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37节

  然而看到辛弃疾一副郑重的表情,刘淮又觉得对方似乎在说真心话。

  胡乱答应敷衍过去之后,刘淮说起了今天的重点:“刚刚虞舍人说,朝中有旨意,让咱们去临安受赏。”

  此话一出,如王世隆这等脑袋灵光的,已经皱起了眉头,觉得宋国朝廷简直是胡闹。

  但还是有没反应过来的,天平军贾瑞直接兴奋出声:“那还等什么?还不……”

  作为此时天平军山头的实际老大,辛弃疾直接呵斥出声:“贾忽律,现在去临安,与临阵脱逃何异?你难道就这么害怕金贼?”

  贾瑞一愣,却见到其余将领皆是以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连忙摆手:“五哥,俺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既然南下,终究还是要拜见陛下的。顺道领了赏赐,儿郎们士气也能高昂,再与金贼厮杀,也多几分胜算。”

  辛弃疾还要再呵斥,刘淮已经摆手:“贾统制,这事不是那么简单的。”

  刘淮将朝中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争斗一一说来,并且着重强调了宰相陈康伯与皇帝赵构之间的关系,并且隐晦的提了一下赵构想要解散百官,浮海逼敌。只是隐去了太子赵昚之事。

  一番话说罢,不止贾瑞听得目瞪口呆,就连刚刚已经有所明悟的张白鱼几人也都面色肃然。

  “贾统制,这就是这事的来龙去脉了。”刘淮正色说道:“简单来说,若是咱们去了临安,高官厚禄可以得享,但基本不可能回到抗金战场了。若要回到山东,那更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辛弃疾摇头补充道:“不止这样,诸位,咱们之所以南下参战,就是为了抗击金贼,让金贼不能全据两淮。如若咱们贪图富贵避战,就算宋国能撑过此战,向金贼割地两淮求和。可届时山东两路就会受到金国四面围攻,魏公与耿节度该怎么办?”

  说到此处,原本还有一二功名利禄之心的诸将纷纷肃然。

  山东不只是根本,更是家乡,所谓人离乡贱,远离家乡,没了乡党,有再多的财货又有什么用呢?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这是项羽都懂的道理。

  谁都可以放弃山东,唯有山东汉人无法放弃。

  何伯求拱手说道:“我早就说过,宋国不足以为恃。即便此时并肩作战,却也要提着三分小心。大郎君,即便这一次敷衍过去,宋廷还会有别的手段,一次次总有躲不过的时候。”

  刘淮手指在身前案几上轻轻敲了两下,心中一阵无奈。

  前有强敌,后又掣肘,这仗打的确实离谱。

  张白鱼起身皱眉以对:“可咱们又能如何呢?只是坐在采石矶隔着长江与金贼瞪眼,也瞪不走金贼啊!难道真的要等天下有变局再行动?”

  王世隆干笑一声:“就怕天下未变蜀先变。”

  说到这里,所有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原因无他,因为在这个时代三国通俗演义的雏形已经出现,在座之人哪怕是文化低劣,也大约知道三国故事。

  诸葛亮的隆中对何等伟略: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只可惜天下还未变,蜀汉荆州失关羽死,以至于北伐大业成了泡影。

  然而蜀汉好歹众志成城,有明君良相,宋国这都是什么玩意?刀刃临头还要搞幺蛾子!

  鬼知道到底是天下要先有大变局,还是说宋国要先动乱?!

  而且,什么叫天下有变?天下难道会自己变化吗?还不得是一群人奋死才能将局势力挽狂澜吗?

  如果靖难大军坐视风云,那谁去奋战呢?

  自然是魏胜与耿京!

  想到这里,众将皆是脸一黑。

  尤其是张白鱼,因为他突然意识到,魏胜与耿京虽然艰难,需要尽快破开局面,但所面对的,终究是金国的地方军队。

  而他的亲爹张荣亲率三千兵马,可是要在瓜洲渡直面三万金军的。

  石七朗左右看了看,起身拱手说道:“都统郎君,俺们这些人都是跟着你,跟着魏公一路打来的。你的军略,俺们都是服气的,你说该怎么办,俺们上阵厮杀即可。”

  其余诸将皆是点头。

  刘淮环视帐中:“我确实有一些想法。”

  说着,刘淮走到了帐中地图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从政治上来说,宋国一日不在山东建立稳固的统治,咱们就不可能向宋国称臣。

  毕竟,宋国可以随时放弃山东,难道咱们也可以随时放弃吗?如果有朝一日,宋国说将山东送给金国,让我等束手就擒,诸位难道就会叩谢天颜,遵守旨意吗?”

  徐宗偃脸色一变,刚想要张口说些什么,然而话到嘴边,终究还是长长叹气,咽了回去。

  何伯求则是精神一振:“正是如此。”

  其余人也纷纷意动,只有张白鱼、雷奔、贾瑞几人面色复杂。

  却又无法反驳,毕竟宋国的骚操作真的太吓人了,如果朝中哪个不知兵的主战派大佬脑子一懵,觉得现在是杀敌报国的时候了,下令让靖难大军渡江作战,而虞允文又没扛住压力的话,事情就大条了。

  “所以,为了不受朝廷掣肘,接下来要尽量寻求独立作战。”刘淮继续补充。

  雷奔皱眉:“靖难大军依旧是客军,都统郎君算是硬插进大宋作战序列的,如何能领一地军政?”

  话声刚落,雷奔似乎想明白了什么,面露骇然。

  刘淮指了指舆图:“在江南自然没有咱们的用武之地,若是在江北呢?”

  刘淮手中短剑在两淮划了一圈,最后指在了庐州左近,巢湖周边。

  合肥。

  “裕溪口、东关、巢县、合肥、寿春、钟离。”刘淮自南向北,依次点出了淮西重镇,更是完颜亮这三万大军的辎重补给线:“咱们只要能在这一线站稳脚跟,足以威胁完颜亮后路,让他的大军进退失据!”

  如果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这可以算得上天马行空,一招制敌之策。

  所谓计毒莫过绝粮就是这个道理。

  可如果想要执行这个战术动作,哪怕以靖难大军此时的实力,也是困难重重。

  最直接的困难就是,面前横着一条大江,大江以西还有三万金国正军,江上洞庭湖水军虽然能压过金国水军,却也无法将其完全消灭。

  金军又不是傻子,哪怕避开金军正面,他们又不是不放斥候,五千兵马渡江声势浩大,如何能躲过完颜亮的眼睛?

  而且金军也会在后路放置兵马,靖难大军登岸之后,前路被堵,后方有追兵,那就是去送死了。

  此外,靖难大军算是客军,淮南两路对于金军来说是人生地不熟,对于靖难大军来说也是异地作战。想要联结就地抵抗的两淮百姓与溃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还有,就算一切顺利,金军难道会任由后路被断?如果一心想要撤军,靖难大军能拦得住吗?如果来攻,能顶得住吗?

  在座的哪怕是徐宗偃都经历过战事,其中也不乏有些只是欠缺历练的来日大将,只是一瞬间就想出了许多困难。

  然而还是那句话,这些人都是跟着刘淮从山东乱局中杀出来的,早就对刘淮心服口服。也因此,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说此事不可行,而是纷纷思考起解决方法来。

  “我知道此事艰难,想要成事,不只是需要靖难大军拼命死战,更是要有宋军的配合,甚至需要联结淮西军民,马虎不得。”刘淮正色说道:“我已经派遣军士到淮西探查军情,并且要与虞舍人商议计划,着机过河。现在举手决议吧。”

  众将各自盘算。

  这虽然只是个大的方略,但在军议上通过之后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得往这个方向努力,最起码这些统制官要与下属通气,鼓舞士气,毕竟这也算是孤军深入敌后,不是士气爆棚干不了。

  在沉默片刻之后,竟然是张小乙率先咬牙举手:“不与金贼交手,那一辈子都不可能将金贼赶出中原,哪有隔着一条大江抗金的道理?”

  有了张小乙带头,其余人也纷纷举手以示赞同。

  竟然是全票通过。

  “好。”刘淮没有废话,直接开始了下令:“何大判,由你全权负责征募军卒,从两淮溃兵与逃难百姓中招募,自愿为主。但要明白告诉他们,我靖难大军虽是山东人,却知道背井离乡的苦楚,此战是要带他们打回老家去的。”

  何伯求肃然应诺:“遵命!”

  “徐大判。”刘淮又看向徐宗偃:“你身为两淮父母官,又有学识韬略,若想堂堂正正的救两淮百姓于水火,当助我做出一个完整的进攻计划。”

  徐宗偃鼻头一酸,却是立即起身应诺。

  “其余诸军补充的兵卒,尽是江南两淮人士。”刘淮又看向诸将:“还望你们能公平视之,都是抗金汉人,勿要在内部起龃龉。”

  “得令!”

  其余人也纷纷起身应诺。

  不过片刻之后,还是张白鱼出言询问:“都统郎君,如果要补充兵马,能不能以飞虎军为先?”

  话声还未落,又有人出言:“飞虎军全是精锐甲骑,难以补充,还是要先遴选甲士才行。”

  见又有开始争论的趋势,刘淮直接摆手制止了所有人:“如果此略真的能成行,到了两淮,好兵要多少有多少。”

第374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刘淮的战略正确与否先不说。

  但他的一个推断是绝对错不了的。

  金军攻入两淮的只有七万正军,在冷兵器时代,这个数量的兵马根本不可能将宋国两淮清扫一遍,无非就是占据了要道主要城池。

  至于被打散的宋军,有的投降作了伪军,还有人占据村落市镇充作保护者与劫掠者,也有人占山为王聚啸山林,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就地开始组织抗金的英雄好汉。

  总的来说,此时的淮西是一片三不管的混乱局面,金军虽然势大,却也不是能镇压一切的,如果让两淮恢复往日秩序,完颜亮不只是需要一支强军,更需要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

  所谓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就是这个道理了。

  管崇彦作为首批渡江侦查的十五人之一,其人也算是身负重任。

  两淮的局势实在是过于混乱,以至于史书中都没有记载这时候究竟是谁在抗金,但刘淮从巢湖水军中得到一个消息。

  合肥守将杨春在王权等所有官员都逃跑后,独自率军厮杀,最后力战不敌,只能退到巢湖自保。

  而巢湖水军虽然得到的命令是烧船撤退,但还是有一名唤作梁子初的统领官愤而离队,在巢湖水寨中抗金的。

  巢湖正好处在合肥与东关之间,紧邻巢县,正是三万金军后勤辎重通道的关键之处。

  也因此,管崇彦与两名唤作李继虎与曹大车的飞虎军骑士一起到巢湖联络还在抗金的义士。

  三人都是出身两淮,也因此没有什么方言上的障碍,毕竟是乡党,三名骑士在展示了武力之后,遍地乱匪倒也不敢难为他们。

  管崇彦原本想要走最短路线,即沿着裕溪水北上,通过东关再去巢湖。

  但打听了一下方才知晓,此时的东关已经被金军占据,并且严格控制来往行人。

  东关在历史上也是很著名的关口,作为三国时魏吴对峙前线,诸葛恪曾经在濡须水……就是现在的裕溪水两边,依靠七宝山与濡须山筑东关与西关,并且在裕溪水上建大堤与浮桥,以对抗魏军。

  丁奉雪夜奋短兵的东兴之战,就是为了救援被魏军围困的东关。

  千年以来,山河移转,到了此时,裕溪水已经变得与三国时有所不同,准确的来说就是河道更加偏西,西关已经被冲刷倒塌,河道已经靠近了七宝山,裕溪水以西已经无法再通人。

  东关则是东靠濡须山,西靠裕溪水,变得更加险要了。

  意识到偷渡难度过大后,管崇彦干脆转变了方向,直接从含山县向西,沿着褒禅山脚,复又辛苦跋涉之后,终于抵达了巢县附近。

  从含山县至巢县并不是什么平坦大道,而是一片丘陵地带,与北侧的褒禅山,南侧的太湖山,西侧的银屏山算在一起,都是大别山脉的余脉。

  当然,如果不是这种大军难以通过的地形,当年三国魏吴也不可能将此地当作交战前线,春秋时楚国也不可能设立昭关来隔绝吴楚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如同靖康之变时太行山成为了河北晋地百姓的避难地一般,此地也天然成为了淮西百姓躲避兵灾的场所。

首节 上一节 237/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