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02节
这其中是发生了什么了吗?
“派遣探马,装扮好,继续去关中探查,我要所有的情报。”
吴璘对身侧亲卫下令后,又招手将一名参谋军事唤来。
“你去联络在关中的暗探,我要所有的消息,来往客商多少,乃至于物价高低,我都要。”
“喏!”
“小五,你过来替我写回信,其中大约就是老友多年未见,甚是想念,家中子女安康之类的废话。
在最后写上一句:再一再二不可再三,人心人心思定,天下将安,还望早做准备,借以存身。”
“喏!”
士卒吏员们纷纷忙碌起来,而吴挺却是皱起了眉头:“父亲,是不是要改一下计划?”
吴璘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此时一动不如一静,我不知道张中彦是怎么想的,又为何有这般举措,但我的军略,岂是一人一言就可以更改的?”
这话的意思就是宋军依旧将主要兵力放在原州,打通泾水通道为主要目标了。
吴挺也只能点头以对。
父子两人同时沉默下来,看着城外的景色,各自思量起了战事以及前途。
话分两头。
张中彦的确不是在用诱敌之计,而是真的快要撑不住了。
在真正历史上,张中彦不想跟宋国拼死作战,所以在与徒单合喜一起攻破大散关之后,就处于二线看戏的状态。
后来完颜雍统一金国,并且派来了援军,张中彦也乐得轻松,替完颜雍劝降了忠于完颜亮的关西将领之后,受封宗国公,继续率军在关中作总预备队。
完颜雍虽然对张中彦大体满意,却还是忌惮对方在关中陇右的人望,不敢让他继续率领兵马立功,在战后就将张中彦调到了中原等地任官。
可如今无论完颜亮还是完颜雍,都似乎已经忘了关中一般,这哥俩各有一摊子处理不完的麻烦,根本没有兵力,也没有将领来支援关西。
这也就导致了,关西大局,全靠徒单合喜与张中彦二人来维持。
徒单合喜一个异族征服者,自然是我行我素,对于关西民力没有一丁点怜惜,为了胜利,想怎么榨就怎么榨。
可张中彦不成啊。
他是传统的西军将门出身。
西军将门是与关西父老捆绑在一起的,关西父老认他们,他们也得保护关西父老。
比如吴玠守卫仙人关的时候,当时关西已经被金国占领,但关西父老硬是从敌占区运出粮草来,支援吴玠的抗金斗争。
再比如张中彦的兄长张中孚主政关西的时候,伪齐想征收重税,直接被张中孚硬顶回去了。
若是张中彦敢背叛的关西父老,那么他立即就会被本地子弟兵抛弃,如同无根之萍,死期马上就要到。
但是,金军守卫关西兵力不足,也是实实在在的,徒单合喜不止一次要求张中彦征发签军,强征钱粮,但张中彦一直在敷衍。
然而事到如今,吴璘都要发动全面攻势了,徒单合喜也急了眼,给张中彦发出来最后通牒。
如果张中彦还不愿意干活,那徒单合喜就会派乌延吾里补去干脏活,到时候无论关西是生灵涂炭,还是十不存一,你张中彦都不要怪我!
面对此等情况,张中彦也只能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了。
吴璘吴二郎,看在同为西军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
“阿叔,怎么样?吴太尉回信了吗?”
威勇军总管张从进有些焦急的询问。
张中彦有些无奈的看了看自家大侄子:“阿进,我那兄长是何等沉稳的性子,怎么就生出你这个暴脾气来?”
张从进就是张中孚的儿子了。
张中彦比张从进年龄大了不到十岁,也算是少年相知,所以虽然二人以叔侄相称,但言语上却不是十分客气。
“好好好,我暴脾气,我有错。”张从进敷衍了两句之后,又询问道:“那现在阿叔可以跟我讲一下,到底有消息吗?”
张中彦将书案上的书信递了过去:“你自己来看。”
张从进接过信纸,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皱眉说道:“最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中彦嗤笑了一声:“还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让咱们拿稳立场,并找点东西作进身之阶,毕竟这些年我经历的破事太多了,大宋不一定还能信得过我。”
“呃……”张从进也有些无语。
张中彦与他死去大哥张中孚的人生经历堪称复杂,那已经不是用三姓家奴可以概括的了。
在富平之战后,两人投降了金国。然而以当时金国的行政能力,吃了幽燕、河北、晋地都有些撑,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广大的中原地区。
所以,金国立了一个齐国,以刘豫为皇帝,将山东、中原、南阳、关西一股脑的塞了进去。
齐国既是小弟,又是与宋国的战略缓冲。
张中彦弟兄俩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齐国将领。
这还没完,完颜挞懒执政金国之后,推动宋金和议,双方终于在绍兴八年和议成功,史称天眷议和。
从此,宋国向金国称臣,金国撤销齐国,将河南与陕西赐给宋国。
身为陕西诸路节制使知京兆府的张中孚,是事实上的陕西统治者,自然就回归的宋朝。
宋国自然也不放心张中孚兄弟二人继续待在陕西,就让他们入朝,自此又变回了宋臣。
然而天眷议和这种条约无疑是谁都不满意的。
绍兴九年,完颜兀术发动政变,杀完颜挞懒。
绍兴十年,完颜兀术撕毁天眷和议,南下侵宋。
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完颜兀术被岳飞暴打,以及赵构秦桧卖国的故事了。
在随后的绍兴和议中,完颜兀术专门要求,让张中彦张中孚弟兄二人回到金国,赵构自无不可。
这也就是张中彦此时依旧在金国当官的原因了。
宋、金、伪齐、宋、金,这么一圈走过来,如果指望宋国还能无条件的相信张中彦,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叔侄两人商议了一番对策之后,张中彦叹道:“想要让大宋不疑我,最起码咱们得把凤翔府献出去,让开陈仓道,但是如此一来,咱们就要先被金军围攻了。”
张从进低声说道:“阿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要改换门庭,无论如何都得走上这么一遭的。再说了,关西父老也会支持咱们的。”
张中彦瞥了张从进一眼:“你阿叔我是个没本事的,不是兄长厉害……唉,若是兄长如今还在,形势就大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有人唱名。
在得到允许之后,亲卫领着一名军使走进了屋内。
“参见张节度。”军使是个女真人,见到张中彦后拱手说道:“俺是奉俺家都统的军令来的,还请节度去原州军议。”
张中彦有些惊讶:“大战之时,我身为大将,如何能擅离职守?”
军使闻言也不恼:“俺家都统说了,这般闷热天气,女真儿郎们难受,难道宋军就能痛快?只要张节度派遣心腹镇守住陈仓,凤翔府无妨的。”
张中彦听到此处,知道是徒单合喜铁了心让他去原州了,一颗心也渐渐往下沉去。
第677章 一人可当十万兵?
有人总结过中国的权谋模式。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通知某人来开会或者吃饭,并在这期间突然暴起,将其诛杀。
何进、尔朱荣等一系列前辈,用人头滚滚的结局,证明了这种手段的可行性。
可即便知道其中可能有危险,张中彦也无法反对。
因为这厮的确是心里有鬼的,如果不去参加军议,很有可能就会引起徒单合喜的怀疑。
更关键的在于,张中彦只是刚刚与吴璘搭上线,还没有开始动员与串联,若是仓促起事,也只能拉着心腹投奔宋国了。
怀着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张中彦带着亲卫,随着军使沿着陇右山路一路向北,顶着六月的暑气,仅仅三日就抵达了原州。
“张节度,还请稍待,俺去通报一番。”
在大营之外,女真军使言语客气,随后就驱马向前,对着营寨望楼大声呼喊起来。
与守门的军官交流了几句之后,大门轰然大开,一名年轻将领驰马而出:“张节度,请随我来。”
张中彦眼见这名留着辫发的女真军官面生的紧,更是心中泛起了犹疑,勒着马缰绳,止步不前。
年轻军官见状,倒也没有催促,只是在原地等待。
“小将军,我这些亲兵……”
“都可以带进去,如此大的军营,难道还没有几十人吃饭的地方吗?进去之后自然会有安排。”
被堵住话头之后,张中彦终于横下心来,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顾不了许多了。
见张中彦昂头阔步的坦荡模样,年轻军官微微一笑,就当先引路而去了。
张中彦一边驱马前行,一边看着沿途营寨,仔细估量着其余几军的战力,猜测他们在与吴璘厮杀几场之后,是否已经受到了重创。
直到帅帐门口的时候,张中彦方才觉得自己过于不礼貌了,竟然没有问这年轻军官的名字。
“还未请教小将军高姓大名。”
年轻军官咧着嘴巴,笑道:“我大名唤作完颜王祥,乃是威胜军
张中彦心中一突。
完颜王祥的名字他也只是曾经听过,但完颜元宜那可就是鼎鼎大名了,哪怕在中枢官员中,这名契丹出身却又被赐姓完颜的尚书也算是佼佼者。
出将入相不外乎是了。
但是完颜元宜所率的威胜军不是在淮西全军覆没了吗?
怎么现在又蹦出来个威胜军第一将?
而且跑来关西干什么?
莫非……
来不及多想了,帅帐已经在眼前,张中彦唱名而入,首先看到的就是徒单合喜。
但张中彦立即惊讶的发现,徒单合喜竟然没有坐在首位,而是坐在了左手边第一人的位置。
张中彦反射性的去看主位右手边
那坐在首位之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