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238节

  “还没……不对,男子怎会来月事,你这人倒是蹊跷。”

  夏林一脸恶贯满盈的笑便走了,而后便传来他翻墙出去的声音,而留在屋里独孤寒却在那气得直跺脚,她其实隐约能感觉到夏林可能知道了些什么,但窗户纸这不还没破么,那就装憨呗。

  第二天午后时,她还真去找了夏林,两人对这笔买卖怎么做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不过最后双方还是各退一步,仍然是采用利益置换的那一套,也就是独孤寒分别拿到了广府码头的两成运营股份和北方垦荒农场两成的股权以及陆地运输权。

  而夏林那边则是拿到了相应的资源以及独孤家十四处矿产的独家合作关系,并且独孤家的全部产业都不允许对浮梁的产品进行政策性的封杀。

  只是经过好几轮的股权和利益置换之后,其实就连两个当事人都没意识到现在双方已经结合的多紧密了,狗打连环都没这么结实,而精明的独孤寒甚至都没意识到,他们独孤家现在被夏林吞掉就差一步之遥了,而这一步什么时候走,就要看天下什么时候乱,乱世一到独孤家就只能彻底成为浮梁阵营的一部分了,根本无法抽身离开。

  一个盘踞在大魏王朝身上的吸血家族,甚至在无形之中就已经进入到了一条死胡同。因为不管是独孤寒本人还是独孤家都没有见过当下浮梁的模式。

  这是一种标准的国有集体模式,而他们却仍然把它当成了与家族或者与个人的合作模式,这时当夏林转换其金融模式后,所有独孤家的资产会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那有人就要问了,那浮梁的产业独孤家不也掌握着么?

  道理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浮梁有精铁重骑,独孤家有啥?一个不长毛的家主吗?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日子都是很平淡的,武勋们老实了,文臣们仍然在互相勾心斗角。

  夏林仍然在代管着江南道的运转,而各路世家依托着江南道的期货买卖赚的是个满嘴流油。

  好像一切都开始变得美满了起来。

  直到有一天许久不见的许敬宗来了,这时已是四月的天,草长莺飞之日,满目苍翠。

  老许从码头下来,摘下帽子环顾四周后便长出了一口气:“这是到家了。”

  旁人都还记得老许,迎来过往的都跟他打招呼,老许则坐在庆嫂子的摊上吃了一大碗馄饨,这个味道在京城吃不上,甚是想念。

  “夏大人这些日子没乱跑吧?”

  老许坐在那问码头上过往的监工,那监工拿出水壶喝了一口:“别提了,夏大人这些日子快穷疯了,我儿子六个铜板的零花钱都叫他赢去了。”

  “他……是穷,都快一年没给他发俸禄了。”老许悻悻的笑着:“没事,过些日子他就不骗孩子钱了。”

  “那倒是不打紧,几个铜板罢了。就是朝廷怎的就不给大人发俸啊?他这些日子可天天靠赊账活着呢。”

  “说来话长。”老许无奈的摇了摇头:“夏大人在衙门是吧?那我这便去寻他。”

  “许大人慢走。”

  许敬宗乐呵呵的来到衙门里,这一进门就看到夏林坐在一颗桃树前头正用小刀在上头刮桃胶,他面前已经有一大碗了,看来今日收成不错。

  “夏大人,许久不见啊。”

  老许迎了上去,夏林扭头一看:“哟,老许来了啊。快来坐。”

  许敬宗坐了下来,乐呵呵的说:“大人,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您想听哪个先?”

  “那肯定是坏消息。”

  “嗯,坏消息就是这些日子朝堂上在探讨削弱军权,各处驻军都要削,太子爷想要军权集中至朝廷之中。”

  “别管他,他要是能成功,我脑袋给他当夜壶。”夏林嗤笑一声:“别等到时候命令没下去,十八路藩王就反他拥护二皇子去了。你说他当了太子之后脑子多少是有点毛病,也是忘了是军中势力在捧着他呢。”

  “其实倒也不全怪太子爷,主要是朝堂群臣在鼓捣新政。”

  “唯恐天下不乱。”夏林笑了笑,然后抬头打量老许一圈:“不对啊,你许敬宗什么时候进门空过手。所以你就是把好消息当礼物送我对吧?”

  “哈哈哈,到底是夏大人,的确是一等一的聪明。”

  老许从内衬中拿出一封密信:“这是中枢下的密令,印是鸿宝帝的印。”

  夏林拿起一看,上头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在意,就两个最核心的内容被呈现了出来“灭佛”。

  好好好,一贯潜心向佛的鸿宝帝终于是要开始走这一步了,而这一切还是要从夏林开始说起,自从核查夏林案开始,许敬宗就开始对各地的寺庙展开了调查,相比较而言夏林的辱佛根本就不算事,各地寺庙里藏着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令人瞠目结舌。

  “伏波将军、浮梁县令夏林接鸿宝密旨。”

  “念。”夏林一扬下巴,甚至连身子都没站起来。

  许敬宗展开一道密旨:“朕令撤裁内枢密院、神策院,令伏波将军夏林统领两院组构察事厅,先令夏林任察事使,主持察事事务,侦办各地僧众之事,赐金腰带,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夏林听到这里脖子一缩:“草他妈,西厂……”

  “什么?夏大人什么厂?”

  “你问我西厂是什么,现在我就来告诉你,大理寺破不了的案由我西厂来破;大理寺不敢杀的人我杀,大理寺不敢管的事我管。一句话,大理寺管得了的我西厂要管,大理寺管不了的我西厂更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

  “哦……”许敬宗重重点头:“这可是大权在握。”

  “慎重慎重……”

  夏林深吸一口气,这是老皇爷老树开新芽,又整了个大活儿啊。圣旨越模糊,权力越没谱,而这灭佛的事情,老皇爷直接交给了夏林但却没有给他一个任职期限,这是打算……

  说实话,到这夏林不敢想下去了,这是老皇爷在托孤了呀,他要把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托付给自己抚养了。

  “太子爷往后见了我,恐怕是要叫一声贼父了。”

  正在喝水的许敬宗噗的一声喷了出来:“大人诶……我的好大人,话可不好乱讲呀。您这话……别说是从您嘴里出来,就是听在这的我都得诛九族,他们杀不了您,还杀不了我么?”

  “印贼做父嘛。”夏林皱着眉头说道:“开个玩笑,不要在意。我是说看来陛下时间真的不多了,他要用我的手来清理掉一些人为太子爷打好基础了。”

第372章 令人不安

  虽然夏林心知肚明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但当下他还是要恪守本职的,而他当前的本职工作就是灭佛。

  而这件事需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当成切入点,这就需要考虑了。灭佛总需要一个理由吧,历史上三武一宗在这个节点还只发生了一次,那便是拓跋家老祖拓跋焘的太武灭佛。

  要说起来这帮小秃驴也真不长记性,这才过去多少年,忘了?这才两百年就又开始了。

  不过也难怪要灭这帮和尚,他们当下的确是有些过火了,之前鸿宝帝不是需要以信佛这个理由来施展自己的仁政么,这帮和尚抓准机会迅速出击,大肆囤积田地、仆役和信徒,还有宗教团体本身就享有不纳税的权力。

  就这么说吧,大活儿都不纳税,全大魏最大的道观里头二十八个人,而大魏最大的寺庙里头挂单两万八千六百人,而大魏有数的道观一百三十三座,加起来可能也就两千余人,但寺庙一共一千三百三十七座,合计僧侣、奴仆近四十万,信徒不计其数,良田资产更是不计其数。

  可能大部分的百姓对这个数字没有确切的概念,那换个角度说就是如果这些小秃驴们支持当初全体支持王世充,那么现在洛阳就又成了皇都,王世充已经坐在了金銮殿上。

  当一股势力开始逐渐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并且对国家产生大量威胁时,他们的好日子大概率就是要到头了。

  一个正常的且理智的郡主不会任由第二次黄巾之乱的出现。

  现在灭佛的任务交到了夏林手中,但这可不是怎么拼手办当胶佬,它可没有说明书。所以里头很多事情都需要夏林自己来琢磨。

  从哪里开始办,怎么办,还有怎么处置里头牵扯的利益,这都是需要他自行思考的。

  别的地方都不用说了,就比如东林寺,东林寺虽然不交税,但他的香火钱每年大概有三成到四成是要交给滕王爷的,也就是说王爷就是在东林寺里吃干股的,虽然田产地产跟王爷没啥大关系,但如果要办东林寺夏林就不可能不触碰老丈人的利益。

  而全国那些知名的寺庙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情况,直接去办那就等着被围攻,而这种直接触碰到核心利益的情况,对方也不太可能讲武德,暗杀、投毒啥的肯定得络绎不绝。

  夏林也不可能带着大军去灭佛嘛,那到人家嘴里可就不知道是灭佛还是灭魏了。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先处理一下人的关系,都是政治残忍,那残忍的是政治么,不都是人嘛。

  于是夏林在琢磨了一天一夜之后,想出了一个骚招,他决定第一步就直接上京,上京第一刀,先砍皇家人。

  金陵报恩寺,皇家钦点祭天寺庙,主持同四品待遇。而他,就是夏林的第一刀。

  要砍就砍最牛逼的人,要杀就杀最肥硕的猪。

  他这么干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毕竟他奉的命就是皇家的命,那既然如此就先砍皇家的人,而在砍的过程中直接也给各方势力打了个预防针。

  给他们两个月的时间,该找人找人该切割切割该收割收割,两个月时间断舍离怎么都足够了。

  两个月之后如果还磕磕绊绊的,那就是蠢了,既然是蠢可就别怪夏林办事不仗义。

  夏林先是写信叫来了饶州刺史,让他代管浮梁。

  饶州刺史与夏林平级,且是老郭的心腹,算是铁杆的自己人。叫他代管问题不大,毕竟名义上浮梁其实是徽州与饶州共管之地,属于下级单位。

  而且浮梁当下基本的工作计划安排都已经做好了,饶州纪刺史只需要负责的处理一些紧急事件。

  第二步夏林把整个浮梁的经济大权落定在了长乐公主身上,也就是说所有大额的开销都要经过公主审核才能进行。不然放任下去,独孤寒能在几个月时间里把整个浮梁给卖精光,那逼人能干的出来,唯利是图就是她的本性。

  第三步,就是点上了几个顶能打的家伙,首先是军中老三样,执旗手、射雕手和盾猛士这仨人也算是跟着夏林走南闯北的了,用着也放心。

  再一个就是罗士信,他已经把五哥接回来了,只是夏林一时半会没时间去见见那飞将军单雄信。而当下罗士信是夏林见过的人里武力值前三甲的人,第一大概率会是二凤,第二应该就是自家老婆的二哥,再就是罗士信了。当然,排名是夏林心中排名,反正罗士信放在整个大地图上都不算差。

  最后一个就是公孙红鸢,也就是那个小郡主。夏林实在不放心把她放在这里到处跑,跟在自己身边上京城,虽然也有被认出来的风险,但其实这种事根本不会有人在意,因为他是权臣,而且公孙红鸢有新的身份,想要查她就难免会惊动夏林。

  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明着查夏林,那跟找死也没多大区别,就算皇家要弄死夏林也是要等到风波平息朝局安稳之后,现在的夏林只要不明着举兵谋反,哪怕是没事在家试穿龙袍,鸿宝帝都只是会骂他一句“不合身,下次别穿了”。

  再加上公孙红鸢算是个顶级刺客了,虽然脑子不是很好,但问题是她对反追踪和反侦察真的还蛮有一手的,毕竟能躲避山贼追击三个时辰,就是夏林不知道到底是多大的仇才能让人家山贼追她六个小时,而从她日常的行为逻辑判断的话,夏林认为她很有可能是把人家老巢给烧了。

  当然了,随行有勇士就少不得谋士,夏林其实想带许敬宗的,这个千古阴逼是极好的谋士,但奈何他现在已经是朝廷上被重用的人了,没法归夏林所用,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带上了许敬宗当初在浮梁带的徒弟。

  不过到底是跟老许一脉相承,年纪虽然不大,但却也已经跟老许两人商量出过不少坑人的计策了。

  而此人名为李义府,这家伙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老许是真的带出来了个好人。

  一行人整备就打算上京城了,临别之前的一夜,夏林偷摸着找到了平阳:“我要走了。”

  “此番多久?你好像没几日安定日子。”

  “没法子,当逢乱世,我这种天才级的,总归是要忙碌一些。你在这里好好的,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平阳嗤笑起来:“你拿我当孩子哄?”

  “怎的了?你不是个孩子?”夏林笑着说道:“行了,我本是秘密之行,除了家里人,我只与你说了。怎样?临别之时,不抱一下?”

  “不抱。”公主哪里还不知道他的德行:“你此番去哪?”

  “京城。”夏林仰起头来:“要见血咯。”

  “你见的血不少了。刚巧,你去京城帮我给元吉带句话。”

  “你说。”

  平阳公主沉默许久后说道:“你替我对他说一句,无论爹娘兄弟怎样看他,在姐姐这里他一直都是亲弟弟好弟弟。”

  “行,我给你带到。”

  “嗯。”

  说完之后夏林便要走了,临出门时,他朝平阳公主招了招手:“来一下。”

  “作甚?”平阳上前。

  “附耳过来。”

  公主不疑有他便凑了上前,夏林眼疾手快,上去就在平阳嘴上亲了一下,然后便是拔腿就跑。

  “好你个小崽子!”

  平阳倚在门口骂道:“回来之后看我如何整治你。”

  而夏林只是抬起手摇了摇:“回来之后我亲的可就不是嘴啦。”

首节 上一节 238/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