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第202节
朱棣看着朱高煦和朱高燧坚毅的目光,心中沉思。
他不清楚,老二老三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暂时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
看着朱棣犹豫的神色,朱高煦紧接着继续说道:“爹,反正我要夺嫡。”
“反正未来,我也会死在朱瞻基那小兔崽子手里。”
“与其憋屈而亡,实在不行,您现在就把我杀了。”
“我绝无怨言!”
说实话,朱棣杀自己,他能够接受。
朱高炽杀自己,他也能够勉强接受。
朱棣和朱高炽都是靖难时期,出了很大力的。
老爷子身为主要决策者,大哥则保障了后勤补给,其功劳卓著。
死在他们手里,倒也不算憋屈。
可朱瞻基凭什么?
自己身为功劳卓著的王爷,被杀了不说,一个子嗣都不给留?
当年的李世民,岂有如此狠乎?
还有朱棣,岂有这么狠?
朱棣沉默的听着朱高煦的诉说。
从情绪上来看,貌似应该是真的。
杀害亲叔叔……还将其绝嗣。
朱棣瞬间便想到了自己当初让他们兄弟三人,还有朱瞻基发下的毒誓。
“你是说,你未来会被瞻基杀掉,所以为求自保,你要夺嫡?”
“可你怎么证明,瞻基会杀你?”
“朕看到的,是你没死,朱祁镇土木堡之变,你靖难夺位。”
这是他看到的。
身为皇帝,自然是更倾向于自己看见的,而非听说。
“爹,你要是不信,大可过几天和我一起去再做一次梦!”
朱棣却想都没想。
直接拒绝了:“我哪像你,几天奏疏没有处理,就堆成山了。”
其实不是他不想去,是有些难以接受。
要是朱瞻基真的会杀害自己亲叔叔,并将其子嗣也全部杀害。
那自己该怎么办?
废了朱瞻基吗?
可关键在于,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其实当皇帝都差不到哪里去。
关键在于第三代如何抉择。
不知道,就等于没有。
当然,自己定然也不可能会袖手旁观,朱高煦是最像自己的儿子,最起码让其当个闲散王爷吧。
“爹,倘若我说,在那个梦里,您的庙号和谥号都会被更改呢?”
“庙号和谥号会被更改?”
“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利用大礼议之争,将小宗变成大宗。”
“因其是藩王出身,故而,其为了想要增加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于是便更改了太庙。”
“将明太宗的庙号,改为明成祖。”
整个后花园寂静声一片。
朱棣沉默的站在原地。
稍显急促的呼吸声,足以证明,朱棣心中的怒火已经被点燃。
明成祖三个字,回荡在朱棣的脑海中。
但朱棣还是极力的保持理智。
“老三,你说!”
“老二说的,是真的还是他编撰的。”
虎眸怒睁,凝视着朱高燧。
一股庞大且无形的压力,朝着朱高燧袭来。
甚至带有一丝丝的死亡危机。
朱高燧顶着朱棣释放出来的压迫感,开口说道:“爹,二哥所言句句属实。”
“您若是不相信,可以为询问徐增寿。”
“我们两个是同他一起做的梦境。”
“梦境里发生的事情,他都全程知晓。”
听着这话,朱棣没有说话,径直的离开了后花园。
前往了东宫。
脸色异常的凝重阴沉,脚步疾快。
明太宗改明成祖。
想到这里,朱棣的拳头就不禁的握紧。
他甚至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徐增寿面前,向其求证这件事真假与否。
倘若这件事是真的,那说明朱瞻基会杀朱高煦这件事,也是真的。
那朱高炽确实应该挪一挪屁股了。
朱瞻基杀朱高煦,将其绝嗣。
说实话,还能接受,因为朱瞻基就是自己孙子,还能改变。
要是实在不行,那就放权给朱高煦,给予些自保的能力。
可庙号和谥号,这是他的底线。
不容许任何人触碰。
把自己谋逆的事情,定在史书上。
想到这里,朱棣就青筋暴起,脸色顿时气的通红。
希望老二说的不是真的!
不然的话。
他真的不介意,再杀一个朱家人。
第139章 朱老四出息了,和太祖朱元璋平起平坐!
哪怕其是自己的后世子孙,那又如何!?
不尊祖宗法制,不尊自己,那自己何必手下留情?
就算是大明亡国了,他其实都能接受。
史书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永远长存的。
这是历史长河的规律。
但改自己的庙号,他是真的会提刀的。
……
东宫。
太子府,朱高炽厚厚的嘴唇嘟囔着,眼皮耷拉着,眸光扫视着手里的奏疏。
时不时,转动一下自己胖胖的身躯。
其周围,则是永乐朝的大臣,从旁辅佐朱高炽处理朝政。
长时间的久坐,加之还要阅览奏疏,导致朱高炽和群臣都略感疲惫。
腰酸背痛,口干舌燥。
身为后宫的管理者,太子妃便在关键时候,送上热茶,若其需要按摩服务,则是宫女随时待命。
为了不妨碍其处理奏疏,一刻钟的时间,宫女和茶水便会退却。
而后,便是书房内继续响起商讨声,还有翻阅奏疏的声音。
就在太子妃正准备带着人离开的时候。
却听见,东宫外响起一道声音。
“我要是记得没错的话,这里应该就是东宫吧?”
徐增寿点了点头。
“姐,应该是这里没错,牌匾上都写着呢。”
其高亢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太子妃的前来,她微微蹙眉。
询问道:“外面的是什么人?”
声音很大,而朱高炽和夏元吉都在屋内,国家大事的商讨。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