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289节
赵基听了,在棋盘落子后感慨:“天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军师可遣使益州,替我探探刘璋口风。”
“这正是老夫的心思所在。”
赵岐握着棋子,沉默片刻后自我安慰说:“非老夫有意坏朝廷大事,实在是大将军扩张迅猛,必然滋生大祸。”
“我明白,他真快速整合荆益二州,名义是他整合,志得意满,也会对我下手。实际上这二州,不过是落到旧日公卿门生故吏手中。到那时候,鼓动他与我交兵,不过是一死一伤之结局,都无好下场。”
赵基略感无趣,反问:“这可是王仲宣所言?”
“算是吧,他拜谒老夫时,提及此事,请托老夫邀大司马赴宴,以便私下规劝大司马。”
赵岐老实答应,刘表的三个使者抵达后,都在游说相识的旧人。
目的很明确,就是鼓吹吕布威胁论,让赵基麾下来劝赵基。
大概这样,正式交涉时,才能降低刘表一方的代价。
彼此又落子十几手,赵岐毫不手软,堵死赵基的生路,赵基主动收拾棋子:“强盛的盟友,不是好的盟友。我怕吕布势力瓦解横死街头,也怕他统合兖豫青徐、南方四州。易地而处,他身边那么多人轮番进谏,也不会坐视我兼有雍凉。”
赵岐闻言呵呵做笑:“想来大将军那里也是如此做想。”
“嗯,此事我答应了,但春耕后我要在晋阳建设黄金台,缺乏材料。劳烦军师将我的难处告诉王粲,请刘景升助力一二。”
赵基说着笑了笑,明年青黄不接时,大家都会饿肚子,凭什么你吕布一方能吃的满嘴流油、膘肥体壮?
也不是赵基器量不足见不得盟友、朝廷做大,实在是如赵岐说的那样,这样也是为了吕布好。
吕布壮大的越快,越容易炸裂、暴毙。
最终便宜的,只能是与吕布合作的兖州人、汝颖人、南阳人与旧日公卿。
而最倒霉的,就是刘表、刘璋这两个宗藩重镇。
他们的存在,是朝廷威望的压舱石。
朝廷有威望,自己这个大司马才不至于太潦草、掉价。
这两个宗藩真被士人掏掉,朝廷这个招牌也就不值钱了。
董卓、李傕这些人都知道扶植宗藩的道理,可惜吕布环境更恶劣,已经顾不上了。
不止是他们,长江下游的刘繇,真当上游刘表、刘璋垮台后,刘繇也撑不下去。
失去这三个宗藩重镇,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见赵基能衡量其中的轻重,赵岐也松一口气。
给刘表说话,有公义在,也有还私情的因素。
客观来说,赵基也需要时间壮大,保留诸刘宗藩重镇,对赵基的好处更大。
第329章 搁置决议
赵基送赵岐出门后,返回中院时韩述在院内走动。
见赵基返回,韩述上前低声:“大司马,文丽回来了,酣醉情绪不好。”
“我知道了,找两个人照顾。”
“喏,韩栋正在照料。”
“嗯,七哥睡醒了通知我。”
赵基走向西院方向,韩述还跟着,询问:“西河郡草场该怎么分?”
“去卑让你问的?”
“是,去卑很想介入西河各部,主持一月的分草场大会。”
韩述神情自若:“上党、常山以及陈留之战,义从骑士亦有功勋。若都是安置在平阳各县,以后恐怕不好再迁徙。”
解散的匈奴义从骑士已经带着战利品、功勋奖章返回本部,获得了携带家眷落户太原、平阳的资格。
“不要排斥他们,他们现在比五部营好用。”
赵基抬手拍拍韩述肩膀:“划分草场是匈奴人的大事,等我选好匈奴中郎将人选,再做决议。”
“喏,仆这就回绝去卑。”
韩述拱手,赵基只是点点头,这不是韩述逾越,匈奴人都是绕过幕府机构与他直接联系,联系人只能是他的亲卫将,而非主簿之类。
等设立了匈奴中郎将,以后会由这位中郎将作为代表,参与匈奴各部的管理、调解。
每年一月,匈奴各部会碰头,划分草场。
大部划分后,大部内部再划分,小部之内会按着族系进行划分。
如果没有额外变动的话,基本上这就是一次例行的聚会,顺带祭祀天地、战神,并借此盟誓。
今年对匈奴各部来说发生了太大的变故,对去卑来说很想坐实右贤王的名位、影响力。
主宰右部的草场规划,哪怕是按着去年的方式进行划分,那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祭祀天地,向战神金像盟誓时,他这个右贤王是起誓人、主导者。
赵基进入西院,沿着木制走廊快步行走,经过的一座座木屋里,大司马诸曹正在里面处理公务。
腊月、正月,也是例行上计的时候。
各郡人口重新统计,他们正计算今年的人口、赋税与工程计划。
但赵基并未对代郡、雁门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进行实控,也只是更换了部分县令长、县尉。
原来的郡府行政团队并没有做多大的调整,这才是今后两三年需要细心调整,逐步加深掌握的关键。
整个建安二年,赵基的规划就是恢复太原、河东的生产力,保证建安三年能全年不挨饿。
要求真的不高,这两个郡稳固,倚仗现在的汉匈二百万人口优势,轻易可以抓稳其他各郡。
两三年时间,幕府诸曹掾属也能提拔一些人去当郡守。
好在他作为一个割据势力,反而不需要考虑什么边患问题,他才是目前最大的边患!
赵基顺台阶登上西阁,解下大氅挂在衣架上,就见州部主簿温恢正坐在角落里养神。
察觉到赵基返回,温恢起身端着一盘竹简走来,呈上:“大司马,这是本州今年的孝廉名录。”
赵基拿起竹简上下阅读,一卷竹简五百多字,记录一个郡六名孝廉备选的信息。
其中没有代郡的,代郡隶属于幽州,赵基把老赵塞过去当郡守,就是抢代郡。
不管是公孙瓒、袁绍、鲜于辅,都会给他这个面子;他也没指望老赵能在代郡做出什么事业,当个缓冲就行了。
并州除了塞外四郡外,余下每郡都有一卷,他阅读完毕后就说:“三日后安排他们来幕府接受考核,不能识字或不能书写的,我会进行口头考核。”
“喏。”
温恢应下,又说:“本州上计,明年赋税只够官吏俸禄度支。各处塞障守军,依旧不足。”
“幕府钱粮也不足,再忍耐忍耐。鲜卑或杂胡作乱,我自会讨定。”
“喏。”
温恢再次应下,拱手告退。
他也没指望能从赵基这里讨来什么拨款,明年注定开春后青黄不接时大家都得饿肚子。
虎步军都从一万八千人缩减到了一万五千人,虽说缩编的三千吏士转入了五部营。
可虎步军都开始缩编了,河东郡兵规模也开始压缩,其他地方也只能各顾各的。
温恢离去后,长史张昶来到赵基这里,拱手见礼:“大司马,雍州、凉州州部重组不宜再拖延。”
“你是担忧大将军那边推荐二州刺史或州牧?”
赵基示意张昶落座,张昶回答:“是,虽说朝中有元明公在,大将军提议不会通过。可终究不美,大司马宜早定人选。”
“还有什么事?”
“是关于刘镇南使者之事,仆奉命与其副使傅公悌会面后,以为其言论颇有见地,欲引荐给大司马。”
“那他能做雍州治中从事?”
赵基反问,张昶沉默了,举荐傅巽的话,虽说要承受傅巽的人情,可也要担责。
想到傅巽的为人才器,张昶道:“别无良选,目前此人为佳。”
李傕执政时,重设雍州。
雍州此前就存在过,拆掉后析出了凉州、朔方。
李傕执政时,拆凉州弄出雍州。
这个事情弄的很乱,李傕是北地郡,隶属于凉州,这么一拆后凉州分为了东西两部分,雍州反而在最西边。
“雍州之设,乃李傕乱政也,宜废黜此政。此事我会上表门下省,请求朝廷决断。”
赵基语气平缓,表达自己的态度:“雍凉合归于一,待我先征辟他为幕府从事,考察才能后再做选任。”
如果雍凉并立,地盘还是那么个地盘,但要设立两个州部,两个治中从事,两个主簿。
现在他没有那么多可靠人手接替,就连下面的郡县也没有掌握几个。
这种遥控,他宁肯不要,有尾大难除的隐患。
赵基思索着:“如今凉州以马腾、韩遂以及天水豪桀称强,草拟文书,向他们表达我的亲善之意。明年二月、三月时,我再重设州部。”
凉州的北地郡……李傕、傅氏的老家已经被北地胡侵占,这是诸羌混合汉边民、杂胡发展而来的新胡,不同于传统的诸羌、匈奴,被各方称之为北地胡、北地羌。
与之类似的还有秦胡、卢水胡,北地郡又不能取消,于是北地吏民内迁到左冯翊地区。
所以黄河以西,基本上也就三辅、天水还算稳固,诸胡少;再西边的陇西、金城等地也有马腾、韩遂这些军阀支撑着场面。
这两个人当年没少造祸,但与其他汉豪强一起保卫家乡的决心还是挺坚决的。
至于三辅、弘农,这是传统的司州地界,归赵彦的司隶校尉衙署治理。
实际上目前赵彦也就能治理河南尹、弘农郡,说是治理,也只是有官吏纠察大权。
具体执政,依旧落实在各县。
县,才是执政的基本单位;县府县吏编制三十多个人,郡府只有十几个人,州部二十余人。
不管是钱粮物资征派,还是徭役兵役的落实,都要一级级下令,由县令长负责执行。
县令长拒绝执行的话,州郡命令就是一纸空文。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