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82节

  这些种种事情,刘继隆自然是清楚的。

  他之所以询问俞从晖等人,主要是想看看剑南、山南等道的情况如何。

  若是局面安定,那他想要买卖汉人,充斥陇西人口的计划无疑会宣告破产。

  好在剑南、山南与大唐其它地方一样,都是贪官墨吏横行的地方。

  “某若是想将这些饥民带到陇西,不知诸位可有办法?”

  刘继隆忽的询问众人,原本热闹的现场戛然而止。

  众人目光依旧停留在刘继隆身上,不多时俞从晖开口道:

  “此事倒也不难,主要看节帅需要多少饥民。”

  “若是数百人,那某等私下贿赂各州官员,招募些饥民弄为奴婢,以通商为借口,带他们来陇西倒也不难。”

  “若是上千乃至数千人,这恐怕会惊动道里的官员,这就不好收场了。”

  俞从晖这般说着,其余人也接连附和。

  “某等一年走个三四趟,也能为节帅带来一两千人。”

  “主要还是朝廷忌惮节帅,白敏中又严守边境,不然这个数量还能翻一番。”

  “没错……”

  眼见众人这么说,刘继隆略微皱眉。

  白敏中这个人他还是打探过的,毕竟他此前作为宰相,而今出任西川节度使,自然会针对自己。

  看样子,指望剑南道是不太可能了。

  刘继隆这般想着,随后开口道:

  “无碍,数百人就数百人吧,日后酒肆的收益,便请诸位为某采买汉口,壮大陇西了。”

  “诸位请放心,某恩怨分明,诸位助某壮大西川,某自然会庇护诸位下半生富贵的!”

  刘继隆表态过后,众人连忙朝他敬酒,刘继隆也一饮而尽。

  随着酒水流入腹中,刘继隆倒吸一口凉气后继续道:

  “陇西所缺的,大部分是工匠,其次是汉人,至于獠人和蛮人便算了。”

  “这次某来武州,带来了诸如锦鸡、鹦鹉鸟、龙须席和炒茶、井盐、花椒等商货,诸位可以看看。”

  他话音落下,正堂四周的兵卒便拿出一本本文册,转递给了这十余名牙商。

  牙商们不停翻阅文册,眼睛明亮。

  文册上不仅写明了陇西的商品,还附带上了的价格。

  眼见他们翻阅文册,刘继隆也起身道:“生意上的事情,便由李刺史和王刺史与诸位谈吧,某不胜酒力,先行告退了。”

  “节帅慢走……”

  商贾们闻言先后起身相送,唯有俞从晖走出位置,跟着刘继隆、曹茂向内堂走去。

  不多时,待他们穿过长廊,刘继隆便驻足转身看向俞从晖。

  “俞押衙这是……”

  “节帅,某不请自来,请节帅不要怪罪。”

  俞从晖连忙作揖,随后解释道:“得知节帅需要人口,某倒是有件事可以与节帅商议。”

  “但说无妨。”刘继隆眯了眯眼睛,俞从晖也连忙说道:

  “元日前后,山南西道衙门的参军杨知温找上了某,想请某作陪,引荐其与节帅会晤。”

  “某本欲在席后方才与节帅说此事,不料节帅退席,某便只能追了上来,请节帅恕罪。”

  俞从晖倒是坦荡,把杨知温找他的事情说了一遍。

  刘继隆听后皱眉,想了想这个杨知温是谁,却没有半点印象。

  “进内堂说吧。”

  “是!”

  眼见自己可以走入内堂,俞从晖欣喜跟上脚步,不多时便跟着刘继隆走入内堂坐下。

  “这杨知温是个什么出身?”

  入座后,刘继隆便询问了这杨知温的身份,而俞从晖也连忙解释道:

  “这杨知温乃虢州弘农杨氏出身,前朝会昌四年登进士第。”

  “只可惜刚刚登进士第,便因为其母病逝而回乡守孝三年。”

  “待守孝结束,先帝驾崩,至尊即位后不喜先帝留下诸臣,这杨知温便投入礼部侍郎封敖门下。”

  “封敖不得至尊所喜,因此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杨知温以参军身份入山南西道衙门任事。”

  “那封敖年老,担心节帅举兵攻入山南西道,因此特意命杨知温与节帅联系,这才找到了某的身上。”

  俞从晖简单说清楚了封敖、杨知温的关系,刘继隆便问道:“那杨知温人在何处?”

  “他在兴州等待某的消息。”俞从晖连忙回答。

  闻言,刘继隆沉默片刻,半响后才说道:

  “依你之见,我若是接见这杨知温,这杨知温是否会准许我迁徙饥民进入陇西?”

  “这……”俞从晖咽了咽口水,他一介商贾,怎么敢讨论这种事情。

  只是他想了想自己的身份,他身为陇西的牙商,自然要为刘继隆做事。

  刘继隆强壮,他才能继续做生意,若是刘继隆栽倒,那他也会被朝廷清算。

  想到这里,俞从晖这才说道:“封敖老迈,若是有杨知温帮忙说话,即便不能直接迁徙饥民,我们也能用别的法子把饥民带来陇西。”

  “别的法子?”刘继隆好奇看向他,俞从晖也连忙解释道:

  “无非就是把饥民打入獠蛮的奴籍,然后成批带往陇西。”

  “只要封敖、杨知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等再打点好沿途各州,大概不会出问题。”

  “只是这打点少不了,每个人数百钱乃至上千钱都有可能。”

  俞从晖把事情说了个清楚,刘继隆听后眼前一亮。

  在他看来,别说数百钱换一个人,就是两贯换一个人也是赚的。

  三川的饥民数以万计,但凡能带回两三成,都足够刘继隆同化番人。

  这般想着,刘继隆目光重新回到俞从晖身上:“某需要你派人为我走一趟,请杨知温来复津与我会晤。”

  “节帅放心,某定会派人将杨知温接来复津的!”俞从晖连忙行礼。

  见状,刘继隆继续道:“你若愿意,便将你的家眷接往临州狄道,某令人安置他们。”

  “待我与杨知温会晤后,陇西的牙商便归你节制。”

  “某定不辱命!”俞从晖闻言激动,连忙起身,作势便要稽首。

  好在曹茂上前扶住他,而刘继隆也开口道:“某麾下不兴稽首,作揖便可。”

  说罢他站起身来,带着曹茂朝外走去。

  “某会在复津待十日,希望俞押衙能为某带来好消息。”

第195章 财色兼收

  “山南西道参军杨知温,表字德之,参见节帅……”

  五月初八,得知刘继隆愿意接见自己,杨知温便快马从兴州赶来,提前五天来到了复津县。

  “杨参军入座吧!”

  刘继隆的声音从内堂书房中传来,随着杨知温抬头,刘继隆也从书房内走出。

  二人初见,刘继隆只觉得杨知温为人相貌周正,身材中等,而杨知温却如当初的薛逵般愣了许久。

  待刘继隆入座唤他,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入座。

  “节帅英姿雄杰,下官初看,不由得失神片刻,劳节帅勿怪。”

  入座后,杨知温一开口便拍起了马屁,刘继隆则是不以为意,只是说道:

  “杨参军大老远赶来武州,想必不是来说这些事情的。”

  “自然”杨知温颔首,继续说道:

  “先前朝廷令我等出兵与节帅争抢武州,我家尚书担心节帅误会,特此派我前来与节帅解释。”

  “为表诚意,山南西道与陇西的商道已然开通,不然节帅也不会那么轻松的见到俞押衙等人。”

  杨知温先解释矛盾,随后又说他们付出了什么。

  刘继隆端着茶杯抿了一口茶,一举一动牵扯着杨知温目光,不由感叹其气度恢弘,远比那些名门出身,却持兵跋扈的将门子弟强。

  “人言节帅布衣出身,今日一见,只觉节帅天纵,想来那些都是谣言罢了。”

  杨知温感慨着,刘继隆却轻笑道:“我确实非布衣出身,准确说应该是奴隶出身。”

  “额……”杨知温被刘继隆此言弄得说不出话来,毕竟凡是登临高位之人,都会想掩盖自己过去的不堪,许多人甚至给自己寻了个不相干的名人祖宗。

  如刘继隆这般豁达,直接说出自己过往不堪的人,反倒是极少的。

  “节帅乃人杰,番贼难不成未曾拉拢节帅?”

  杨知温不死心询问着,他觉得以刘继隆这般气度、外貌,必然不会是简单的牧奴出身,然而刘继隆却疑惑瞥了他一眼。

  “晋昌县中节儿膝下仅有两子,加之厌恶汉人,动辄打杀奴婢。”

  “瓜沙交界处,便有以我汉人头颅所筑京观,某在晋昌时,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番贼折辱我甚多,何谈拉拢?”

  想起先前十七年为奴的日子,刘继隆心中无奈之极。

  每天饿得手脚发软,年纪太小未长成,哪里亮眼的时刻。

  当初刘继隆与张议潮讨论河西人口的时候,便提过晋昌人口变化。

  城内四千九百传到刘继隆参军时,只剩不到四千二,其中有半数还是吐蕃人。

首节 上一节 282/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