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57节

  李建成被正式册封太子,而这里有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事情,那就是李建成被册封太子的同时,李世民被册封中书令携尚书令,这也就是说人都不在这里的李世民就已经是李唐的超级大宰相了。

  君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仍然是要发生在李渊的两个儿子之间。

  当然,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事情便是平阳公主被敕封为一品骠骑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这个职位曾经是属于李世民的,而如今却给了平阳公主。

  君权给了长子,相权给了次子,军权给了女儿。夏林看到他的敕封就知道这老小子还是在养蛊,只不过这次他下注的人从李建成逐渐转移到了大长公主身上。

  这里头有没有自己的关系,夏林认为是有的,但却并不是最主要的关系,最主要的关系还是人平阳公主太争气了,在民间、军中的威望极高,虽然说是之前跟夏林传了点绯闻,但李唐一贯都很脏的,这点绯闻都不算事。

  而这里头还有离谱的事,就是小豆芽,独孤寒也得到了敕封,敕封的原文就是独孤大运温良什么什么,学识渊博什么什么,受封国公世袭罔替。

  夏林拿着她的敕封圣旨看了半天……

  “我都跟你睡了这些年了,我第一次知道你原名叫独孤大运。”

  独孤寒在旁边脸憋通红:“还我!”

  “你咋不叫独孤斯太尔呢?”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我!”独孤寒这会儿脸都红透了:“我都说了我不喜欢这个名字,老早便改了……”

  “哦~~~豆芽子你还真是按照男孩养大的呢。对外独孤寒,上族谱你就大运了。”

  “好笑吗好笑吗!?”

  夏林笑得咯咯响,但最后还是把圣旨给了她:“我记得独孤家在大魏也是国公世家,怎么这又封一遍?”

  “别管。”

  独孤寒气咻咻的抱着圣旨跑了,夏林本来还打算上去刺挠刺挠他,但没想到新的圣旨就来了。

  这次可是针对夏林的圣旨,不过不是封赏而是敕令他干活的。

  “以当年春和启土,依山就势,增筑新城。其制当周五十里,基广三丈,女墙高逾二丈五尺。役夫以本州丁壮轮番,毋夺农时;材木取衡岳良材,毋伤民力。有司鸠工庀材,当以十八月为期。仍命大司马杜如晦监其役,每旬具图状驰奏。

  昔召伯巡行,憩甘棠而遗爱;范公经略,筑海堰以安民。尔其体朕德意,慎毋纵吏卒扰民,务使版筑之役不害耕桑,城郭既成永资保障。功成之日,当赐紫金鱼袋以旌殊劳;若稽延误工,亦必按唐律问罪。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敕如右,符到奉行。”

  夏林没跪,只是在太监读完之后接下了圣旨,而太监旁边的人正是杜如晦。阿杜这会儿脸上也全是抱歉的笑容。

  “十八个月,筑城五十里?玩我呐?”

  “意思意思……意思到了便成。”杜如晦也只是嘿嘿的笑:“哪能玩你呢,我还是监工呢,我玩你也不至于把自己玩进去。陛下的意思便是十八个月能让他看到一个城池的样子。”

  夏林拿出地图摊开在杜如晦面前:“城墙不盖了,直接扩充基础建设。你觉得如何?”

  “一切依长沙县侯的意思办便是,我只是辅佐侯爷办事。”

  “你们倒是会使唤人,我是魏使。”

  “也是唐侯。”

  “牛逼。”夏林朝杜如晦竖起大拇指:“阿杜你不是一般人啊你。”

  杜如晦没有跟他在这个点上说废话,只是抱拳笑道:“在筑城期间,长沙县候可行生杀大权,不论官职、不论品级、不论地位,只要阻碍筑城者,随侯爷处置。”

  “拿我当刀使是不是?你们杀不动的人让我动手是不是?”

  “不敢不敢。”杜如晦再次抱拳:“杜某公务繁忙,还请见谅,恕不奉陪了。”

  说完他屁颠屁颠的就跑了,而夏林拿着圣旨坐在那看了半天,突然也笑了出来,他哎呀了一声:“你们这么干,那可就别怪我了。”

  “卓恒!卓恒啊。”

  卓恒快步的从书房中走了出来:“师兄,你喊我啊?”

  “好了,咱们的工作来了。你现在去长安城之中找你一些朋友,跟他们提一下重建咸阳的事,注意要说明一下,这咸阳的规模是长安的十倍,主理人是夏道生,打算要在大唐建一个属于大唐的浮梁。”

  “好的,师兄。不过卓恒好奇师兄为何要让我去这样说。”

  “你去说就是了,具体的等你回来我再与你细说。还有,我明日会叫大唐的兵马大元帅给我划五千人过来,你知道该怎么办了?”

  “明白。”

  “哦!”夏林最后一拍大腿:“我给你在新城之中批一块地,你以你的名义拉一批同道之人过去。咱们办学校!这次筑城会非常快,你的准备工作要在十个月内准备完,十个月后,咱们给他们上价值!”

第537章 今日无事,撞个大运

  “大运,来一下大运。”

  “叫叫叫,你叫去死呢叫。”

  小豆芽气冲冲的杀了进来:“你最好有事,不然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夏林这会儿站在桌前,桌上是一份地图,他手上还是拿着俩孩子不吃但又弄了很多的米饼在那吃着,低头仔细的看着地图:“我要点数据,你给我提供一下。西北一共有多少人口,越精确越好。”

  “大概上上下下一千四百余万人,不过这当是好些年前的数了,这几年年景好,应当有所增长吧?”小豆芽也走上前来看着地图:“你要作甚?”

  “计算城市容量呗,看看新城建好之后能够容留多少人,又要开垦多少地,以及畜牧区要多少。”夏林把炭条夹在耳朵上,拿着尺子仔细比划了起来:“降水线北扩,这可不是一般的好年景,能不能造一个盛世就看这一下了,而且人口多了,就算是打仗也不会导致人口太过于凋敝。”

  “你这么麻烦作甚,当初在浮梁怎么弄现在就怎么弄呗?”

  “就你还当独孤家掌舵呢,没给你独孤家的大船带沟里真的是运气好。”夏林瞥了她一眼,然后就开始日常pua起来:“你知道一个词叫因地制宜不?每个地区的文化氛围不一样,起点不一样,甚至是权力结构都不一样,这里头还有包括气候、物产、人力资源等等,那都是完全不同的,你用一个地方的模式去套另外一个地方,这不是等着暴死么?”

  “那你说这两地有何不同?”

  看到小豆芽的不服气,夏林倒是笑了起来,他说道:“你看浮梁什么地方,群山环绕,物产、物流限制都极大,所以必须要拓宽航运来保障运输,而它最开始起家的模式就是陶瓷和茶叶这些本地特有的产品,然后一步一步通过吸纳人口、劳力,扩展生产范围,通过往技术上投钱来形成一种产业压制,并跟泉州的海上丝路形成强力捆绑关系,成为海上丝路的源头之一。这才是浮梁的发家史。”

  “那咱们回过头看长安这地方,它其实本身作为西北的核心城市,起步的条件就要比浮梁好太多了,矿产、能源也就是煤炭、畜牧业,再加上当下天气大好形成的农业基础都是浮梁无可比拟的,最关键他拥有天然的工业优势,那就是地广人稀的大西北,大量人口都集中在长安周围这一圈,他们大部分人当下还是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那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搞集中化工业,比如纺织业、畜牧业和钢铁和铸造,浮梁的产能你也看见了,其实是根本供应不上的,但长安就不同了,一旦它启动了,这就是一头卯足了劲的巨兽。”

  小豆芽听完之后总觉得哪不对劲,她略微思考后问道:“那你岂不是给自己弄了一个强敌出来?”

  “这就是我叫卓恒过来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军功产业相关我肯定不会往这边拉,先用浮梁技术拉起这边的民生,再用这边的资源反哺回去,把资源网络建立起来,这样大伙儿就都有了投鼠忌器的理由,即便是未来真的血战一场,也不至于把整个产业区付之一炬。”

  “说不定哦。”小豆芽耸了耸肩:“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还有董卓之乱和永嘉之乱毁的洛阳,要毁还不是该怎么毁就怎么毁么。”

  “我也是这么一说,所以我那边不还在一直爬科技么。”夏林一条腿踩在了凳子上:“总得骗骗自己让自己安心嘛。”

  说完他再次看向地图:“浮梁最开始只有一个十字,一横一竖各一里长,而这个新咸阳,长宽都是浮梁的五十倍,五十倍啊,老铁。你知道这样的城市规模,它可以直接容纳数百万人呢。”

  “才这么一点?”

  “才!”

  夏林都快蹦起来了:“你这个才是真心的么?”

  小豆芽咂摸一下嘴:“你看啊,浮梁不过才那么一丁点大,就已经近百万人了。”

  “大哥,你清醒一点。浮梁的百万人不是这么算的,它是把所有这个体系上的人都算在了里头,这里几乎横跨了整个江南道。”

  夏林说完叉着腰叹了口气:“算了,我也不跟你解释太深了。这么说吧,一个城市所能容留的人口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他有多大就能塞进去多少人。而是要看它的整体发展规模,有多少工作机会、有多少学堂、有多少医院药房、有多少酒肆餐馆、有多少农耕田地、有多少市场商户,甚至就连有多少茅厕都要算在里头的。城市大固然是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但最根本的就是这些人在里头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能解决,你以为把人划拉到一堆就完事了?”

  小豆芽眉头一皱:“那就建啊。”

  “建?算了,我不跟你解释了,现在天色不早了。”夏林起身看了一眼外头的天:“快半夜了。”

  “嗯,半夜了。怎的?”

  “没事。”夏林伸了个懒腰:“撞个大运就睡觉了。”

  “什么叫撞个大运?”

  夏林扒拉着小豆芽的肩膀:“等会你就知道了。”

  这大运撞上了,大运才知道什么叫撞大运,还撞挺狠……

  不过等第二天大运醒过来,撞大运的人已经不在身边了,一打听才知道他天不亮就出城去到了新咸阳那片的大工地上。

  这会儿长安城的大匠都已经聚集在了那里,准备着手建设新皇宫。但夏林这会儿过来了。

  “都给我停一下。”

  夏林上来就喊停,大匠人家也是有尊严的,本来他们就不太待见这个什么突然空降的侯爷,被这么一喊,这帮大匠自然就有些不悦了起来。

  “不知这位侯爷突然叫停是为何啊?”

  夏林当然知道他的干涉会让这些大匠们不乐意,但他不在乎,只是笑着说道:“当下所有的建设都要停一下,皇宫会全部重来,诸位当下可以去休息了。”

  匠人们一听当时就怒了,他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找夏林讨要个说法。

  而这会儿的夏林只是冷冷一笑:“我没有跟你等商议的意思,这是命令。”

  大匠之中有的其实已经年龄蛮大了,这年龄一大再加上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一定的建树,所以自然有些倚老卖老,他索性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往旁边一坐:“我等奉陛下之名修筑皇宫,断然不能因一黄口小儿之言说停就停。”

  夏林眉目低垂:“我说了,这是命令不是商议。”

  那老头依然无所动,那意思就是他只听李渊的,其他人来都不好使。管你是这侯爷那侯爷的,在他面前都是狗屎,毕竟工部尚书都是他的徒弟。

  “杀了。”

  夏林手一扬,接着后头的士兵就真的要上前杀人,这些匠人自然要保护老祖,冲突一触即发。

  “都杀咯。”

  命令发出的漫不经心,那些工匠都惊了,赶紧拿起了工具准备抵抗。

  这会儿远处传来一句:“刀下留人!”

  夏林侧过脸看去,就见李唐的工部尚书按着帽子一脚深一脚浅的跑了过来,他气喘吁吁的来到众人面前之后,甚至都没问一下夏林,直接上前搀扶起了那个老头。

  “师父,您没事吧?”

  “这人,这人倒反天罡!一言不合便要杀人。”

  那老头颤颤巍巍的指着夏林开始诉苦,接着老泪纵横起来:“我这老东西为了陛下为了大唐兢兢业业了一辈子,到头来却要落得个如此下场……”

  人工部尚书好歹是尚书,自己的老师都这把年纪了,主动请缨为大唐修建皇宫已是不易,如今却被人欺负到了头上,他怎的吞得下这口气?

  于是他先是安抚好自己的师父,转身看向夏林:“夏侯爷,好大的官威啊。”

  “他也杀。”夏林伸手一指工部尚书。

  夏林一句话把这姓于的尚书的下半句话给噎了回去,一时之间竟不知该怎么去骂了。

  “还不动手?”

  夏林眼睛一瞪,周围的士兵竟不知该何去何从,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嘛,于是明晃晃的钢刀可就举了起来。

  “别别别,侯爷侯爷……有话好好商量。”

  这会儿一直躲在旁边不敢露头的杜如晦终于出来了,他这会儿是一脑门子汗呐,这夏林高低是有点毛病,说他杀匠人还正常,怎么连朝廷的三品大员他都照脑门子上干呐。

  真让他在这把一部尚书给宰了,他怎么样不知道,但杜如晦知道自己的买卖是干到头了。

首节 上一节 357/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