得耗费上百万贯钱粮,而朝廷现在可拿不出那么多钱粮。

  因此在侦查刘继隆兵马数量这点上,崔铉三人难得达成了意见。

  “北司那边也应该有奏表上表天听,此事便由我入宫上表至尊吧。”

  崔铉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眼见裴休和令狐綯没有拒绝,他当即便拿上刘继隆、薛逵的两份奏表,走出衙门前往了宫中。

  半个时辰后,当他抵达紫宸殿外时,他还没有请人通传,殿外的禁军便朝他作揖:

  “至尊有谕,崔相若来,可直接入内。”

  

  闻言崔铉回礼,心想北司的动作还真快,而后脱鞋入殿。

  李忱并未在正殿,而是在偏殿等着他。

  待他走到偏殿门口,率先看到了坐在主位理政的李忱,以及站在李忱身旁的内枢密使王归长,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还有神策军的王宗实。

  三人年纪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都是北司如今权力最大的几人。

  他们出现在这里,对于南衙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臣尚书左仆射崔铉有事启奏。”

  “赐座……”

  李忱头也不抬的开口,王归长见状示意殿内宦官为其赐座。

  待崔铉坐下,他便呈上了两份奏表:“陛下,这是秦州刺史、天雄军节度使薛逵,以及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刘继隆的奏表。”

  宦官接过奏表,呈到了王归长面前,由王归长看过后,转身递给了李忱。

  直到此时,李忱才放下手中御笔,脸色平静的拿起了奏表翻阅。

  他先拿起了薛逵的奏表翻阅,虽然面无表情,但四周人能感觉到他心情并不好。

  待他放下薛逵奏表,拿起刘继隆的奏表查看时,四周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

  饶是如此,李忱依旧没有展露脾气,而是平静的拿起奏表放在一旁,从另一边又拿起了一份奏表。

  “这是都监王宗会的奏表,崔相看看吧……”

  李忱示意宦官接过转递给崔铉,而崔铉也在片刻后看到了王宗会的奏表内容。

  三份奏表内容都相差不大,区别在于鲁褥月、蔺茹真将等人的伤亡,以及刘继隆的兵力。

  王宗会的奏表中,王宗会笃定刘继隆有甲兵八千,而当下又俘获三州吐蕃数千甲胄,因此实有甲兵近万。

  薛逵的奏表中,薛逵认为刘继隆甲兵不会超过五千,即便俘获吐蕃甲胄,也不会超过八千。

  倒是在刘继隆的奏表中,刘继隆实写陇西军有精骑一千五,甲兵两千,收复三州间杀贼近万,甲首三千。

  折算下来,刘继隆麾下陇西军,当下应该有六千五百名甲兵,反倒是三人奏表中最少的。

  “陛下,刘继隆实乃藏拙,臣以为薛逵与王宗会之言皆有其理,但刘继隆麾下甲兵应该不少于八千。”

  崔铉人精,他自然不会把刘继隆甲兵往少了说。

  如果刘继隆只有三千多甲兵,那他一个月拿下三州,岂不是打薛逵和王宗会的脸面?

  至于刘继隆具体的兵马数量,崔铉并不在意,反正有薛逵在秦州驻跸,刘继隆不可能打过陇山来。

  “嗯……”

  面对崔铉的话,李忱应了一声,随后半响没有继续说话。

  只是在王归长三人看过薛逵、刘继隆的奏表后,等待三人开口。

  三人中,王归长率先开口道:“陛下,刘继隆不过收复三州,竟想获封陇右节度使,臣以为其年纪尚小,功不配位。”

  “陛下,臣也以为刘继隆功不配位,朝廷无须擢赏其官职!”王居方也同样轻蔑刘继隆。

  相比较二人,掌握兵权的王宗实反倒没有那么激进,因为王宗会和高骈已经给他写了手书,因此他自然知道陇西是个什么情况。

  “陛下,臣以为刘继隆虽然年幼,但其麾下甲兵近万,又有河西作为倚靠,实不可不封。”

  “然其索要陇右节度使之举过于高看自己,不如擢其银青光禄大夫,陇西伯,食邑七百户,检校兵部员外郎?”

  “至于其奏表中请表的诸将刺史官职,也不妨授予。”

  王宗实的想法很简单,单从王宗会和高骈的书信中,他便知道这刘继隆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

  不过拿下三州,他就敢索要陇右节度使,与河西小心翼翼的张议潮、张淮深大有不同。

  面对这种桀骜的强藩,还是得小心安抚对待,把他的精力放到收复陇南七州和河湟二州上,总比让他在陇西四州无所事事,整日找朝廷麻烦要好。

  “崔相……以为如何?”

  李忱沉吟片刻,而后开口询问起崔铉,而崔铉闻言沉吟道:

  “臣以为,擢赏之事可以暂且搁置,等待三省六部诸官商议再论。”

  “当下可从京畿、山南、关内道遣派囚犯,混入朝廷间客前往陇西,打探刘继隆虚实。”

  “若刘继隆实力强盛,则再议其擢赏也不迟……”

  崔铉还是那套办法,先探查清楚刘继隆的虚实,然后再想办法对付他。

  如果他真的实力强盛,那自然要小心对待。

  如果他兵马不盛,那则是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安抚他。

  想到这里,李忱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开放秦渭商道,释京畿、关内、山南等地囚犯戍边三州屯垦。”

  “至于间客的事情,便由崔相安排吧。”

  “臣领旨……”崔铉高兴应下,可不等他继续讨论下一件事,李忱身旁的王宗实却作揖道:

  “陛下,此次秦州收复临渭未果,理应惩处薛逵、王宗会。”

  “臣建议令二人入京述职,秦州事宜暂由神策军虞侯高骈暂理。”

  “陛下不可!”崔铉急忙打断道:

  “此次刘继隆收复二州之速度,实乃众人未曾预料之果,如何能授罪于薛逵?”

  “薛逵自任以来,勤勤恳恳,数次抵御番贼入侵,即便不加封赏,也不至于撤其官职!”

  崔铉算是知道为什么北司这三人都出现在紫宸殿了,合着是盯上了秦州刺史和天雄军节度使的位置。

  “崔相此言差矣……”

  王宗实摇头道:“此次收复临渭二州,本就是朝廷令薛逵所做之事。”

  “如今薛逵、王宗会没有收复临渭二州,理应惩处。”

  “若是朝廷连这点赏罚事宜都犹豫,那各镇节度使是否都可以凭其过往功绩而不受惩处?”

  “此事……”崔铉脸色一黑,试图辩解,但不等他开口,李忱便打断了二人的争吵。

  “此事暂且搁置,待打探陇西虚实,再与如何擢赏刘继隆同议。”

  “臣领旨……”

  李忱的态度很明显,他要知道收复三州后的刘继隆实力如何,才能做出决定。

  想到这里,崔铉连忙起身:“既然如此,那臣现在就去六部操办此事。”

  “嗯,崔相慢走。”李忱拿起御笔,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

  不多时,崔铉便在王宗实几人注视下,离开了紫宸殿。

第175章 以壮声势

  “河州近三万口,临州八千余口,渭州一万七千余口。”

  “若是算上五泉,差不多六万八千口,其中参军者三千六百人。”

  十月初,在长安准备调遣罪犯,安插间客进入陇西的时候,陇西三州的摸底也差不多结束了。

  摆在刘继隆面前的是民口六万五,军口三千六,除此之外,各州县仓、库和几次战胜的缴获也算了个清楚。

  坐在陇西县衙正堂的主位,刘继隆看着手中文册,继续说道:

  “这次收复渭州,我们俘获甲胄三千二百套,军马七百八十五匹,挽马近九千,黄牛一万二千余。”

  “除此之外,还有羊、驼、驴等七万四千余,以及二十七万余石粮食和三万石豆料,钱六千余贯,麸金四百余两,绢五百余匹,麻布近五千匹,石脂……”

  刘继隆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其中包括了他们攻下河州,收割河州的十二万石粮食。

  “这么多粮食和豆料牧群,我们这次还真是一战暴富啊。”

首节 上一节 247/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