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154节

  那现在左右为难之下,总不能处置三娘吧?三娘在军中威望极高,若不是她亲自压制,龙城那边可早就哗变讨伐李元吉了。甚至如果处置三娘,李世民也定然会站在姐姐一边。

  每一个都是烫手的货,没人能接得住。

  直到很久之后,李建成慢慢垂下了脑袋:“还请父王处置儿子吧。”

  李渊眉头一皱:“为何?”

  “李家还有大业,儿子是长子,应当为家中分忧。对弟妹管教之责、对三娘愧疚之责等都由儿子一并承担,元吉年幼其法不当,便让他跟儿子一并受罚,儿子为主元吉为次。”

  大儿子毕竟是大儿子,李渊心中到底还是偏爱这个老大,他深叹一声:“毗沙门,你这又是何苦。”

  “身当世子,应为表率,家不齐,何以为德?”李建成探过身子为父亲倒上茶:“明日我去与二凤说说,父亲……这世子之位你便交与二凤吧。”

  李渊抿嘴皱眉,显然并不是很满意李建成的安排,但他没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让他先行离开,而他自己则坐在那思考了一整夜,直至第二日清晨。

  等到鸡鸣三次之后,李渊命人将这些个儿子女儿都喊了过来,一下子堂前可谓是龙凤满堂。

  人家里的儿女一个个都恨不成器,偏偏这李渊家的儿女一个赛一个的人中龙凤,他们往那一站可称得上是金玉满堂、蓬荜生辉。

  而那李世民此刻看到李元吉时恨得直咬牙,但在父亲面前至少还是恭敬的。倒是那三娘,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下来。

  “家无宁日,万事不兴啊。”

  李渊的开场白里透着几分无奈,他想了一夜也想明白了,就如今这个架势,想要和是不太可能了,李元吉干的事伤透了三娘的心,她嘴上不说但如今却正经成了弃妇。

  当然,她自己问题也很大,哪里有嫁了人十年不跟男人同房的道理,李渊自己说来都觉得可笑,再看自家女儿着实有些好气又好笑。

  至于大儿子跟二儿子,这两人毕竟一母同胞,虽然生气但倒也不算是深仇大恨,不过这次之后恐也是心生间隙了。

  虽说不聋不瞎不做家翁,但遇到这么离大谱的事再装看不见,那下头儿孙可就要养蛊了,要不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把二凤三娘给办了,要么就是二凤三娘把那哥俩给宰了。

  这手心手背哪里不是块肉呢。

  有一说一,李渊这人心软,他总盼着一碗水能端平。

  “兄弟姊妹之间闹成这个样子,为父难辞其咎。”李渊叹了一声气:“昨日我与毗沙门长谈一夜,为父心中也有了计较。二凤啊。”

  “父亲。”

  “你回长安来,暂代世子之职。毗沙门与三娘调换,镇守龙城。三胡携兵镇守阳关,不得命令不许返回。”

  说完,他站起身走到三娘面前,轻轻帮她将挽起的秀发放下:“三娘好生休养休养,娘子军还是你的,若是你愿意,还是驻守在你的娘子关之中。若你不愿意,便到处去游玩游玩吧,回来再说。”

  他走到门口回身坐在了门槛之上:“血缘亲族,莫要喊打喊杀,都散了吧,各自回去好好反省。”

  这一套安排看上去的确是个很不错的措施,但其实李渊也知道这里头已经埋下了祸根,非嫡长子继承制最恐怖的地方就会造成一个结果——夺嫡。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现在如果不平息李世民的怨气,他保不齐会干出什么事,可偏偏问题是三娘还在,他也不能处置李世民。

  而今天之后,李建成哪怕嘴上不说,心里头肯定是不舒服的,但唯一的好处就是玄甲军可以名正言顺的从李世民的手上剥离,不过李渊也没那么傻,他可没有直接把玄甲重骑交给李建成而是直接拿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不管怎么样吧,至少把明面上的火给压制住了,而且李世民若是干的不好,他不过也就是暂代世子。

  至于李元吉的话,他的处罚自然是最重的,阳关那可是个正经的苦寒之地,但他也算是罪有应得,倒没什么脾气。

  而这一下,算是把这些个人中龙凤都给拆开打乱了,整个布局规划也都要重新再来一次。

  至于三娘,李渊嘴上虽说还是让她驻守娘子关,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却是让她暂时休息休息,到处走走散散心来。

  三娘也能理解,毕竟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了,虽不说完全都是她的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她自己的原因导致柴绍告状。

  “父亲,那陛下的意思是什么?”

  “陛下没什么意思,他给柴家面子也给了我们家面子,如今柴绍回去他身边当金牛卫了,他也将为柴绍指个别的公主将这件事平息下去。”李渊仰头长叹:“唉……陛下到底是陛下,你们总问我何时起事,我倒要问问你们,陛下尚在,怎可辜负?”

  之后嘛,李家自己揭了家丑,三娘并没有在外头胡搞瞎搞而是李元吉从中作梗,而李元吉也近乎被流放而出,这件事倒也算平息了下来。

  只是经过这么一手,李建成的风评急转直下,而原本紧密相连的李家也近乎处在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

  天底下可没有那么多重归于好,有些事发生过一次自然便有了间隙,心生间隙再想和好,镜子打碎了拼起来还有道缝呢。

  在人事大换血之后,除了娘子军还是原来的娘子军,李家旗下所有的人事都要重新变动,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领导死活也不会再用老领导的人,而这一变动,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肯定是没法完全理顺的。

  换而言之就是北方李家的风险直接从红色高危降级到了蓝色易危,这里唯一的变数就是三娘,如果平阳公主现在突然没了,就凭李世民那一肚子的恶气,他非把这边杀穿然后直接整合队伍起兵造反不可。

第259章 到处去玩玩

  “姐姐,你打算去何处?”

  长安城外十里长亭,李世民骑马将三娘送到这里,眼中尽是不舍。

  “四处走走,散散心。留在这倒是成了百姓耻笑之人,再说见我日渐憔悴,父亲与你也多有担忧。倒不如听从父亲之言,到处走走散散心去,反倒是个好事。”三娘伸出手拍了拍李世民的脸:“二凤啊,你要改改你那冲动的性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先忍忍,等到姐姐回来与你有个商量。”

  “弟弟明白。”李世民叹气道:“说真的,我也想与姐姐一同出去逛逛,这地界我是够了,看着那些个假惺惺的人心里都难过的紧。”

  “如今你代了世子,那便有世子的事要干,莫要再耍小孩子脾气了。”三娘轻笑一声,捏了一把李世民的脸:“等姐姐回来给你带糖吃。”

  “姐姐~”

  天底下除了三娘之外没有人能让李世民撒娇,不管在任何一个时空都是如此。如果说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刀鞘,那平阳公主就是大唐天皇帝的刀鞘,正史里平阳公主死后第三年李世民可就发动玄武门了。

  若是按照现在的状态,平阳真的死了,李世民但凡有一丁点不顺,立刻就得上去把李渊给软禁,然后领着玄甲精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干了,然后直接领兵横扫长江以北,划江而治。

  他是有这个能耐的,毕竟整个北方能跟他一战的也就是山海重骑了,其余的皆不堪入目,哪怕是晋阳郭家也是如此,毕竟老郭家的破虏重骑现在可不在北方。

  三娘骑着马带着两名护卫就走了,她虽然被变相拿了军权,但李渊并没有限制她的自由,这倒也是好事,散散心就散散心吧。

  不过她似乎并没有什么目的,也不知该去什么地方,于是就问旁边的护卫:“李隼,你是南方人,可知有什么地方好玩有趣?”

  “公主,这时候到处兵荒马乱的……哪里会有什么地方好玩呢。不过属下倒是听那些个商人说江南道好玩的地方不少。”

  一听江南道平阳公主就过敏,她连连摆手:“不去不去,那小子可不是好人,坏透了。”

  “嗯……公主说的是?”

  那还能有谁,自然就是夏林,平阳公主想到那家伙是又气又好笑,都说是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可偏偏自己遇到那小子反倒成了书生。

  “莫要谈论了,再好好想想。”

  “属下老家是广府之人,那里到处都是色目人,满是异域风情,只是听闻前些日子岭南王也反了,就是不知道现下如何了。”

  平阳公主沉默片刻之后,一提马缰绳:“那便去广府瞧瞧,刚巧我还没去过呢,顺带在那过个年。”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了一摞商行本票:“嗯……就是不知道钱够不够。不管了,先去了再说,不够咱们就去广府的王爷守备那里打秋风。”

  到底是战场上的铁娘子,虽然在家里的时候受了天大的委屈,这骑在了马上立刻也就幻化成了悍匪。

  铁娘子的马蹄滴滴答答,而夏林这边则拉起了小黑屋会议,主要参加会议的人都是浮梁的班底,另类的远程办公吧,基本上都是一路从水路到泉州然后坐船来到广府。

  因为这次的会议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奠定了未来二十年整个南方的发展格局。

  这一点都不夸张啊,毕竟先来看看的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首先就是商行通票与国库的关联性,通票挂钩朝廷中枢,以金银被锚定。

  其次就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城镇工业、手工业以及商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再次就是路政、邮政、物流体系的构建以及船舶海运的划分。

  再再次则是在两年内完成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规划,让泉州和广府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

  最后就是向外探索和扩展商贸网络以及发展潜在市场方略。

  就看看这些话题内容,任何一项完成,江南道和岭南道就会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模式之中,但现在他们是要五项同时开始运作。

  当然这个是有难度的,但没有难度的事情完成起来也没有成就感,夏林坐在那给他们讲述未来的发展方案和模式,然后一同进行头脑风暴,用极限的智慧来克服当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力。

  不光如此,夏林还有一个人才促进计划也是在这个小黑屋会议上提出来的,那就是由众多商号一同出资,奖励一批有意愿向外探索的远行客,随便去哪都行,只要能带着外头的物产和信息回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可以根据评估来获取奖励。

  这个奖励丰厚到什么程度啊,最简单的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一个和尚穿过广袤的西域绕行到了天竺,在天竺弄了一堆这边还没有出现过的香料和粮食作物种子回来,那么一旦评定他的功绩为真实,那么商贸联合会就会完成他一个合理的愿望,甭管是整个大寺庙还是给他娘的龙门石窟贴金身都没问题。

  那如果有人能从海外带回高产作物的种子和风土人情,地区位置等等情报,奖励更是丰厚无比。

  这个计划不限时长也没有上限,反正主打就是一个富贵险中求。

  而在工业方面,夏林还确定了明后两年浮梁的工业发展计划和辐射计划方案,计划从浮梁分出一部分的工业项目进驻到广府来,利用当地的物流和集散优势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并且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和谋生。

  当然,农业方面他也有在考虑,那就是先试点在浮梁取消全部农税、人头税和井税,也就是说从老表这边先试点取消两千多年的公粮制度,而这些税收转化为所得税,也就是说粮食产出全部转变为商品粮进入市场之中轮转,并由浮梁每年勘察进行一个粮价标准评估,所有商家的粮食收购价不允许超过这个参数。

  然后农民按照一个所得税标准来收取税收,收入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农民可不用缴纳税收。

  同理小商贩与小作坊也是同样的方案,这样可以极大的为当地的百姓减少负担。

  这样的确是会减少地方上的税收占比,但税收总额一定是会更高的,因为相对宽松的环境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定居,而人口基数上来了,税收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至于说别的地方人都往那跑了,他们怎么办?

  夏林管他们去死呢,那帮人治理的能力有多差他们自己没点逼数么,反正先把这自己这一片带动起来,然后再陆陆续续的辐射到周边。

  总之整体可能是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但至少现在开始干未来终究可期。

  当最后一天的讨论完成之后,那些大大小小的商号代表纷纷离开,夏林则坐在里头开始算起账来。

  “老爷吃些东西吧,晚上你还要去给帮派里的人上课呢。”

  水仙将饭菜放到夏林的桌上,然后乖巧的站在了旁边:“老爷最近辛苦了,你都瘦了不少。”

  “嗨,怎么办呢。我也想在浮梁安安稳稳的安排任务,人家非要我过来,条件是差了一点,但没办法。教育、民生、医疗、商贸、工业五个大板块,每一个都是块硬骨头,现在在浮梁那边试点还行,要是到了外头,指不定会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下。我跟你讲,未来我跟天下世家必有一战。”

  水仙笑了起来,轻轻揉捏起夏林的肩膀来:“老爷必胜!”

  “我怎么就必胜了,我都没底呢。”夏林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坐在那开始吃东西:“现在只是在走陕甘宁边区的路线,之后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水仙哪能听懂什么陕甘宁,她就是站在后头笑,反正老爷说的总是有道理的。

  等吃完饭之后,夏林就又溜达到了“天地会”总坛里头,这两天风头稍微没那么紧了,外头借着搜捕的名义抓了一些之前跟岭南王有关联的商人和官员,其他的倒是好像都平息了下来。

  这帮会里的兄弟也成功都从仓库里转移了出去,他们现在都住在夏林为他们准备的东大街大院里,这里人员比较密集,环境比较复杂,所以相对来说比别的地方更安全一点。

  他进去的时候里头的人正在吃东西,看到他来了纷纷站起身打起了招呼:

  “军师。”

  “军师来了。”

  夏林摆了摆手:“你们继续吃,郡主呢?”

  六狗子给夏林比划了个眼神:“在里头哭,不肯吃东西。”

  “行,我去看看。”

  说着他就进了屋,里头一进去就能听见那种跟孤魂野鬼七月半坐在路边呜呜的声音,再往里走点就见到了红鸢,她这会儿面前摆着饭菜但她一口没动,只是靠在柱子那边哭。

  到底是个十几岁的小朋友,看到死了那么多人创伤应激属实正常。

  夏林坐过去翘起腿,一只手搭在红鸢的肩膀上:“又哭呢?”

首节 上一节 154/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