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7节
面对这么大的投入,张淮溶忍不住质问刘继隆。
只是对此,刘继隆很是自信的点头:“一定能,倘若不能,此半年所用耗费,便从我俸禄中逐年扣除。”
“你那俸禄才几个钱……”张淮溶苦笑着摇了摇头,但那语气还是让刘继隆不要有负担。
二人又闲聊了一阵,直到衙门的兵卒说酒居延找他,刘继隆才走了出去。
他刚走出衙门,便见一身戎装的酒居延牵着马在门口等待。
见刘继隆出来,他连忙翻身下马,走到跟前作揖:“别将,都看过了,守城物资足够。”
“走,去匠作坊看看去。”刘继隆颔首示意他跟上。
由于匠作坊就在衙门百来步开外的地方,所以二人也没有骑马,步行就走到了门口。
门口的两个兵卒对他们十分熟悉,作揖后便放行了。
二人走入坊内,敲敲打打的声音络绎不绝。
坊内的规矩是匠作为主,不必行礼,因此坊内工匠都在忙碌自己眼前的事情。
刘继隆走了一圈,这匠作坊不算大,四四方方的也就二亩地左右,其中有一亩地还是存放木料、铁矿石的仓库。
坊内的王直白见刘继隆到来,连忙上前作揖迎接。
“不知刘别将到来,请别将恕卑职失礼。”
“无碍。”刘继隆不在意说着,目光放到了仓库中堆放的铁矿石。
“如今这铁矿石,每日产出多少铁料,是否够用?”
“回别将。”王直白略微思索,便回答道:“如今龙首山铁矿有矿工五十人,每日能挖出二千斤矿石,能冶铁七百斤左右。”
王直白的话让刘继隆咋舌,因为细算下来,一个矿工一天也就能挖四十斤铁矿石,仅能炼十几斤铁。
在没有将火药作用采矿的这个年代,挖矿确实是一件费力气还费时间的活。
刘继隆记得唐代官营的冶铁最高产量,似乎也就才二百多万斤,官民炼铁最高产量也才一千万斤。
到了将火药运用采矿的明代,单官营的产量就达到了一千八百多万斤。
除了感叹一句科技就是生产力,刘继隆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情况。
只可惜,黑火药需要的硫磺在河西走廊很难找到,至少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人发现。
刘继隆从落户山丹的第一天起就搜寻硫磺的线索,可直到今天都没有谁听说哪里有硫磺。
没有硫磺,黑火药就只能胎死腹中了。
在心底叹一口气,刘继隆走到了冶铁的地方。
冶铁的地方是一个一人高的黏土熔炉,里面燃烧着木炭,时不时能见到工匠把捣碎的铁矿石倒入其中。
匠作坊虽然不大,可只要铁矿石足够,每天还是能出两千斤铁的。
当然,如今的它,每天只能产出一千五六百斤铁,用来制作盔甲、兵器,顶多能满足二十几个人的装备。
不过甲胄的制作并不容易,坊内二十个专门制甲的工匠,一年下来也就顶多制甲二百套,刚刚够装备一个团。
“匠作坊产量如何了?”
刘继隆看了个大概,对王直白询问一声。
“每月可产出扎甲十五套,刀枪二百,长短弓各二十把,箭矢五千,还能存入一万八千斤铁。”
“这些铁基本都要送往张掖去,张掖那边虽然也有铁,但需求太大。”
王直白如实回答,刘继隆也有些庆幸。
若是日后商道畅通,山丹还能以铁为生,这也算是好消息了。
思绪到此,刘继隆想起了自己来匠作坊的目的,因此向王直白要了纸笔,很快便绘画出了几张图纸,并注明了要点。
他将纸上墨迹吹干,随后递给王直白。
“这些都是守城要用到的器械,你差人去招募城中木匠打造,不要舍不得料子,每样先打造二十具,有大用。”
“是……”王直白看都没看图纸上的器械,他只管按命令做事就行。
刘继隆也没有时间与他闲聊,只是交代完后,便带着酒居延离开了匠作坊。
第47章 回纥南下
“驾!驾!”
入夜,随着城外的塘骑先后返回城门,山丹的四面城门牢牢紧闭,而新的消息也不断送到衙门。
回纥人的身影在西边、北边先后出现,他们驱赶牧群,在山丹的草场上肆意放牧。
尽管刘继隆下令将他们驱逐,可这群人只要有机会就涌入山丹,试图将所有草场占据。
“龙首山得驻扎一个旅,把守住各个隘口。”
“对,这件事还得和张掖那边说清楚,将龙首山各处隘口把守住。”
“这群回纥狗不敢去凉州放牧,便趁着我们休整的机会来龙首山南放牧,着实可恨!”
“胡虏就是这样,当年他们不就因为战败而骗杀了杨北庭吗?”
衙门厅堂内,几名校尉讨论着如何对付回纥人,同时提起了曾经被回纥宰相骗杀的北庭大都护杨袭古。
新仇旧怨让他们对回纥的仇恨不比对吐蕃少,而坐在左右首位的索勋、刘继隆,以及坐在主位的张淮溶都沉默着没有开口。
其实他们心底又如何不恨这群回纥人,只是眼下的局势太过复杂,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山丹也并非他们三个人的山丹。
没有张议潮的军令,他们除了驱赶这群回纥人,确实没有其它太好的办法。
刘继隆看了一眼索勋、张淮溶,见他们二人不说话,便知道他们是舍不下自己那豪强子弟的架子。
“看来这个坏人只能我来做了……”
叹了一口气,刘继隆心里无奈。
“山丹地势复杂,处于回纥、嗢末、吐蕃之间,我们便是想要和回纥作战,也得等到修好祁连城,等到张掖的将士们训练好才行。”
刘继隆准备将这件事拖一拖,碍于他过往的功绩,以及这些日子在山丹积攒起来的威严,一时间五名校尉也没说什么。
只是刘继隆很清楚,这样一直压着他们脾气不是什么办法。
现在他只期望是自己记错了时间,尚婢婢和论恐热还没决出胜负。
不然,这刚刚走上正轨的山丹,恐怕很快就会被战火点燃。
这么想着,张淮溶也开口为刘继隆解围:“行了,都退下好好休息吧。”
“我等告退……”
见张淮溶这么说,五名校尉只能压着脾气起身作揖,转身离去。
在他们走后,索勋也一言不发离开了厅堂,留下了略感头痛的张淮溶、刘继隆。
良久之后,张淮溶率先开口道:“这山丹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希望嗢末那边别闹出什么事情。”
“应该不会。”刘继隆颔首认可,他记得嗢末和归义军一直要到归义军收复凉州才爆发了冲突。
在此之前,嗢末一直在凉州北部的休屠泽、白亭海放牧。
甘州回纥说到底还是欺软怕硬,若是张议潮率主力还在甘州,他们也不敢如此放肆。
昔日他们不敢招惹甘州吐蕃和休屠泽的嗢末部,而今倒是跑来欺辱他们甘州将士了。
“淮深那边三五日后就会来信,届时我会派人寻你前来,你也下去休息吧,这些日子也是辛苦你了。”
张淮溶安抚着刘继隆,刘继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对于他来说,如今的生活比起一年前,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他还得为吐蕃贵族牧马来讨口吃的,而今不说每日烹羊宰牛,但肉食却是少不了的。
衙门每日会宰老羊十只,分给军中伙长以上的一百三十余名武官,以及懂文识字的二十余名直白。
如刘继隆他们这三人,每顿饭起码能有二斤羊肉,校尉能领一斤,而旅帅和直白各领半斤,队正们则是羊肉与羊杂掺杂合计半斤。
至于伙长,那基本就是肉汤和一些肉丝了。
这样的日子,刘继隆已经很满意了,至少他不会再为温饱问题而犯愁。
“既然如此,那末将便先告退了。”
刘继隆起身朝张淮溶作揖,随后退出了衙门,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在他返回院子后,便见十五岁的曹茂已经为他做好了一顿饭。
一碗炖羊肉,一碟炒野菜,还有一桶四五斤的粟米饭,这就是刘继隆一顿饭的标准。
他招呼曹茂坐下一起吃,曹茂也轻车熟路的坐下,同时对刘继隆说道:
“将军,今日张司马差人给我们送来了五斤面粉和一匹绢。”
“明日我找人来为您量一下身子,做两身衣服。”
曹茂乐呵呵笑着,显然是对当下的生活很满意。
放在两个月前,他还是张掖城内吃不饱的孤儿,每日要为贵族劈柴放马,只能吃些粗食。
自从跟了刘继隆在山丹安家后,每日粟米饭吃到饱,还有羊肉汤和几两羊肉吃。
这样的日子,是曾经做梦时才敢梦到的日子。
“那匹绢做成官服模样吧,平日里还是穿戎装。”
刘继隆可不舍得把绢布衣服当常服来穿,曹茂闻言也笑着点点头,低着头便对自己碗里的野菜和粟米饭发起攻势。
刘继隆为他夹了两块羊肉,自己也跟着低头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后,刘继隆便去书房处理今日送来的政务了。
山丹虽小,可事情却不少,每天还是需要花费半个时辰来处理的。
等他处理好,却已经是月上枝头,该脱衣服休息了。
一夜无梦,待第二日才睡醒,刘继隆让曹茂去请裁缝,为自己丈量尺寸后,特意让裁缝将尺码做大一些。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