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第945节
“你若是找晋身之阶,便是找错了地方。”林明生开门见山就道。
“说不定在武馆里反倒耽搁你!”
“听闻林先生擅长蔡李佛拳,我自小学习少林拳法,对蔡李佛拳心慕已久。最近无事可做,便来拜师,想要多学一门技艺!林先生不缺富贵,开这武馆不就为了将蔡李佛拳传扬下去?”袁世凯笑道。
他是河南项城人,距离登封不远,少林拳法在河南多有流传。
他从小跟启蒙老师学的罗汉拳和大小洪拳,但拳法不精,只能算是粗通拳脚而已。
林明生看他个子不高(不到1米6),但见人说话爽直大方,印象还不错,便收了下来。
他现在武馆每天弟子数百,挂名弟子两三千。
不少富豪的子嗣都拜入他名下,不过他从来不向陈正威推荐人。
即便这样,每日拜入他门中的人也络绎不绝。
他对钱财虽然不在意,但收费不低,一个月20美元,挡住不少人,不然他门槛都得被人踏破了。
何况穷文富武,若是吃饭的钱都没有,营养不足,力量不涨,也练不出什么名堂来。
袁世凯加入武馆之中,很快就靠着走南闯北的见识和八面玲珑的手腕,在武馆里站住脚。
他说话谈吐极佳,又极有眼见,帮着林明生忙前忙后。
仅仅几天下来,就连林明生对他也颇为喜欢。
……
仅仅两天,实验室光学测距部门的人便赶过来,与之一同的还有实验室抽调出的一些化学方面的人才。
其中就有主管青霉素部门的查尔斯.钱德勒。
他一听陈正威手里有东西,立刻就赶过来了。
青霉素虽然不是他发明的,却让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医学界都声名鹊起。
如今在旧金山的日子还不错,主要是欠钱还没还清……不然他还真想回纽约看看。
他就是想要告诉那些人,当初被你们赶走的人,现在又在万众瞩目下回来了。
可惜之前好不容易快将钱还清了,结果去和人打牌,不但将奖金输光了,又欠了一大笔,足足八万多美元……
因此他这次过来,一方面是对陈正威手中的东西感兴趣,一方面也是想多些收入。
一行十几个人都在陈正威家中的小客厅等候,看到陈正威后连忙起身:“老板!”
“最近实验室那边的情况怎么样?”陈正威坐下后问到。
“老板,我们已经弄清楚了青霉素抗菌的原理,这是一种抑制效果。我们正在研究其他抑制微生物的药物,比如砷剂类药物,我们还发现一些染料也有抗菌的作用!”说起实验室,钱德勒立刻就兴致勃勃的介绍起来。
“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研究出新的药物!”
“听起来很不错!”陈正威微微点头。
“如果老板能加入实验是最好不过,可惜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钱德勒又有些遗憾道。
实际上他想的是,如果是发明青霉素的人能加入实验室是最好不过,一定能够大大加快他们的研究进度。
可惜……他猜测发明青霉素的人已经死了。
不然不会这么长时间都没人站出来。
这让他非常遗憾。
至于怎么死的……他不敢想,也不敢说。
不过私下里,这种言论在医学界很有市场。
第766章 袁世凯?
陈正威询问了一下其他实验是的情况,吩咐李希文;“去把我书房的资料拿过来!地上两箱子都是,记得别弄乱了!”
李希文带人去将两箱资料拿过来放到桌子上。
“光学测距部门的,你们看看这个!每个月给你们这么多经费,你们都研究出什么来了?”陈正威对光学测距部门的几人没好脸色,这几人光吃饭,一点儿成果都没拿出来。
最后还是得靠自己。
也就是现在自己家大业大,广撒网,换成以前早就吊死两个了。
那几人顿时噤声抱着资料到一边研究去了。
随后陈正威才看向剩下的人:“你们看看这个!”
“告诉我能不能做出来!”
一群人拿着资料分发,片刻后便有人露出惊讶的表情:“人工合成氨?”
“这是谁设计出来的?”
“老板,能不能把设计这套方案的人请来?”
“别管那么多,你们只需要验证这个方案!”陈正威直接摆手,然后吩咐下去:
“希文,给他们在东楼安排几个房间,还有会议室。”
仅仅两天,钱德勒和几个化学专业的人就找到陈正威。
“陈先生,这份资料很多,我们大略看一下,理论上可行,但难度很大。就算制成,也只能实验是小规模制成,大批量生产根本做不到。”
“我想设计出这套方案的人,也只是进行猜想。后续我们会继续验证,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达到资料上的技术条件。”
“但毫无疑问,这份资料的价值很大!”
“问题出在哪?”陈正威询问道。
“技术和材料……各方面的都缺少。比如在资料中,合成氨需要150-300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现在的技术根本做不到,现在实验室的技术最多能制造出100-150大气压的钢铁容器……而且承受不了太高强度的腐蚀,更不可能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我们必须先制造出更高强度的合金钢,并且在高压密封和高压压缩机技术上有所突破才行!”
“你们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陈正威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动着。
“资料我已经给你们了……也就是给你们了方向,也可以给你们人手和时间。剩下的我不需要知道……你们只要告诉我结果就行了!”
“我们要先询问美国一些有名的材料学专家,至于时间……老板,我们无法保证。新技术的发现,有可能是几周,也有可能是几年……”钱德勒还有半句话没说,也有可能是几十年。
虽然他一直认为青霉素不是陈正威发明的……不过他确定陈正威肯定是对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从他拿出来的这些资料就能看出,陈正威在技术上的眼光非常好。
“钱德勒,你觉得谁适合带队?不一定是实验是内部的,其他人也可以,无论是其他实验室的人,还是那些大学教授……”陈正威询问。
“不一定适合带队,但我觉得有人能帮上忙。”钱德勒想了想道。
“托马斯.爱迪生”
“你确定他可以?”陈正威反问道。
爱迪生的电力照明公司,陈正威就是大股东。
而另外一个大股东是JP.摩根。
不过陈正威不看好他在这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他能帮上忙……他虽然不是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他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很擅长将技术转为实际应用……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这是很出色的能力。”
“另外,我觉得安德鲁.卡耐基先生的实验室,也许对我们有帮助!众所周知,卡耐基先生是钢铁大亨,他的实验室也是钢铁合金方面最前沿的。”
陈正威想了想,钱德勒的话很有道理。
他被说服了。
不过钱德勒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另外,想要合成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空气中分离出高纯度的氮气……”
钱德勒都没说氢气的问题,现在从水中分离氢气的技术已经有了,虽然成本有些高……但这些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首先是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去降低成本。
“这个有人选吗?”陈正威直接问,他不需要知道太多,他只要知道应该将谁找过来。
这时候另外一个实验室的化学专家开口道:“老板,有一个人选我觉得很合适……”
“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对方怕陈正威不知道那是谁,还解释道:“他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教授,他精通物理、化学和数学,能够给我们理论上的帮助!”
“他在1876和1878年分别发布了两篇《论异质物质的平衡》的论文……”
“他有一套相关的理论,只是接受的人不多……因为太超前了。不过我全都看完了,我觉得他是个合适的人选。”
陈正威直接接受了几人的提议,让几人先回去准备,过几天回实验室去验证。
等这些人走后,陈正威给许言发了一份电报,让他把耶鲁大学的约西亚.吉布斯,就说自己很看好他的想法,邀请他来旧金山。
既然他的理论不被人接受,那想要请人就很容易了。
只要表现出感兴趣就行了。
相信他不会拒绝的。
随后给安德鲁.卡耐基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他的实验室情况,并且邀请他实验室的专家来一趟旧金山,双方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
最后才发电报给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询问公司的情况,以及爱迪生最近都在研究什么,然后让爱迪生来一趟旧金山。
两个小时后,安德鲁.卡耐基就先发回了电报,对于陈正威的邀请,他答应的很痛快。
表示他会让实验室的主管和技术主干带着最新的技术去旧金山。
他很乐意和陈正威合作。
爱迪生那边也表示马上就会启程来旧金山……他对陈正威的汽车很感兴趣。
如今电力和照明,有着陈正威的安排,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洛杉矶都已经推广开,随后华盛顿也有不少地方开始使用,发展的很快。
因此他几乎不用理会那些商业上的事情,每天都待在实验室。
他最近除了研究出一套电力分配系统之外,还在研究电车和电池。
尤其是电池,这让陈正威有一点惊讶,随后也很感兴趣。
毕竟他的汽车就需要大功率的电池才能实现电子打火。
陈正威对爱迪生这次过来,倒是多了一些期望。
同时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是不是有些小看这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