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9节

  “多少?”

  “三万三千两!我看了账目,就这穷奢极欲,它还能挣上三万三!一天一百多两的入账!”

  王爷倒吸一口凉气:“这般挣钱?”

  “不光挣钱,这还将那些苦命女子收纳了过来,为他们赎身然后在这干一份营生,还有一连串人都靠着这里过活。你觉着铺张,那是真目光短浅。这地方养活了上千人!”

  王爷眨巴着眼睛:“这地方会不会僭越了?我看这比那皇宫都奢靡。”

  说到这里,王爷突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拍大腿:“你说,等陛下南巡时,就说这是为他筹备的行宫如何?”

  老郭眉头一挑:“嗯~?”

  “你看这里,风格奢靡,我看还有那什么波斯风情什么岛民风情,地方又大,能容纳数百人。饮食起居都是现成,还有温泉美景。还有什么比这更合适当行宫的?”

  “啊?”

  老郭脑瓜子嗡嗡的,古往今来却是从没想过让皇帝下榻会所的,您老人家是不怕诛九族是吧?毕竟皇帝亲弟弟,可您老人家想过我没有?

  “这……毕竟是寻欢作乐之地,不合适吧?”

  “有何不可?我皇兄难道不是寻欢作乐而来的?行了,就是如此。至于鄱阳湖,想法子造点花船过去就得了。我皇兄好对付,不挑。”

  “嘶~~司南啊……”

  “无需多言。”王爷重新躺了下去:“明日再续上半个月,今日我听闻半个月之后,这新平乡会有那夏令烟花会,我倒想要见识见识。”

  “司南啊……礼崩乐坏啊!”

  “无碍,你方才说过了,这里豢养着千多百姓,我便当是体恤百姓了。”王爷把毛巾往脸上一盖,打了个哈欠:“在这的几日,本王睡得可是真好啊……”

第72章 皇帝南巡之准备

  夏林这几天眼皮子总是跳,不过他也没当回事,这几天钢厂出了点问题,他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在那边蹲了好几天,直到发现是因为烟道狭窄导致回火从而影响到了成品质量。

  他现在可算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即便有现成的技术指导想要从零开始发展工业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就算一比一的复刻了设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都需要一点一点的摸索。

  不过他也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作为一个经典实用主义者,他一直秉持的就是实用至上,在公元623年前后想生产航母甲板钢那多少是有点什么病,而且是大病。

  有钢铁有水泥就能盖牛逼的房子,没法盖高层那弄个三五层的小楼总行吧?也别追求什么风格了,一个设计图用到死再说,当初八九十年代那种赫鲁晓夫楼不照样满世界都是么。

  解决了技术问题,那就解决产能问题,等这两个都解决了,剩下的就该技术革新了。

  不过咱们夏乡长也不是什么革命家,弄出新东西也犯不着革人家匠人的命,他反正很大方的把钢筋混凝土的构筑方法开源了,那些匠人学不学是他们的事,反正现在肯定还是以木质结构为主,但未来过个几年当人们意识到的砖混小楼的好处时,这些匠人就大概会明白不学习的惨痛了。

  这些东西改变世界倒也不至于,但的的确确是能赚钱赚疯掉,但他脑子有一点是非常清醒的,就是这个钱天能赚地能赚朝廷能赚州府能赚,偏偏他夏林必须得两袖清风,否则到时候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毕竟在没弄出加特林之前五百人还是不够人家砍的。

  但至于到底是不是两袖清风吧,反正乡衙去年的招待费支出十四万两左右,这钱怎么支配花去了哪里,反正不是赵大说的算。但招待费就是招待费,夏大人肯定是一毛钱都没有落在口袋里。乡里的驿站要不要花钱?外头请技师要不要花钱?乡里码头上停着的那些个游船要不要花钱?在九江郡订制的那个浮景舟要不要花钱?

  哦,说起那个浮景舟哦,高五十五尺,长二百四十尺,共四层。顶层有观景大殿、内厅、东西宴会厅,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间房,就这个破逼船花了七十二万两!七十二万!五年前淮河水患,饿殍百里,前后一共赈灾才花了十七万两,这破逼船七十二万!

  这里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是2020年的七百块钱,光这一艘船的造价就达到了五亿!如果还不够清晰的话,大魏去年上缴税收总额是四百七十五万,这一艘船的造价就达到了六分之一中原王朝的赋税额。

  这是夏林年前在九江郡逗留时订制的大船,设计图都是他抄的隋炀帝龙舟而建,至于为什么要弄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为了打造环鄱阳湖旅游生态圈嘛,庐山这个地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条龙舟的旅游线路规划就是在洪都赣江码头上船,沿赣江入鄱阳湖,沿鄱阳湖顺时针浏览一圈,中途会有十七到二十个旅游点,每个旅游点都是由新平乡投资建设,里头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购物点。什么?没有特产?没事,从现在开始就有了。

  这一圈宝船之旅得多少钱?

  怎么也得三五十两吧?

  三五十两?那是成本!愿意花五十两出来玩两个月的人就不在乎多花那五十两把自己的旅游体验拉满!什么美味之旅、风情之旅、诡异之旅、奇景之旅所有糊弄人的东西都给安排上去,宝船上每天都会有各色演出,什么飞天的仙子九色的鹿,能准备的都准备上,隔三差五的再整个飞天大操名人字画拍卖和《与才子名媛同游鄱阳湖》的活动。故事拉满,格调拉满,先上滕王阁再游鄱阳湖,万里长江横渡!

  来了,您就是贵宾。来了,您就是文人。来了,您就是雅士。

  天下跟风者无数,王朝三百大限之前的一百年那放眼而去谁不是穷奢极欲?

  夏林赚这些人的钱,拿去给贫苦老百姓发工资,他错在哪了?

  当然了,这艘船最大的股东还是唐小姐,她独占了六成股份。没办法嘛,人家顶级富婆来着,而且她还是个天使投资人,看准了那是真舍得给钱……

  不过在设计这艘船的时候,夏林倒是多留了一些心眼,就是这艘船其实完工只需要40万两到50万两之间,多出来的那二十多万两其实是他为了海船的技术验证和储备。

  但这是谁都不能说的,因为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用钱打水漂,即便是唐小姐再好说话她也不会同意拿二十多万两去打水漂,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叫张仲春,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无条件的支持夏林,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理解他超过这个时代的想法和理念。

  所以这个事情他办的很低调,等东西出来之后才能够大张旗鼓的宣传,否则总会有那果子还没熟就想伸手的杂种。

  “赵大。”

  “在呢,大人。”赵大笑呵呵的搓着手来到了夏林面前:“有何吩咐?”

  夏林靠在钢铁厂的围栏上:“怎么水泥厂跟玻璃厂的进度这么慢?你是不是克扣人家工资了?”

  “您可真是冤枉我了,大人。这些日子以来工期是一刻都没有耽误,但这不是前些日子农忙嘛,不少工人就回去帮农去了,这就不得不停工了。那些日子我看您也是四处奔波,就没敢跟您说这个事。”

  “这样啊。”夏林面露难色:“这也是个麻烦事啊。”

  “就是啊,都是年富力强的工人,家中的田总不能荒废了吧。”

  夏林背着手来来回回的溜达:“你听说中原大旱了没有?”

  “倒是听说了,不过好像朝廷水利了得,度过了难关。”

  “度过了也必然要减产的,明年饿死的人恐怕得超过二十万甚至更多。”夏林抿了抿嘴说道:“这样,你现在抽空去一趟郑州,从那边拉上一群人过来。能拉多少是多少,那边还有唐家商号,缺钱你就去支账,我在这边给你充账就好。”

  “大人……我是个粗人,哪里干的了这种事。”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拉人头本就是你擅长的买卖,我这里事情实在是多,走不开。不然我便亲自去了。”

  “好吧……那我便听大人的。”

  打发了赵大,夏林站在那昌江河边上眺望远方,入目便是窑炉之中的烟尘滚滚而上,他轻叹了一声,感叹自己终究还是陷入了这滚滚洪流之中。

  “说起来,叶良辰那小王八蛋现在在干什么呢?”夏林突然想起了还有这么一个人,听说那家伙就算没有作弊器了,他仍然是去年的状元郎,这已经是相当牛逼的了,只是他好像突然失踪了一样没有了讯息,倒是让人有些想念了。

  而就在这时,京畿道润州丹徒县的县衙之中有人正仰望星空,他并未感星空浩瀚,而是在惦记着夏林,那个让他这个状元郎颜面扫地的男人,现在在哪里呢?

  就像死了一样渺无音讯。

  “大人,喝茶了。”这时一名清秀少女走了出来,她眉眼之间带着春情,长相倒是极俏丽,宛如一朵盛开绽放的栀子花。

  “最近倒总是能见到这个茶,说是贡品。”

  叶良辰笑着捏起了那个精致的瓷杯子:“价值不菲吧?”

  “是呢,大人。这是县里洪家商号送来的,单单这杯子在黑市中已被炒到了三十两一个。若是品相再好一些,价格可是令人望而却步。”

  叶良辰捏着杯子眯起了眼睛:“水仙,你说要在咱们县里也弄一个出来,该是如何?”

  “大人,水仙不懂这些,但想来大人定然能做出比这更好的东西。”

  “嗯。”叶良辰点了点头:“明日我便去让人把这东西张罗起来,那穷乡僻壤之地的破落商女能做出来的东西,我集一县之力总归不会比她要弱。”

  叶良辰其实心里充满了信心,因为到现在为止全天下都以为这茶叶和瓷器的组合是那唐家一门弄出来的东西。士子自然瞧不起商人,如今眼红嫉妒,自然想着弄出更好的东西来便可以了。

  于是他也就这么信心满满的操办了起来,而这距离新平乡第二代瓷器出品还有四天,距离新平乡第一套玻璃制品出炉还有一个月零五天。

  如果夏乡长在这,他要是不指着叶良辰的鼻子骂上一句“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那他就不是夏乡长了……

第73章 大项目!

  老郭跟王爷俩小老头这些日子那真的是醉生梦死,他们整日蜗在那别苑之中,所有的烦心事都被那温软的暖泉之水给冲刷了个干净,俩老头皮都泡白了却还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整天在那胡吃海塞,特别今天是西域风情大展,那胡人少女扭着腰上来为他们倒酒时的模样那真的是恨不得让人重返十八岁。

  “我们在这几日了?”

  王爷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老郭在旁边却没有回答,仔细听来却是鼾声渐起,睡得安稳又踏实。王爷是了解老郭的,他们郭家是兵家,这老郭在军营三十载,早就已经是把那枕戈待旦养成习惯的人,睡得差一有风吹草动便会惊醒,但自从来了这温柔乡,他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就连睡觉都像头猪了。

  “真是……”

  王爷见老郭没有回应,埋怨一声后便抬起头问道:“翠红,我来此地几日了?”

  “回老爷,十日了。”

  “哎呀,这日子过得可真快,明日也是时候去那乡里逛逛瞧瞧了。翠红,明日你随老爷一块过去走走可好?”

  “那自然是好的。”

  为王爷按了十天脚的女子说话轻声细语,长得倒有七分像是四十年前让王爷怦然心动的那个女子,不光长得像,神态也像,就连说话的语调都像。

  白月光的杀伤力有多恐怖,就连这样的皇家子弟也抵挡不住,毕竟白月光的光是穿越时空的光,是年少时自己眼中的光。

  所以王爷是极喜欢这个女子,这人一上头给了赏钱就多了,虽然已经年老干不得什么,但能看到她高兴自己心中也是暖融融的。

  “那明日我跟你那领班说上一声,你给我当个向导,咱们去新平乡溜达一圈来。”

  “那我这便去为老爷准备一双新鞋,我见老爷的鞋多有磨损,行脚一日下来难免疼痛。”

  面对这样的体贴细致,王爷顿时心情大好,掏出了一锭银子塞到她的手中:“好啊好啊,你倒是比我那儿女还贴心许多。”

  这锭银子能买两百双鞋,但这妙龄女子给的情绪价值却远超过的这锭银子,要不说就连王爷都舍不得走呢,在这地方他才能切身的感觉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活着,哪怕他是王爷也亦是如此。

  身体的欢愉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心中的畅快才是千金难买!

  其实这会儿的新平乡比上次老郭来的时候城区规模要大了许多,因为之前还只有一个回字形主区,而经过这大半年的调整,移民的房子逐渐也盖了起来,而且按照规划这里的房子长得都有十分相似,唯一的区别便是大门上用木头牌子或者铜牌子打上的门牌号有所不同。

  再加上现在正是迎来过往的行商最密集的时候,再加上年后新建了一个码头还拓宽了上下游五百米范围的河道,所以这里显得格外繁华。

  这第二天一早,这俩小老头早饭也没吃就带着王爷“重金”请来的向导小翠一行三人来到了新平乡的主城区之外。

  “两位老爷,前头那个弯儿名叫好望角。”

  向导小翠指着前头一个山角的位置对王爷他们说道:“过了这好望角就到新平乡的主路了。”

  这会儿王爷脸上倒是不屑的说道:“我这一路听这郭……老柴说这地方多好多好,可这一路走来也不过如此,怕就是那驿站之处搞起来罢了,倒是叫人失望了。”

  老郭笑而不语,而小翠还要解释却被老郭用眼神制止了,三人继续往前走去,王爷这会儿多少有些先入为主了,正暗暗生闷气心疼自己那十万两银子。

  而这会儿正巧看到一个马帮绕过那“好望角”缓缓走出来,这马帮的队伍极长,首尾相连竟有一百多匹马,这种规模的商队放眼整个大魏都是不多的,要知道一马得配三人,还要有个五六十人的护卫,加起来五六百人浩浩荡荡。

  马帮装满了货物,一路上都是马匹脖子上叮叮当当的铜铃响声,煞是好听。王爷驻足看了一阵,这会儿倒是笑了起来:“当年我也偷摸着混入马帮之中从晋城偷偷跑到了洛阳,而后被我父……亲抓过去在祠堂里面跪了三天。”

  “我知道,当时我们还跟着秦大哥去给你送过馒头。”

  一想到过去两人便感慨了起来,只是这岁月不饶人,少年转眼白发翁咯……

  而正在感慨之余,就听到那“好望角”的另外一边传来了“让开让开让开”的声音,接着就见嘹亮的号子声传来,最后就见一群精壮的年轻人赤着上身双腿上绑着铅块正一边呼喊一边在向前方跑步,那一片小麦色的健硕肌肉散发着浓郁的青春荷尔蒙。

  为首的那个脸上有黥面,但行为动作显然就是一个标准军人做派,他们沿着道路往前奔跑,带头的那个一边跑还一边喊:“呼吸呼吸!轻吸轻吸!再让我听见急吸,全体加练二十里!”

  “哟……禁军操练。”

  老郭那是盛世能吃,乱世能打,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操练法门,再看身后那些个少年郎,一个个人高马大、面色红润,身上肌肉紧凑腹上有肉,这显然是平日吃得极好且练得够强。

  这练兵自然是有讲究的,禁军有禁军的操练法子,边军有边军的操练法子,这禁军有肉有油,体格好,人均要开三石弓才算合格,但这边军吃糠咽菜的,要按照禁军的操练法子还没到上战场就全给练死了,所以人均能排好队就算合格。

  但眼前这些个士兵显然是在朝禁军看齐,所以他即便是知道操练时不能干扰却还是忍不住的伸手拦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39/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