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74节

  大快朵颐着碗内鸡肉与粟米饭,不多时他便吃了个八分饱。

  本想去街上走走,又担心等会张淮深寻不到他,故此刘继隆坐在了位置上,脑中开始想起了山丹的事情。

  昨日张淮深的承诺还历历在目,只要自己担任山丹折冲府右果毅都尉,加上兼领山丹主薄这一位置,那李渭的儿子根本就不会是自己的对手。

  把山丹城留给那厮驻守,自己带兵马前往凉州削弱凉州吐蕃实力,这安排无疑十分妥当。

  不过现在河西与甘州回鹘撕破脸皮,自己还需要防备北边的甘州回鹘,这倒成了问题。

  至于南边,论恐热应该是无力攻破鄯州,只要鄯州无碍,山丹南边就不用担心。

  防备北边的同时,率领精骑攻掠凉州就成为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自己在张掖待不了几天,到时候返回山丹,第一件事还是得解决山丹军阵亡将士的抚恤。

  各州县抚恤是一回事,自己抚不抚恤又是另一回事。

  张昶、陈靖崇他们的年纪太大了,学习能力远不如孩童、少年。

  借此机会,倒是可以将阵没将士的家属接到山丹,将他们的兄弟、孩子集合一处培养。

  想到这里,刘继隆好好想了想应该如何培养他们,同时又应该如何发展山丹。

  山丹仓库中有足够城中百姓吃两年的粮食,而自己若是要发展精骑,便需要足够的豆料,毕竟秸秆和牧草的转化率太低了,根本满足不了军马作战所需。

  山丹的豆田必须扩大种植,按照山丹军马数量,以及军马每日支料二升、草一束来算,培养五百精骑,起码岁支七千石马料。

  单说马料就需要占用一万亩耕地,草倒是可以派人去收割。

  虽说占据山丹大半耕地,可自己若是能劫掠来足够多的牧群,那就能解放足够的人力来投入到造纸、冶铁等行业中去。

  全民皆兵的情况下,山丹能拉出最少两千兵卒。

  届时加上张掖的三千甲兵,再从肃州调动一千人,那就能组织六千人的甲兵队伍进行东征,收复凉州便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这几年就会发生的事实。

  自己本想拿下番和,可现在有了控制山丹的机会,便不能只图谋一城一地了。

  历史上的大唐,虽说有机会收复河陇之地,但都被地方节度使和唐廷的不重视而搁置,以至于六谷吐蕃崛起,隔绝了河西与关中的交流。

  眼下算上凉州,山丹东面大约还有十五个州掌握在吐蕃各个部落使、节度使手中。

  西边虽说有伊州、西州、庭州等安西、北庭诸州,可西域的汉人等同当地少数民族,并且距离大唐太远。

  没有足够多的汉人,即便自己能在西域称王称霸,到头来也还是免不了被少民化,所以东边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凉州是河西重镇,而兰州、会州是河西与陇右的重要通道,这些地方即便收复,唐廷也会想办法收回去。

  河州、临州、渭州靠大唐太近,鄯州和廓州太过偏僻。

  如此看来,倒是论恐热核心地盘的洮、岷、松、叠、宕等州适合自己。

  这些地方靠近吐蕃,虽然边防压力大,可吐蕃现在自顾不暇,全心都在平定叛乱上。

  拿到这几个州的其中一个后,自己完全可以和吐蕃上的叛军互市,得到自己想要的马匹。

  这几个州唯一的问题就是经论恐热祸害后,汉人数量不多。

  不过自己只要率一两千甲兵进驻,当地便是有两三万吐蕃人也不碍事。

  唐廷治下的山南、剑南等道在晚唐时期并不太平,盗寇横行,自己可以趁机收敛些落草为寇的汉人,将这些地方的汉化提高。

  如此一来,自己也算一州节度使,只要不和唐廷对着干,唐廷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至于再往后应该干嘛,这点他自己也没有想好。

  他虽然知道归义军的历史,但对晚唐和五代十国的历史并不了解,只是依稀记得大唐传国二百八九十年。

  算算时间,也就是说大唐还有五六十年的国祚,但期间经历了庞勋、王仙芝、黄巢等叛乱。

  虽说自己不确定自己能否活到那个时候,可如果真的能活到那个时候……

  刘继隆的思绪慢了下来,他脑中想到了一个物件,刻着八个字的那个物件。

  虽然知道希望渺茫,可他还是想看看那物件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我这都想哪去了……”

  轻嘲两声,刘继隆便摇头准备去衙门逛逛。

  不凑巧的是,他刚刚起身准备出去,便见到了一名直白走入院内,在庭院中对正厅里的自己作揖。

  “刘将军,李别驾率步卒于南门入城,刺史召城内正七品以上官员前往衙门议事。”

  “我这就过去!”

  原本的好心情在听到李渭到来的时候化作乌有,刘继隆回应一声,心里也做好了等会被李渭刁难的准备。

第76章 擢升果毅

  “咚咚咚——”

  日上三竿,鼓声作响。

  张掖衙门内,张淮深更换一身刺史常服高坐主位,左右各有身穿不同颜色袍服的官员。

  在这其中,刘继隆和索勋等从祁连城匆忙赶来的人,便只能穿着常服,依照品级站立。

  李渭虽然匆匆率军赶回,但也更换好了官袍站立右首位。

  通鼓声停罢,张淮深这才缓缓开口:

  “此次番贼、回鹘入寇,我甘州阵没将士合计四百二十四人,遭掠粮草不低于三万石。”

  “这件事情我会向沙州上报,并建议擢甘州兵额为三十团,擢山丹折冲府为上府,置军额为六团。”

  “张淮溶、索勋、刘继隆三人有功,皆擢升二级……”

  “刺史!”听到刘继隆擢升二级,李渭果然如预料般站出来。

  “刺史,不知刘别将以何功擢二级?”

  李渭说着,曹义谦见状却站出来作揖道:“李别驾不知道,刘别将昨日大破胡杂,以八百精骑逐胡杂万人,逼胡杂退兵,实乃大功。”

  “加之祁连城有功,擢二级并不为过。”

  刘继隆不知道曹义谦为什么要替自己说话,因此看向了张淮深。

  高位之上,张淮深神色淡然:“曹长史所言属实。”

  见此情况,刘继隆算是知道曹义谦为什么替自己说话了,想来是张淮深在后面推波助澜,不然自己和曹义谦没有交情,他没有必要为自己得罪李渭。

  “既然如此,那便依刺史所言吧!”

  李渭刚刚返回,还不知道刘继隆再立大功,听众人这般说,又见曹义谦为刘继隆说话,当下只能忍下一切,站回队中。

  见他不再闹腾,张淮深继续道:

  “按规矩,六品以上拔擢需要前往沙州述职,不过山丹乃我河西门户,因此需留一人驻守。”

  “张淮溶、索勋二人前往沙州述职,刘继隆暂代山丹左果毅都尉,统领山丹军。”

  “末将领命……”

  刘继隆、索勋二人走出作揖,期间索勋不甘心的看了眼刘继隆。

  虽说他也得到了拔擢二级的待遇,可这样的拔擢并非他想要的。

  其实他更想要的,是建立刘继隆那样的功绩,再凭此功绩擢升,而非如此。

  面对他的余光,刘继隆并未察觉,或者无心察觉。

  此刻的他,只觉得自己腰杆都挺起来了。

  李渭这老鸟贼天天给自己下绊子,可最后自己还是靠功绩打脸了他。

  尽管这后面有张淮深为自己撑腰,可一看到这老鸟贼脸色难看,刘继隆心里就一阵舒服。

  “老鸟贼,你给你阿爷我等着,日后有收拾你的时候!”

  刘继隆暗自叫嚣,起身回到队中。

  与此同时,张淮深又讨论了城外被污染耕地应该如何治理,以及甘州钱粮等等事情。

  对于这些事情,刘继隆皆是选择性的听取。

  他在意的是甘州的兵员和储粮,这两点关乎到张议潮何时东征,尤为重要。

  听了半天,他大概知道了甘州如今的情况。

  如今甘州有甲兵一千九百七十六人,无甲兵六百人,军马一千二百四十六匹。

  此外的粮食、豆料、麻布、盐、醋等物资无算,整体可谓殷实。

  这些物资,足够城内百姓吃到来年秋收,还能支付兵卒四成军饷。

  虽说还有六成需要瓜、沙、肃三州填补,但压力也不算太大。

  刘继隆算了算,如果加上山丹储存的粮食,基本能解决军队的军饷,就是山丹百姓的口粮没有着落。

  仔细算来,其实甘州的缺口也就是四五万石的规模。

  不过等到甘州扩军至三十团六千人的规模后,这缺口也会扩大到七万左右。

  如果全靠甘州百姓自己开垦荒地,那最起码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自给自足,毕竟生地开荒要三年才能达到熟地的水平。

  六年时间,顶多也就是四批熟地罢了。

  如果有足够多的耕牛,能解放足够多的人力,那倒是能加快些时间。

  想到这里,刘继隆又想起了自己劫掠凉州的计划。

  “刘继隆,你明日率城中山丹军,领张掖民夫六百,押送三千石米、一千石豆,一千只羊及四百匹军马返回山丹。”

  “其中二千石米及一千只羊交给尚婢婢,令张淮溶率精骑二十人护送张掖民夫返回张掖。”

  “末将领命!”

  张淮深突然点到刘继隆,刘继隆也下意识接下军令。

  待他反应过来,张淮深也起身拂袖:“议事至此,都散去吧。”

  他拂袖而去,背影十分潇洒。

  刘继隆羡慕看了一眼,便见曹义谦朝自己笑着走来。

  “刘果毅,明日辰时我会让人在东城门准备好刺史所言物资,请您明日到东城门接手。”

首节 上一节 74/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