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421节

  不止是她,就连皇后也非不可替代。

  天下形势变化急速,人心认知若跟不上形势变化,逆势而行,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赵基倒是对田春芳没有特别的感觉,就跟穿鞋子一样,有的鞋子格外贴脚。

  想了想,就说:“今日宫人中有一人十分柔顺,外柔内刚,左右称之为翼姬。我随身玉璧赠给了她,阿姐代我多多照顾她。”

  赵贵妃笑着应下:“元嗣不嫌弃即可。”

  “天下残破,各方扰动,我们这些人来回碰撞,谁又能完美无缺?”

  赵基说着拱手长拜:“阿姐留步,待明年春来,我会让阿淑、昭姬来寻阿姐作伴。若战事顺畅,她们也会提前来这里陪伴阿姐。”

  “元嗣费心了。”

  赵贵妃屈身行礼,目送赵基转身登车,很是不舍。

  这里看似植木圈地方圆百里,可她能出游的也不过行宫与自己庄园之间;其他更远一些地方,则需要皇后提议,掖庭令戴烈进行安排,一年也游玩不了几次。

  还有蔡昭姬与赵幸,她们来一次行宫庄园,随员也不少,出行成本不低。

  赵基找人给赵贵妃作伴是一回事,关键是想增强自家对行宫庄园内的影响力。

  免得放任不管,被皇后经营的水泼不入。

  皇后有两三处庄园即可,若全权管着方圆百里土地,这多少有些隐患。

  赵基可不想皇后在这里悄悄训练出一支舞蹈高手,练舞本身就能健体,也能锻炼舞者的反应能力,以及吃苦服从能力。

  训练得当,一批年轻的舞者转职为刺客,可能只需要一个值得她们牺牲的大义缘由。

  车骑队伍少了很多累赘,返程很快,向东三十余里路不做停歇,天色昏暗时分抵达汾水东岸一处小渡津。

  渡津的码头是新建造的,附近的屋舍、渡口津所也是今年才建造完毕。

  附近没有什么废墟遗迹,一眼看过去,乱世创痕已被抚平。

  也有可能是光线昏暗,视线距离有限,未能观察到远处。

  渡口津所,这里分配了五十家军户,外围是低矮的芦苇泥墙,平日也有十名轮番当值的虎步军,以及一名虎贲郎队官常驻管理。

  附近除了渡津外,视线内还有一处民屯,两处官佃,都是三四十户的规模。

  天黑渐暗,赵基从瞭望台上下来,并未登船。

  夜里航行过于凶险,没有必要的话,没必要赶路。

  他先来到马厩,随行虎贲、义从分出人手正在喂马,赵基常用的月里黑也正在享受精料。

  这的确是一匹良马,只是相对于白波时期来说,是难得的骏马。

  慑服匈奴后,赵基得到了许多良马,月里黑就显得寻常了。

  可这匹马意义非凡,是他从李乐手里抢来的。

  此刻与周围的马匹一起吃料,整体轮廓明显小一圈。

  即便这样,这依旧是一匹骄傲的马,没有其他的马敢来吃它的料。

  反倒是月里黑,明明有自己的料,反而会去左右马槽里挑拣来一口,甚至会蛮横甩头去撞,或者撕咬其他马匹。

  因为照看马群的吏士,肯定不会让它受委屈。

  这次被赵基抓了个现行,赵基见此对喂马的几个人笑说:“马儿得志,尚且猖狂,又何况是人?”

  “大司马。”

  几个吏士拱手行礼,赵基也只是笑笑,他还要骑乘月里黑,就不做惩戒。

  离开后,对跟上来的关尚说:“以后月里黑再抢马料,就用鞭子抽它。”

  “喏。”

  关尚立刻应下,他可对月里黑没有那么多的包容和喜爱。

  他的马,也没少被月里黑欺负。

第483章 战术投毒

  次日,天色稍稍明亮时,赵基所在的小船队扬帆起航。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气温凉爽宜人,阳光正好时,赵基走出船舱,来到高处观望两岸风景。

  因暖冬不曾降雪,两岸引汾水灌溉的好田要么滋生许多杂草,要么就是成片的宿麦。

  河流与道路附近的村庄是最快恢复的,赵基展目望去,已经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废墟里社、亭驿。

  心中欣慰,但想到一些事情依旧有些不高兴。

  例如贾诩,如果没有听贾诩的建议,坚持最初的计划,在驻军雒阳时躲避暑气,集训关中降军。

  那么中原战场上,己方会表现的更加耀眼。

  可怎么说呢,如果打的太过于骁猛,曹操肯定会十分警惕。

  正是因为自己打的太过于保守,曹操更想顺着杆子重归朝廷序列,他才冒险来赌,就是吃定自己不愿杀他惹出更大的动乱。

  曹操死,兖州乱,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还会使得袁绍势力更进一步壮大。

  易地而处,曹操大概也不会动手。

  曹操是一方面,还有朝廷、吕布;如果自己整顿关中兵后再出虎牢,吕布这里绝对不可能分兵协助,一开始就会严加防备。

  还有徐州战场,贾诩并不清楚刘备,贾诩担忧的徐州东线战场崩解,使袁术打出席卷之势。到那个时候,袁绍也跟着掀桌子,那朝廷就毫无价值了。

  说到底,贾诩为自己出谋,却选了个朝廷获益最大的立足点。

  自己的最初计划,因为相信刘备、徐州人的抗线能力,所以有很高的发挥上限;可贾诩、祖父不清楚刘备的韧性,所以他们看到了他们眼中的下限与风险。

  贾诩督促提前开战,更改后的计划,让他们眼中只能考二十五分到八十分的自己,能稳定考个六十五分以上。所以立场没问题,问题出在信息的判断上。

  自己了解刘备的韧性,所以原版自己制定的计划,摇骰子能投掷出四十到九十五。

  不过即便摇出九十五点又能如何?

  每年粮食产量恢复速度摆在那里,己方核心人员发展、壮大都需要时间。

  不可能因为一场史诗大胜,就令世人倾倒、拜服。

  现在不是秦末乱世,秦末乱世都没经验,按着惯性走,很快就平定了。

  经历了秦末、新莽之乱后,现在各方谁敢轻易投降?

  就算投降了,不进行反攻倒算,对方的影响力不会消除,反而有再次振臂高呼扯旗造反的可能性。

  若是大肆杀戮降军,清洗从属势力,那内部各种人员关系错综复杂,就很难产生凝聚力,对外也不会有吸引力。

  所以一开始就不该大肆兼并,特别是用柔和手段兼并底蕴强盛、地方文化充满韧性的地区。

  这种地方就跟抱脸虫一样,勉强吃到肚子里后,就会被寄生。

  因此今年的关东讨袁战争打的不亏,把曹操框进来弄死,长远来说更是大赚。

  没了曹操这个不稳定因素,关东方面未来的变化就很容易预估了。

  吕布就算长袖善舞,他又能拉拢谁?

  刘备有被拉拢的战略价值,可刘备这个人是那么好收买、笼络的?

  稍稍稳不住形势,年满二十岁时的天子就能让吕布知晓什么是帝室光荣传统。

  赵基是真担心吕布稳定中原,形成第二个,还是擅长军事的曹操。

  实在是没办法,只好把董贵妃以及大多数勋贵女眷给朝廷送过去,这些从出生成长,再到经历各种政变的勋贵女眷,不管嫁给谁,都会让她的丈夫提升一级或两级的政斗经验,以及相关的积极性。

  怕吕布真正匡扶汉室,也怕吕布暴毙,只好把这些血液里流淌着政斗基因的女眷送过去,能提升吕布麾下将校的政斗经验,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换言之,也等于削减了吕布集团的发挥上限,并提升了下限短板。

  赵基独思之际,两岸只要有军屯据点,都会动员一支三十余人的骑士队伍来岸边巡哨、护航几十里后就撤离。

  为了护卫他的安全,雀鼠谷南端正临时聚集周围的虎步军骑士,他们将参与陆地护送,直接送到雀鼠谷北端的冷泉关为止。

  接下来的行程,就安全许多,唯一有隐患的就是雀鼠谷路段。

  汾水有许多拐弯、浅滩,山区也易于藏匿贼人。

  因此冷泉关已经封锁南下的航道,不准其他官船南下。

  此刻两岸参与护航的虎步骑士……除了虎步军参与外,也会携带家中子弟跟随。

  赵基也不缺这点护卫力量,只是想顺路看看两岸军屯所内的牛马储备,军功赏赐时,牛马才是赐下最多的酬功物。

  官牧负责繁育良种,扩大种群;想要畜力快速在民间壮大,目前只能依靠免除徭役的军户,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经营家业。

  按着畜力耕地面积与耕地产出草料来说,这其中很容易达成平衡。

  这也就是社会秩序稳定的情况下,民间有多少耕地,就能养多少牛马……因荒地、轮休的原因,其实可以拥有更多的畜力。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官府不能肆意强征畜力,这是百姓主要的财富,官府强征一次,会严重打击民间持有、增殖畜力的积极性。

  往往中枢开一次头,以后州郡县三级就敢屡屡强征、小范围征派、强租。

  另一个前提就是气候要稳定一些,千里大旱连草都不长,人畜都会遭受生存考验;也不能有频繁涝灾,这是各种灾病的根源。

  就在赵基解散军队,前往晋阳之际,集结在黎阳一带的袁军主力也顺河而下。

  孙策也集合军队于济南,准备在这里与袁绍决战。

  只是孙策以防守为主,并没有分兵攻掠青州东部、胶东半岛的心思,全军布置在济水南岸,依托历城构建防御工事。

  放弃了济水北岸、黄河南岸的狭长地带,袁军可以轻易在仓亭津、高唐津登陆。

  可问题也很明显,袁军在济水流域缺乏渡河舟船。

  与孙策陷入长期对峙,等到公孙瓒完成动员,那袁绍就陷入全面被动。

  为了早日决战,袁绍只能命令青州各军在济水下游的乐安集结,企图两面夹击。

  然而,从长江撤离的孙贲、孙静、孙权等孙氏宗族、乡党旧部船队走海路北上。

  在琅琊完成最后补给,这支两万多人,算上家眷五万多人的庞大船队绕胶东半岛而来,并沿途投放军队,分兵攻掠空虚的东莱郡、北海国。

  青州各军后方不稳,要么主动和谈依附于新州牧孙策,要么携带家眷部曲跨过济水、黄河,向平原国撤离。

  袁军主力能做的就是盯死孙策,为青州豪强迁徙、逃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协助。

首节 上一节 421/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