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第96节
“我大秦,真的可以实现这样的天下么!”嬴政双目出声,脑海中仿佛在不断想象着这样的帝国版图,口中不禁喃喃出声。
秦安见嬴政如此模样,笑道:“这样的大秦,才是真正的大秦,天下一国,世界一国!”
“不过……”
秦安停顿了一会,随后继续道:“为了实现这梦,眼下我们却是可以跨出这第一步了。”
嬴政好奇道:“哦,这如何说法?”
秦安眼中寒芒四溢,缓缓说道:“十日之期将至,东胡单于必定是不会来咸阳行牵羊之礼了。”
“介时,我们便将这北方草原的后患彻底剪除!”
听到秦安如此说,嬴政脸上一肃,眼神同样变得凌厉起来,道:“四邻蛮夷之患,确实需要一劳永逸地将其解决。”
“只是辛苦长风你了,为大秦四处征战,刚回咸阳却又要出征北方。”
秦安摆了摆手笑道:“这毕竟也是我的梦呀,陛下!”
但是随即,他想到了什么,脸上神情严肃,将项羽死前曾说过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事说出。
“楚人居江东,南蛮之风顽固不化,百姓多与百越互通。”
“楚与咸阳相隔较远,鞭长莫及,楚地多有异动情报传来。”
“这些楚民,却是有些隐患!”
嬴政沉吟一声道。
秦安将早已想好的计策,缓缓说出:“陛下,我们不如在江东颁布一道诏令。”
“将所有楚民打散至天下三十六郡,彻底绝了楚人根基!”
嬴政抚掌笑道:“如此甚好,楚想要三户而亡大秦.. ......”
“我们便让他们一户都不存!”
翌日。
无数信使快马从咸阳而出,沿驰道奔赴天下各郡而去,将嬴政刚刚颁布的迁江东楚人分至天下三十六郡的诏令传遍天下。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各郡纷纷震惊,对于嬴政的动作心惊不已。
“原来楚地的楚人竟然要被全部打散,如此一来,旧楚更是烟消云散,连最后一点痕迹都将不复存在!”
“我听说,楚地一直流传着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才使得陛下如此安排!”
“哦,这也难怪了,没想到楚人竟然还包藏有如此祸心!”
而楚地的楚人接到诏令之后,在震惊之后,甚至有的人蠢蠢欲动想要趁机起事。
但是最后,他们还是乖乖地接受了诏令的安排,动身前往天下各郡。
这也难怪,有安定君的威势在前,他们除了白白丢掉性命之外,绝无成功的可能。
没见诸子百家,六国宗室都已经全数被秦安斩于剑下了么!
就在楚人动迁天下之时,东胡的十日之期已到。
安定君府邸。
秦安听着雨化1.1田的汇报,心中冷笑不止。
根据西厂探子的回报,北境完全没有任何的东胡人踪迹,也没有收到东胡人入关的消息。
可见这些东胡人,是完全没有将秦安的话放在心上。
不过,这也正好。
大秦如今的天下是一刀一剑杀出来的天下,也不差东胡这一个。
而且,即使东胡真的南下咸阳臣服大秦,他也无法保证东胡人是否真心臣服大秦,还是只想暂时稳住大秦的出兵。
若是将其全部剿灭,便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念及此处,秦安立即道:“换甲,随我进宫见陛下!”
既然现在十日之期已到,那么他自当向嬴政请命。
前往北方,斩灭不臣!.
第一百零六章 发兵东胡!斩尽不臣!(求订阅)
章台宫。
大殿之中,此时正是朝会之时。
自从嬴政从天池得长生归来之后,朝会便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日日都会开早朝。
而不像秦安监国的时候,无重大事情发生绝无朝会。
这时,等到一个官员禀报完毕之后,李斯踏前一步,正准备奏事。
踏踏踏!
就在这时,大殿外一道脚步声响起。
这道脚步声不急不缓,沉重有力,听得出是一个武将的脚步。
不过,让百官奇怪的是。
按说现在他们正是朝议的时间,若无大事,绝对不会有人敢轻易打扰。
难道是大秦哪一郡又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就在百官心中暗暗猜测之时,大殿门口一道全身着甲,腰悬长剑的挺拔身姿出现。
安定君?!
他怎么会在朝会的时候出现?
百官回首看去,心中惊讶之26极。
在经过秦安一个多月的监国之后,所有百官便都知晓,安定君对于朝政之事,能偷懒则偷懒。
监国之时,除了个别大事之外,他几乎将所有呈上的奏疏交给了李斯等几名大臣来决议。
而就连平时的时候,他也是懒得来上朝,对于那些繁琐的公务,更是能推则推。
所以,现在秦安竟然出现在朝会上,才使得众人心中暗自惊讶。
不过更让他们疑惑的是,安定君竟然还是着甲上殿,这使得百官心中更是猜测不已。
“安定君竟然上了朝会,真是稀客!”
“你看他身穿甲胄上朝,与往常不同,不知道有何事?”
“难道天下又有战事发生了么?”
“匈奴俯首,反秦余孽全都授首,哪还有什么战事!”
就在群臣猜测不已的时候,秦安大踏步上前一拱手,朗声道。
“陛下,十日之期已至!”
“东胡蛮族未按约定时间牵羊入咸阳,显然是心怀不轨之心。”
“臣欲领兵出征北方,剿灭东胡蛮夷,彻底平定北方大局!”
听到秦安的这话,百官们心中顿时一惊。
征伐东胡?
果然,安定君还是提出了这个建议!
虽然他们之前便已经知道与东胡十日之约的事。
但……
自从称霸草原的匈奴被灭,臣服于大秦之后。
整个北方草原便已经彻底沉寂了下来。
原本处于东北方向的东胡人,在往年他们还会不时骚扰辽西郡一段的长城。
但是自匈奴称臣之后,他们就变得乖巧了许多。
甚至就连城墙方圆数十公里的地方,都已经不见了东胡人的身影。
这样的形势,对于李斯等大臣来说,这是大秦天威震慑四方,使得四夷再也不敢侵扰大秦北境。
在东胡人远遁草原深处的情况下,他们完全没有必要遣大军对他们进行征讨。
不过,群臣虽然如此想,却也不敢就这样当面说出。
所以,他们只能纷纷以希冀的目光看向嬴政。
以陛下的雄才伟略,定能够看出,东胡人已经摄于大秦的天威,完全构不成威胁。
至少在数十年内都无需再担心东胡人的入侵。
只要这么一想,陛下定然会出声阻止安定君北征东胡的提议。
随即只见嬴政哈哈一笑道:“长风所言极是。”
“东胡人与匈奴向来狼狈为奸,图谋我大秦之心不死。”
“如此蛮族,放任其在我大秦北方,终究是个隐患。”
“朕,允了!”
听到嬴政同意下来,百官立即陷入了呆滞的状态。
“这……这怎么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北方东胡在我大秦天威之下,哪里还敢犯我疆土,如此决定,实在浪费兵卒!”
“我怎么感觉陛下与安定君好像已经提前商量过了……”
百官们虽然如此想,却也不管说将出来,立即齐声呼道。
“陛下英明,大秦威武!”
“陛下英明,大秦威武!”
“陛下英明,大秦威武!”
翌日。
上一篇: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