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22节

  很快,索勋入主赤水城的消息便传到了张淮深耳中。

  他刚刚回到衙门入座,便听到这则消息,不免皱眉:“张直方就这样把兵权交出去了?”

  “是啊!”驻守姑臧的张淮满后悔道:

  “早知道这个张直方这么无能,我们就应该早些对他下手!”

  闻言,张淮深也是一阵后悔,但他也知道,现在后悔没用了,索勋麾下兵马已然接近八千,若是算上李仪中的兵马,那则更多。

  想到这里,张淮深看向张淮满:“叔父有消息传来没?”

  “时间太短,叔父应该才看到第一封信,估计连第二封都还在路上。”

  张淮深心里懊恼,面上依旧沉稳。

  他目光扫视诸将,深吸一口气道:“本是想着入夏后北伐嗢末,如今看来却是不能了。”

  “索勋囤兵八千于赤水城,在他没有出错前,我们还得与他僵持才行。”

  “也不知道叔父瞧见了前日送出的那封信和那份圣旨后,心里会是什么反应,恐怕不是滋味吧。”

  张淮深忍不住叹气,堂内众人也不由得气氛低迷。

  在他们低迷的同时,张议潮却才在路上收到了张淮深的第二封信。

  得知刘继隆并未与朝廷联手,张议潮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如此,河西的境况却也好不到哪去。

  “使君,您……没事吧?”

  曹义谦忍不住开口询问,而李恩与索忠顗则是沉默不语。

  马背上的张议潮回头看向这三人,以及三人身后的沙州两千余兵马,不由得感到疲惫。

  他此次出征将索忠顗与李恩带在身边,为的就是不让他们留在敦煌干涉张淮溶与张淮铨。

  二人对此也心知肚明,一路上沉默寡言。

  望着二人这般姿态,张议潮心中哀切。

  明明他们当年聚义起兵时,为的是驱逐番贼,恢复汉统,为何会闹成如今这模样?

  其中缘由,真的只是因为大唐吗?

  张议潮收回目光,眺望南边的祁连山。

  明明天色晴朗,气候温暖,可他却觉得身体如坠冰窟,胸闷喘不上气来。

  如此下去,河西…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走吧,去前面的驿站歇脚,两日后就能抵达酒泉了。”

  “是……”

  良久之后,张议潮语气低落,三人则语气各不相同进行回应。

  曹义谦语气隐忍,李恩语气惋惜,索忠顗则是带着丝压不住的激动。

  张、李、索三家在明面上的脸面终于撕破了,而曹义谦这个小姓则是依旧跟着张议潮的脚步。

  他们抖动马缰,沿着官道往酒泉而去。

  五日后,张议潮抵达了福禄,见到了聚集于此的三千六百名兵将,以及五千多名民夫。

  肃州的人口因为迁入甘凉二州的数千吐蕃而变得极不平衡,时常有番口闹事。

  那些平日闹事的番口眼见张议潮重兵驻扎于此,当即便消停了下来。

  这一切都被肃州的官员禀告给了张议潮,张议潮却清楚,他率兵驻扎于此只是治标,而非治本。

  想要治本,就只有从大唐迁徙足够多的人口,让汉人成为主体,这样才能同化番人。

  只是他的想法被大唐掐断,大唐宁愿关内道、京畿道的饥民饿死,也不愿意将他们迁入河西,壮大河西的人口和力量。

  本就心灰意冷的他,在抵达福禄县的第二日便接到了张淮深的第三封书信,以及那份朝廷发来的圣旨。

  得知朝廷名义上让自己收复安西四镇,实际上却是为了拆分河西,夺走凉州的时候,张议潮的心渐渐死了。

  残阳如血,张议潮登临福禄县鼓楼,眺望远处缓缓落下的残阳。

  曹义谦就这样跟着他,心思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仲怀……”

  “使君,下官在这里。”

  张议潮望着落下的残阳,大脊如龙的他,此时竟显得有几分佝偻,看得曹义谦心疼不已。

  明明即将入夏,可张议潮却觉得晚风刺骨,忍不住的发颤。

  “你说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值得朝廷如此对待我们?”

  “我们为朝廷收复河西,难道做错了吗……”

新年抽奖活动

  新的一年,咱们开个抽奖活动回馈一下读者。

  活动时间:1月1日—1月7日24点。

  参与方式:投月票即可参与。

  活动礼品:一等奖二十份(价值58的春节档电影票),春节档上映的几部电影还不错,值得一看。

  活动期间,所有投票的兄弟们都视为自动参与,在参与咱们的国庆电影票抽奖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到活动中心——双倍福利月票活动——投票抽奖界面,参与起点官方的双倍活动抽奖。

  另祝大家新年如意,财源广进。

第218章 扫盲运动

  “嘭——”

  五月初,随着沉闷爆炸声在山涧作响,飞鸟惊厥,扬尘四起。

  待扬尘渐渐落下,土丘后一个个头戴藤帽的矿工慢慢起身,而摆在他们眼前的是被炸飞的无数树木,以及散乱的碎石。

  碎石的尽头,是一处刚刚被炸开的矿洞。

  咳咳……”

  咳嗽声响起,头戴藤帽的刘继隆也站了起来,身后跟着曹茂和张昶。

  “娘贼的,这三十斤火药的威力这么大啊?”

  “这拿去炸城墙,夯土的城墙岂不是一炸就塌?”

  张昶骂骂咧咧,而曹茂也拍了拍身上的灰,目光看向刘继隆。

  刘继隆朝前走去,来到矿洞面前,小心翼翼朝里看去。

  只见矿洞深丈许,里面的石块碎裂垮塌,用镐子轻轻拨弄就能将其掘取出来,时不时还能看见红铜色的石头。

  “来人,搭架子!”

  刘继隆向身后吩咐着,不多时那些还在观望的矿工便纷纷起身,朝着他们小跑过来。

  这里的矿工并不多,仅仅十一二人罢了。

  矿工的编制与民团和军团一样,都是兵-伙-队-旅-团的编制。

  因此矿工伙长连忙走到刘继隆身边作揖:“节帅,您后退些,避免这矿洞二次坍塌。”

  “你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刘继隆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同时看着矿工们熟练的使用方木搭建架子,刘继隆也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前世他家就在矿区不远,也见过许多废弃的矿洞和矿坑。

  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木架能最好的支撑和维护矿道的稳定性,防止其坍塌,确保矿工的安全作业。

  这其中,矿洞用方木,矿坑用圆木。

  搭建的方式,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梯形棚子,由一根顶梁和两根棚腿组成,支架与围岩之间需要安设背板。

  支架旁还需要打楔子,每米巷道架设一到两架棚子,楔子的方向应由外向里。

  这些都是刘继隆见到的东西,他虽然不了解其中理论,但照搬过来总是没错的。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这套办法确实很有用,至少在陇右的采矿工作中,至今没有出现过一例伤亡。

  “王伙长,这用黑火药采矿,比起土法采矿,速度和产量有没有变化?”

  刘继隆询问到了效率和产出的问题,王伙长连忙点头道:

  “肯定是有的,节帅让我们用黑火药采矿后,不管是煤矿还是金矿、铜矿和银矿,开采的效率和产出都提高了。”

  “以前开采这么个矿洞,我们起码要三伙人轮班,一个白天才能推进丈许。”

  “一个月下来,每个矿洞最多能挖一两黄金和一百多斤的赤铜。”

  “现在一个月下来,最少能开采三两黄金和四百斤赤铜。”

  “这一个矿洞,就能产出最少一百贯,差不多翻了快四倍。”

  王伙长激动说着,而刘继隆也看向了曹茂,曹茂点头道:

  “自从火药厂提供给工司黑火药后,工司产出的金银铜矿确实变多了。”

  “不过火药厂的黑火药有限,目前只能满足临州和岷州两州的金银铜矿开采。”

  “要是后续火药的产量跟上,工司每年最少能入库折色后五万贯的金银铜,以及二百多万斤铁。”

  “要是按照市价卖给关内道,每年卖铁都能卖出四十万贯,若是打造成兵器贩卖则价格更高。”

  曹茂的话,若是让朝廷的人听到,绝对会让满朝文武睡不着。

  举大唐之力,产铁不过一千万斤,而陇右独占两成。

  这两百万斤铁若是打造兵器甲胄,最少能装备三万人。

  刘继隆要是有三万甲兵,李忱估计连觉都睡不着。

  “军中的甲胄都补全了吗?”

首节 上一节 322/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