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292节
“我们自己拿就好!”
见状,骊萍非常不好意思,麻烦这群和自家儿子,一般年纪的战士。
但养殖队的成员,怎么可能给骊萍拒绝的机会?
二话不说就把行李扛起来了,甚至还得抢一抢,动作慢了都没得扛!
看他们这“如狼似虎”的架势,估计要不是担心吓到赵跃进三人,他们都能将赵跃进三人,一路扛进营区!
“走!叔叔阿姨,咱们先去住的地方,好好歇歇!”
“我们团的团长啊,刚才知道你们到了,特意给我打了声招呼,让我好好招待你们!”
“一路上累了吧?咱们先去歇歇,晚点一块吃饭!”
说罢,史继东非常自觉的肩负起了“导游”的职责,引着赵跃进三人,便要往营区里走。
“班长!还没登记呢!”
“嗨!又不是外人,登啥记啊?”
还不等史继东作答,负责将赵跃进三人一路接到陇西的军务参谋,便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
“叫你过来,就是为了让你这个当儿子的,亲自过来接一接自己的亲人。”
“现在人都接到了,还墨迹啥?”
“叔叔阿姨一路上都累坏了,你赶紧带他们进去歇着!”
“登记的事有我呢,不用你操心!”
“就是!都自己家人,整这么多幺蛾子干啥啊?”
说罢,史继东根本不征求赵卫红这个当事人的意见,便起哄似的命令道。
“全体都有!”
“带着咱爸咱妈,还有咱叔,回营咯!”
“是!”
在住宿地点的选择上,再次充分体现了赵卫红,如今在347团之中的地位。
家属探亲,在部队是常有的事。
而在“安置家属留队住宿”这个环节中,其实有着很多讲究,并且能充分体现部队特有的“人情世故。”
一般来说,部队里有三种地方,可以安置到队探亲的家属。
干部宿舍,招待室,还有平日不对外开放的小公寓。
这三种之中,干部宿舍属于是最差的级别了。
因为这地非常偏僻,把家属安置在这,几乎是明摆着在告诉来队的亲属,你们的到来,其实是给部队添麻烦了,容易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探完亲了就抓紧走人。
招待室,则属于是“不好不坏”的级别,但要是碰上那种没有干部宿舍的独立驻防单位,招待室也就成了最差的级别了。
而在这一环节,最高的“礼遇”,自然是将家属,安置在小公寓当中了。
至于这些“待遇”,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全看当事人在部队之中的表现!
表现愈好,当事人家属来队之后的待遇,便会愈高!
而若是狗班长见了都摇头的兵,哪怕其家属的地位,有多么显赫,也不可能得到像赵卫红这种顶格的“待遇!”
这就是部队里的“人情世故。”
只要能力强,肯吃苦,在部队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其他人发自内心的敬意!
而赵卫红在347团的表现,那还用说吗?
当然是小公寓“安排”上啊!
说是公寓。
可实际上,347团这座经常要招待外宾的独栋公寓,跟别墅也差不太多了!
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和一尘不染的各类陈设。
一直生活在农村的赵父赵母,竟是有些不好意思在这里落脚!
“儿啊,要不给我们换个地方住吧?”
“这么好的地方.我们要是住了,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妈!”
一听这话,本来还为团里的超规格待遇,而感到有些惶恐的赵卫红,瞬间便变得坚定起来。
“有什么添麻烦的?”
“这房子你就住!”
“不光现在住,以后也能住!”
“等儿子有钱了,就在城里买上一间大房子,给你,还有我爹,我二叔,全都接到城里住!”
“你们要是不愿意进城,那咱们就在老家,盖上一栋和这个一模一样的大房子!”
父母,一直都是赵卫红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而现在,还要加上赵跃进这个二叔!
赵卫红之所以在部队,豁出命似的训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搏出一个光明的前程,好让这三位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能够过上他曾经承诺过的“好日子!”
“好好.”
尽管知道这如此开心的时候,不应该哭。
但骊萍还是不受控制的,再一次流下了眼泪。
“我的儿真的是出息了!”
今日份第二更送上!
吃个早饭,东流就去睡觉咯!
兄弟们晚安!
第211章 赵跃进:这特么还是我侄子么!
“叔叔阿姨,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诶!好好.”
送走了过来打招呼的方浩然,骊萍对着赵建国有些恍惚的询问道。
“他爹,这是第几个了?”
闻言,赵建国下意识就想掏出旱烟,砸吧几口。
可看着公寓内气派的陈设,赵建国最终还是忍住了烟瘾,转而略显自豪的开口道。
“忘了.”
“这一下午,来的人就没断过,我哪记得住哟.”
自从赵跃进三人,来到公寓后。
347团“慕名而来”的人,真可谓是一个接着一个。
魏刚,郭军仪,严纪明,方浩然
基本上所有和赵卫红打过交道的干部士官,全都抽出时间,亲自来看望了一下赵跃进三人。
尤其是赵跃进,他能感受到,这群人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来的。
毕竟,347团现在认识赵跃进的,也就只有常定方这么一位团长。
而常定方清楚赵跃进的性子,不可能把他的那些事,大张旗鼓的弄得人尽皆知。
换句话来说,这群干部士官,全都是看在赵卫红的“面子”上,才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看望赵卫红的家属,也就是赵跃进三人!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本就有些困惑的赵跃进,顿时更懵逼了!
这小子,在部队里,到底都折腾了些啥啊?
看着咋感觉比老子当年混的还要好呢?
想到这,在又打发走了一位前来拜访的军务参谋后,赵跃进赶紧示意赵卫红把门关上。
霎时间,热闹了一下午的公寓,终于变得安静起来。
“卫红啊”
很是复杂的看了看在他眼中,已然有些“陌生”的侄子。
赵跃进沉吟片刻,终于还是问出了心里的问题。
“你在部队.过得咋样啊?”
“挺好的啊!”
一听这话,赵跃进顿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拍了拍赵卫红的脑袋。
“我还不知道你过得好?”
“瞧瞧我和你爹你妈来了之后这阵仗”
“他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哪家首长下来检查了呢!”
可能是由于过于激动,赵跃进还极其罕见的爆了粗口。
“跟二叔说说,你在部队,这段时间都干啥了?”
“那个教导员,又是怎么回事?”
闻言,赵父赵母也是赶忙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只言片语。
显然,他俩对于赵卫红在部队的生活,也是好奇的很。
虽然赵卫红每个月都会往家里寄信,顺便把自己的津贴寄回去。
但文字寄托的情谊,虽然浓厚,可毕竟有着篇幅上的限制。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