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43节
乌延胡沙虎目送三人离去,对一旁一直闭嘴不言的蒲速烈说道:“都准备好了吗?”
蒲速烈点头,却依旧犹豫说道:“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乌延胡沙虎笑道:“你是个聪明人,难道还不明白忠义军提出的第三个条件是什么吗?这些事,咱们干与让魏胜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今日那个小家伙再没有礼数,却还是有一句话说对了,女真国族到了这一步,还是咱们这些头人的错误,既然如此,就让头人们赎罪吧。”
蒲速烈长长叹气,终究还是不发一言。
于此同时,同样在长长叹气的还有身在益都城城头的益都府钤辖孔大目。
金国因为是部落与封建并轨的体制,所以无论军政都有两套班子。
就如同女真大军是猛安谋克制,而汉儿军则是总管统制的军阶一般,作为山东统治核心的益都府统军司也是胡汉两套制度。
也因此,钤辖这个理论上的一府最高军事长官地位十分尴尬,他虽然在理论上能命令益都府所有的军事力量,但益都府最大的军事力量猛安谋克户们是另一套系统,根本不搭理他。
孔大目根本不可能从猛安谋克户中征召兵马,而能做此事之人此时一路顺利的话,应该已经逃到了大名府左近了。
想到这里,孔大目就不禁问候了完颜雄举祖宗十八代。
说句实话,孔大目身为汉人,在如今的局面中根本不用为金国效忠,如果高举义旗的话,那么无论是魏胜还是耿京,都会十分痛快的将其接纳,甚至在军中给他留个位置,从此之后走上抗金的道路。
然而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哪怕同为汉人,但身份与经历的差距也会使得每人的想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原本的山东统军司都总管完颜奔睹对孔大目有知遇之恩,他就算对金国不屑,却也必须要以死报答恩主的。
当然,孔大目对于守住益都城还是有些信心的。
作为金国在山东的统治核心,益都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还有小城小营来呼应,堪称易守难攻至极。
然而孔大目此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城池虽然坚固,却没有多少人手去镇守,就他手下的千余汉儿军,别说城外山城,益都城头都站不满!
若是寻常情况,孔大目还可以召集民夫青壮来守城,可这不是山东汉人皆反了吗?如何能指望汉儿民夫在面对义军的时候奋死保卫大金江山?
所以,即便是再艰难,再不情愿,孔大目依旧派遣能言善辩的小吏去猛安谋克户请求援军去了。
可几名小吏没带回来援军,而是带回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女真人要投靠忠义军,来夺取益都府献城了!
这下子不只是孔大目,就连益都府上下官吏都傻了眼了。
这些猛安谋克户人多嘴杂,根本没有保密的意识与能耐,仅仅不到两天,就将魏胜给的唯一一条活路传得沸沸扬扬。
猛安谋克户是金国的主人,是军户,是食利阶级,他们此举迅速给孔大目一种‘臣下刚要死战,陛下为何先降’的无力感。
这益都府,还能守下去吗?
忘了设置定时更新了,抱歉抱歉
第382章 女真国族复为贼
“大哥,你说这益都府还能守下去吗?”
益都城的城头上,孔大目的心腹低声询问。
孔大目闻言只能苦笑以对。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魏胜所给的期限最后一日,而益都城的局势已经彻底混乱起来。
女真人毕竟在金国占据主导地位,当他们下令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无数身处要职之人就会行动起来。
也因此,益都城此时可谓字面意义上的七处冒火八处生烟,这里乱完那里乱,孔大目不得不派出原本就很稀少的心腹兵马,前去平乱。
然而作乱的不是这个贵人,就是那个县令,清一色的全是女真人,寻常汉儿军根本不敢处置他们。
就在这时,在城外的探马也回报回来,有近两千骑兵自十几个猛安谋克户中汇合起来,大摇大摆向着益都城开来,并且对探马说,要协助孔大目守城。
另一边,一直在潍州与临朐驻扎的武成军与东平军也开始发动,向益都城攻来。
局势恶化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使得孔大目根本一时间难以控制局面。
说到底,他毕竟只是个在金国官府体系中的汉人而已。
很快,孔大目的心腹就已经支撑不住,纷纷来到孔大目身边寻求对策,任由益都城的局面变得越来越混乱。
“守不住的。”有人愤愤出言:“而且女真人自己都想要献出益都城,咱们汉儿为什么要为金国卖命?钤辖,现在益都城是你说了算,带着俺们一起投靠忠义军吧!”
“是啊!”
“咱们也反了吧!”
孔大目面如死灰。
他知道不是这一千多汉儿军不忠心,事实上,到了此时还在劝他反正,而不是直接绑了他,就已经说明了心腹部下没有一人负他孔大目了,
走到这一步,不仅仅是眼前的形势所迫,更是几十年来金国在山东的倒行逆施而导致的。
孔大目对金国也不是特别忠心,最起码没有忠心到甘愿为之赴死的程度,然而他从一个寻常都头坐到了一府钤辖的官位,全靠完颜奔睹的知遇之恩,他不得不报。
“你们走吧,去投靠忠义军吧。”孔大目无力摆手,见有人还要再劝,他复又说道:“你们这群夯货见识不明,我给你们指一条明路。从现在开始,严守城门,不用留手,谁敢作乱就要杀光谁,不要放那些女真人进来。尤其要保护好仓城与武库,到时候你们若是能将益都城完完整整的献给忠义军,说不得还有一个前途。到时候,我的家小就拜托诸位了。”
说着,孔大目长礼下拜,慌得数名心腹连忙上前搀扶。
孔大目身侧一人此时却大声说道:“没听到钤辖有令吗?这不只是事关弟兄们的前途,更是事关家小安危,全城百姓的生死,还不快去做!”
在这人的驱赶下,其余人终于还是或叹气,或跺脚,纷纷离去了。
而刚刚发话之人却是依旧站在孔大目身侧。
孔大目诧异询问:“胡二,你为何不走?”
胡二咧开嘴巴:“钤辖,不是你经常夸俺是个精细人吗?俺与那些夯货不同,他们只道钤辖会归隐,会归朝,俺却知道钤辖有了一死以报楚国公知遇之恩的意思了。”
孔大目摇头失笑:“那你是想要劝我?”
胡二同样摇头:“俺一个无父无母无儿无女的泼皮,若不是钤辖提携,此时已经不知道死在哪个阴沟陋巷里了。俺也是要报钤辖的知遇之恩的。”
孔大目知道胡二的性子,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再劝。
两人还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却被突然在脚下响起的惨叫声打断了。
汉儿军对女真人的清算开始了。
首先被斩杀的就是把守各个城门的女真人,他们原本还想着与城外的猛安谋克户作呼应,开门献城,却没有想到刚刚还畏畏缩缩的汉儿军突然下起了死手,猝不及防之下,几乎没有任何女真人逃脱,纷纷被斩成了肉酱。
随后一千汉儿军呼朋唤友,守住城门、武库、仓城三个地方之后,开始对城内的女真人展开了血腥屠杀。
刚刚女真人作乱的时候,女真人是君,汉儿军是臣,所以汉儿军拿这些女真人没有任何办法。
然而现在汉儿军是义军,女真人是入寇胡人,双方地位瞬间反转,汉儿军再也没有顾及,直接举起了屠刀。
此时益都城中的女真人都不是什么顶尖的高官显贵,真正有私兵的贵人早就逃跑了,因此在面对汉儿军时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转瞬之间,数个大宅子就被屠成了平地。
孔大目早就将事情抛之脑后,打开城门,与胡二一人一马,全身披挂,手持弓枪,越过护城河,来到官道最为狭窄的地方。
只是等了片刻,就在城头将‘金’旗拔出,换上临时赶制的忠义大旗之时,北方烟尘阵阵,似有千骑奔涌而来。
竟然是猛安谋克户们先到了。
孔大目拎着长枪,摇头失笑,随后则是仰天大笑出声。
胡二凑趣的问了一句:“钤辖何故发笑?”
孔大目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用长枪指了指正在扑来的女真骑兵:“到最后,想要夺取益都府献给汉人的是女真人,用命来保卫大金山东统军司的,并且要为之殉死的却是你我两个汉儿,你说好不好笑?”
胡二同样失笑,笑得前仰后合,以至于扶着马鞍才没有落马。
在两人的笑声中,女真骑兵越来越近,一人越众而出,在距孔大目三十余步时勒马止步:“孔大目,你可是来降的吗?”
孔大目瞥了那人一眼,没有任何搭理对方的意思,只是回头对胡二说道:“苦了你了,为全我的忠义之名,为了我一己之私,竟害了你的性命。”
胡二摇头:“俺之前就说了,是为了回报钤辖的知遇之恩,再说了……”
说到这里,胡二复又笑出声来:“再说了,千年之后若是还有人记住你我,反而会记住你我都是为胡人张目的鹰犬,哪里会有什么忠义之名呢?忠义之名是人家忠义军的。”
孔大目点头:“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不过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世事纷乱时,当凭己心行事,如此而已。”
胡二重重点头:“钤辖说的正是俺心中所想。”
叫阵的女真人见到孔大目不搭理他,再次喝骂出声:“孔大目,你这厮倒行逆施,今日当死!还不速速……呃……”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早就觉得此人聒噪的胡二搭弓引箭,一箭穿喉而过,叫阵女真人立即捂着喉咙落下马去。
“冲!”孔大目没有再说什么,挺起长枪,当前冲杀向前。
胡二默不作声,以连珠箭的手法将箭矢射向女真人。
女真骑兵只是稍稍慌乱,就迅速聚集起来,蜂拥向前。
两名忠于金国的汉人与千余反叛金国的女真人正面厮杀在一起。
即便孔大目与胡二两人武艺高强,甲胄齐全,终究还是处于人数上的绝对劣势。在正面斩杀七八名女真人后,两人的战马很快就在箭雨中支撑不住栽倒在地。
两人踉跄着爬起,女真人不敢上前作战,只敢环绕用弓箭射击,不过片刻,孔大目与胡二就被淹没在了箭矢之中。
金国山东统军司最后两名忠臣,就这样十分讽刺的死在了女真国族箭下。
第383章 不负鬼神不负人
石墩虎亲手割下孔大目的首级后,将首级挂在马鞍侧边,板着一张脸,来到了益都城下。
“开门!我是石墩虎!时水石墩猛安的人都滚出来!”
石墩虎的心情可谓十分不顺,原本他还以为益都府唾手可下,却没有想到孔大目直接出城拼命,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好不容易才将孔大目弄死,益都城却是大门紧闭,城头之上城头之上的金旗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忠义大旗。
这是哪一家得手了?
那岂不是说明他石墩虎的献城大功已经没了?
想到这里,石墩虎心情更加恶劣。
“快开门!哪个啖狗屎的守着城门呢?见了我还不开城门!”
石墩虎复又喝骂了两句,城门依旧没有动静,而城头上则是一阵脚步声。
石墩虎仰头看去,却见几名汉儿打扮的军官指着他大声说道:“城下之人就是石墩老贼,射死他!”
命令刚落,一阵稀稀拉拉的箭矢就从城头射下。
比较靠前的女真骑兵立即倒下七八人,石墩虎仗着盔甲齐全,拨马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