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56节
“臣领谕……”王宗实连忙应下,随后派人宣来了太医李元伯。
不多时,随着李忱服下长年药,他心中那番烦躁也随之消散。
与此同时,当裴休他们返回南衙后,擢赏陇西军的圣旨也随之拟定。
圣旨还未发到在京陈瑛他们的手上,消息便已经传遍了长安各家权贵。
“陇西县开国侯,赏绢十万疋……”
府邸内,张议潭呢喃着朝廷对陇西军的封赏,只觉得不可思议。
陇西军的那些事情,只要有心刺探,舍得钱财,并不难探查。
张议潭对刘继隆还是很有好感的,因此当他知道陈瑛等人入京后,便派人去打探了情报。
原本朝廷前些日子发配囚犯前往陇西,又犒赏四万疋绢的举动,就足以让他心寒。
可如今朝廷面对刘继隆的跋扈,竟然再度擢赏了诸多官职散阶,又赏赐了十万疋绢。
十万疋绢……
张议潭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旁边的掌事也不忿道:“我们收复河西全境及会兰二州,朝廷未尝给过一枚钱、一匹绢……”
“如今刘使君收复三州,便前后赏赐十四万匹绢,还擢赏了开国县侯!”
掌事是张议潭从敦煌带来的老人,所以才有那么大反应。
要知道张议潮如今也不过才是开国县伯,而刘继隆虽然没有得到陇右节度使,却在爵位上超过了张议潮。
掌事并不嫉妒刘继隆,他只是不忿朝廷处事不公!
“山伯,把这消息送回敦煌吧……”
张议潭乏了,他不想做任何决定,也不想因此联想任何事情。
他只想把这则消息告诉张淮深、张议潮,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在刘继隆收复三州前,他尚且能用河西距离朝廷太近来搪塞自己。
可如今刘继隆对朝廷的态度,与朝廷对刘继隆的态度放在眼前。
这些事情都在告诉张议潭一件事,那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他把消息传回去,让张议潮他们自己选择。
吩咐过后,张议潭起身走回了卧房,步伐蹒跚,背影佝偻。
“砰——”
“来了!来了!”
在张议潭心灰意冷的时候,长安西市内的一座酒肆中,雅间被粗暴的推开,随后响起了激动声。
雅间内,喝得醉醺醺的陈瑛与他们抵达长安时所见男子共坐一桌,二人听闻声响,纷纷回头看来。
来人是刘继隆派来长安的陇西军兵卒之一,他先前喝醉被送回了青龙寺。
结果才到寺庙不久,就见到了朝廷所派的天使,并得到了天使所传的圣旨。
他将圣旨放好后,便急忙跑回了西市。
“陈瑛!圣旨下来了!”
他急匆匆跑到陈瑛身旁,激动拉拽道:“我们可以回陇西了!”
“什么?你说什么?”原本醉醺醺的陈瑛打了个激灵,恍惚的眼睛也有了精神。
“圣旨下来了,我们可以回陇西了!”
来人激动说着,而陈瑛闻言也激动站了起来,同时看向那三旬男子。
“黄郎君!我家刺史的擢赏下来了!”
“哈哈!下来就好!下来就好……”
被称呼黄郎君的男子也跟着大笑几声,随后才道:“你们可以回陇西了,那我也该回家乡了!”
他放声笑着,只是笑声中带着些酸楚。
陈瑛见状,跪下来抓住他的双肩:“黄郎君,你善于骑射,还有文采,不如跟我们去陇西吧!”
“对啊!黄郎君!”旁边那人也紧跟道:
“我家使君肯定会重用你的,你跟我们走吧!”
“不!我不去陇西!”黄郎君挣脱了陈瑛的双手,脚步踉跄。
好不容易扶住酒肆的窗户,他将窗户推开,对着窗外高举双手,放声高呼:
“几个月后我还会回来,我就不信我考不进长安!”
街上的行人闻声纷纷朝二楼雅间看来,眼见黄郎君醉醺醺的模样,纷纷摇头离去,没有看热闹的心思。
科举揭榜大半个月了,因为喝醉酒而发疯的可不止这一个,众人早就没了兴致。
瞧着街道上的百姓甚至不愿意为自己停留一秒,黄郎君心里愤然。
他转身走向陈瑛,抓住其双臂:“陈郎君!你相信我吗?!”
“当然!”陈瑛点头,随后又补充道:“可是做官不一定非要科举啊。”
“你随我们去陇西,我家使君肯定会给你安排官职的!”
“你不懂!”黄郎君摇头后退,踉跄几步后坐在地上,低声呢喃。
“我苦学多年,怎么会上不了榜?”
“我苦学……”
简单一句话,他几次质问自己,随后忍不住笑出了声,笑声中带着些癫狂。
良久之后,他抬头看向陈瑛等人,朗声道:
“明年放榜……必会有我黄巢的一席之地!”
第180章 国之所殇
“哞……”
四月间,随着浩浩荡荡的春耕开始,无数耕牛、挽马再度被套上了犁轭,在百姓的驱使下,开始了新一轮的耕种。
渭水河畔,几丈高的大水车运转起来,将渭河之水取出,流入高高的竹渠,最后流进水渠之中。
一座水车,便能灌溉数百亩耕地,而陇西县外的耕地也经过不断的开荒、复垦,恢复到了昔日的巅峰。
百姓们欢声笑语,昔日的麻木早已成为了历史。
尽管他们依旧身穿破旧布衣,可却将布衣洗的十分干净。
一身干净的装扮,代表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在这样热火朝天、欢声笑语的环境下,就连朝廷送来的那些囚犯,也不自觉的变得淳朴了起来。
“刺史,刚才又抓到了一名间客,算上过去一个月抓捕的,已经是第十八名了。”
陇西城马道上,陈靖崇不紧不慢走到了刘继隆身后,诉说着他们对间客抓捕的成功。
刘继隆听后颔首,目光却一直在城外的百姓身上。
不多时,南边来了五名轻骑,他们直奔城门而来。
田间有百姓向他们打招呼,他们也无心回应,径直冲入了城内。
这一幕看的刘继隆皱眉,不免出声道:“让下面的弟兄对百姓态度好些,你看看……像什么样子。”
“是!”陈靖崇作揖应下,可是不等他与刘继隆继续交谈,王思奉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不远处。
他急匆匆走来,脸上浮现喜色,这让刘继隆苦笑道:“看样子是我错怪刚才那几个弟兄了。”
陈靖崇来不及回应,便见王思奉走过来作揖道:
“刺史,陈瑛他们派几位弟兄先回来汇报消息了。”
“这是陈瑛的手书,请您过目……”
刘继隆闻言接过,一目十行看了个大概,末了才笑道:
“你们的刺史之位落实了,另外州库又要存入十万匹绢了。”
“好!”听到刘继隆的话,王思奉与陈靖崇纷纷叫了声好。
刘继隆没有提及关于自己官职的问题,毕竟他本来就不奢望陇右节度使。
现在陇西十二州的刺史之位落实,他也就有了收复其余九州的正统性了。
想到这里,他将手书收回信封之中,而后对陈靖崇他们吩咐道:
“陈瑛明日会在天雄军的护送下,带着十万匹绢和擢赏我的官服前来,你且派人招呼,若是有人询问我的去向,便说我前往河州,代我收下官服便是。”
“是!”
刘继隆可不想对那所谓的天使稽首,因此让陈靖崇帮自己稽首就行。
见陈靖崇应下,刘继隆继续说道:
“我在渭州耽搁太久了,明日接了圣旨,取了那十万匹绢后,便按照此前规制,将各军兵马连夜调动前往各州。”
“记住,动作要轻,别让那三千多人知晓。”
“如此等他们抵达各州,再见各州兵马的时候,便会误判我军数量。”
“另外调动的兵马需要注意,别让熟面孔与他们碰面。”
刘继隆交代着陈靖崇、王思奉。
二人闻言当即应下,而刘继隆也返回了衙门,安心休息等待前往临州。
翌日,如刘继隆所说那般,天雄军的王重任率领五百天雄军精骑与三千民夫,驱使着马车将十万匹绢运抵陇西城外。
陈靖崇、尚铎罗等人率领城中数十名旅帅及以上将领在城门摆上香案,等待接旨。
“刘使君呢?”
王重任下马皱眉张望,陈靖崇却作揖道:“我家使君数日前往河州去了,由我代领圣旨。”
见状,王重任也没有过多纠结,拿出圣旨宣读道:“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刘继隆接旨!”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