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80节

  崔恕将这段日子他忙碌的事情汇报出来,刘继隆闻言也舒缓了一口气:“有几户烈属愿意搬来?”

  这些日子,他从未忘记抚恤和犒赏的事情,抚恤的标准是每户五贯。

  五贯钱在河西不算多,哪怕刚过秋收,这点钱最多够五口人家吃半年罢了。

  因此抚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刘继隆准备拉拢这些没了顶梁柱的烈属。

  “还剩多少钱财?”

  刘继隆询问崔恕,张昶等人也都凑了上来。

  “不多,仅存三百二十四贯。”

  崔恕说着擦了擦汗,刘继隆却大手一挥:“把钱都犒赏给弟兄们。”

  “谢果毅!”听到有犒赏,张昶他们纷纷咧嘴作揖,只有崔恕脸色一苦。

  “果毅,这钱都花光了,再犒赏就只能犒赏粮食了。”

  崔恕给刘继隆提醒,刘继隆却不在意:“无碍,反正山丹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

  他这话倒也不假,毕竟山丹是军镇,基本靠张掖和其它州补贴,发动百姓干活也是发粮食,不用发钱。

  唯一需要发钱的,便是对军中将士的犒赏,但这点也可以用粮食来代替。

  “烈属和军属,春后不论有几户来山丹,都要统计好。”

  “是……”

  刘继隆交代着,随后带着崔恕简单巡视一下军营。

  在军营内,教场上的兵卒正在进行注意训练和纪律训练。

  纪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回鹘入寇那次,倘若回鹘人的纪律足够强,也不会被刘继隆八百精骑冲一阵就落荒而逃。

  当然,训练纪律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兵卒分清楚基本的左右。

  这点刘继隆用了老办法,左右以手臂拴麻布和不拴来区分。

  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真正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手段,是解决军队的文盲问题。

  河西失陷近百年,普通的百姓根本不会说大唐官话,更别说书写汉字了。

  摆在刘继隆面前的有许多问题,文字和语言问题无疑是最大的问题。

  山丹城内会说官话的人不过三十余人,并且都是直白,各自都有事务需要忙碌。

  让他们教导八百山丹兵马官话、汉字,所耗时间恐怕将以年为记载。

  只是即便再难,这件事也要坚持下去,毕竟收复凉州后的下一步就是收复河湟、陇右。

  前世大唐对归义军的防备力度,可以说仅次于河朔三镇和两淮诸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隐隐超出。

  正因如此,大唐对河陇地区只保持着名义上的统治,实际上河陇、河湟地区还是以吐蕃人、嗢末人自治为主。

  这样的局面,也就导致了归义军不仅得不到大唐的助力,反而还需要防备大唐扶持的这些势力。

  河陇、河湟、河西三地汉人渐渐绝迹,不是被少民同化,就是死在了当地的乱战中。

  即便张淮深几次力挽狂澜,却也改变不了这个问题。

  自汉以来便成为汉地的陇右及河西,最终成为了吐蕃、回鹘、嗢末等人的天堂,这也是西夏后来为什么能那么轻松统治河陇的原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大唐方向获得足够的人口。

  山南西道和剑南道有许多流寇、盗匪,对于大唐来说这些人是祸害,可对于河陇之地来说却不是。

  只要他们是男人,刘继隆就有手段和时间让自己所辖之地的汉化程度上升,继而影响整个河陇地区。

  当然,在河西东扩与大唐接触前,还有一件事需要刘继隆关注,那就是张议潮所派的几批使臣。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了西边,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见到了沙州衙门之中的张议潮……

  也在他注视西方的同时,一辆由百余名精骑护送的马车沿着夯土官道,缓缓驶入了西陲之地的某座城池之内。

  俯视此地,一条河流沿着祁连山西麓流下,穿过茂密的树林与大片的耕地,从这座城池的东边蜿蜒,最后汇入城池北部的一座大湖。

  大湖东西长近二十里,南北十余里,湖泽边缘尽是芦苇,飞鸟不绝。

  在大湖北边,依稀能看到星罗密布的湖泽,其中大者面积上万亩,小者也有数十亩。

  此等景象,若是后世有来人站立于山丘上,定然不会相信,这里便是那被高原、戈壁、沙漠包围的敦煌。

  此时的敦煌,碍于入冬,虽不是满眼绿色,可城外的湖泽、树林、草原却不会欺骗双眼。

  待春季到来,这里便会再度成为风景如画,牛羊成群的河西粮仓。

  “确实是河湟之地的图籍!”

  敦煌衙门内,当一名五旬长须官员激动开口,衙门内众人面面相觑,各自激动。

  “节度使,得到这五州图籍,我军便有九州图籍了!”

  站在右首位,沙州别驾的李恩忍不住站出来作揖。

  他作揖的对象,自然就是高坐主位的河西之主张议潮了。

  尽管已经收复河西四州之地,但张议潮依旧以沙州留后自居,不过下面的人却已经开始称呼其为河西节度使了。

  对此,张议潮心里虽然开心,但也没有飘飘然。

  凉州没有收复,大唐还没有联通,这个河西节度使的名头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

  他想要的,是来自长安所赐下的河西节度使旌节。

  唯有得到长安所赐的河西节度使旌节,他才是名正言顺的河西节度使。

  这般想着,张议潮看向那面朝图籍激动的五旬长须男子。

  “大兄,高进达和悟真他们有消息了吗?”

  能被张议潮称呼为大兄的,唯有张淮深的父亲张议潭,如今河西的大管家。

  “没有……”

  听见张议潮询问高进达的消息,张议潭摇了摇头。

  

  高进达是他们收复瓜沙二州之后派往大唐的使臣,悟真则是他们收复甘、肃二州之后派出的使臣。

  收复沙州以来,他们先后派遣十余支使臣队伍,却终是在踏入草原后没了消息。

  如今河西又与甘州回鹘交恶,再派出使者,难免会遭遇甘州回鹘的阻击。

  想到这里,张议潭看着眼前的图籍,心痛之余也下定决心,转身对张议潮作揖。

  “节度使,我愿率兵护送九州图籍前往丰州(巴彦淖尔),上表天听!”

  张议潭的毛遂自荐让众人哑然,毕竟他现在可以说是河西二把手,而他一旦前往大唐,长则一年,短则半载。

  一年半载的脱离河西核心权力圈,等他再回来时,二把手的位置恐怕就不是他的了。

  “暂时不急……”

  张议潮不出所料拒绝了自家大兄的请求,为了让他放心,张议潮还扫视众人解释起来。

  “如今正是冬季,前往丰州容易遭遇白灾。”

  “况且我刚刚备足粮草,即将征讨伊州,不如等拿下伊州后再前往长安,十州图籍的份量总要比九州图籍的份量要重。”

  他的话令众人面面相觑,李恩站出来作揖道:

  “节度使,如今已经进入长冬,我军真的要远征伊州吗?”

  “嗯!”张议潮没有丝毫的迟疑,并再次解释道:

  “吐蕃内乱之后,西域的各股势力都在看着我们。”

  “我们东征成功,固然收复了不少疆域,但西边的西域却依旧在吐蕃控制下。”

  “若是置之不理,万一日后西域吐蕃出了一位能人,那我军西陲便有兵灾之害。”

  “我若率军西征成功,西域各部族必然揭竿而起,届时番贼被除,商道通畅,我军实力只会增强,不会削弱。”

  张议潮有自己的想法和远见,这份远见是众人不曾有的。

  河西豪强们,都想关起门来做土皇帝,唯有张议潮清楚这种选择是自寻死路。

  河西经吐蕃祸害,曾经引以为傲的数十万汉口不足二十万,又有十余万在凉州、兰州、会州等地受难。

  如果他们东进打通道路,迟早有一天会被河西的龙家、回鹘、吐蕃人同化。

  唯有重归大唐,河西这块地方才能守下来。

  能理解他想法的人少之又少,张议潭和张淮深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不知节度使何时准备西征伊州?”

  人群中,一名官员忍不住询问,张议潮闻言看向索忠顗。

  “我欲在十月十五发兵,由我亲率瓜、沙二千州兵收复伊州。”

  “此战,索忠顗、索勋为先锋,率三百精骑刺探伊州情况,我率一千甲兵随后,淮溶你率七百轻兵与六千民夫押运粮草。”

  河西内部的情况并不好,甲兵主要都被他留在甘州,加上后续甲胄也都送往甘州,以至于瓜、沙二州仅能拉出一千三百名甲兵西征。

  “末将领命!”

  索忠顗等人作揖行礼,李恩见状却作揖道:“节度使,甘州那边准备如何?”

  “甘州……”

  “甘州刺史张淮深要擢团练兵额为三十个,那可是六千人。”

  “从他文书来看,他可不仅仅是要六千人的兵额,他还要足够的扎甲……”

  “六千甲兵?”

  “啧啧……”

  面对李恩的话,众人毫不避讳,直接在正厅内议论了起来。

  须知河西虽有十万众,但兵卒不过万人,其中甲兵更是不足四千,大多在甘州,其次是瓜、沙二州,剩下的才在肃州。

  张淮深那边已经有三千多甲兵,本就实力过强,现在还要试图拉出六千甲兵队伍。

  如果张议潮真的答应,那四州八城匠作坊所打造出来的甲胄,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以供应甘州为主。

首节 上一节 80/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