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50节

  陇南虽然资源丰富,可适合耕种的地方却不多,只能是旱涝保收,而北边的几个州则不同。

  除了鄯州和廓州以外,河临渭兰四州的河谷平原都比较多,不然也不会被称为陇西粮仓。

  四州的人口,经过刘继隆的不断迁徙,早在去年就恢复到了开元年间的盛况。

  如今四周人口接近十二万,远超开元盛况,开辟的耕地也多达一百四十余万亩。

  即便如此,四州却还有足够广袤的河谷平原可供开垦。

  高进达的建议不无道理,因此刘继隆考虑过后也点头同意道:

  “趁朝廷没把阿翁调入京城,我等理应积极迁入人口,以此充实陇右,将陇西的耕地尽快开垦出来。”

  “节帅英明!”高进达等人闻言纷纷作揖,刘继隆则是摇头道:

  “奉承的话就不用多说了,陈瑛刚从北边带回四十余万钱帛,这些钱帛得用到实处才是!”

第234章 仓有硕鼠

  “狗脚王秋!!”

  “滚出容州!滚出容州!”

  大中十一年五月,由于军饷逾期半月未发,岭南容州(广西容县)军的数百牙兵在都虞侯来正的怂恿下,将容管经略使王球驱逐出境。

  消息传回长安时,已经是六月二十七日,南衙令狐綯、崔慎由、萧邺等宰相为了尽快平定动乱,决定派新上任的安南经略使宋涯为容管经略使,前往容州平叛。

  宋涯得知朝廷政令,当即效仿河南道忠武镇的黄头军,令兵卒戴黄帽训练,同时派出参军前往容州,打探容州军态度。

  容州数百牙兵拥护都虞侯来正为经略使,向朝廷请表,而宋涯表面答应,实则加强训练,准备在练兵结束后,出兵平定容州军乱。

  “便依宋涯所言,一年内必须镇压这些乱兵!”

  七月中旬,当李忱得到经略使宋涯奏表后,他当即同意了宋涯的请表。

  对于他来说,河北三镇和淄青诸镇已经令其头痛不已,而陇右的刘继隆也小动作不断。

  这种时候,朝廷如果连小小的容州军都镇压不了,指不定会闹出多大乱子。

  因此对于容州数百牙兵造成的兵乱,他难得采取了强硬态度,为的就是想维持朝廷强势的表面。

  不过宋涯调任容管后,安南的位置便空出来了,此事急需解决。

  正因如此,李忱目光看向殿内诸臣。

  “宋涯调往容管,不知何人可镇安南?”

  面对皇帝的询问,令狐綯几人面面相觑,商议过后才作揖道:

  “晋州刺史王式,可镇安南。”

  “陛下……”内枢密使马公儒闻言作揖道:

  “这个王式,早年似乎与王守澄相交甚密,这……”

  与当年一样,南衙诸相依旧举荐了晋州刺史王式,而身为四贵的马公儒也如当初的王宗实那般,说出了王式过往的经历。

  李忱虽然心里膈应,但想到安南历年来动乱不止,最后还是狠下心来:“过往之事不用再提。”

  “既然王式有此才能,便以晋州刺史王式为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充安南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

  “陛下圣明……”听到举荐的人终于落地,令狐綯几人总算缓了一口气。

  朝廷不是没有人才,只是许多人才都与李德裕、王守澄等人有牵连,而皇帝最忌讳提起这两人,故此才导致许多人才不得重用。

  以王式在晋州安抚百姓,抵御鞑靼的才能,安抚安南百姓,抵御洞蛮应该不成问题。

  安南和容管的事情敲定,李忱也舒心不少,接着开口道:

  “尚书左仆射封敖理应调入京中,朕欲以太子太师卢钧为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刘继隆和封敖在山南西道的那些事情,自然是瞒不过李忱的。

  他不仅知道刘继隆在山南西道买卖人口,还知道他与灵州朔方军的刘潼也眉来眼去。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忍不下去。

  他可以安抚刘继隆,但前提是刘继隆不再壮大。

  现在刘继隆比起几年前,势力壮大了不止一星半点,倘若再不剪除他的羽翼,日后想要解决他就困难了。

  封敖需要处理,刘潼也需要。

  “罢刘潼朔方、灵武、定远等城节度使,改湖南观察使,着其驰驿赴任。”

  “以唐持检校左散骑常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灵武六城转运使等。”

  李忱沉声开口,群臣皆知他是在剪除刘继隆四周羽翼,纷纷作揖称圣明。

  如此一来,刘继隆四周相熟的官员全部更替。

  刘潼更换为唐持,白敏中更换为魏谟,封敖更换为卢均。

  没了这些人与他眉来眼去,李忱倒要看看,这厮还如何发展壮大。

  当然,这些人只是开胃菜,真正的主菜还是河西。

  “朕听闻安西副都护张议潮数次乞请入朝,闻其年迈,便准其入朝,授右神武统军,赐长安永业田三千五百亩,于宣阳坊赐宅第一区,加官为司徒。”

  “着河西防御使张淮深兼领安西副都护,尽早收复四镇,届时当以其为四镇留后。”

  “凉州刺史索勋,备虏有功,今擢授河西观察使。”

  李忱的话让众人心惊,张议潮几次乞请入朝,无非是想让朝廷信任张氏,毕竟张议潮的兄长,张淮深的父亲张议潭还在长安呢。

  结果现在张议潮是入朝了,可张淮深却只得到了一个安西副都护的名头,连四镇留后和碛西节度使旌节都未曾获得。

  不仅如此,凉州刺史索勋还擢升为了观察使,而观察使与防御使本该由一人兼领,而今却分作两人。

  索勋与张淮深平起平坐,伊州和甘州、沙州又分别被李渭、李仪中、李恩把持。

  三方僵持之下,河西绝不可能留有余力来支援陇右的刘继隆。

  这般过后,刘继隆算是彻底被孤立在陇右了。

  想到这里,众人唏嘘之余,也不免松了一口气。

  继续放任刘继隆发展,这等于在朝廷床榻之侧趴有猛虎,难以入眠。

  好在秦陇二州在手,有陇山相隔,好似有铁笼囚禁猛虎。

  猛虎再凶,不得出,唯死尔。

  众人收敛心神,而长安的圣旨也很快传遍了关内、剑南、山南等道。

  陇右留置长安的进奏院,也很快将这条消息传回了狄道。

  朝廷的做法,无疑激起了陇右诸将的众怒。

  七月末,陇右十三州刺史先后请入临州议事,刘继隆也同意了。

  待十三人抵达临州时,已经是八月初七午后了。

  “嘭——”

  “他娘的头,狗脚朝廷这是明摆着要把我们孤立困死。”

  “要我说,就得给朝廷看看我们的拳头!”

  “陇右最富庶的地方是秦州,我看我们应该趁机向朝廷索要秦州,若是朝廷不给……”

  “娘贼的,受这群腌臜货的鸟气!”

  “反了算了,看看他那神策军厉害,还是我们陇右厉害!”

  “反了!”

  都护府正堂,李骥等人骂骂咧咧,李骥、斛斯光、厝本等人更是直言要动武。

  陇右人口不足,唯靠山南西道迁入人口。

  现在临近陇右的三个道都被更换主官,显然是朝廷针对他们。

  如果陇右无所表示,那岂不是让天下看笑话?

  李骥他们骂骂咧咧,陈靖崇、高进达、崔恕、曹茂、李商隐等人也脸色不太好看。

  他们了解的情报更多,所以除非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要不然他们说不出与大唐为敌这种话。

  李骥他们毕竟脾气大,高进达他们也没想着劝阻,只是等刘继隆出面安抚他们。

  好在刘继隆没让他们等太久,不多时刘继隆便带着两名兵卒出现在正堂,而原本喧闹的正堂也瞬间戛然而止。

  “我一路走过来,最吵的就是正堂,怎么不吵了?”

  刘继隆眉头微皱,目光扫视众人。

  “节帅,这狗脚朝廷这么对付我们,我们难道不反击吗?”

  斛斯光受不得气,作揖行礼,率先发难。

  厝本见状也连忙跟着作揖:“节帅,我们的一切都是您给的,只要您开口,我们立马出兵夺回秦州,占据陇山。”

  “没错!”李骥也对刘继隆作揖道:

  “高骈虽有实力,可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收复秦州,拿下陇山,依靠火药和投石车,即便朝廷举十几万神策军杀来,我们也有信心挡住他们!”

  “节帅……”

  李骥、斛斯光、厝本他们正值青壮,最受不得气,更看不得刘继隆受气。

  在他们看来,朝廷不让他们发展的更好,那就把朝廷收拾一顿,等朝廷知晓他们厉害,自然会和议收兵。

  不过对于刘继隆来说,现在还不是和唐廷翻脸的时候,哪怕他心里也憋着气。

  原因无二,唐廷要想继续维持下去,就必须在某些底线问题上足够强硬。

  因此在面对一些出头鸟的时候,即便打不过,唐廷也会咬牙把这些出头鸟按死。

  面对刘继隆这种体量的藩镇,和议和招抚是行不通的,这只会让其他藩镇看轻朝廷,届时烽烟四起,现有的局势就维持不下去了。

  原本陇右还有河陇吐蕃牵制,现在连论恐热都被刘继隆干掉了,那就只能限制陇右,避免刘继隆继续壮大。

首节 上一节 350/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