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第66节
只见被众人团团围在中间的这人眼神空遂悠远,颌下一缕长长的白色髯须。
穿着一身锦袍,其身后的束带无风飘荡,宛若出尘脱俗仙风道骨的仙人步入凡尘。
“这……这是荀夫子!!”
“这是……在世圣人!!”
“这事的动静实在闹得太大了,没想到,连荀夫子都出山了!”
“荀夫子都出山了,看来,儒家能够保下了!”
小圣贤庄周围的人群在震惊过后,传出了一阵窃窃私语声。
刘邦看着荀子出山,眼底一道奇异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即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不知想到了什么。
而在楼阁后面的逍遥子见到荀子出现,心中顿时一松,长舒了一口气。
荀子是伏念,张良的师叔,虽然现在已经远遁凡尘不管儒家之事,但毕竟是儒家的长辈,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儒家弟子丧命。
他现在出现在小圣贤庄便已经证明,荀子打算保下儒家剩下的种子了。
荀子被称当世圣人,不仅是因为他是儒家最高辈分26之人,门下弟子遍及天下,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更是因为其一身的修为贯彻天地,在他隐居之前,便已经是大宗师顶峰。
一身浩然正气的修为万邪辟易,万法不侵,号称当世最强。
这么多年过去,曾经大宗师巅峰的荀子,如今再次出山,不知达到了何等惊天动地的境界。
此时,小圣贤庄周围的人纷纷猜测,荀子此时至少拥有半步天人的实力,甚至已经突破到了传说中的天人之境。
区区大宗师修为的安定君,决然不是其敌手。
如此一来,儒家众弟子可以保下了。
小圣贤庄内,秦安看着被众人团团围在当中的荀子,眼眸中带着让人如坠冰窟的寒意。
他将手一挥,斥退了周围的锦衣卫众人。
荀子刚刚现身动手的时候,他便已经察觉出,对方的气息竟然丝毫不下于自己。
要知道,自己可是刚刚才晋升到了半步天人。
半步天人虽然未成天人,但是从大宗师提升到这个境界,同样是千难万难。
否则这许多年来,为何一直没有半步天人诞生的消息传出。
这足以证明,荀子的天才程度足可称之为当世之最了!
而这样一个半步天人实力的荀子,普通的锦衣卫进行围攻,只会徒增伤亡罢了。
荀子一脸超尘脱俗之感,用手轻轻捋着颌下的长髯,缓缓开口道:“安定君,当年一别,已有三十年之久了吧。”
秦安盯着荀夫子,忽而笑道:“与荀夫子当年一别,令人不胜怀念,当年我二人坐而论道,犹历历在目!”
听到论道二字,荀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波澜,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三十年前,自己周游天下七大战国时,遇到了刚刚及冠的秦安。
在看到秦安的第一眼,不知道为什么,荀子就有种特殊的感觉,仿佛对方体内存在一个活了很久的灵魂一般。
荀子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试着与对方打了几句机锋,未曾想秦安开口便让他惊为天人。
接下来的三天,荀子遂与对方论天下大势,究古今变幻,探大道之境。
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荀子竟感觉自己从秦安身上收获良多,心中连连惊叹不已。
一个弱冠少年,如何能够给他拥有这般看透尘世,算尽天机之感!
而后来战国形势的发展果真如自己所预料的那般。
自秦安辅佐嬴政加冠夺权之后,便展现了其无可阻挡之势。
韩,魏,赵,燕,齐,楚六大战国,沃野千里之地,竟无一人能够与秦安争锋。
甚至六国联盟,集结军队上百万之众,在秦安手下也坚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自那之后,六国国力迅速衰退,被秦安率军一一覆灭,使得大秦一统八荒六合。
而现在,这个曾经的少年,不仅其容貌与当年相差无几,甚至实力都已经达到了大宗师之境!
若是再给他一些时日,达到自己现在的半步天人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可能达成震古烁今的天人境!
往昔记忆如退潮般平复下来,荀子目中精芒暴闪而出,盯着秦安道:“今日我所为何来,想必安定君很清楚。”
“身为儒家之人,这些弟子尊我一声太师叔,老夫便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杀,甚至道统被灭。”
“希望安定君念在当年你我二人论道三日的情分上,放他们一马。”
秦安笑着看向荀子,眼中略带讥讽道:“诸子百家自春秋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号称百家之言。”
“然,大浪淘沙,最后所留珍珠不过十数余。”
“儒家虽被世人尊崇为显学,为何不是被淘出的那颗最大的沙砾呢?!”
荀子听到秦安的话,微微一愣,立即道:“儒家自圣人传下,以仁为核心,辅六艺为法。”
“教化天下众生,使世人皆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人人皆去恶为善,以礼待人,天下大同。”
“如此旷古烁今之学,何来沙砾一说?!”
秦安淡淡讥笑道:“有人明珠蒙尘,有人却鱼目混珠。”
“儒家之学,既无法在战国成为统一天下之思想,未来便再无存在的价值。”
“天下泱泱数千年,儒家所做的,无不是扬文抑武之事,空谈治国之论,却无治国之实。”
“多少兴亡之事,皆因儒家而起!”
“如此亡族灭种之学说,本君绝不会让其流毒于后世!”
当说到这些的时候,秦安的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后世因儒家而差点灭族之事。
宋朝儒生权倾朝野内外,为能够继续把持朝政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在这些儒生的把持之下,宋朝抑武重文,最终成靖康之耻。
北方千里沃野之地,尽数丢失,无数九州百姓无辜惨死于蛮族刀下。
那时候是真正的尸横千里,十室九空,北方之民十不存一。
明时儒家东林党争,权力互相倾轧,直至蛮夷破关而入,他们仍在朝堂之上为一己私利明争暗斗。
两百多年的国耻昭昭深深地烙印在这个民族的身上。
乃至后世被跨洋而来的异族以枪炮打开国门,犯下累累罪行,九州大地变得残破不堪。
如此种种,皆因儒家而起!
想到这里的时候920,秦安眼中精光四射,提声高喝一声。
“不过是借仁义之名,行窃国之实的学说!”
“还想从本君手下保下这些余孽!”
“妄想!”
听到秦安的话,荀子的目光一凝,身上半步天人的气势如大海般朝着四周扩散开去。
一道道如波涛一般的涟漪有如实质朝着四周扩散开去,将周围的锦衣卫和西厂之人骇得猛然朝后退去,将中间空出了一大块。
在这股气势威压之下,周围的普通人开始不断地从额头冒出冷汗,全都一脸震惊地看着场地中间依然仙风道骨的荀子。
就在这时,荀子双手一伸,之前落在儒家弟子面前的那把无名长剑剑柄轻轻颤动了一下,立即飞入了荀子的手中。
“若是说的行不通,那么,凭我这一身境界。”
“可能够从你安定君手下保下这些儒家弟子?!”
荀子声音高昂入云霄,惊得四野飞鸟惊林而起。
周围暗中窥视的各家探子在这道声音之下,顿时觉得耳膜嗡嗡作响。
荀子虽然是在询问,但是其气势却直直地朝着秦安身上笼罩而去,竟是想要以实力压服秦安。
周围的各家探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幕,无不纷纷猜测不已。
“六国人屠安定君,终究也将屈服在圣人威势之下了!”
“圣人不愧是圣人,仅仅余波都使得我们胆战心惊不已了!”8
“有荀子圣人当前,终于有人能够压得住这尊人屠了!”1
轰隆!1
就在这时,场上异变陡升。7
一道与荀子的威势不相上下的气势再次暴出!.3
第七十二章 斩!儒家圣人!(求首订)7
秦安的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身上的锦袍在风压之中猎猎作响。6
“荀夫子,你这半步天人,好像在本君面前也不怎么行得通了。”6
荀子在秦安看来,不过是儒家留下的毒瘤。6
若是对方不出现则已,既然出现了,那便顺手将其斩杀也无妨。
刚刚升到半步天人,便有一个这样的对手,他心中倒是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此时在秦安与荀子的中间,两股气势涟漪碰撞在一起,互不相让。
周围的锦衣卫与西厂番子尽皆远远地退开,不敢离得两人太近。
而场上的这些儒家弟子,他们被锦衣卫抓获后,原本便大多受了伤,再加上这两日的颗米未食,早已是心力交瘁,身体衰弱。
在这两股气势的冲击之下,纷纷昏厥过去。
直到这时,周围的人才震撼地发现。
与荀子在气势交锋中不相上下的秦安,竟然同样是半步天人!
“这……这怎么可能,人屠竟也是半步天人!”
“不可能,安定君在代郡出手的时候我见过,绝对没有这等实力!”
上一篇: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