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46节

  当然,大哥别说二哥,武兴军也差不多,甚至由于金军军中战马过多,整军的频次还更高一些。

  罗慎言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统制郎君,都准备好了。”

  刘淮笑了起来,拍了一下罗慎言的肩膀,示意对方不要紧张:“那就都请上来吧,也该让咱们开个利市了,这几日确实憋屈的紧。你说,这个距离,金贼是不是都能看个清楚?”

  罗慎言回头一挥手,笑着说道:“金贼只要不是瞎子,自然就能看到。”

  刘淮笑容变淡:“那就这样吧。”

  阳光明媚,西风烈烈,长空万里无云。

  四周沂水如碧,浪花稀碎平坦,丘陵层叠,如同波涛汹涌。

  长枪如林,猛士如雨,旌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刘淮心中莫名升起一个想法,此情此景,哪怕是死了,也无憾了吧。

  不,还不能死,我还有一个天下要去平定,还有一个时代要去改变。

  除了我,任何人都做不到!

  想到这里,刘大郎举起长刀,倾尽全身力气喊道:“举旗!”

  “举旗!”

  十几面代表行军谋克的乌鹊大旗,外加两面相对华丽硕大,绣着海东青的猛安大旗被举到了阵列最前方。

  只不过旗子都是倒挂,并且在旗杆顶端系这一条白布,以示这是缴获。

  第一时间被惊呆的是哪些行军谋克与蒲里衍等基层军官,尤其是行军谋克,他们是能参与一些军议的,所以也大约知晓营中有一批人马去挠忠义军之后,只是不知道具体数量与行军路线而已。

  此时见到忠义军中突然拿出这么多的金军旗帜,使得武兴军的基层军官们瞬间就有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而见到这一幕的完颜宏济、回特弥勒、卓陀安三人则是彻底慌乱失措起来。

  他们是切切实实知道温敦浑玉与仆散东两人去向的。

  大军旗帜自有规制,伪造出来的物什漏洞太多了,不可能骗过懂行之人的。

  而列在忠义军阵前的旗帜,怎么看都没有瑕疵啊!

  第二猛安和第七猛安怎么会败得这么惨?

  这已经不是吃了败仗这么简单,而是说两个猛安最重要的旗帜都被缴获得差不多了,兵马肯定也被一扫而空了!

  这可是两千正军!

  完颜宏济有些晕眩,但他却也知道,哪怕这些旗帜都是真的,现在也得说是假的,否则军心士气都不能要了。

  他随即强笑出声:“忠义贼就是一群贼人,天天耍一些小聪明,这哪里是我大军的旗帜?肯定是他们从临沂府库中缴获的仪仗,来扰动我军心!将我的话传下去,忠义军想要靠这种小手段,只能说他们怕了!忠义贼怕了!”

  仿佛自己也被说服一般,完颜宏济的语气越来越坚定,到最后果真大笑出声。

  身侧亲卫军官纷纷作恍然大悟状,同时喝骂起来,纷纷说忠义贼真是贼性不改,哪怕临死也要恶心一下武兴军,真是一群腌臜狗奴。

  然而传令的军使、亲卫刚刚出发,忠义军阵前,又是一伙军士拖拽着俘虏,从军阵缝隙间走出。

  俘虏的人数不多,大约只有五十人而已。

  但这五十人身上穿的金军制式黑色戎装,头上还留的女真人标志性辫发,就足以让列阵武兴军心悸了。

  将几十名俘虏展示了片刻后,其身后的忠义军军士扬起长刀,将俘虏斩杀当场。

  这一幕在左右两翼同时发生。

  武兴军全线悚然。

  这还没完,忠义军不管尸体,将人头向前一扔,很快就堆成了个小堆,很快,又是五十人俘虏被推上来,就当着这小小的京观继续砍头。

  砍下来的人头则变成了京观的一部分。

  忠义军对武兴军第二猛安和第七猛安的战斗是围歼战,所以俘获了大约千人,草草的劝降之后,不愿降的金军都被拖到了两军阵前,当着所有人面开始行刑。

  行刑者一边砍头还一边对着武兴军大喊大叫:“刚才砍了的,是你们的蒲里衍!老子下一个要砍的,是你们的行军谋克!再下一个,就是你们这群龟孙子!一个个,都是老子的刀下鬼!”

  被俘虏的金军自然有反抗的,只不过大多数被直接斩杀,只有右翼一人,挣脱了束缚,向着武兴军本阵玩命狂奔。

  当即就有金军游骑上前援护。

  “呸,一群废物。”张小乙不知道是在骂武兴军,还是在骂行刑之人,翻身下马,夺过身侧亲卫的神臂弩,一蹬上弦,随后粗粗瞄准后,就扣动了机簧。

  “铮。”

  弩矢飞出,如流星赶月一般,当胸刺穿了那名逃跑的俘虏,将其射翻在地。

  那名俘虏只是向着已经奔行而来的游骑伸出了手,张嘴想说什么,大股血液却是从口中涌出,随即无力扑倒,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此死去。

  如果在各级军官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屠戮俘虏,那么难免会被军官趁机鼓动,让麾下军士起同仇敌忾之心,从而成了哀兵。

  但现在武兴军对此毫无准备,别说各个行军谋克,就连完颜宏济脑子都是嗡嗡的,一时间乱了方寸。

  事实上,也正因如此,魏胜方才觉得今日有战机。

  过了今日,肯定会有溃逃的士卒,越过丘陵地带去向武兴军通风报信,届时无论蒙恬镇国或悲或怒,都会有所准备,就无法起到出奇制胜了。

  现在看来,这招效果很好,最起码那汇聚起来的几十轻骑眼见袍泽如此憋屈的死在面前后,根本难以抑制愤怒,径直向着右军军阵前撞来,试图将还没有被杀的俘虏营救回去。

  张小乙脸上露出狰狞的笑意,指着那几十骑大声下令:“神臂弩,射死他们!”

  近百名神臂弩手站在一个小坡上,居高临下,将弩矢射了出去。

  打头的十几名轻骑连人带马被射翻在地,剩下的轻骑似乎恢复了神志,不敢再向坚固的步卒大阵冲锋,拨马回头逃窜了。

  然而仿佛以这几十骑的冒进为信号,整个武兴军的大阵都躁动起来。

  武兴军的左翼,也就是回特弥勒所部,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突兀向前,并与张小乙部开始了接战。

  战斗就这么突然的打响了。

第244章 三处焦急各自知

  “我要杀了弥勒这厮!”

  中军猛安大旗之下,完颜宏济狠狠勒住马缰绳,力气之大,以至于胯下战马被勒得在原地焦躁踏步。

  完颜宏济却不管不顾的破口大骂出声。

  骂完之后,他没有愤怒,也没有下达严格军令,而是复又陷入了慌张。

  不怪他,真不怪他。

  因为武兴军的副贰要么是徒单章,要么是温敦浑玉,这二人威望足,历练也足,可以在任何时候驱使其他行军猛安,所以,这两人往往执行独领一军的任务。

  现在这两人,一人已经确定死了,一人大概也已经死了。

  完颜宏济这前军总指挥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如果一切顺利还好说,遇到突然变故根本没有临机决断的权力与能力。

  更糟糕的是,这件事不止他知晓,其余两个行军猛安也知晓,他们的麾下也知晓。

  如此情况下,在回报给蒙恬镇国等待他下令的期间,发生独走事件一点也不奇怪。

  完颜宏济心中慌乱之余,却又莫名其妙的想道,如果徒单章或者温敦浑玉在这里,会怎么做?

  以徒单章之武勇,八成直接下令全军进攻,在士气还没有完全崩塌的时候冲击敌军,以乱中取胜。

  以温敦浑玉的智慧,八成直接下令全军回营,先把军情搞清楚之后,再论进攻与防守。

  这两种办法都算不上错误,都有一定的道理,甚至都可是说是掌握了一部分胜机。

  想到这里,完颜宏济猛然意识到一件事。

  作什么决定都不是错误,犹犹豫豫,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错误!

  就是他如今的所作所为!

  想到这里,完颜宏济又想起蒙恬镇国给的总揽前线指挥的权力,当即咬牙:“全军进发,击破忠义贼!”

  说罢,完颜宏济带着自家猛安大旗前压,正面向着那面飞虎大旗攻去。

  其实在此时,完颜宏济这厮又犯了两个错误。

  一个是他想学习徒单章与温敦浑玉的果决,却没有想过这二人要么在士气尚可时进攻,要么在士气动摇时撤退,然而他一开始的犹豫导致了士气的动摇,但他复又在没有稳定军心的时候主动发动了进攻,导致了他虽是有了几分果决,却是学了个四不像。

  另一个错误则是,完颜宏济真的是误会了回特弥勒。

  天地良心,回特弥勒真的不是不尊重临时主帅的权威。

  他自认为只是个斗将而已,对他而言,无论谁当主将,他都会认,都会遵命。

  而武兴军左翼出动出击,来攻打张小乙,纯粹是因为回特弥勒控制不住军队了。

  须知道,今日回特弥勒本部猛安出动了四个谋克混在签军中去攻打忠义军大营,在被迎头痛击之后,签军溃散,四百正军遭遇了一些打击,虽然大部分撤了回来,但还是有些倒霉鬼被生擒活捉的。

  其中就有一个蒲里衍(五十夫长)。

  这些人也是被草草劝降了一番后,死硬分子就被拖出来,与今日被捉的俘虏一起,押到阵前斩首。

  双方相距二百步,又有游骑往来厮杀,很快就有人认出了是自家儿郎。

  而由于拔队斩的军法,这名蒲里衍死了之后,最起码要有五个什长一起陪葬,这下子不止这几个底层军官忍不了,就连几个行军谋克也没办法无视。

  尤其在那几十冲锋的轻骑被射杀许多后,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或者干脆说是全军躁动,有几个谋克直接开始进逼。

  回特弥勒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他万万没想到麾下兵马会无令而动。

  但转念一想,回特弥勒就给自家儿郎找好了理由。

  这几日第六猛安出战次数太多,伤亡也比较大,导致了全军躁动,现在又遇到了这档子事情,无令前出开战也就不意外了。

  但理解归理解,却不耽搁回特弥勒气急败坏,大骂出声。

  “俺要杀了这几个没脑子的狗奴!”

  周遭亲信听罢,面面相觑之余皆是失色,当即就有一心腹行军谋克上前,拉住了回特弥勒马缰绳劝道:“将军,现在是战时,两军不过二百余步,可以说已经接战,儿郎们上前厮杀,也是常理。”

  回特弥勒当即醒悟。

  现在最起码有五个谋克的步卒列阵出战,这要是杀五个行军谋克,第六猛安还不瞬间就垮了?

  “全军进攻!”回特弥勒眼见已经接战,只能咬牙下令,同时唤来军使说道:“告诉完颜宏济,不是俺不遵号令,实在是儿郎们杀贼心切,且替俺向他告个罪。”

  说罢,回特弥勒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蓦然变白,随即就紧咬牙关,拔旗向前。

  能赢的!

首节 上一节 146/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