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38节
温敦浑玉皱眉说道:“会兰成,你这是怎么了?何时修的菩萨经?没有便去抢!刚刚秋收,你难道还怕抢不到什么吃食吗?没有粮食就抢牛羊,没有牛羊就抢人来吃!”
饶是会兰成为人狠厉,但听到自家长官如此说法,脸色还是一白。
就金国这基层治理能力,荒年是常有的事,易子而食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但会兰成作为一个底层军官,有奶有肉有米有面,还真的没吃过人。
确切的来说,饶是金国已经成了破房子,作为统治阶级底气的金军一直还能维持正经粮草,没有大规模吃人的心理准备。
会兰成不知道他将这事告知麾下儿郎时,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温敦浑玉没有在意会兰成的脸色,继续说道:“给你两个谋克,到四周寻粮,记住,不能空手回来!”
会兰成点头,随即几乎有些狼狈的拨马离去。
温敦浑玉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以他的聪慧,当然知道麾下兵马疲惫。
这一路一百多里,又是过山路,又是渡河,中间还有两场规模不小,需要全军出击的大战,如何不疲惫呢?
尤其现在是个傻子都知道,莒县没有攻取的情况下,绕过坚城南下,这是标准的孤军深入。
若只是那开赵也就罢了,那厮没什么本事,而且已经被打惨,必然不会有什么动作,但是加上天平军就不一样了。
这伙子贼军简直是温敦浑玉生平罕见。
须知忠义军现在还躲在营寨里当沙包呢,而这天平军竟然敢放弃地利,野战厮杀!
这种军队,没有被打残打服,那么就一定会追上来!
到时候武兴军稍稍顿挫,说不得就是一场大败。
在这沂水沭河之间,跑都没地方跑!
这个道理,温敦浑玉知道,仆散东知道,会兰成知道,就连普通小兵辣子也知道。
这自然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军心士气。
所以温敦浑玉也不得不摆出一副不近人情,以军法压人的姿态。
摸着良心说,若是有别的办法,温敦浑玉也不想行此险策。
但皇帝定下的九月十日之前破贼的时间犹如悬在武兴军头上的一柄利剑,让人不寒而栗。
到时候若是无法击败忠义军,收复临沂,使金国南征大略受挫,从都统到行军猛安到底会有什么下场,就不好说了。
须知道,为了南征,已经死了不止一个老臣,死了不止一个相公,最近听说,太后都因为这事死了。
行军万户,行军猛安的官职在普通人看起来遥不可及,在那些真正贵人面前算个屁啊!
如此胡思乱想,却又一名军使抵达。
“将军,俺家太尉让俺跟将军说,前面八里处山脚有个村子已经被俺们占下,可以将就安置大军,可要扎营?”
温敦浑玉在马上想了想:“告诉仆散东,以那个村子为点,再往西进五里,若没有合适村子,就在山脚的村子扎营。再告诉他,今日尽量赶路,尽量靠近忠义贼大营,争取明日就与贼决一死战!”
“得令!”
军使策马而去,温敦浑玉却在道旁呆愣片刻,不知道想些什么,却终于还是摇头策马离去。
不管这么多了,明日必定攻破忠义军大营!
到了傍晚,武兴军两千人终于抵达了一处村庄,并且就地扎营。
这里距离忠义军大营大约二十里,距莒县大约六十里。
而天平军则是行进了不到二十里就不得不止步扎营,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伐木作营寨,只能用辎重大车围拢一圈,并且挖了些壕沟而已。
辛弃疾站在挖壕沟之土所堆起的土山上,借着夕阳余晖望着四周地势,虽然依旧忧心忡忡,却不耽搁他将战术层面的事做到尽可能完美:“耶律二郎,探骑还能找到金贼踪迹吗?”
耶律兴哥披着一身黑色大氅,也不嫌热,闻言点头,却也复又摇头:“没跟上,但两千人马行军的痕迹也是无法隐藏。五郎,他们真的是孤注一掷,冲着刘大郎杀去的。”
“告知刘大郎了吗?”
耶律兴哥点头:“不只是刘大郎,魏公那里俺也派遣信使了。唉……莫说明日刘大郎措手不及之下,被前后夹击的溃散大败。就算明日这两千金贼没有成功,在这块肥地上乱窜闹腾起来,得死多少百姓才能制住他们?这都是咱们的罪过啊!”
辛弃疾有些惊奇的问道:“你这胡人,竟然开始怜惜汉人百姓了吗?”
耶律兴哥瞥了辛弃疾一眼:“俺最近让人给俺读你们汉人的书,觉得你们汉人的话有些道理。尤其那句你把我当手足,我把你当腹心,但你若把我当土石,我就把你当破鞋。简直就说到俺心坎里了。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为耿大头领和魏公效死的原因吧。因为他们都实实在在的将这些人放在了腹心里。”
饶是形势有些紧张,辛弃疾还是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耶律兴哥。
这都是从哪里攒起来的圣贤书?
耶律兴哥却没有在意辛弃疾的眼神,犹豫片刻才说道:“俺知晓现在说这个有点不看场合,但俺要蓄发了。”
辛弃疾看着耶律兴哥光溜溜的头顶,愣了半天才说道:“蓄吧。在汉地,留着汉人的头发,终归是要行事方便许多的。”
耶律兴哥默默点头。
辛弃疾看着夕阳西下,也是无言片刻后,方才咬牙说道:“我意明日带着能骑马的所有人,骑骡子的也算,全军一起西向,快马追击金贼!”
耶律兴哥盘算了一会儿:“两千人,已经是极限了,你总得给甲骑备一匹备马,八百骑,一千二百步。跟金贼打起来,真的不好说。”
辛弃疾咬牙说道:“我亲自领军,就留一个副将带着步卒与辎重赶路,其余能来的都要来。与金贼拼了,五五之数,能赌一把了。”
耶律兴哥沉默许久,当日头彻底沉到西边时,方才咬牙说道:“妈的,你们汉人有句话说的好,人死鸟朝天,干了!”
辛弃疾点头,也懒得问对方从哪听的如此多的汉人俗语了。
第232章 如意战车作木城
九月三日清晨。
温敦浑玉从床榻上醒来,鼻尖萦绕着的血腥味让他不由得皱了皱眉。
这群夯货杀人在行,却是一点都不细心。
为什么要在屋子里杀人?为什么不能拖出去杀?
杀了人后,也不知道打扫赶紧,任由血流满地,过了一夜原本的腥味都已经有些发臭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只在他脑中转了一圈,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毕竟是战时,毕竟是儿郎们的一番心意,还要如何?
真要寻摸个县城,找个地主大宅,温敦浑玉也不可能住进去啊!
怀着稍稍的起床气,温敦浑玉带着亲卫走出了这个小小的村落,在四周巡视的过程中,他复又发现,那些还没有被杀掉的村民,竟然有好几种不同的口音。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温敦浑玉用佩刀托起一名女子的下巴问道。
这名女子周身上下没有寸缕,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此时蹲在地上,想要在周围一圈大男人目光中尽量护住身体,却又在刀尖的逼迫下,不得不站起身来。
“特黯先……”
女子含含糊糊的说道。
“什么?”温敦浑玉皱眉。
还算有些姿色的女子一只手护住上半身要点,一只手指了指嘴巴。
温敦浑玉才注意到,这女子嘴角还在渗出血来,不知道是因为金军干事时嫌她聒噪割掉了她的舌头,还是打碎了她的牙。
“你近前来。”温敦浑玉用刀尖拨了拨女子的头。
女子温顺的向前,声音却依旧细小含糊。
“再近一点。”
女子终于走到了温敦浑玉马旁,脸上扯出一丝微笑,随即就猛然拔出了别在头发上的木簪,不顾脖子被刀尖划出血口,狠狠刺向了温敦浑玉。
“吱……”
木簪划过铁甲,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并没有给重甲骑士造成任何伤害。
在温敦浑玉冷漠的表情中,女子全身迅速失去了气力,握着脖子倒在地上。
鲜血从女子的指缝中喷薄而出,不多时,女子就停止了挣扎,失去了气息。
“有罪!”
到这时候,才有甲骑下马,一刀将那女子首级切下。随即跪在地上,口称有罪。
温敦浑玉觉得百无聊赖,也不想知道这些百姓都是从哪里来的了,直接指了指被圈在一处空地上的近百村民。
“一个不留,都杀了。”
说罢,温敦浑玉拍了拍盔甲上不存在的灰尘,径直拨马离去,任由身后传来哭喊嚎哭声。
歇息一夜之后,金军大约恢复了一些气力,再次组织起来,向着忠义军大营进发。
刚到巳时,温敦浑玉就接到了开路先锋仆散东传来的消息。
“什么叫与车阵作战,需要大军支援?”温敦浑玉皱起了眉头:“他仆散东吃饱了撑得跟什么辎重车队作战?他们今日的目的只有忠义贼大营!让他速速解决!”
军使满头大汗:“非是寻常辎重车队,其中能看见的军兵大约有一千二百上下,还有大约有一百甲士披甲行军。
但他们是在行军途中,具体有多少人真不好说。那些贼人将大车一围,其中军兵向外放箭,着实坚固,俺们将军率军冲了几次,不止一无所得,甚至还伤了许多儿郎。
俺家太尉觉得这其中得有几百正经兵马,都是去支援贼军大营的。如果放着不管,可能会出大事的。”
温敦浑玉在马上晃了晃。
这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几种情况之一。
在正面应对蒙恬镇国猛攻的时候,忠义军竟然没有尽全力,甚至身后还有援军未至。
但事到临头,难道还有什么可选吗?
难道要回身与追上来的天平军作战吗?
如此死地,唯死战而已!
温敦浑玉想到这里,目光也变得狠厉:“会兰成!率领马军压后,我自领步卒突前!”
会兰成想要劝说,却见温敦浑玉已经策马而出,挥手点了几名步军将领,随即跟随那名军使,向前冲去。
还没有战场,温敦浑玉就听到震天的喊杀声,抵近之后发现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仆散东已经带队冲杀了一阵,此时披膊上还插着几根折断的箭矢,在猛安大旗之下,有气急败坏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