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332节

  可荆州大姓担忧吕布反手进攻荆州,既反对派遣精兵助战,也反对出兵扬州。

  蔡瑁、黄祖、蒯氏兄弟也都劝阻刘表,更耐不住蔡氏的软磨硬泡,只能放弃、改变此前的决定。

  可不出兵又说不过去,只能以交州牧张津举兵进犯,需要备兵防御为由,临时将甘宁这伙人推了出去。

  甘宁这些人已衰落到两千余人,又临时征募汉水流域的流民,组成一支三千余人的队伍北上为朝廷效力,参与讨袁。

  而益州方向也不乐观,刘璋很想将本州大吏赵韪派遣入朝,也想借此调整益州军队的配比,强化自身统治。

  可关东战况烈度之高,吓的益州人根本不敢远赴五千里作战。

  益州内部被刘焉、刘璋引为支柱力量的东州兵,说到底不过是关东的残兵败将。

  说是残兵败将,都抬举了这些东州灾民。

  这些东州灾民实属被驱赶的一方,为了苟全性命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远遁益州。

  到了益州,这些不敢在关东举杖称兵的弱者,反而成了刘焉父子镇压益州大姓的利器。

  但凡理智正常一点的人,也知道老虎吃狼,狼吃羊,羊吃草的道理。

  益州物产丰饶经济繁华,待在益州多惬意?

  朝廷的官位,对赵韪而言有什么意义?

  可刘璋以及益州大姓也要顾虑名声问题,如今调不动益州兵,也调不动东州兵。

  那只好层层摊派,从巴兵、叟兵、青羌兵,再到守关兵、射猎军,硬是组合出一支义从混编部队,交给一个倒霉的校尉李异督率,乘船顺长江而下,前往南阳。

  荆益二州联军极限缩水,然而甘宁抵达宛都后,更换珍藏的西蜀锦绣衣袍,腰悬七颗铃铛与宝刀,引着十几名雄壮扈从来拜吕布。

  甘宁盛气而来,想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给吕布。

  刘表腐儒不识货,他觉得边郡出身的大将军肯定能重视他。

  然而此刻的吕布,因南阳宿麦、夏粮大规模歉收而躁郁;原本期望有多大,现在失望就有多大。

  他已经受够了到处就食的命运,虽然能吃饱饭,可面子上很难看。

  至于刘表派来的这支乌合之众,吕布气恼之余,又怎么会正眼相看?

  大将军幕府内,吕布越看花枝招展的甘宁,越觉得这家伙匪气浓郁。

  如果是赵基穿戴鲜艳、红红绿绿的蜀锦衣袍,吕布多少还能看的过去。

  可甘宁身形魁梧,虽然一看就知道不好惹,可这样奢靡的装扮,是正常俸禄能养得起的?

  吕布身边不缺真正的勇士,甘宁引以为傲的勇烈……其实在吕布这里也就那么一回事。

  出于礼貌,待甘宁带着铃铛响声落座后,吕布就审视问:“刘镇南何以差遣甘校尉?据我所知,甘校尉乃益州巴郡籍贯,曾官蜀郡丞?”

  “回大将军,卑将祖籍南阳。”

  甘宁回答:“自原长沙郡守张羡以及韩嵩、娄圭等人奔逃交州后,交州牧张津举兵顺灵渠而来,荆南不安,刘镇南要备兵防御,实难分派大军参与讨袁。”

  “难道那五千关中长矛也能适应荆南战场?”

  吕布继续诘问,随即也就不再刁难,转而问:“就中原战场,甘校尉如何看?”

  “宜出轻兵,重夺汝颖二郡之粮。”

  “呵呵,我难道不知?只是袁术龟缩陈国,他不动,我如何能动?”

  吕布见甘宁竟然真敢提意见,就面露讽笑:“不知甘校尉麾下器械、粮秣可充足?”

  见此,甘宁拱手:“愿讨大将军军令,卑将自请为先锋,所乏器械、粮秣自可从汝颖补充完备。”

  “嗯,容我细思,且退下。”

  吕布说罢扭头去看魏续,魏续上前到甘宁身边,展臂:“甘校尉,请。”

  甘宁也不多言语,当面顶撞刘表,刘表都会处死他,更别说是吕布。

  见甘宁行礼后辞别,吕布眯眼审视甘宁背影,这个人给他的感觉很不舒服,仿佛赵基给他的感觉一样。

  不服管教,对尊长毫无敬意。

  很快魏续回来,端起蜜水饮一口:“大兄,这人如何?”

  “桀骜不驯,放他去汝颖,或许能闯出一番动静,壮大后又是一个孙策。”

  吕布转而问:“他给你什么了?”

  “不曾言语一句,什么都没给。”

  魏续如实回答,并说:“不过这样的人,也像是有本事的人。”

  “我家不缺他这点东西,要的只是一个态度。”

  吕布瞥视魏续:“就这样吧,你去支取三千石米,交给他。刘松要赴任雒阳,让他率兵护送。”

  赵基再惹他生气,第一次见面就如约给了两千匹马,只多不少。

  那两千匹马,就已经非常能体现赵基对他的尊敬了。

  与赵基比起来,甘宁给他的感官太差了。

  就这三千余器械不足的乌合之众,吕布连吞并的心思都没有。

  可作为大将军,甘宁又是出兵讨袁,该有的排场不能少。

  挤出一点粮食,打发到赵基那里,看赵基会怎么处置。

  处理了甘宁之事,吕布就回到自己的密室。

  密室内桌案拼在一起,桌案之上是沙盘地图。

  杨俊跟着吕布进入密室,上前揭走沙盘上的布。

  吕布双手撑着桌边,垂目观察沙盘,他也想要汝颖的夏粮。

  但更想将汝颖洗干净,就像南阳这样洗一遍。

  袁术正派人征粮,只要是主动配合的各县大姓,那以后都能名正言顺问罪、洗掉。

  比起汝颖、陈国可能要爆发的决战,他更期待徐州战场。

  徐州是赵基的自留地,那地方的官吏委任,基本上是赵基一方自行决定。

  他不好插手,但可以借袁术的手彻底打烂徐州。

  刘备兵败,徐州各将、郡县将不得不依附袁术,袁术自然会对赵氏党羽进行清洗。

  吕布也不是特别想要徐州,但打掉赵基影响徐州的根基,那么赵基今后只能困居秦晋之间,缺乏关东的呼应力量,会很好应对。

  否则徐州那边每年都能给赵基提供人才,这些人能帮助赵基压制、稳定秦晋。

  徐州的郡县官位,赵基也能用来安置西州士人。

  这大半年来,他已经看明白了赵基的操作。

  将不稳定的士人授官于徐州,进行排毒和考察。

  西州士人有出仕当官的余地,也不会留在本地与赵基硬扛。

  徐州,对赵基起到了助长声势、润滑、泄压排毒的作用。

  拔掉徐州,赵基很多事情就没法推脱。

  也不是吕布多么敌视赵基,而是身处如今的位置,压制赵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正确。

  身为盟友,防止盟友快速成长,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特别是四月以来南阳降雨寡少,军民气氛压抑、悲观。

  吕布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也是因为南阳有秋粮大范围歉收的隐患,才让刘表、荆州士人不敢保持合作。

  四月之前,雨水正常,刘表这里什么问题都没有,因为那时候的朝廷、吕布能养活自己。

  如果今年大范围歉收,南阳百万军民,去吃什么?

  去跋涉千里去中原就食,还是对近在咫尺的荆州下手?

  气候变化,引发粮食减产歉收……那么原有的政治立场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人不吃饭会饿死,快要饿死的时候,谁还管你盟约、长远规划?

  吕布理解刘表的顾虑……毕竟,真歉收绝产的时候,他也只能对刘表下手。

  喂饱南阳百万军民,比什么都重要!

第377章 计划改变

  雒都东郊,伊水汇入雒水的河口处。

  水车被水流推动,向岸边河渠汲水。

  赵基出巡至此,觅马于野地,他则引着亲近卫士在河渠里洗脚,纳凉。

  从这里向西边雒水上游去看,可以看到雒水南岸的辟雍、明堂废墟,如今那里是五部营的营地所在。

  就在他享受这片刻悠闲之际,使骑策马而来,还跟着护卫、引领骑士。

  来自晋阳的使骑矫健下马,举着防水漆木桶:“晋阳急递!”

  赵基也站起来,身边关尚快步过去接过漆木桶,转递给赵基。

  见漆印完整,赵基接过关尚递来的小刀剖开漆印,就问使者:“晋阳何事,竟如此紧迫?”

  “仆不知,只是子龙将军命仆当面呈交大司马。”

  使者如实回答,正常公文送到幕府行营,那边自然会处理,重要紧迫的军情会直接抄送赵基当面;如果是普通问题,就留着一起解决。

  赵基取出里面的公文,当即就翻阅起来。

  有赵彦的,也有贾诩的。

  对于贾诩提倡的提前出兵,赵基多少有些不情愿。

  陈国官吏、士人背叛陈王后,蛊惑陈国的军民,现在这些人与袁术处于良好的蜜月期。

  仿佛没有陈王,依附袁术后,陈国士民也能维持住原有的生活状态,似乎还能对外开拓疆域,去吃战争红利一样。

  面对贾诩的预判,赵基又不得不慎重,重新审视眼前的战局。

  固然,赵基对吕布是有信心的,公卿那伙人再愚蠢,也不会主动去谋杀吕布。

首节 上一节 332/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