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节

  张昶解释的同时,刘继隆也看清了盘子里的东西。

  一碗浮着油沫的汤,以及两张人脸大小的胡饼,还有一小包肉干。

  “坐下一起吃吧,日后叫我伙长便是,莫要军爷军爷的叫嚷了。”

  刘继隆很饿,虽说当兵吃粮,但在这个年代,当兵也不敢说每顿都能吃饱饭,更别说他这种身强力大之人了。

  前世的他就是一个普通小职员,来到此界后,虽然得了这身强力大的躯体,可每日的吃食也成了头痛的问题。

  来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了,那种吃撑的日子屈指可数。

  对于他来说,自己前世那些美食味道的记忆,早已在这十七年时间里被消磨殆尽了。

  “张昶,你几岁了……”

  “二十,伙长你呢?”

  刘继隆开口询问,却不想瘦小的张昶却比他还大三岁。

  “我十七……”

  

  “十七?!”

  张昶哑然,反应过来后只能干笑几声:“不愧是伙长。”

  “吃吧……”

  “诶好!”

  一个年龄问题,瞬间把帐内气氛搞得尴尬了起来。

  好在俩人都十分疲惫,简单吃完过后,便躺在各自的席上睡着了。

  次日清晨,俩人是被军中将士起床的声音所吵醒的。

  四月的肃州地界还略微有些凉意,走出营帐后,刘继隆便将自己的马匹交还了本队的队正。

  “伙长,这马匹还得归还啊?”

  在刘继隆交还马匹后,张昶眼看二人走远,这才开口询问。

  对此,刘继隆也沉稳解释道:“我军虽已经起义一年有余,可军中物资奇缺。”

  “似我这般不能上阵的伤兵,莫要说马匹,便是甲胄也要交出去。”

  刘继隆解释的同时,张昶也终于在蒙蒙亮的天色中看到了收拾营盘的沙州军全貌。

  除了靠近中军大帐的四个团八百余人能穿戴甲胄,其余外围的千余人基本就是简单的长短兵。

  他们的身上仅有绵袴、袄子和幞头这些衣物,至于像样的防具,便只有手中简易的木盾了。

  “这么简陋……能收复酒泉吗……”

  张昶咽了咽口水,心里不免担心起来。

  刘继隆看穿了他的想法,用极为平淡的语气说道:

  “当初张刺史收复敦煌时,我军不过兵刃数百,甲胄数十。”

  “而今兵刃甲胄皆翻数倍,均是收复各城时,从那些番人身上扒下来的。”

  “待收复甘、肃二州,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矿场、匠作坊……”

  “届时,你我也就不用再穿番甲了。”

  刘继隆一面为张昶诉说着未来,一面伸出一只手摸在了自己的胸膛。

  他的表情,仿佛真的在胸膛处摸到了属于自己的唐甲。

  兴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番话,让张昶的心渐渐有了底,对前方的道路充满了信心。

  同一时间,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照亮了沙州军东进的道路。

第4章 攻取酒泉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盛盛日下,虽说四月的西北还有些冷意,但此刻张议潮整个人却无比炙热。

  在他的前方,在那金河的身后,便是他刚才口中诗词中所指的酒泉城。

  这首《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是昔年边塞诗人岑参于唐肃宗至德二年所作,距今已有九十多年了。

  “吁……”

  张淮深策马上前,与自家叔父并列的同时,目光也直勾勾的看向了那金河对岸的酒泉城。

  祁连山下大风狂吹,吹得人衣袍猎猎作响。

  张议潮沉吟良久,语气感慨道:“酒泉失陷番贼已有八十余载,今日我天兵降临,务必要收复酒泉,光复甘、肃全境!”

  “侄儿愿率本团兵马先登!”张淮深闻言作揖,张议潮却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

  他直勾勾的看着金河对岸的酒泉城,深吸一口气后才缓缓抬起手。

  “渡河!”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千余沙州军开始了横渡金河。

  对此,酒泉城内的吐蕃番兵无能为力,只能据城坚守。

  此时的陇右乱成了一锅粥,驻兵河西、陇右的吐蕃将领尚婢婢与论恐热打得不可开交,而高原上的吐蕃内部也陷入争斗,无力干涉陇右。

  好在尚婢婢和论恐热的争斗战场在陇右一带,暂时波及不到河西。

  至于河西地界的吐蕃势力也因为高原上的内斗而抽调了不少兵力,导致河西地界空虚。

  此时的河西有汉胡数十万口,其中又以被黠戛斯击败南逃的回纥人为主。

  甘凉二州游牧的回纥人号称控弦十万,谁都不想节外生枝的和他们爆发冲突。

  摆在张议潮眼前的,除了这座酒泉城,还有整个肃州和更东边的甘州。

  一旦沙州军进入甘州地界,不可避免的要与回纥人打交道。

  想着这些,刘继隆也护着瘦弱的张昶渡过了那冰冷刺骨的金河。

  张议潮准备的十分充足,十余张木筏拼接过后,每次都能载一队兵马前往金河东岸。

  刘继隆的伙虽然只有两人,可毕竟隶属张淮深麾下,二人也算沾了光,成为了率先渡河的一批人。

  渡河的兵卒皆身披甲胄,唯有刘继隆和张昶没有着甲,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现在没有人注意他们,所有人在上岸过后便开始自发结阵,警惕北边二里外的酒泉城。

  沙州军虽然成立不到两年,可张议潮训练兵马的手段却不差。

  能够着甲的四个团,无不是十里挑一的精锐。

  眼看他们结阵,张昶眼底透出羡慕,而刘继隆则是眯着眼睛观察北边的酒泉城。

  酒泉,这个对于刘继隆来说,不管前世今生都尤为出名的地方,此刻成为了他与身旁袍泽的目标。

  从天空俯瞰,酒泉城由城和障两部分组成,大城东西长约二百四十步,南北宽约二百步,面积约一百六十五亩左右。

  作为肃州治所,酒泉城墙底宽一丈三尺,顶宽九尺余,高二丈五尺,城墙整体夯土板筑,十分坚固。

  其城池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门及瓮城,城墙呈直线,唯以东城墙连续四次内折。

  酒泉全城共有内外角墩七个、马面八个,东北方向连接一座小城障。

  小城障东西长约五十步,南北宽约六十步,面积约九亩,依旧是夯土版筑,底宽二丈八尺,顶宽九尺三,高三丈三尺。

  整座城墙墙体保整,想要攻打并不容易……

  “我们有巢车两座,云车六座,冲车十二座,巢车留给刺史,其余的分给四个团。”

  “对,兵分四路强攻,就不信这城内的番贼能抵挡得住我们这四个团!”

  午后,随着营盘开始搭建,营盘大帐内也开始针对酒泉城商讨了起来。

  沙州军内虽然豪强子弟较多,可在吐蕃人的针对下,能系统性学习兵法的人毕竟在少数。

  即便不少人已经担任了校尉、旅帅等军职,但他们带兵打仗的本事却还是凭借一腔热血与勇气。

  所以在大部分时候,张议潮都不会选择听从众人的建议。

  不过今日不同,面对众人的建议,张议潮难得没有布置,而是颔首道:“既然如此,便定下来吧。”

  张议潮抬头看向众人,这才缓缓道:“索忠顗、淮深、王景翼……”

  “末将在!”

  随着张议潮开口,张淮深及两名四旬左右将领先后起身。

  “明日辰时,尔等各率本部,取云车、冲车,进攻酒泉南北西三城,东城及城障由我率大军收复。”

  

  “传令三军,收复酒泉,便在明日!”

  “是!”诸将纷纷起身作揖,张议潮的目光也穿过了帐帘,眺望向那酒泉城。

  次日清晨,伴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沙州大军的号角声开始奏响。

  两千余沙州大军一分为四,其中人数最多的部分向大军正面的城墙攻去,其余三个团则是各自推动云车、冲车进攻西、南、北三城。

  作为伤兵的刘继隆被留在了本阵,亲眼看着张议潮站在巢车上指挥兵马进攻东城。

  前世的刘继隆没有学过兵法,也没有当过兵,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这一世学的。

  只可惜在活字印刷术出现前,书籍的传播十分缓慢,刘继隆家里就是普通的汉民,自然没有兵书给他学习。

  正因如此,他关于领兵打仗的一切,都是从在瓜州加入沙州军开始学习的。

  如今的他,已经了解张议潮麾下军队的行军、扎营、出阵等各种流程了。

  不过这些只是一个将领的基础,真正难学的,是关于野战的那些知识。

  “张刺史好厉害!”

首节 上一节 3/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