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266节
如果提议征刘表入朝,等于逼迫刘表立刻称王、称帝。
身处庙堂之上,自然要避免这种称王、称帝的事情发生;只要还都维持在同一个朝廷之下,那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慢慢操作的。
真给逼反了,那就必须火速平叛。
若放任,等于鼓励其他人称帝,到时候各地都是皇帝、藩王,朝廷权威大丧,反而就没了价值、意义。
怎么处理南阳问题,才是新朝首要大事。
派个强势的人去,等于逼迫刘表加快造反。
赵基早有预案,就说:“我有两个人选,第一是原沛国相陈珪。由他出任南阳,可安荆州之心;其次是李通,此人部曲万家,留在汝颖之间,若与蒙侯联合,非社稷之福。”
赵岐闻言,想了想,就说:“析分南阳,以陈珪领南阳,分出来的新郡交给李通。”
李通的门第不高,麾下部曲以乡党为骨干,盘踞汝南西南时,李通就是强势的地头蛇,能轻易动员万余部曲作战。
如果让李通带着部曲迁徙,那很多人眷恋故土会放弃李通,李通能缩水到三五千家。
就李通这种野路子,面对郡守高位,不一定能忍得住。
再说了,在中原与吕布、袁术做邻居,对李通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见赵基点头,赵基是真的不在乎南阳。
赵岐又说:“刘表顾虑南阳大姓兼并三辅灾民后做大,朝廷可与刘表一起下令,督促各家释放三辅男女。那张将军如何安置?”
“弘农有段煨,我想请张将军暂任左冯翊,再迁京兆尹,未来做个使匈奴中郎将,远离州郡纷争。”
让张绣去三辅滚一圈,然后去守边,自然能避开许多政治危险。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赵岐也想给张绣找个好路子。
略沉吟,赵岐就问:“侍中几时能讨破李傕郭汜?”
“明年,我摘下李傕郭汜的头颅做成酒器,请台卿公鉴赏。”
赵基做出承诺,那可是曾经权倾天下的两个男人。
骆俊听着侧目不已,赵岐立刻表态:“既如此,老夫愿随侍中北上。”
倒不是怕赵基肃清三辅大姓,三辅大姓都已元气大伤,不值得赵基动手,除了苏氏。
“台卿公若是有意,我愿效仿张将军,拜台卿公为军师。”
赵基郑重拱手,赵岐快九十岁的人了,带着赵岐征讨关中,容易取信三辅残留的士人、军吏,瓦解李傕郭汜的外围势力。
他现在的体量,容得下这些苟延残喘的关中士人。
第304章 自谋出路
吕布营地,他时刻关注赵基。
当赵基派遣兵士入驻颍阴城后,吕布立刻邀请陈宫前来协商。
吕布也清楚自身的短板,自陈宫提兵抵达许县附近后,就主动与陈宫走动。
之前双方分兵的不愉快,也被双方有默契忽视。
只是如今的吕布,更显焦躁。
这样宰割天下的重要时刻,吕布也只能忍耐下来,耐心与陈宫交涉。
于是,吕布与陈宫乘车游览洧水之畔,说道:“赵元嗣与张绣小儿联合,也不算意外。南阳大姓有意依附于我,公台如何看?”
两人联合,才能有效控制朝廷。
此前南阳人与张绣貌合神离,随着赵基抵达,迷雾散去,南阳人拔营转移到颍阴之西,算是与南阳郡守张绣正式脱离。
南阳人也没有其他好去处,刘表太远,彼此本身就有矛盾;又不可能依附公卿,更不可能去跟宿仇袁术联合。
至于逆臣曹操,对南阳人来说更是下下之选。
目前南阳人势力最弱,只能依附吕布。
这样一来,就剩下李通与荀彧了,陈宫当即询问:“君侯可询问李通?此人是如何看法?”
“我许以南阳一郡,李通也愿与我协力,同匡汉室。”
吕布望着洧水河面:“荆州富庶,刘表勤王之心懈怠。若不肯遵奉王令,我自当护卫天子,亲征荆州。”
他也清楚,中原这个烂摊子,明年都得饿肚子,很多人会在饥饿中死去。
赵基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与天子一起南征刘表,广大吏士、梁沛灾民也是乐于支持的。
何况南阳还有三辅灾民,一起南下去荆州吃大户,顷刻间可以拉扯十余万大军。
比起饿死,更多人会选择战死,死也要拉着那些富庶人户一起死。
陈宫也清楚,吕布口中的尊奉王令,就是刘表穷尽所有,向朝廷输运钱粮。
这个事情,刘表即便乐意,荆州大姓也不乐意。
而一旦用兵,又有赵基肃清太原、上党大姓的前科在前,荆州大姓会紧紧团聚在刘表身边,举兵反抗。
真到了那一步,击败刘表,也会就势肃清荆州大姓。
对于这种事情,南阳人可不会念什么荆州乡党情谊。
南阳名为荆州,实际上光武帝以来,就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单元,根本没拿正眼看过南郡、江夏人。
荆州是三个部分,即南阳、荆北二郡,荆南四郡;影响力也是自高而低。
因袁术的原因,南阳人元气大伤,更是见不得荆北二郡崛起。
陈宫见吕布胸有良策的样子,就问:“刘表不服天子,君侯欲如何征讨?”
“呵呵。”
吕布做笑:“零陵郡守张羡受荆南之士爱戴,刘表深以为患,以上表朝廷欲迁张羡为桂阳郡守。其使者南阳韩嵩入朝,陈述此事。我欲拜韩嵩为零陵郡守,待其赴任,再迁张羡为长沙郡守。刘表若是不肯屈服,就依南阳人之策,析分荆南四郡为湘州,拜张羡为州牧。”
荆南四郡,最精华的就是长沙,人口极盛时接近百万。
陈宫听着沉眉思考,若按着吕布这样规划,张羡在零陵本就很有影响力,接任桂阳后再调长沙,可以将原来的零陵、长沙郡守挤走。
突然再擢为州牧,荆南三个郡就会团聚在张羡麾下。
张羡乃南阳涅阳张氏出身,等于是借朝廷之手,扶植南阳人控制荆南。
将荆南四郡从刘表那里割走,使刘表遭受南北夹击。
荆南人若是自为一州,自此也就能摆脱荆北二郡的压制,荆南士人自然支持。
荆州实在是太大了,此前南阳距离荆南甚远,虹吸、剥削效果并不明显。
刘表抵达后,荆南人立刻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压榨。
就眼前而言,荆南人与南阳人有相对一样的立场。
至于南阳人会不会因此而做大,吕布并不是很在乎,先解决冬季、明年的粮食、养军耗费,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荆南人是荆南人,南阳人是南阳人,终究存在本质不同。
可吕布的计划过于激进,那可是刘表,不是散乱的太原、上党。
仅仅是李通担任南阳郡守这个安排,就能让刘表警惕,提前下手。
见陈宫沉吟不语,吕布又说:“孙策与刘表有杀父之仇,待赵元嗣撤回并州,我就遣使相邀,以孙策为前锋。”
别人顾虑孙策临阵自立……吕布反而不怎么忌讳。
给孙策这个机会,孙策怎么可能会懈怠?
赵基想的是平衡中原,谁也别暴毙,相互耗着。
吕布又怎么可能乖乖消磨时间,拿刘表开刀就成了必然。
至于李通,他有选择的余地?
不肯听令,吕布就联合南阳人围死李通。
陈宫思索这件事情的风险,如果没能将刘表攻克,那朝廷就有崩解的趋势。
赵基抵达后闭营三日,就是在酝酿气氛,赵基临走前肯定要弄掉几个公卿。
接下来吕布如果战事顺利,胜利带来的威望可以加速弥补朝廷身上的裂痕。
若是战败,朝廷真有可能会碎裂。
到那个时候,诸刘率先称王,二袁又怎么会甘于人后?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陈宫不想看到那种局面。
一直控制朝廷,哪怕休养两三年,依旧能在政治高度上欺负二袁、刘表;就连赵基,也不得不收敛锋芒。
到目前来说,曹操已经跌落位格,与孙策、臧霸、刘备一个层次。
见吕布志得意满的样子,陈宫忍不住一叹:“君侯,南阳人擅长权谋,与之联合,绝非善事。”
“不与他们联合,刘表又岂是甘心奉献钱粮之辈?”
吕布斜眼看陈宫,只觉得这家伙一如既往的迟疑,没好气说:“今你我麾下,联合南阳、荀彧、李通各军,已不下十万。陈王已不再供粮,这个冬季要么壮士断腕裁撤吏士,要么饥馑度日。公台,你在我这个位置上,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陈宫不语,低下头。
吕布又是一叹:“赵元嗣储粮也是不足,断不可能借粮给我。若是向陈王强借,以陈王为人,必邀赵元嗣督兵前来解围。我军不能与赵元嗣交恶,我还需要他牵制袁绍,为张稚叔之援。”
他不可能放弃兖州,进攻刘表的时候,肯定需要赵基为张杨提供支援。
陈王与赵基已经盟誓,不能得罪陈王,也要维持友好。
这样的话,陈王与张杨互为唇齿,能保障他的后路、腹心安全。
中原四战之地,打曹操就要跟袁绍比拼元气;吕布不想单独去打,要打也要拉着赵基一起动手。
因此打曹操之前,最好攻取荆州,壮大自身,增加回旋余地。
这样来年与赵基联军讨伐曹操时,他治下疆域广袤兵多将广,能在联军时获得主导地位。
若是找机会将赵基扣在朝中,那并州之众也将为他所用。
综合前后,对刘表下手是他唯一的选择。
再要么就是去打袁术,袁术治下残破,精华却被大姓、豪强兼并。
袁术不难打,难的是从分布各地的豪强那里汲取人力、物力。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