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节
“娘地狗番贼,上了战场定要宰几个!”
随着张昶开口,其余人都跟着骂了起来,唯有四十岁的马成没有掺和进去,而是端着汤饭看向刘继隆。
“若不是伙长拿自己的军饷买米买肉,我等哪里能有这汤饭吃。”
“伙长,日后但凡您驱使,我等绝不抗命!”
“是!俺这条命就是伙长的了!”
“俺这条命也是!”
“还有俺……”
马成毕竟年纪大,经历的事情多些,也自然懂得什么是人情世故。
他这一带头,众人都表达了态度,浑然忘记了两个时辰前被训练时,自己对刘继隆的谩骂。
“都是本伙的弟兄,你们虽然都年长我,可军中以勇力、智谋称雄。”
“你们入了第三伙,便是我的弟兄,此次东征,我早已安顿好了家里,不知什么时候就有可能身首异处。”
“这些钱粮与其留着,倒不如与诸位兄弟行乐。”
刘继隆下了本钱,自然有所图。
他所图的,便是第三伙的人心。
只有他拥有了忠心自己的人,方能在日后与军中内部几大家族博弈中保全自己。
“伙长您放心,日后俺们一定好生训练,在战场上与您并肩子杀敌!”
“对!”
众人说说笑笑,刘继隆也跟着笑了笑,但他并不觉得一顿饭就能收买所有人的人心,要做就得坚持才行。
“对了,你们家中都分了田没?”
刘继隆询问起这个话题,众人脸上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分了,家中每有一口分四亩,参军者家中分府田五十亩。”
张议潮在河西采用的制度,基本是昔年的府兵制,不过昔日的府兵制里,府兵需要自备类似箭矢的消耗性装备,而沙州军不用。
河西的情况复杂,张议潮必须趁吐蕃内乱的这个机会,尽可能多的收复更多土地和人口。
如今虽然已经收复三州,但沙州军的甲胄依旧不足,除了第三伙这种得到张淮深关照的队伍能有甲胄和驽马,其余留守酒泉的九百多人里,大部分人连称手的兵器都没有。
不过城中制作兵器的匠所已经开始打造兵器和甲胄,按照一副扎甲三十工,每日一副来看,一个月产量不会低于三十副。
看似很低,但如果其余四个县也能有这样的产量,那每年还是能生产一千八百副的。
况且城中招募了许多四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前往匠所学习制作甲胄,甲胄的产量肯定会不断提升。
以沙州军的战力,只要有万余甲兵,那足矣收复甘、肃、凉等河西十余州全境。
想到这里,吃饱喝足的刘继隆起身对张昶吩咐道:“吃完后你安排一下。”
“是!”张昶不傻,说到底他是逃奴出身,察言观色的本事并不差。
刘继隆这番话,显然是提醒他,有事情要与他交谈。
正因如此,张昶开始快速扒动碗筷,吃饱喝足后交代了洗石锅的事情后,便往帐内走去。
待他掀开帐帘,除了见到一地的土砖外,便是盘腿坐在木床上的刘继隆。
“伙长,我来了。”
张昶笑着上前,随后便见到了刘继隆面前堆放着的一堆铜钱。
这些铜钱,都是刘继隆负伤那日,张昶收集的战利品。
按照军中的规矩,半数交给了军中,剩余的则是刘继隆本伙的所得。
不过由于第三伙死的只剩他一个,他又成了伙长,所以这些钱自然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我数了一下,还有四贯六百五十枚钱。”
刘继隆看着眼前这堆钱开口,同时看向张昶:“酒泉城内物价如何?”
“粟米一斗二百枚钱,羊二十枚钱一斤,猪肉三十五枚钱,活鸡一只百枚钱,斤盐三十枚钱。”
张昶将城内物价交代一番,由于河西在吐蕃治下涌入大量西部、北部的游牧部落,因此羊肉不算贵,反倒是猪肉贵得离谱。
这个年代的猪肉并不好吃,不仅骚气很重,还很不好处理,可架不住河西百姓养猪少,加上猪肉脂肪多,自然也就贵了。
此外,由于河西走廊有多处井盐,加上人口较少,所以盐价也算便宜。
日后刘继隆有机会了,倒是可以把作用在牛羊身上的阉割技术推广到猪身上。
“军中每日给本伙发二十二斤粟米,平日里吃绝对够了,但本伙还得训练……”
肚子里没有油水,对谷物的消耗十分惊人,若是油脂补充得当,哪怕每日操练,一个人也不一定能吃下去两斤粟米。
刘继隆思考物价片刻,随后便对张昶道:“本伙两日一练,若是操练,你便多买一斗米、四斤肉、半斤盐。”
“这些钱,足够我们用一个月了!”
刘继隆说罢,直接把钱推向张昶:
“从今日起,你来管钱!”
第11章 负重前行
“杀!杀!杀……”
炎炎盛夏,随着时间步入五月,饶是往日凉爽的酒泉也开始慢慢燥热了起来。
距张议潮率军东征福禄已经过去十日,而这短短的十日时间里,留守的沙州军其余将领也将军营修葺一新。
原本的土屋被推倒后重建,城外也兴起了一所军营,容纳着六百多人的训练。
不同的是,城内的团练兵是张氏直属,而城外的三个团则是分属索氏、李氏和其余几个沙州小家族。
十天时间,第三伙的弟兄已经被刘继隆摸清了性格,而他们也在刘继隆的喂养下,一日比一日健壮。
半个月前,他们还大多都是城内吐蕃贵族的奴隶,每个人不说瘦骨嶙峋,但也称得上脸颊凹陷。
只是半个月的时间,他们的脸颊都渐渐鼓了起来。
“好!”
望着眼前站成一排的本伙弟兄,高大的刘继隆满意开口:“今日上午的训练结束了,午后继续马上功夫的训练,现在都给我滚去睡觉!”
“是!!”
张昶等人纷纷应下,随后在刘继隆的“解散”声中跑回了一座土屋内。
土屋东西长两丈,进深一丈,足够他们十一个人好好睡觉。
屋内除了十一张木床,还有一块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一堆木板,以及旁边放着的一堆木炭。
第三伙虽然两日一操,但有一件事却是每日都要参与的,那就是晚上的学习。
在吐蕃的严格控制下,河西之地的汉人鲜少能说出纯正的大唐官话,更别提写一手楷书了。
刘继隆深知河西的情况,如果自己没有“读书人”,他就得用地方豪族的人,而这是他极力杜绝的。
正因如此,他才会带队教导第三伙的弟兄学习,因为他需要自己人。
时间长了,许多其它伙的人也会来跟着学习,而刘继隆则是来者不拒。
渐渐地,他的名声也传开了,眼下军中都知道第三伙的伙长是一位能文能武,能断文识字的“刘先生”。
走入屋内,刘继隆本想坐下好好休息,却不想他才坐下没多久,门外便传来了脚步声,随后便见一人来到门前问道:“刘先生在吗?”
“我在!”刘继隆下意识回应,心里有了猜想。
“张校尉请您过去一趟。”兵卒解释一番,刘继隆闻言便起身道:“走吧。”
走出门前,刘继隆回头看了一眼张昶和年纪最大的马成。
“你们两个身为伍长,稍许我若是没回来,便盯着他们去训练。”
“莫要偷懒,免得日后战场上学艺不精丢了性命。”
“是!”二人作揖应下,见状刘继隆才放心离去。
走在前往牙门的路上,那名兵卒对刘继隆十分客气。
以他对刘继隆的称呼来看,显然他也是曾经来第三伙学习过的兵卒。
酒泉的城内军营并不大,二人走了一会便来到了牙门处。
牙门是酒泉城内外队正以上议事的地方,以刘继隆的职位,无事肯定不能来此地。
刘继隆观察了一下,果然看到了十余匹正在疯狂进食饮水的驽马。
“看来福禄是拿下了,不过时间比我预计的要久。”
在刘继隆的预估中,张议潮拿下福禄顶多八天,而今多拖了两天,显然是遇到了别的事情。
“刘先生,里面请。”
兵卒做了个请的手势,并站在了原地,显然示意刘继隆一个人进去。
“多谢。”刘继隆作揖行礼,随后便走入牙门内。
牙门内没有太多的布置,就是一个简单院子,只是左右两侧有耳房,正中间有主屋和正厅罢了。
刘继隆刚走进来,正厅内的人便瞧见了他,他也将众人一览无余。
他快步上前,来到正厅门前作揖:“十三团二旅二队第三伙伙长刘继隆,参见校尉及诸位旅帅、队正!”
驻扎内城的校尉是张氏的族人,名叫张议涣,年纪四十左右,长相平平,但弓马娴熟,能听进人言。
这些日子,刘继隆也算与他相识,因此见到刘继隆到来,他便直接开口道:“刘伙长,进来接令吧。”
“是!”刘继隆起身走入正厅内,见到了酒泉城外的三个校尉和十余位旅帅、队正。
这样的阵仗,显然不是因为他一人而来。
果然,刘继隆刚刚走入正厅,张议涣便开口道:
“刺史已经拿下福禄,如今准备继续东征收复甘州。”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