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第373节
大乾能够有如今这般昌盛姿态,那都是因为顾源!
无论是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任何时间。
只要顾源出现,那他都将会是无可置疑的人群中心!.
第二七五章 千年文脉之明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顾源站在车辇之上。
威严的目光扫过人群,双手轻轻下压。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连一丝多余的声音都没有。
没有人想,更没有人敢对顾源造成哪怕半分干扰!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顾源的话就是圣训!
务必要字字铭记于心!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顾源朗声开口。
“值此中秋佳节,朕举办此次诗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下人共赴盛宴!”
“诗会二字,无非便是以诗会友,今夜,不分官职尊卑,不分年龄大小,只以才华论短长!”
“诸位不必有任何拘束,尽管施展才华便是!”
一旁,上官婉儿柔声开口。
“陛下金口玉言,一字可断天下之事,今日这诗会乃是千载难逢之盛事,还请陛下亲自出题!”
顾源略一沉吟,淡然一笑。
“今日是中秋,长河月明,天朗气清,就以明月二字为题吧!”
众人都轻轻点头。
明月!
这的确也是诗文之中最经常见到的意象之一。
可以寄托吟咏的东西太多了!
古往今来,也有无数诗人针对明月,写出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但也正因此,想要推陈出新,在旧题材之中写出新意,也是极其艰难的!
一时间,在场的才子佳人们,全都沉默了。
每个人都开始挖空心思,快速构思。
到底要怎样的诗篇,才能博得皇帝陛下的亲眼?
这时,诸葛亮微微拱手,沉声开口。
“陛下之文采倾城绝世,今日中秋诗会,不如陛下就开金口,为天下士子开一个好头!”
顾源的才华,他是很清楚的。
随口一句吟咏,便是足以流传千古的上乘佳句。
应付这等场合,自然也是信手拈来!
孔子也轻笑一声道。
“是啊,陛下才华盖世,当日亲笔所写的那几首诗,我已经命人雕刻成石碑,树立在大乾书院中心,供所有学子瞻仰了` 々!”
“今日,臣也斗胆请陛下即兴赋诗,让大乾书院再添一座丰碑!”
顾源嘴角勾起。
“好!既然诸葛和孔卿如此热情相邀,朕也就勉为其难,抛砖引玉!”
他上前一步。
遥望着天边明月。
略一沉吟,便是朗声开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连串的诗句,从顾源口中流淌而出。
仄起平收,抑扬顿挫,音韵流长!
一气呵成!
没有半分迟滞,更没有半分生涩!
真正的文不加点,倚马千言!
一时间,在场的士子们,全都惊呆了!
在一开始,他们听到诸葛亮和孔子对顾源文采的那般盛赞之时,还以为那只不过是臣子对君上的恭维。
顾源作为帝王,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但论起写诗文来,就未必有多强了。
然而,亲耳听到顾源吟诵出的诗句时。
他们才算是真正意识到,在文章这一条路上,顾源到底是已经走到了何等高度!
那是让他们这辈子都望尘莫及的高度啊!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很多人而言,这辈子所做出的诗文,但凡有顾源这些诗句十分之一的水平,就足以死而无憾了!
“绝!太绝了!陛下这一阙词,意境高妙,堪称是那神来之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何等高傲姿态,何等出尘绝世!”
“我倒觉得,高处不胜寒这五个字,才是最妙之笔,可谓是一句写尽了人间孤独!”
“陛下身居高位,宰执天下,为大乾王朝操碎了心,这是上位者的孤独,我等需铭记于心!”
在深深的震撼之后。
这些士子们便是全都反应了过来,忍不住交口称赞。
就凭这首诗,哪怕顾源不是皇帝,那也足以成为这场中秋诗会的焦点!
诸葛亮等人也都惊呆了。
他们早就预料到,顾源所做的诗文绝对不俗。
但也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如此精妙绝伦!
又是一曲千古绝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陛下的胸怀吗?”
“眼观天下,遍览众生,陛下的心中,所装着的,是这茫茫九州万方!”
“有这样的胸襟眼界,也难怪陛下能够成为仁治之君!”
诸葛亮由衷赞叹。
孔子更是直接转身,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几名学生。
着急忙慌地道。
“陛下刚刚所说的这几句诗,你们可记下来了?”
“夫子放心,都记下了,一字不敢漏!”
学生将一页纸递给孔子。
其上满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所书写的,正是顾源的那首水调歌头。
“记下来了就好,这可是宝贝啊,是我大乾千年文脉之上的明珠!”
孔子有些疯癫地大笑起来。
捧着纸张,就像是捧着万两黄金!
虽然他有些失态,但周围众人却没有表露出半分质疑。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他们完全能够体会到孔子心中的激动!
高台上。
顾源淡笑一声,轻轻抬手。
“朕抛砖引玉,为诸位开个头,诸位不必拘束,各倾胸中江海!”
闻言,众人都是一阵苦笑。
抛砖引玉?
这完全就是顾源的自谦。
这首水调歌头若是砖,那天下得有九成九的诗文,算是纯粹的垃圾了!
而因为顾源这首词,将格局和文采抬得太高。
让众士(钱吗的)子们,一时间,都有些不太敢站出来了。
毕竟,诗文这东西,就怕比。
他们根本没有信心,能够吟咏出有资格和顾源这首词相提并论的绝句。
站出来,怕是有些太丢人!
许久之后。
脚步声响起。
人群之中,走入一名身穿青绿色长裙的女子。
俏生生地站在那里,眼似水波横,眉如山峦聚,如同是从画卷之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
浑身上下,都充满着一种难言的书卷之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