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10节

  “怎么会,如此治理,钱粮何处而来,若是征收过多,百姓难道不会揭竿而起?”

  面对李商隐的不解,张昶则是笑道:“陇右赋税五税一,加之军饷、俸禄不比中原,又有牙商贩卖商货,自然养得起全陇两万多学子。”

  张昶的笑容在李商隐看来是那么的讽刺,毕竟他一路北上,陇右百姓的精神面貌他是见过的。

  单论生活而言,陇右的百姓无疑要比长安、成都的普通百姓还要富足。

  正因如此,他迫切想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办到的。

  “下官想见见节帅。”李商隐强装平静询问,张昶摇头道:

  “元日到初四都是假日,除了基础的班值外,都护府和各州县衙门是不议事的。”

  “一直到初五,节帅会带狄道官员去凤凰山的国丧墓园祭奠牺牲的将士们,等那日我看看能否为你引荐节帅。”

  张昶话音落下,刚好院子的正门也走入了七八名兵卒。

  他们将柴米油盐酱醋茶及被褥内物资搬进了院内,张昶见后便起身笑道:

  “明日我带李别驾您去都护府找高长史述职,但面见节帅的话,便需要等到初五那日了。”

  “好了,我说的也差不多了,李别驾你好好休息,我先告退了。”

  张昶作揖后便向外走去,李商隐起身将他送出院门,瞧着他上马离去,转身便见到了六名兵卒朝他作揖。

  “李别驾,东西都放好了,可还有需要操办的事情,尽管吩咐我等便是!”

  六名兵卒笑着作揖,很有礼貌,与李商隐此前四十二年生活中接触到的各镇兵马及官兵十分不同。

  瞧着他们,李商隐习惯性摸向怀间:“劳烦诸位了。”

  “可不敢这么做!”瞧着李商隐要把钱放自己手上,那名伙长连忙摆手,随后带着其余五名兵卒连忙告退离去。

  望着他们“落荒而逃”的背影,李商隐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没能送出去的钱,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便关上了院门……

第211章 大中十年(月底求双倍月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当元日到来,各家门户前都响起了爆竹声,而这也代表着大唐进入了大中十年。

  长安城内,大朝会如往日般进行,而后平淡结束。

  大朝会散去后,李忱召令狐綯、裴休、卢均三人及王宗实等人前来紫宸偏殿用膳。

  偏殿之中,李忱坐在金台上慢条斯理的吃着膳食,而左右则是以三相、四贵分庭就坐的南衙北司官员。

  令狐綯埋头吃着东西,卢均不在状态,裴休则是几次欲言又止。

  马公儒、王归长、王居方三人把酒言欢,而王宗实被孤立,独自饮酒。

  偏殿内的气氛,就这样诡异的平静下来,直到李忱举杯道:

  “国事艰难,今岁还将仰仗诸卿,有劳诸卿了!”

  “臣等愧不敢当,全赖陛下圣明裁断……”

  众人齐齐唱声,仿佛排练过一般。

  眼见众人如此态度,李忱脸上笑容得意,不免开口提议道:

  “如今虽天下安泰,皮藓之患却并不少,诸卿若有时事,皆可奏言!”

  面对李忱的志得意满,众人一时哑然,竟不知道说什么。

  淮南大饥,数十万饥民还徘徊在生死线上,这种时局竟然称“天下安泰”,这让群臣说什么?

  皇帝都已经定调了,他们如果说这些事情,那不是和皇帝唱反调吗?

  正因如此,令狐綯等人纷纷沉默,可他们不曾想到,裴休竟然开口了。

  “陛下,臣确有奏言!”

  李忱闻声看去,眼见是厘清了财政的裴休开口,他便展露自己的大度,朗声笑道:

  “裴相远见,不知有何时事需要奏言?”

  在他看来,裴休的奏言,无非就是关乎钱粮国库的事情罢了,却不想裴休作揖道:

  “如今改元十年有余,而太子未建,国本不稳。”

  “臣请陛下早建太子,以稳国本!”

  裴休此言并无不妥,毕竟李忱如今四十有六,而大唐自顺宗以来六位皇帝都没能活过五十岁,因此建立太子之事迫在眉睫。

  更何况以裴休观察,随着皇帝逐渐老迈,南衙北司的官员也开始挑选皇子站队,其中南衙大部分是选择长子的郓王李温,而北司大部分是选择更受宠的夔王李滋。

  国本要是不稳固,那很有可能会再度爆发党争,而大唐已然经受不起党争的折腾了。

  正因如此,裴休才会大胆谏言,希望李忱早早建立太子,避免诸子争储的同时引发党争。

  “诸卿以为如何?”

  李忱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片刻后放下酒杯,平淡扫视众人。

  “臣以为,陛下自有圣断。”

  “臣附议……”

  令狐綯与卢均先后表态不干涉,但四贵之一的马公儒见状却作揖道:“臣觉得夔王李滋聪慧,宜立太子!”

  “臣附议!”王归长与王居方跟上附议,毕竟他们都知道李忱喜欢李滋。

  在他们看来,皇帝立太子,无非就是在李温和李滋之间二选一罢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李忱的脑回路不同于众人,以他这般年纪,他竟然硬生生走出了第三条路。

  “若建太子,朕岂非为闲人乎?”

  李忱缓缓开口,偏殿内众人纷纷流出冷汗,而马公儒三人更是哑然,嘴张了又张,却不敢说什么。

  哪怕是提出这个谏言的裴休,此刻也噤若寒蝉。

  立太子则皇帝为闲人,皇帝这话的意思,岂不是觉得他们是想借立太子来架空他?

  这样的回答,谁若是敢应声,那便真的嫌命长了。

  “哈哈!说笑罢了!”

  李忱忽然大笑,众人也纷纷跟着尴尬笑了起来。

  尽管殿内气氛有所回升,可众人并不觉得李忱那话是说笑。

  一时间,众人纷纷将话题引到了别处去,直到李忱准备服用“长年药”,群臣才匆匆离去,不敢逗留。

  令狐綯与卢均走的最急,裴休居中,而马公儒、王居方、王归长三人走在裴休身后,最后的则是王宗实。

  望着裴休的背影,马公儒皱眉道:“至尊如今四十有六,若不立太子,郓王必然要与夔王争储。”

  “就这样僵持也好,”王归长打岔道:

  “夔王如今不过十二岁,若是继续僵持几年,夔王长成,支持他的官员会更多。”

  “这倒是……”王居方也附和起来,接着三人朝北司走去,而跟在他们身后的王宗实则是停了下来。

  不多时,王宗会的身影从东边急匆匆走来,王宗实瞥了他一眼,随后才抬腿继续向前走。

  “阿兄……”

  “事情办的如何了?”

  王宗会跟了上来,王宗实则是头也不回的询问。

  对此,王宗会献媚道:“郓王那边都打点好了,他本人也更亲近阿兄您和丌(qí)副使。”

  “如此便好……”

  王宗会没有将紫宸殿的事情告诉王宗会,因为没有必要。

  至于他为什么选择郓王李温,主要是因为马公儒他们选择了夔王李滋,而他们又屡次排挤自己,自己自然不可能去捧他们三人的臭脚。

  如今他在外有高骈,在内有丌元实,而南衙的那群家伙向来以立嫡长为主。

  李温占了一个长,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是立他。

  想到这里,王宗实心里舒服了不少,而王宗会却道:“阿兄,王茂玄那边……”

  听到这个名字,王宗实停下了脚步,因为这个人对自己的威胁很大。

  神策军分左右,左右又以中尉为最高,而王宗实为左神策军中尉,王茂玄为右神策军中尉。

  王茂玄此人,素来不出现在人多的地方,只是听从至尊的安排。

  若是至尊选择夔王李滋,那太子的人选还真不好说。

  只是王宗实一想到刚才皇帝所说的话,他还是暂时放下了心来。

  至少就皇帝刚才所说的那些话来看,皇帝短期内还没有建立太子的想法。

  只要人选不定,自己就有机会……

  思绪间,他也回应了王宗会:“不用管他。”

  话音落下,二人也走出了宫门,向北司走去。

  与此同时,刚刚返回南衙的裴休却没有半点理政的心思,而是在回想皇帝刚才所说的那些话。

  为相数载,他还是大致摸清了皇帝的脾性。

  皇帝虽表现得宽宏大度,可实际上十分记仇。

  自己今日逼得皇帝说出这番话来,想必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与其被罢黜,倒不如自己主动上疏罢官。

  只是如今是正月,而且皇帝才说出那番话,自己便立马要罢官,这反倒是有几分威胁的意味了。

  裴休最后还是决定等一等,等正月过去了再上疏辞官。

  思绪落地后,裴休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在朝为相,步步惊心。

  不过相比较他的步步惊心,昔日步步惊心的一人,此时却觉得前路平坦。

  “噼里啪啦……”

首节 上一节 310/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