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61节
此时天气已经转凉,但肉食依旧无法久存,刘淮甚至有从临沂征调屠夫的打算,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第三块肥肉则是武兴军数量庞大的随军匠人。
其中最珍贵的技术人才自然是铁匠,人数大约有三百余人,基本都是河北山东汉人,少数人是辽东汉儿。
其余的一千多匠人,有的会打造攻城器械,有的是能处理生皮的皮匠,还有的会修理弓箭与盔甲,甚至还有随行浣洗衣物的健壮妇人,其中有十几人还是从辽东来的东北大娘。
至于有一定厮杀经验与立寨经验的签军,那更是足有两千多人。
刘淮甚至在这些人中发现了随军奴隶商人,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游戏《骑砍》里还得找个小酒馆卖俘虏呢!金军竟然可以在军中直接发卖,真的是太方便了。
当然,这纯粹是刘淮少见多怪了。
事实上,作为利润巨大的生意,人口买卖哪里得等顾客上门?你坐店的工夫,好的奴隶全被勤快的商人当场买走了!
而且,奴隶商人随军也不是金军首创,那也是东亚战争传统艺能了。
当年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得胜回朝,到了幽州一看,足足有五万高句丽人正在被发卖。李世民动了恻隐之心,直接掏钱全都买下,并给了这些高句丽奴隶自由民的身份。
这些奴隶哪来的?
还不是前线大军一路攻打,一路捉拿,然后被奴隶商人一路转卖出去的吗?
“太尉请看,这是武兴军一路掠来的好东西。”唤作赵昶的奴隶商人引着刘淮等人,如同献宝一般,扒开一堆皮子,露出其中硕大的木箱。
将木箱打开之后,其中金银财帛聚拢成堆,朱玉翡翠琳琅满目,各种还沾着血的金银首饰俱全,让人眼花缭乱。
“这十辆大车看似都是皮子,之下的箱子中却都是金银财货,此时都献给太尉你了。”
刘淮只是扫了一眼箱子,连上前查看的心思都没有。
一路跟来的将领,也只有石七朗显出渴望之色,其余人也都是面露不耐,甚至张白鱼干脆上前翻检起皮子来,似乎这些臭烘烘的毛皮要比金珠银器贵重得多。
这世道乱糟糟的,武力才是一切的保障,有兵什么都会有,区区金银,如何能让这些大将迷眼?
“赵昶我问你。”刘淮指着那些金银说道:“这些金银都是谁的?为何会在前线大营?不应该是在沂水县才对吗?”
赵昶见刘淮问到重点,绿豆小眼一转,方才说道:“太尉真是慧眼如炬。其实小老儿还有一项买卖,就是将财货分送各个军兵的家中,并且收取一定的钱财。”
刘淮默然点头。
虽然在十二世纪见到邮政业的雏形让他有些惊讶,但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刘淮已经不敢把古人当傻子了。
古人哪怕不知道历史发展方向,也会发明一些让生活便捷的新兴事物,就比如这些随军商人开的票据,规模再大一些,就相当于发行纸币了。
“赵昶,你莫要忘了,你现在是我军的俘虏,什么金银财货,杀了你,自然也都是我军的。”刘淮接过张白鱼扔过来的一张皮子,仔细看了看,发现应该是一块牛皮,而且是背部的坚硬皮子,虽然做不成衣物御寒,却还是可以做成皮甲、护腕之类的甲胄的,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这个人,最看不上丧尽天良的买卖,能杀之时我是一定要杀的,你最好能拿出点我不知道的东西来买一条命。”
“太尉饶命啊。”赵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心中惶恐之余将蒙恬镇国的八辈祖宗骂了一个遍:“太尉,俺们不想害人,只是做些辛苦买卖,行些道路而已,如何就成恶人了?太尉,若是有俺们,军兵还能看在贩卖出钱财的面子上,多多怜惜无辜者的性命,若是没有俺们,官兵……金贼说不得就会直接杀戮不停手了。为奴为婢,好歹也算是一条活路,总比直接死了要强。太尉,恶的不是俺们,而是这个世道!”
跟在刘淮身后巡营的诸将神色各异,其中王世隆有些怒意,刚想要说些什么,刘淮却已经抢先呵斥出声。
作为资深键政,刘淮根本不怕任何人在这里玩嘴皮子:“你说的如同你是受害者一般,可你却忘了,正因为有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奴隶贩子存在,金贼可攻可不攻的村镇变成了一定攻打;可掠可不掠的州郡变成了一定掠夺。正因为有你们存在,让人口贩卖有了利润,才使得整个奴隶生意有了市场。有了蓄奴的富户,自然就会有了掠奴的贼人!”
赵昶闻言难以抗辩,只是叩首。
“所以,你自己觉得还有什么言语能买命,现在就说出来吧……”刘淮将牛皮扔回到车上,扶着刀说道:“若不能戴罪立功,我们忠义军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话却也不是白说的!”
赵昶犹豫了片刻,终于回头,在一辆大车木板处打开了夹层,刘淮伸头望去,却只见是一摞账本。
“这是……这是武兴军兵卒家中地址,还有向回邮寄物什的账册。”赵昶知晓,做了这件事就相当于将武兴军裤衩子都卖了,武兴军但凡有能活下来的人,都不可能饶过他。
但到了走投无路之时,赵昶反而横下一条心,亲手捧起一本账册翻到一页,对刘淮说道:“太尉请看,此人唤作赵星,是第四猛安的一名什长,他家在河间府肃宁县赵家庄,村口第二户,家中有父母与三名兄长,还有一对儿女。”
刘淮接过账册,细细查看。
其上的确记录着大量军士的个人信息,这既是为了能准确送财货抵达军士后方家中,也是为了能让递送者与军士家人得以互相对照,防止互相起了误会。
刘淮将账册扔回到箱子里:“管七郎,你亲自带人去,将这些账册都送到陆先生那里,看看能不能从里面翻出点有用的东西。”
说着,刘大郎复又一叹:“我也不指望能招降那些死硬分子,但能吓一吓他们也好。”
俘获的武兴军士卒大约有三千人,大部分是女真士卒,只有少部分是汉人。
这些女真人都是猛安谋克户,属于食利阶层,在家乡没有被打下来的时候,对金国忠诚度很高,轻易不会投降。
对于这些人,处置方式已经粗粗决定,首先将手上沾血的全部斩杀后,复又在剩下人中五一抽杀,最后再吓唬一番之后,将他们送到后方盐场劳动改造,当苦力去。
“统制郎君。”这时候有军使来寻,见到刘淮身后还有一众军官,微微一愣,随即拱手:“诸位将军也在,元帅唤统制郎君与诸位将军,说是有要事相商。”
刘淮扶着腰带笑道:“这就是正经军议了。赵昶,今日你也算是有些功劳,虽然不能说功过相抵,也算是买了一条命了。可无论如何,现在是战时,我却不能放你。陈六郎,将这厮好生看押起来!”
陈文本摁住赵昶的肩膀,在对方惨叫声中,将他拽进了战俘营。
刘淮复又摸着下巴,看着几大箱的金银财帛:“五郎,你们天平军派个账房来,与我忠义军一起登记财货。我意将这些财货作为全军大赏,军官取倍,民夫取半,如何?”
跟着刘淮晃悠了一个早晨的天平军三将纷纷拱手,自没有废话。
这些都是意外之财,另外功劳奖赏是另算的,所以辛弃疾也干脆的应下了。
虽然按照忠义军的习惯,八成是要目下而决,赏赐要在魏胜或者刘淮眼前发下去,有些邀买人心的感觉。
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老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跟着我们走的。
如果天平军的将士能被一次赏赐就拉拢过去,那就说明自家赏罚没做好,军卒此时不走,来日也会走的,怨不得别人。
第268章 廊下食中定决议
来到帅帐之后,诸将并没有第一时间列席作军议,而是有人端上铺着咸菜的杂豆粥摆在各个军官面前,复又端上两箩筐萝卜马肉馅的肉馒头。
“大清早跟大郎转了一遭,都饿了吧。”魏胜在首位,同样端着一大碗杂豆粥,笑着说道:“先吃饭,垫饱肚子再说。”
军中都是大肚汉,这几日又是行军,又是打仗,哪怕是精力超然的将领们也是消耗颇大,所以俱是一拱手,坐到各自位置上,大吃起来。
一时间,帐中皆是呼噜呼噜的喝粥之声。
陆游依旧保持着名士风范,细嚼慢咽中,眼睛不停瞟着那一大箱子账册,不知想到了什么,长长叹了一口气。
刘淮已经吃完了第一个肉馒头,正起身去拿第二个,见到陆游放下了碗筷,连忙将手中肉馒头递了过去。
“食少而事繁,岂能久乎?”
陆游差点没把手中瓷碗扔出去,指着那一大箱子账册说道:“你也知晓老夫事繁?既然知晓,为何还要给老夫添乱?”
刘淮强行将馒头塞进陆游手里,讪笑说道:“这不是因为陆先生是老刑名,能发现其中蛛丝马迹吗?”
“你把老刑名当什么了?老夫一介亲民官选上来的官人,在大理寺办了几个月的差,难道就能被称为老刑名了?”陆游几乎将口中饭食喷了出来。
虽然陆游当过大理寺司直,却不是从司法系统这条线上升职而来,他在当通判这个官位之前,那可是敕令所删定官,是编纂整理各种行政命令之人。
敕令所删定官与中书舍人的职责差不多,只是地位更低一些,都是在通过整理行政命令而了解中枢的运转方式,从来都是高官预备役。
中书舍人能被称为‘储相’,而敕令所删定官相当于更低一等的中书舍人,称不起储相,但说一句来日尚书也是可以的。
顺道说一句,如今宋国的中书舍人虽然现在名声不显,可在后世却是有鼎鼎大名。
名字唤作,虞允文。
所以,陆游从敕令所删定官到大理寺司直,虽然看起来升官了,却是从‘来日尚书’的位置撵了下去,成了具体的办事官员。
而陆游之所以有这么一遭,原因可很简单。
他把杨沂中给得罪了。
就是那个‘请斩杨沂中’的杨沂中。
陆游以杨沂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之由,进谏罢免杨沂中。
虽然赵构也觉得有秦桧这种前车之鉴,再亲近的人到最后也会变质,所以就降杨沂中为太傅、醴泉观使。
但‘胡子衙班’哪里是吃素的,只是说了几句小话就让赵构轻易恶了陆游,将其撵到大理寺司直的位置上,去周边巡查冤狱的了。
然后就是陆游在楚州恰逢其会,弃官参与北伐军的戏码了。
这么一份经历,你可以说陆游人情练达,精于俗物,但说他是老刑名就离谱了。
陆游发了一通脾气后,见刘淮依旧摆着笑脸,也是泄气:“反正这件事你靠老夫一人是绝无可能,再给我派几个精干人手。”
刘淮立马拍着胸脯说道:“陆先生,你看上谁了,跟我说,我亲自去劝。”
原本还在看热闹的诸将听闻此言,各自将头埋进碗里,或者各自攀谈起来,装作很忙的样子。
陆游也知道这一箱子账册的重要性,不止能在其中找出武兴军上上下下的家庭住址,还可以从各种送回的口信、器物中大概总结出金国后方的情况。
比如口信中如果嘱咐爹娘赶紧买头大牲口,就说明这家没有牛骡,种地全靠人力,为了应急,就得赶紧买成年却较贵的大牲口;如果是买牛犊子,那就说明这家人力畜力较足,还可以买些便宜幼畜,作来日打算。
再比如,如果口信中让家人用这笔财货给家中添物什的较多,那就说明金国后方经济尚可,如果一地出现大量的还债言语,那就说明此地经济已经行将崩溃。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想要从如此庞杂的信息中,将所要的东西归纳出来,必然是个很繁琐的任务。
做此事之人得满足:认字、细心、聪慧、会算数、可靠、责任心强等条件。
而且此人还不能特别忙,你让刘淮来干这个就扯了。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忠义大军的精兵勇将此时已经不少了,但投奔来的文士还是不多。
毕竟不是每个文士都跟陆游一样,听到北伐收复失地就能嗷嗷叫着参军。
见张白鱼已经快把瓷碗扣在头上了,陆游叹了一口气,目光略过此人,指着王世隆说道:“王五郎,你来。”
在一众戏谑的目光中,王世隆不慌不忙的擦了擦嘴巴:“陆大判,我确实有军务,回转不开,但陆先生开口,我也不能拂了面子。我家十五郎,唤作王世杰的,陆先生也见过,聪慧能干,由他来协助陆先生正合适。”
陆游想起此前见到的井井有条的山寨,不由得点头。
王世隆得意四望。
“罗大郎,你来!”陆游复又点将。
罗慎言呛了一口豆粥,咳嗦几声后连忙拱手:“陆大判,我也确实有军务。但我家二弟罗怀言虽然年纪小,却聪慧异常,有勇有谋,能助陆先生一臂之力。”
陆游想了想那半大小子,的确是有勇有谋,并且胆子大。
罗慎言坑了自家弟弟一把,与王世隆对视一眼,有些得意的扬了扬头。
这还没个弟弟了?
“辛家小子。这种事,天平军不能没人参与,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