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258节
至于即将北上的曹洪、夏侯渊这两支军队,赵基并不准备阻击。
有机会能勒索的话,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诸葛瑾这两天在伤兵营里备受折磨,前脚送赵基出营,后脚回到军帐倒头就睡。
赵基引着百余骑返回中军大寨,就见徐晃在营寨前举火等候,神情严肃。
赵基下马走过去:“公明,何事?”
“蒙侯麾下有一股降兵出逃,蒙侯遣使询问我军,询问这股降兵下落。”
徐晃语气低沉:“约有三百余人,投入了兖州兵营地。现在该怎么回复?”
“又不曾投我麾下,他若不信,可来我营中搜查。”
赵基随意回应,又说:“臧使君故去后,兖州无主。兖州兵非我部属,只是与我联军,奉诏讨伐贼臣曹操。算起来,兖州兵也是我之盟军。若与蒙侯生出矛盾,我自会调解。”
徐晃闻言镇定了一些,他不想与吕布一方交战。
随即徐晃跟随赵基入营,又说:“有广陵名士张纮张子纲,自云是侍中故人,入营求见。末将安排此人以及随员入营,也派卫士监管。”
“既然是故人,稍后请他来见我。”
赵基又嘱咐说:“遣使告知蒙侯,就说明日我与他当面协商兖州之事。关乎兖州刺史之人选,我想他今夜不会乱来。”
徐晃点着头,也说:“末将也怀疑是蒙侯故意放纵俘虏的兖州吏士出逃,意在为难侍中。”
“随他吧,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返回并州,其他的事情不值得再流血。”
“喏,仆明白。”
徐晃应下,送赵基走了十几步,转身就去找使者。
而在吕布营地,大帐内小团营火燃烧,烟气从大帐天窗排出。
他侧身斜躺,手里抓着一卷竹简,目光凝重。
他已经派人去蒙县护送家眷并征集灾民中的女眷,只是大灾之年,男子还能结伴顽强生存,而女子生存下来的实在是不多。
不将赵基的基本要求满足,赵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撤军、率领军队去颍川。
从梁国、沛国北部、山阳南部以及陈留南部,短期内很难搜集到足量的适龄女子。
这不是敢不敢抢的事情,而是你没得抢。
已经闹出过矛盾,现在也不好要求赵基那里放宽时间。
对赵基来说,双方军队分别后,想要再次堵住吕布,谈何容易?
就连吕布自己也清楚,只要抵达颍川,接管朝廷,肯定会用别的办法处理这件事情。
他沉思之际,秦宜禄捧着一封木牍进来:“君侯,赵侍中回书。”
吕布起身而坐:“何事?”
“是兖州兵出逃一事,赵侍中回应他事前不知情,并说逃兵已入兖州州兵营地。他还说明日要与君侯商议兖州刺史人选之事。”
秦宜禄上前将木牍递到吕布面前的桌案,吕布伸手拿起来扫一眼,挑眉:“莫非他要将兖州给我?不对,他说的是兖州刺史。”
他开始回忆自己麾下资历合适的文吏,不由倍感扫兴。
这些文吏不管是不是兖州籍贯,都跟着陈宫走了,以至于他想抓住这个官位,也是口袋里没人可选。
资历、名望、才能这三个因素越高,就任后越容易抓住兖州;否则随意派个人,抓不住也是没用。
法理上来讲,谁接任兖州刺史,就能从赵基手里拿走这两千多兖州州兵的指挥权。
吕布沉眉思索片刻,感觉张杨就很合适,虽说有些屈就,可张杨不会背叛他。
当即就对秦宜禄说:“回去早早安歇,明日我与赵侍中议定此事后,会一同上表朝廷。”
“是,仆明白。”
秦宜禄拱手应下,后退七八步转身出大帐。
陈宫这伙人不在,也只能辛苦秦宜禄担任使者,谁让秦宜禄仪表不俗,擅长交涉呢?
至于明日家眷队伍抵达此处,秦宜禄没有机会夫妻团聚……这跟他吕布有什么关系?
想到明天就要把女儿交到赵基营中,吕布更是心烦意乱,抓起手里木牍丢入营火中。
各军夜禁之际,赵基与张纮一起吃晚餐。
此前彼此就有书信联系,赵基详细询问了孙策的状况,感慨说:“天下英雄,除我与孙伯符外,皆是老朽之辈,实不足虑。”
张纮提议:“侍中何不征孙策入朝?”
“朝中已经够乱了,无人能压制他。”
赵基见张纮疑惑,就解释说:“吕布所图甚大,又受公卿掣肘。若得孙策,必倚为爪牙。今日之吕布孙策,明日之董卓吕布也。”
这样解释后,张纮立刻理解了,也是轻轻颔首,说:“只是孙策据有下邳、彭城,未来难免要与曹操联合,扰我徐州不得安宁。”
“刘玄德是我盟友,我不能无视。”
赵基也在衡量此事,就说:“依我本意,表他为兖州刺史,使他入驻山阳,与曹操相争。然而此事还要与吕布协商,吕布另有心思,恐难达成。总之,我会想办法还徐州清净,好使吏民得以休养。”
这是持续获取徐州人支持的关键,张纮闻言拱手:“有劳侍中。”
“嗯,先生明日可一同参加会议,只是徐州方面,孙策自己不松手,很难将他请出下邳。”
“侍中,某甚得孙策亲近。若是求得彭城国相与其父破虏将军旧职,张某与陈元龙一起出力,或许能劝孙策放弃下邳,入屯彭城。”
彭城城邑很大,有八个县,因曹操屠戮的原因,彭城国地广人稀。
如果孙策军屯的话,仰仗泗水灌溉,也能生存下去。
赵基听了略思考,就说:“先生既然要回去,务必要以存身为要。观孙策行举,绝不可能轻易放弃下邳。如今袁术退兵,孙策必会全力侵攻刘玄德。所料不差,刘玄德难以抵挡。”
“此前我已征琅琊相萧建,东海相徐璆入朝,若是刘玄德兵败,我自会遣使调解、说和,表任刘玄德领琅琊国相,再请先生担任东海相。时机合适,内外合力,驱逐孙策。”
赵基做出最坏的规划,他觉得孙策肯定会去打刘备。
尤其是自己撤兵回并州,吕布入据中原西部,曹操大败返回中原东北角的时期里,是孙策极好的用兵环境。
就连袁术,也退兵淮南,去收拾孙策留在江东的旧部、家眷。
孙策想要保住家眷和内部凝聚力,必须狠狠暴打刘备,才能对内对外产生威慑力,不至于势力瓦解。
张纮也听明白了赵基的意思,如果彭城国相、破虏将军的职位无法吸引孙策,就立刻怂恿孙策,为孙策发展、生存而做谋,指引孙策去打刘备,将刘备驱逐到琅琊国,由张纮充当缓冲。
未来时机合适,内部再加上陈登,稍稍找点外部因素,就能把孙策骗出去,然后重迎刘备接管徐州。
彼此初次见面就讨论这种阴谋之事,两个人都不觉得违和。
甚至孙策叛乱,就有张纮怂恿的因素。
没办法,张纮是赵昱所举的孝廉,张纮也非常敬重赵昱。
对张纮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给赵昱过嗣,延续血脉。
如果没得选,随便找个琅琊赵氏少年就能了却这桩心愿。
而现在,从赵基这里讨一个庶子,则就十分的圆满。
第296章 心腹大患
次日,赵基从清梦中睡醒。
见帐外临近四更,他裹上一领斗篷走出大帐。
帐外两堆营火,卫士蹲坐在营火前静静守夜。
为了防风,这些卫士肩并肩而坐,背后是立着的盾牌。
见赵基走出来,值夜的许褚率先站起来,使得两队卫士都站了起来,有谯沛汝颖人,也有河北人。
许褚微微欠身:“侍中。”
赵基看着许褚左肩绷带,就问:“仲康怎么也来值夜?”
“这不过是皮肉小伤,侍中委我重任,岂敢疏忽?”
许褚回答着,而赵基解下斗篷给他披上,嘱咐说:“养伤最忌风吹受寒,今夜仲康若还是坚持,就在大帐中当值。”
“喏。”
许褚沉声应下,一副敦厚模样。
赵基也摆手示意其他卫士落座,感受着凌晨冷风:“再有半月,就要降霜了,这些年中原霜降准不准?”
“或早或晚,早的时候十月上旬就会打霜,但打霜后并不见冷;晚的时候,能延迟到冬月初。”
许褚想了想又说:“淮南倒是温润,奈何袁术不善治民。”
“呵呵,他呀,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治民执政?只是视民众如草芥,不用时任由生长,用时割取而已。”
赵基忍不住呵呵做笑,如果不是袁术彻底搅乱豫州、两淮,许褚这五六年间也不可能膨胀的这么快,从聚族而居膨胀到徒属宾客四千余家的大豪帅。
正是因为郡县秩序失控,而袁术又强行给治下郡县摊派人力、物力要求。
迫使百姓要么流亡,要么投靠附近豪帅,请求庇护。
即便这样,袁术也会通过拉拢、胁迫豪帅的方式,汲取人力、物力。
不知内情的,只知道这位淮南骷髅王可以虚空爆兵。
而知晓内情的,就清楚袁术是汲取民众血肉的顶级骷髅王。
若是未来袁术获胜,自然有人为他辩解,将种种人口损失归类于天灾。
杀孙策,是因为这家伙年轻,放任成长下去,以后这个同龄人会成为劲敌;此外曹操、袁术,纯粹是不当人,机会合适的时候,赵基准备慢慢炮制。
见赵基调侃袁术,作为袁术崛起时被动获利的豪帅,许褚沉默如金,不发表意见。
随后就跟随赵基巡视营地,巡营之际,外围斥候带来军情,层层传递,将军书送到赵基手中。
这时候天色破晓,赵基借着青蒙蒙的天色辨认字迹,内容简单,是陈留守将韩浩送来的,他将封存府库,率兵撤离。
这可能是曹操的授意,收拢可靠的中军兵力是一回事,也可能想用陈留储粮分裂自己与吕布的关系。
也不排除曹操是想送点人情,让自己早点走人。
以赵基对曹操的了解,可能吕布那里也会收到韩浩的通知。
不过淳于琼五千余人就驻屯在西边,自己与吕布大概率都抢不到陈留的粮食。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