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13节
“节帅之才学,真令下官佩服……”
李商隐不免敬佩作揖,而刘继隆表情轻笑,心里却汗颜。
这些东西,都是他昨夜询问封徽,然后通过翻书才学到的知识,可比不上李商隐他们这种信手拈来的厉害。
“下官在各镇幕府中任职日久,也知晓不少庶族子弟。”
“待我修书与他们,即便他们不来,也应推荐所识之人前来。”
“不过以国子监为名,这未免有些逾制,不如先将人请过来再说。”
李商隐与刘继隆商量着,刘继隆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说法。
为了保障李商隐能带来足够的人,他还做出承诺道:
“凡是来到陇右,有所才学之人,皆实授官职,即便不满陇右而离去,某也会发其路费,送其归乡。”
这年头的寒门庶族,没两把刷子,还真不敢来藩镇任职。
哪怕有滥竽充数之徒,刘继隆也有办法把他们赶走。
至于他们日后是否会登高位,又或者会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到陇右的学子,这点刘继隆也并不担心,因为他早就有了后手。
想到这里,刘继隆起身对李商隐作揖,而李商隐也连忙站了起来。
“劳烦李别驾了!”
“节帅哪里话……”
李商隐作揖起身后,便继续说道:“既然节帅无事,那下官先回府上,向诸多庶族子弟写信送出。”
“李别驾慢走。”
“节帅留步……”
二人推脱几句,便各自离开了正堂。
李商隐已经忘记了自己一开始的目的,现在只想着完成刘继隆交给他的任务。
至于刘继隆,他则是走出了都护府,朝着城内某处巷子走去。
“刘节帅!”
“节帅!”
“节帅……”
“大家新年好啊!”
街道上,许多百姓见到刘继隆,纷纷朝他作揖打着招呼,刘继隆也热情回应着新年好。
虽然狄道已经下雪了,但众人笑容洋溢,只觉得四周的气温都高了不少。
经过热情的信念招呼后,刘继隆也带着几名亲兵来到了距离都护府三百多步外的一处巷子,并直接走了进去。
不多时,两扇红色的大门出现在他眼前,门口则是由十二名兵卒戍卫。
他们见刘继隆来了,连忙行动起来,为刘继隆打开了大门。
“弟兄们辛苦了……”
刘继隆朝他们作揖,同时朝里走去。
红门内是一个回型中庭,中庭便有近两亩的空地,有草地和跑道。
中庭四周是一间间砖瓦结构的廊房,也可以说是教室。
这里只有一层,有一号到七号这七间大廊房。
刘继隆走到一号房面前,将其房门打开前,他回头看向几名亲兵:“你们就在外面找个地方坐着,等酉时了再叫我。”
“是!”几人站的笔直,刘继隆笑着推开门,向里面走了进去。
随着他走进来,原本安静的廊房内响起了唱礼声。
“起立!”
“参见节帅……”
不算宽阔的廊房,却整整有着几十名青少年,他们的位置好似后世大学的课堂,前低后高,能让所有人都看得到刘继隆。
刘继隆轻笑走上台,解下披风挂在角落,目光望着这群十五六岁的少年娃娃,十分谦和。
“今天是我迟到了,我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从今天开始,你们不要称呼我为节帅,叫我先生就行。”
“你们都是五泉县学堂中提前毕业的学生,今天把你们召集到这里,也是代表你们要接触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东西了。”
“这些东西学好以后,你们中有的人会成为以后陇右国子监的先生,有的人会成为军中的伙长、队正,还有的人会成为衙门里的直白、流外。”
“不管你们日后将会成为什么人,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忘记你们的穷苦人的出身,尽可能帮助那些和我们曾经一样穷苦的人。”
他话音落下,一名个头不高的少年人举手道:“先生,陇右还有和我们以前一样穷苦的人吗?”
刘继隆朝他看去,见这少年人比四周的同学都要矮小,脸庞还很稚嫩,长眼浓眉。
“你跳级了吧?怎么比其它同学小了那么多啊?”
“我比他们小了四五岁,今年九岁。”
少年人解释着,刘继隆笑着点点头:“好啊,读书不到三年就跳级读到这里了。”
他夸赞一句,随后才回答起了少年的问题。
“陇右有十三个州,现在鄯州和廓州还有好几万苦出身的同胞等着我们去解救。”
“解救了他们,陇右就不会再有和我们曾经一样穷苦受难的老百姓了。”
“不过走出陇右,这个天下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穷苦的百姓,我希望你们像我们解救你们一样,亲自去解救他们,然后像我一样,站在讲台上,给他们娃娃讲课,你们说好不好?”
“好……”
他们的声音拖得老长,而刘继隆也转身在悬挂的那块黑板上用石灰粉笔写下了四个字。
随后他转过身来,看向学生们笑道:“这是今天的第一课,现在请你们把它读出来。”
面对刘继隆期盼的目光,这群普遍十四五岁,少量九、十岁的学生纷纷喊出了那四个字。
他们的声音很稚嫩,却让刘继隆脸上笑容更为洋溢,让教室外保护刘继隆的那些兵卒纷纷惊讶回头。
乌云恰逢此刻散开,露出一抹阳光,驱散了新年的阴霾……
第213章 着手河西(月底求双倍月票)
“上千万岁寿……”
元宵佳节夜,百官唱声时。
与以往朝会不同,为了庆祝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日,长安城内难得解除了宵禁,各处张灯结彩,灯火几乎照亮整个长安城。
皇帝与群臣也来到了朱雀门楼前,与百姓共同欢庆这热闹的元宵灯会。
朱雀门前是宽阔的朱雀天街,城门下的护城河两旁挂满了灯笼,倒映在水中,灿若繁星,宛是星河。
林林总总的花灯挂满了朱雀街头,高高低低,参差有序,像一棵棵繁花似锦的树。
街道上,人流络绎不绝,熙熙攘攘,达官显贵与世家女子的马车,肆意行走。
歌女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唱着最流行的歌曲《梅花落》。
今晚的洛阳城没有宵禁,人们可以尽情游玩,这样的夜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百姓们在街道上游玩,时不时有巨大的鳌灯被推动,沿着长安各街道展览。
庙堂群臣,与皇帝一同坐在朱雀楼内,左右角落是准备登场的伶人,以及正在奏乐的乐班。
楼内灯火辉煌,群臣入座,面前摆满各种酒肉食物。
一些不胜酒力的官员,此刻正沉醉在那美妙的笙歌中。
宫女、太监们正在楼内各个角落点燃名贵的香料,手里拿着琳琅满目的灯笼。
随着乐曲达到高潮,伶人与舞伎们开始走出角落,在皇帝与百官的面前,尽情展现着自己那婀娜的舞姿,惹得宫女在旁边偷偷地学习起来。
是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在花灯、香料、舞乐的海洋里,几百名伶人与舞伎齐舞献唱,场面何等壮观。
乐伎们化着最精致的妆容,表演着时下最流行的踏歌,边唱边跳,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女团。
望着伶人与舞伎们那曼妙舞姿,郓王李温眼底闪过一丝渴望,但却极力掩饰着。
主位上,李忱望着朱雀门楼内外的热闹场景,不停地抚须颔首,面带笑容。
只是这种时候,裴休却眉头紧皱,惆怅的独自饮酒。
国库刚刚逆转盈亏,便举行了如此盛大的元宵灯会,不知狼藉过后,又有多少缺口需要他填补。
城外放飞的孔明灯数不胜数,每放飞一个,都是在浪费朝廷的钱粮。
看到这,裴休忍不住将自己的杯子倒满,起身走到了李忱面前,举杯作揖:“陛下,臣忠言逆耳,不知陛下是否能听进去?”
“裴相可说。”
李忱收敛了笑容,显然知道裴休想要说什么。
“陛下,国库刚刚逆转盈亏,便举办如此盛大的灯会,恐怕不妥……”
“唉……朕亦是如此觉得,只是这元宵,毕竟是新年过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个举国同欢的日子,自然是得过得隆重些。”
李忱露出为难的表情,又时不时叹气来表示自己也觉得铺张浪费。
若不是裴休先前见到了李忱高兴的模样,兴许还以为李忱是患了疯病。
不过他自然是不能揭穿的,因此只能硬着头皮道:
“陛下,如今漕运已然整顿完善,每年可顺利转运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至渭仓,盐铁榷税也得以提高,岁有结余数十万缗。”
“臣年迈体弱,希望能请辞归乡养老。”
裴休不想管这个烂摊子了,可李忱却不想他离开。
“朕岂能失去裴相?劳裴相给朕几个月时间好好思虑。”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