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节

  这不仅仅是因为原本身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魏胜此人乃是宋朝南渡后的第二代悍将,真真正正白手起家、发于行伍,一刀一枪砍上来的悍将。

  这人猛到什么程度?

  后人总结南宋名将时,除了中兴四将,还列出了南渡十将,分别是刘锜、岳飞、李显忠、魏胜、韩世忠、张俊、虞允文、张子盖、张宗颜、吴玠。

  别管这个榜单准不准确,能上榜并且跟岳飞这种名垂宇宙的大将同列,本身就能说明一点问题。

  虽然在原本的时间线中,魏胜早早战死,可刘淮相信,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一定能帮助魏胜避过这些坑。

  保住这座大靠山,凭借着魏胜义子的身份,刘淮高低算是个衙内。

  可他随即想起一事,连忙抓着魏昌的衣领说道:“今年是哪一年?1161……不对,绍兴三十一年吗?”

  “今年正是绍兴三十一年……现在是七月初十,咱们两人奉父命打扮成贩私盐的来涟水这边探查军情,却被金贼抓了签……”

  魏昌知道刘淮可能什么都忘了,赶紧凑到他耳边,如同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说了出来:“今晚咱们原本想趁着金贼松懈逃跑,却因为上面挂着的那几个腌臜货行事不秘漏了相,入他娘……大兄,你就应该听我的,让他们自生自灭!”

  刘淮听到一半,心就凉了半截。

  他之前要出演的《辛弃疾传》第一幕就是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的山东起义。

  在这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侵,却后院失火,金世宗完颜雍上位。完颜亮着急过江,却被虞允文与李显忠堵在了采石矶一顿暴打,然后在瓜州被手下人叛变杀死。

  虽然结局算是个好结局,可战争期间,金国对治下百姓算是敲骨吸髓的压榨,民不聊生绝对不是一个形容词。

  这些就是山东大起义的原因,当然这是后话了。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年,魏胜只是个低级军官而已。刘淮当衙内的美梦,当即破灭。

  怪不得魏昌虽然是魏胜亲子,却也得来当打听消息的探子。

  “那几个人……”

  刘淮刚要再问,却只听当啷一声响动,在寂静的夜间异常明显。

  他连忙按住魏昌,一起匍匐在地,一动都不敢动。

  辫发武士也被惊醒,低头看去,却发现原来是抱着的刀掉落在地。

  他回头扫了一眼,看着签军依旧老老实实的躺在地上后,摇了摇头,将刀放在一边,再次沉沉睡去。

  等了片刻,刘淮才长舒了一口气,靠近魏昌的耳朵低声说道:“不能再等了,今天晚上逃不出去,明天咱俩死定了!”

  虽然刚刚那名唤作张玉的将领说签军逃亡的事情只诛首恶,可脑子有贵恙的白痴才会相信他。

  此时缓一缓,无非是夜间不易处置,等到天一亮,金军怎么可能不把签军翻个底朝天,将刺头全都找出来明正典刑?

  到时候不止刘淮这个死而复生之人,魏昌也绝对逃不过!

  “逃不出去的……”魏昌面露凄苦之色:“金贼三百正军就绕着周围扎营,其中有马有狗,只要有人踏出营门,就会立即被金贼发觉。刚入夜的时候,咱们已经试过一次了……”

  刘淮仰天躺了片刻,试图整理乱糟糟的思维无果后,等待力气恢复了些后,努力站了起来,拉着魏昌矮身走进了木栏侧的一片黑暗中。

  “我……我有个想法……”刘淮捂着肋下,喃喃说道。

  虽然随着刘淮对身体的掌控,他全身的疼痛越来越轻,可此处却依旧在隐隐作痛,似乎是肋处受了些许伤。

  魏昌原本以为自家大兄是在忍受疼痛,可半晌不见刘淮出声,不由得低声问道:“大兄,你有何法子?”

  刘淮又是沉默了许久,终于艰难开口:“你说,这些征来的签军最后会是什么下场?”

  “什么下场?”魏昌回头望了望在空地上躺成一片的签军,又回头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刘淮:“被捉了签还有能什么下场?无非是平日里充民夫累死、得了风寒病死、犯点事被金贼正军鞭死、被上峰克扣粮草饿死、又或者在战时充前阵被杀死,总归逃不过一死。这有啥可说的?”

  刘淮怔了怔:“签军就一点活路都没有吗?”

  “有是有,有勇力的被挑到正军,病弱的直接扔路边让他们自生自灭,总归有人会活下来的。”魏昌耐心解释:“可关键就是,金贼怎么会怜惜汉儿的性命?须知北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汉儿。”

  刘淮再次一怔,望了躺在空地上连稻草都没有的千余签军,随即抬头望天,长叹一声。

  “阿昌,跟我去拿火把……咱们放火烧营……”

  说罢,刘淮再次猫着腰向辕门口走去,魏昌紧随其后。

  随着距那名金军越来越近,刘淮脚步也越来越缓,到最后几乎是挪到辕门边,离辫发武士不过两米后,才将一只火把从门上摘下,递给身后的魏昌。

  然而就在此时,不知是火光晃动还是脚与沙土摩擦声的原因,辫发武士突然睁开了双眼。

  一直盯着此人的魏昌心下一惊,可他还没有任何动作,刘淮已经猛然扑了上去,一双大手狠狠的捂住了辫发武士的口鼻。

  原本辫发武士是斜靠在木栏上睡觉的,睡眼惺忪间突然被刘淮用全身力气压下来,使他的光头与木栏剧烈摩擦,留下片血痕后,重重砸在沙土地上。

  刘淮原本就比这金军身高体长,所以金军虽也是奋力挣扎,却也只是在原地扑腾出一团尘土,而他全身上下都被刘淮死死压住。

  数秒之后,辫发武士已然眼睛充血,用尽全身力气挣扎起来,在掰开刘淮双手未遂后,他用拳头狠狠砸向刘淮的肋侧。

  刘淮闷哼一声,强忍着锥心的疼痛对魏昌低吼道:“刀……”

  魏昌连忙扔下火把去捡辫发武士的佩刀,可刘淮这声低吼仿佛提醒了辫发武士,他干脆放弃了挣扎,任由刘淮将自己的面骨摁得嘎吱作响,右手则迅速向腰间摸去。

  刘淮自然也没有闲着,在对方挣扎力度稍小之后,躬身屈膝,用膝盖狠狠的撞向辫发武士胯下。

  辫发武士刚刚从腰间拔出解腕尖刀,胯下就遭遇了重创,当即从鼻子中发出一声低沉的惨呼,眼泪刷的一下就流满了整张脸,手中尖刀根本拿捏不住,掉落在身侧。

  刘淮一手继续压住对方口鼻,一手则抓过尖刀,狠狠刺入辫发武士的脖子。

  辫发武士布满血丝的眼睛睁大到了极限,喉咙中发出嗬嗬的声音,挣扎力度也越来越小。

  鲜血从刺破的颈动脉中喷涌而出,很快就将刘淮的双手与前襟染成了红色。

  刘淮先是重重的喘着粗气,然而看到辫发武士那双死不瞑目的双眼,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的后退几步,伏地干呕起来。

  刘淮并不是见不得鲜血的雏儿,作为一名武行,什么头破血流的事情其实都经历过,可摔伤、刀伤、炸伤都是意外而已,哪有亲手用刀杀人的经历?

  在近身格斗中,忍着滑腻的鲜血与敌人的挣扎强行把对方杀死,给战场初哥带来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刚才的一切发生的太快,魏昌刚把刀拔出来就见自家大兄已经把金军了结了,所以他也只是赶紧上前,将金军的尸首拖到一旁阴影处。

  “大兄,怎样?”忙完一切后,魏昌又猫腰来到刘淮身边。

  他还以为刘淮是伤势复发,根本没想过是亲手杀人的缘故。在魏昌的印象中,刘淮每战必先登,捅死个把金贼根本不叫个事。

  刘淮肚子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只是吐了几口酸水就止住了呕吐欲望。

  “快走……”他推了一把魏昌,随即强忍着恶心将解腕尖刀从金军喉咙里拔了下来:“金贼岗哨被摸,瞒不了多久……去找马棚,那里有草料……”

  魏昌也是慌忙点头。

  两人刚刚走了两步,却只听头顶传来微弱的声音。

  “放俺下来……俺来助你……”

  刘淮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反剪双手被吊在辕门中间的矮壮汉子正在晃动身体,挣扎着向着刘淮求助。

  “莫要管这些狗杀才。”魏昌咬牙切齿的低声说道:“咱们不欠这群山东贼的。”

  矮壮汉子有气无力的反驳道:“俺们也是在山东抗金的好汉,既然有了一分香火情,为何不能再搭救俺们一次?!”

  刘淮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阿昌,把他们都放下来。”

  说着,他直接用解腕尖刀去割绳子,噗通噗通几声闷响,七名山东壮汉犹如麻袋满落在地上。

第3章 燕兵夜娖银胡觮

  刘淮自然不是圣母病发作。

  当他听到矮壮汉子自称抗金义军,又是来自山东,刘淮马上就联想到了这时代在山东举兵的另一名大佬。

  辛弃疾。

  这可是一条大粗腿。

  刘淮为了拍戏,可是细细读过南宋中叶历史的。

  辛弃疾此人乍看只是郁郁不得志的南宋中层官僚,既没有凭军功封侯,也没有宣麻拜相。可这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能让他一展才华所造成的,与他的水平没什么关系。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无论在地方文职还是统军的过程中,都没有出过任何岔子。

  如果以后当不上衙内,跟着辛弃疾在南宋混,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矮壮汉子挣脱了捆绑,从地上打了个滚后,活动着胳膊去查看自家兄弟们的情况。

  “咽气了三个……”矮壮汉子活动了一下膀子,轻叹一声:“能动的快起来……”

  “李三哥……”

  刚刚挣脱绳索的山东汉子满脸悲愤说了一句,就被刘淮打断。

  “扯什么淡呢?快去拿火把。”刘淮手上满是鲜血,呕吐擦嘴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抹了一脸,在晦明晦暗的火光下,犹如刚刚吃完人的恶鬼一般。

  “你……”被唤作李三的矮壮汉子还想说些什么,刘淮理都没理他,拿起火把扭头就走。

  魏昌冷笑一声,挎起腰刀紧随刘淮向辕门外走去。

  李三气势一馁,却只能连忙招呼还活着的其余三人从木栏上摘下火把,闷头跟在刘淮身后。

  “大兄,你知道马厩在哪?”

  魏昌大步跑向刘淮身边,低声问道。

  “不要跑,快步走即可,须节省体力。”刘淮先是皱眉提醒一声,随即解释道:“马厩需要有人照看,战马也需要隔夜草来贴膘,此时后半夜,金贼大营中有火光的地方,既是马厩所在……阿昌,你会不会骑马?”

  魏昌当即傻眼:“不会。”

  无论什么年代,战马都是十分宝贵的,养一匹合格战马的费用已经够中产之家缴纳宋朝所有的苛捐杂税了。

  魏胜只有一匹战马,也是两年前从金军手中抢来的,根本不可能让自家不知轻重的小子们拿来练习。

  “无妨,我会骑,到时候你趴在马上,把缰绳给我……”刘淮声音顿了顿说道:“我拉着你走……”

  “嗯。”魏昌重重点头。

  驻扎在涟水的金军正军只有三个谋克,也就是三百人。

  照理说,作为宋金隔着淮河对峙的前线,这么点人实在是太少了,金军就算再加上新征的签军也就一千多人而已,宋军哪怕有两千靠谱的兵马强渡淮河,涟水这三个谋克也就是一盘菜而已。

  宋军有两千靠谱的兵马吗?

  当然有!

  可在淮南东路最东边的楚州,却是真没有的。

  这倒不是卧龙凤雏之间的心有灵犀,而是因为自从建炎二年,杜充将黄河掘开后,泛滥的黄河夺淮入海,在中原两淮形成了巨大的黄泛区。

  在南宋淮南东路与金国山东两路交界处的方圆三四百里范围,全是烂泥岔子。

  楚州由于曾被韩世忠镇守,城防建筑还好一些。山东两路南端就不同了,由于饱经战乱,人烟稀少,南宋就算是北伐,也不可能从这片烂泥塘无人区进攻。

首节 上一节 2/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