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14节

  距离金军不到十里,吴挺看着挡在大军之前的几处小丘,脸上抽动了几下,随后看向了面如黑炭的张从进。

  “张将军,似乎这马嵬坡之后,有人在迎客啊。”

  张从进死死盯着东方天空的烟尘,勒马沉默了下来。

  正如同吴挺这六千骑兵不可能遮掩身形一般,金军同样不可能在急行军中想办法遮挡烟尘,所以双方相距十里的时候,就是明牌了。

  如果在正常平原上互相撞见,什么整肃军兵集结兵马都见鬼去吧。

  无论吴挺还是完颜亮,都会直接率领骑兵开始冲锋,哪怕身边一时间只能聚集几十骑,

  以此来扰乱敌军阵型,先声夺人。

  但中间有这几个小丘挡着,不仅仅使得敌方阵势难以直接观察,更是很难立即排兵布阵。

  也因此,宋金两名主帅俱是陷入到了犹豫之中。

  “张总管?”吴挺还要继续揶揄试探,张从进却是突然勃然大怒。

  “你这厮好没有道理,我亲自来到你的军中,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将你放进了关中,你却要疑我?却要疑我?!”

  张从进愤恨难当,指着马嵬坡之后的天空:“我若是事先作埋伏,如何出了这般声势?这他娘的也叫埋伏?”

  “而且,我若是想要杀你,在凤翔府就动手了,我在军中的心腹也不少,拉他们造反可能不行,杀你一个宋人难道不成吗?”

  张从进勒马逼近了吴挺,吐沫星子几乎喷到了对方的脸上。

  “放肆!”

  吴挺的亲卫纷纷扶刀呵斥,而张从进的亲卫同样面露狠色。

  眼瞅着这两名主将就要在大战之前做一场,还是吴挺用袖子擦了一把脸,做唾面自干状,笑着说道:“张总管好大的火气。”

  张从进却是丝毫不领情,暴跳如雷的说道:“你这小子懂个屁!这烟尘得有几千骑兵才能折腾出来,这可是几千骑兵啊!

  他们不去到原州厮杀,反而到这里来等你,说明早就知道你要来了。也早就知道我会放你进关中。我的叔父还在原州,他有危险了!”

  吴挺依旧不恼。

  他自然知道张从进口中的叔父就是张中彦,所以心中迅速盘算起来:这是不是张中彦将他们出卖了?

  这不是没有可能。

  大义灭亲嘛。

  “不对。”吴挺突然灵光一现:“金贼也是在碰大运,也是仓促行军,否则不至于露了身形。他们也是刚刚抵达!”

  张从进也是聪明人,他从心乱如麻的状态中挣脱出来,立即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现在合该以快打快,我率本部兵马为前锋,直接冲过去!”

  吴挺直接拒绝:“张总管,莫怪我说话直,你的嫌疑还没有抹除,若是一去不返该如何?”

  张从进气急:“那你说该怎么办?!让我守你的后路,你能安心吗?”

  吴挺摇头以对:“自然是不能安心的。张总管,你依旧与我一起行动,还请给你的副将下令,让他护住我军的左翼。”

  “护住左翼……”张从进刚刚想要反唇相讥,却又转头看了一眼马嵬坡口,若有所思的说道:“你是想要步战?”

  吴挺回头看着已经逐渐集结起来的兵马,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张总管,我麾下有一千精骑,剩余的五千儿郎都是步卒精锐,遇上马嵬坡此等地形,合该天意!”

  张从进闻言也不由得点头,当场用炭笔在木板上写了军令,随后召来亲卫,让他将其交给副官。

  到了此时,吴挺终于满意点头:“张总管,其实如今还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破局方法了。”

  吴挺拔出长矛,向着马嵬坡之后遥遥一指:“我从来没有指望此战能顺顺利利,妥妥当当。那些拦路的狗东西,无论有多少兵马,直接咱们以大军推过去,碾死他们,关中不照样是大宋予取予求吗?!”

  张从进见到吴挺这副豪迈模样,心中莫名就平静了下来,随后就升腾起一片火热。

  “正是如此!金贼仓促赶到,马军疲惫,正是大丈夫用武之地!”

  见张从进表态之后,吴挺不再犹豫。

  就在两名主将争执商议的时间中,总数七千的宋军混编兵马已经收拢得差不多了。

  随后,吴挺下令,命令统制官章文率领一千宋军为前锋,分别占据马嵬坡的几座小丘;参谋军事李九率领一千精骑护住大军右翼。

  吴挺带着剩余四千骑马步兵为主力,缓步向前。

  “现在还不下马列阵吗?”张从进眼睁睁的看着有金军出现在了小丘之间,而宋军这里有几百骑马步兵迎了上去,不由得焦急询问:“待会儿厮杀起来,就来不及了吧?”

  吴挺年轻的脸上露出一丝神秘之色:“张总管,我麾下的步卒可与别的不一样。”

  张从进有些不太相信,但接下来发生在马嵬坡的小规模遭遇战,就让他惊得睁大了眼睛。

第692章 骑马步卒列叠阵

  有人说,金军是以骑兵为主体而组建的一支军队。

  这句话对也不对。

  因为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东亚的传统精锐骑兵,应该都得身备三仗乃至于身备五仗。

  上马扛枪能冲阵,拉弓能袭扰;下马立矛就是方阵,抓起刀盾就是散阵。

  如果不是全能手,怎么能被称为精锐呢?

  再加上金国喜欢临时捉签军,也就有了金军是少数精锐加上垃圾海的说法。

  宋军一开始的建军思想也是如此,但到了靖康之变之后,由于战争对手的变化,各个战区的元帅也只能适应。

  与岳飞的大开大合,长驱直入,打主力会战的战略思路不同,由于西川、汉中与陇右地形复杂,所以吴家兄弟走的是防守反击的路数。

  具体实行起来就是占据一个让金军不得不攻的位置,随后用神臂弩配合着地势,对金军造成极大杀伤,等待金军疲惫之后,再进行反击。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吴璘所改进的叠阵法十分奇葩。

  第一排是长抢手,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地上,将长枪斜插起来。

  第二排是弓箭手与强弩,单膝跪地等待。

  第三排是神臂弓手,站着等待。

  在这期间,如果有条件的话,骑兵在两翼掩护,在长枪手身前布置拒马。

  敌军正面冲到百步的时候,神臂弓手先射击,随后是其余弓弩手。

  这种阵型不能算是完全毫无用处,但与后世营销号中所吹捧的三段击却也不是一回事,战力也不能划等号。

  根本原因是,射击燧发枪是不用什么体力的,而无论是拉弓放箭还是给劲弩上弦,都是得需要力气的。

  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在急速射出二十支箭的时候就会双臂酸软,接近力竭。

  所以,指望弓弩手以大量箭矢打击敌人之后,还能上阵肉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指挥官与普通军卒都有一种心理准备,在一场战斗中,远程射击与近战厮杀只能二选一。

  相比于惨烈的近战,远程射击可是太舒服了。

  这也就导致了吴璘所部的宋军发展越来越畸形,远程火力无比强悍,近战厮杀能力越来越弱小。

  在历史上,一开始吴璘所部所向披靡,因为任谁看到这么多弓弩手都会害怕。

  更何况还有啼哭郎君完颜撒离喝的例子在前,谁也不会让儿郎们再次白白送死。

  而后来完颜璋之所以能在原州一举将老将姚仲击溃,就是因为他看透了叠阵的本质,并且真的找准机会。

  完颜璋派遣一路兵马从侧翼或者绕后,绕过最前方负责肉搏的宋军,随后自带另一支兵马,穿着重甲勇猛向前厮杀,将肉搏宋军击溃之后,整个宋军就瞬间大乱起来。

  吴挺麾下这支兵马虽然精锐,却依旧是吴璘手把手训练出来的,同样是一支由弓弩手为主力的军队。

  但是与其余宋军不同的是,这支人数高达五千步卒有大量的马骡,可以骑着马骡机动作战。

  他们马上本事十分稀松,不擅长骑战,但可以依靠强悍的机动能力,迅速转移出现在敌军意想不到的地方。

  章文此时已经率领一千兵马,迅速占据了马嵬坡周围两座小丘,随即在距离完颜亮不过两里之处,下马列阵,在两座小丘之上布置好的叠阵。

  这一手可把完颜亮整不会了。

  在他看来,宋军也只有两种战法。

  要么宋军骑兵在平原上正面冲来,要么宋军步卒远远列阵,缓缓推进到小丘上。

  因此,完颜亮根本没有让金军先去占领制高点。

  可谁成想到,宋军会有这么一手?

  这么一来,金军岂不是直接丧失了地利,一照面就小输一阵?

  而此时章文也是满头大汗。

  “列阵!列阵!这操蛋的地势!太他娘的缓了!各个都分出一半人来,用长枪顶上去!”

  “拒马?!我到哪里去给你找拒马?你他娘的看我像不像拒马?!”

  “弓弩手都留着一些力气!准备肉搏厮杀!”

  “呼!”

  “喝!”

  此时天气虽然凉爽了许多,然而完颜王祥面对此等局面,还是瞬间额头布满汗水。

  他娘的现在遇到的宋军怎么全都是硬茬子?

  在两淮时那些一触即溃的宋军跑到哪里去了?

  不过完颜王祥也知道,能充当奇兵执行任务的,必然都是精锐,但他还是不禁胡思乱想起来,是不是自己流年不顺,撞了太岁了。

  “王祥!”

  眼见又有宋军骑兵从小山丘之后冲了出来,完颜亮大声下令:“带着汉儿军轻骑,先顶上去!”

  “喏!”

  完颜王祥立即举起长矛,指了指身侧二人:“胡宇,你带本部兵马,先去袭扰。孙政,刘彦,你们二人随我来!”

  胡宇就是刚刚点破此处乃是马嵬坡的关西将领,他闻言不敢怠慢,带着四百余汉儿骑分散向前,以弓箭扰乱宋军阵型。

  胡宇这几人都明白,此番先派他们出战,是因为完颜亮担心他们见到吴璘所派的兵马之后反水,所以先要让双方先打出伤亡仇恨来,才能放心。

  但是大宋的恩德,西军的恩义,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对于胡宇等新生代来说,宋国只是父祖口中一个虚幻的符号,而他们的青年时代几乎全都是金国人。

  人都是会变的,尤其是当老一代人落幕,新一代人崛起的时候,新的思想与道德观都会以新一代人所成长的环境而决定,而不会直接继承。

  这也是虞允文觉得这就是宋国收复中原最后机会的原因。

  自中原南下想要收复失地的北人,留在中原翘首以望王师的父老,都会被时间无情的磋磨。

首节 上一节 514/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