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第80节

  【国籍一会儿灵,又一会儿不灵,这到底什么稀奇古怪的逻辑?】

  【疑来疑去,你终于怀疑到了一个和国籍比较类似,但又并不全等的概念上:“文化!”】

  【用大明文化的汉化鲜卑人、契丹人、蒙古人,甚至朝鲜国人都能产生神力,而不用大明文化的倭国人、安南人、西洋人则不能。】

  【这是否说明了神力源于“文化”?】

  【所以思来想去,你决定做个大型的文化同化实验,于是这才有了你对倭国的宣战,等打败了倭国幕府,你便在那里铺开大明的文化,尝试将之同化……】

  【……】

  【崇祯六十七年,大明出兵倭国,意欲尽取其地!】

  【崇祯六十八年,朝鲜布政使宁不凡向京师报捷:渡海伐倭大军已攻取倭国各个重镇,在锦衣卫的神力之下,倭国军队根本没有抵抗能力,仅仅一年时间就几乎攻下了整个倭国!】

  【朝廷闻之,自是大悦!】

  【崇祯六十九年,宁不凡再次向京师报捷:伐倭大军已经攻下了倭国幕府所在的“江户”,并俘虏幕府德川将军及其家小、近臣,不日便要回大明报捷!】

  【是年,伐倭统帅“虞安民”将大部分军队托付给了副手“陆忠诚”,令其留在倭国,继续维持稳定,而“虞安民”本人则与另一名副手“高义明”一起,带着俘获的倭国达官显贵们原路返回大明。】

  【是年,他们经过朝鲜,渡过鸭绿江,又经辽东……最终经山海关入京师。】

  【大喜的你特意为他们举行了宏大的迎接仪式!】

  【自此,曾经挑起万历援朝战争的倭国正式宣告覆灭,并成为了继朝鲜之后第二个被你灭亡的外邦……】

  【……】

  【崇祯六十九年,你在相府中举办了酒宴,不仅宴请了伐倭功臣,也宴请了倭国的德川将军及其家小、臣子,连朝鲜王也被拉来做陪……】

  【席间,虞安民喜滋滋的向你介绍着场中的每一个俘虏,从德川氏的家臣,到将军的妻儿老小……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将军!】

  【“这个就是倭国的幕府将军,叫德川……德川什么来着?我给忘了……”】

  【德川将军:……就当我听不懂汉话吧。】

  【你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只让众人开席。】

  【于是众宾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喊打喊杀……】

  【不过吃着吃着,你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好奇的问虞安民:“怎么只见幕府将军,不见他们的天皇呢?”】

  【“天皇?”】

  【虞安民愣了愣,扭头问已经喝得醉熏熏的副手高义明:“老高!什么是天皇?”】

  【“啥天皇?”】

  【高义明端着酒杯摇摇头,于是他又问起了德川将军:“我家丞相问你,你们天皇呢?”】

  【将军一愣,不由小心翼翼地问左右……】

  【“天皇是什么?”】

  【你:?】

  ……

第108章 异样的违和

  【天下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比如明朝所实行的大一统集权帝制,将全国最高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所以皇帝这个最高统治者便能乾纲独断,无论军权、政权、财权,都绝对不能脱离皇帝的掌控。】

  【不过在明代以前,中原王朝的集权帝制倒也没有这么强大过,比如元朝的皇帝可能会被权臣架空,宋朝的皇帝可能会被宰相扯住袖子拉上战场,金国的皇帝更被宗室大臣狠狠的打过板子!】

  【再往前,唐朝的皇帝可能会被太监干死,隋朝的皇帝则被老婆当众羞辱……】

  【总之中原王朝的政权架构演进过程,大致就是从分权走向集权,越是往前的朝代,皇权就越是趋近于不稳定。】

  【一旦皇权旁落,那么皇帝就大概率会被“自愿禅让”,由执掌实际权力的权臣取而代之,从而改朝换代,比如汉献帝禅位于曹丕,魏元帝禅位于司马炎,晋恭帝禅位于刘裕……】

  【也正是鉴于以上的历史教训,所以历朝历代都在想办法为帝制打补丁,使皇权更为集中,不至于旁落权臣。】

  【这个补丁一直打到了明太祖时期,终于是达到了一个巅峰!】

  【他通过废丞相等一系列手段,终于使明朝达到了封建集权的巅峰,理论上再也不可能大权旁落……】

  【这便是中原王朝所走的路,也正是因为受到了中原王朝集权制度的影响,大明周边的邻国们也差不多都是这个路子,全国的大权都集中在君主身上,使得君主们在国内至高无上。】

  【这条路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后世,后世半岛上那一个又一个的“唯一太阳”,就是集权制的最好体现……】

  【但是,在大明周边偏偏就有一个离谱的国度不走寻常路,这便是倭国!】

  【倭国显然和朝鲜等邻居一样,都受到了中原王朝的集权制影响,所以倭国执政者也会搞集权,使得执政者们都是不可挑衅的存在,除非改朝换代……但是他们怪就怪在,改朝换代居然次次都不彻底,集权集了半天,“天皇”这个名义上的初代君主竟然还在!】

  【以丰臣秀吉为例,这位倭国统治者在当时的倭国可谓是说一不二,绝对的吃鸡大赛冠军,但他的最高职位居然不是“天皇”,而是“摄政关白”……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当了半辈子的倭国统治者,结果在理论上居然还是为“天皇”摄政的臣子!】

  【这就像是秦始皇的后代在明朝还是皇帝一样离谱……】

  【这便是倭国独特的“二元制君主政体”,全国有两个合法君主,一个是万世不易的天皇,一个是会被改朝换代的幕府将军。】

  【你身为穿越者,对这些知识当然是知情的,但也正因为知情,所以你才感到奇怪,甚至是震惊……】

  【天皇哪去了?!】

  【打了半天,怎么锦衣卫只抓回来一个德川幕府的本代将军?!还有个天皇呢?!】

  【……】

  【面对你的震惊询问,德川将军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并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向你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丞相所说的……天皇,是什么?”】

  【“你不知道天皇?!”】

  【你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一刻,任凭你养气功夫再好也忍不住了:正牌倭国幕府将军,怎么可能不知道天皇是什么呢?】

  【“外臣……外臣真的不知道……”】

  【德川将军汗流浃背……】

  【于是你再也忍不住了,接着又问了他很多关于倭国的政治与历史问题,特别是关于当年的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的故事,毕竟倭国这一次改朝换代可是与明朝有过直接交流的,若是历史信息有什么问题,那你很快就能发现。】

  【而德川将军见你这大明丞相对此感兴趣,便也一五一十的为你讲起了这段他祖上的发家史……】

  【万历年间,倭国大名织田信长通过武力手段征服了倭国核心的大部分地区,并立志要统一倭国,但还没等他实现愿望,就死于“本能寺之变”……其后,部下丰臣秀吉继承了他的事业,经过多年战争,最后成功统一了倭国大部分地区。】

  【为正因为倭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使得丰臣秀吉的野心不断膨胀,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朝鲜与明朝的身上……】

  【虽然丰臣秀吉对明朝的强大程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甚至他都不知道明朝有多大,但仗着全国几十万的百战精兵,他还是自信满满的A了上去!】

  【侵朝战争期间,丰臣秀吉总共动员兵马十余万,并轻易击溃朝鲜军队,一度对明朝辽东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压迫……应该说,这时的丰臣秀吉是真不弱,若非万历老登有张居正留下的改革遗产打底,指不定真要吃大亏。】

  【最后在明朝的精兵打击下,丰臣秀吉也逐渐对明军的强大有了一定的认知,于是不再想着攻取明朝,对明态度也转为议和。】

  【万历当时也想议和,于是顺水推舟就要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好结束战争……结果双方的理解能力都有问题,丰臣秀吉以为万历会承认朝鲜被他占领之事,万历则以为丰臣秀吉是想投降给自己当藩属国……结果自然谈判破裂,双方接着打。】

  【最终丰臣秀吉病死,倭国也自发退军,这场战争才算是结束……而后,德川家康便趁着丰臣政权被明朝消耗严重的好机会,一举推翻了丰臣氏,继而在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德川幕府”……】

  【故事讲完,德川将军依旧意犹未尽,仿佛还沉浸在自家老祖在一百年前金戈铁马的光辉岁月中……】

  【但你这个听者却并没有在意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只是皱起了眉头:看来和自己所知道的差不多。】

  【可是你还是疑惑地问:“若是你们没有天皇,那你家为什么要叫幕府?”】

  【幕府本来就是替天皇执政的机构,可倭国又根本没有天皇,那他们叫什么幕府?直接称王称帝不就行了?】

  【而德川将军一听这话,连连拍着胸口严肃道:“丞相有所不知,我家之所以叫幕府,那是因为臣的祖上其实是大明皇帝的忠臣!”】

  【“我家幕府,实是为大明皇帝治理倭国的幕府!大明皇帝就是我家的君主!”】

  【“天无二日,臣心中只有陛下一个太阳!”】

  【一旁的朝鲜王:……你说的都是我的词啊!阿西巴!】

  【而你也忍不住挠挠头:倭国的幕府不效忠于天皇,而效忠的是大明皇帝?听起来好神金啊……】

  【再者若真是如此,那问题就很严重了!】

  【要么后世的倭国在搞伪史,不仅虚构了一个万世不易的天皇出来,还大规模篡改历史文献,并成功欺骗了世上所有人。】

  【要么,就是你所在的这个位面其实并不是你一直以为是“现实历史位面”,而是一个历史背景与现实相差不小的真正异位面、异闻带……】

  【于是,心乱如麻的你又不死的问道:“真没有天皇?你们真没有两个君主?”】

  【“真没有!”】

  【德川将军摇摇头,又小心翼翼道。】

  【“丞相……在臣下看来,其实如今的大明才更符合您所说的那个样子……”】

  【“您才是幕府将军,陛下才是天皇……”】

  ……

第109章 请丞相为朕解惑!

  【一场接风宴席,就这么在重重迷雾中结束了……】

  【崇祯六十九年,倭国德川氏末代幕府将军不敌锦衣卫天兵之威,最终兵败投降,以倭国数千里江山献于大明,自此,孤悬于海外上千年的倭国宣告覆灭!】

  【是年,大明丞相周良以德川幕府献地请降为由,改封德川将军为“东海国公”,与朝鲜王的“归明国公”并列,两位亡国之主都叹息着定居于大明京师……】

  【次年,丞相以倭国四岛之地分置四个布政使司,对倭民实行明制,移其风、变其俗,如朝鲜故事。】

  【自此,大明便有了两京一十八省之地!】

  【而在接连征服朝鲜与倭国之后,对开疆扩土兴致勃勃的大明军民们又期待起来:既然丞相有意进取,那么在四方之国中,又有哪个是大明打不下来的呢?】

  【当年秦王扫六合,如今丞相自当效秦王嬴政故事,使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之地皆为汉土!】

  【丞相,请下命令吧!】

  【大家兴奋的高呼起来。】

  【不过,你却是拒绝了他们开疆扩土的请求……】

  【这个决定是经过了你深思熟虑的:大明毕竟还是个农业国,仅仅靠着锦衣卫们,实在无法有效管控太大的领土。】

  【时代的生产力不允许你去肆意开启战端,毕竟蒙古帝国的例子已经告诉过世人了:吃地太多是真会撑死的!】

  【而且你开疆拓土的用意既不是想抢劫财富与人口,也不是想收纳殖民地,如此无意义的开疆,只会变成大明对周边地区的扶贫运动,对大明并没有什么好处。】

  【你攻灭朝鲜与倭国的目的,终究只是想做个有关神力和文化的实验罢了……】

  【崇祯七十年,丞相诏令倭国四省皆习大明文字与语言,禁倭言倭字!】

首节 上一节 80/1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