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454节
毕竟,要是没有赵卫红掀起的血雨腥风,他们职务前头的“副”,怎么变成“代?”又怎么变成“正?”
就冲这一点,他们给赵卫红磕上一个都不为过!
不过,常定方明显不想让赵卫红和他们多打交道,就像是生怕他们把赵卫红带坏了似的。
到了武装部后,常定方懒得和他们废话,给赵卫红把绶带,红花之类的装饰,往身上一戴,端上牌匾就要走,给在场的这群“大人物”都给看愣了!
这也没到队伍出发的时间呐?
可眼见赵卫红这位主角,已经在常定方的带领下,朝着院外走去。
其他随行人员不管愿不愿意,也只能一边挥舞着“热烈祝贺赵卫红同志荣立一等功”的横幅,一边跟上赵卫红的脚步。
宏大的队伍招摇过市,在鞭炮与锣鼓的喧嚣声中横穿城区,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了蓝田县的每一个角落。
从今天起
蓝田县多出了一位将要被载入县志,光宗耀祖的一等功臣!
可当走出城区后,跟在赵卫红屁股后头的随行人员忽然琢磨过味,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这个.”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赵卫红同志的老家,是不是距离县里有点远?”
“.”
此言一出,代县长身边几位本来不应到场的大人物,登时就傻眼了!
本来按照计划,他们横穿市区之后就应该直接登车,乘车赶到赵家村门口,再摆开阵势,敲锣打鼓的把喜报送到赵卫红家里。
可由于常定方的缘故,所谓的“计划”,根本没来得及和赵卫红通气。
出了市区之后,赵卫红和端着牌匾的几位战友,依旧在自顾自的朝前走去。
又走了半个小时,眼看着就要走到附近的村里了。
几位平时不怎么运动的“大人物”,顿时就受不了了,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在场的另一位,看上去有些苍老的中年男人。
很明显。
这位才是他们这群人的主心骨。
看着赵卫红和常定方等人,依旧走的十分起劲的身影。
这位“大人物”咬了咬牙,毅然决然的追了上去!
“走!继续走!”
“不走到赵卫红同志家里,怎么能够显示的出我们当地对于一等功臣的重视,怎么能够凸显出我们对赵卫红同志浓重的感激之情!”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领导呢。
就连不好意思追上去和常定方沟通,都能说的这么有水平!
见领导都这么说了,在场的其他人也只能硬着头皮,忍着脚下火辣辣的痛感,继续朝前走去。
可以料见,今天过后,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脚下都要生出血泡。
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正好能让他们好好回忆回忆,什么叫属于劳动人民的奖章!
“咚咚咚!!!”
“砰砰砰!!!”
听着村口突然传来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大动静!
赵卫红的二姑忽然凑到窗前,仔细瞧了两眼,片刻后忽然惊呼出声!
“这不是赵卫红那个兔崽子么?”
第327章 爹,妈,二叔,我回来了
“你这败家老娘们!”
话音未落,赵卫红的二姑夫立马冲了过来,十分粗暴的捂住了妻子的嘴,惹得对方一阵挣扎,甚至还对着自己拳打脚踢!
然而二姑夫此刻,却是并没有和她计较的心思。
紧张兮兮的朝窗外看了两眼,二姑夫并没有看到赵卫红的身影,只瞧见漫长的队伍敲锣打鼓,拉着横幅,朝着赵卫红家的方向走去。
“你刚才,瞧见卫红了?”
见妻子居然还敢“理直气壮”的点了点头,二姑夫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立马恨铁不成钢的大骂道!
“既然瞧见了,那你还嘴上没个把门的?”
“村里前两天的事你忘了?村长家两口子到现在都没回来,连孩子都送到外地去了!”
“现在又折腾出了这么大阵仗,你还以为卫红是当初那个任你拿捏的傻小子呢?”
一听这话,二姑终于想起了村里这段时间传起来的风言风语,也意识到了自己刚刚对赵卫红的称呼,着实是有些不太妥当,但嘴上仍是不服气似的倔强道。
“有你说的那么邪乎么?”
“我可是他二姑!”
“二姑?”
“还记不记得卫红去当兵之前,你上门要账,回来之后我是怎么跟你说的?”
“你还知道你是卫红二姑呢?”
闻言,二姑夫嗤笑一声,这个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此刻的神情里,写满了说不出的嘲弄。
“当初卫红上学的时候,年年初一都是第一个上咱家拜年,二姑,二姑夫,喊的那叫一个亲。”
“可现在呢?”
“卫红有多久没和咱们两口子说过话了?”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亲疏远近,你心里得有个数!”
一提起这档子事,二姑夫又想起了当初自己妻子擅作主张,到赵卫红家“讨债”的事,语气也随之愈发的不客气了起来。
“现在人家把钱还你了,你没什么好说的了吧?”
“这钱你不觉得拿着烫手?”
“因为几百块钱,断了一门几十年的亲戚!”
“还想让人家认你这个二姑人家不记恨你就不错了!”
窗外的队伍,渐渐远去,很快就连沸反盈天的锣鼓声都听不到了。
赵卫红的二姑夫盘腿坐在炕上,很是烦闷的“砸吧”着烟袋。
屋内很快便被朦胧的白雾所笼罩,看上去就像是蒙了一层滤镜。
明明自家门外的街道上,已经恢复了平日里空荡荡的模样。
可曾经在村长妻子的撺掇下,上门“讨债”的二姑,却还是依旧怔怔的望着窗外,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
她是不知道现在的赵卫红,已经今非昔比了么?
倒也不然。
多少也在这红尘中活过了几十载,就算没怎么离开过赵家村,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赵卫红的二姑还是懂的。
赵家村也不是什么很大的地方。
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不消一个上午的功夫,就能从村口的大槐树,传遍整个村子。
突然来到村里的一大堆军装小伙村长两口子的“离奇失踪”.还有前段时间来到村里的黑色大奔.
再加上现在这个由赵卫红站在主位,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说明二姑当初认为再也翻不了身的赵卫红,现在已经出人头地了!
无可辩驳的事实,就摆在赵卫红的二姑面前,可她就是不想接受。
更准确的说,她是不想承认自己错了。
但.如果没发生这些事情。
以赵卫红当初对她们家的亲热态度,刚刚路过的时候会不会停下来,走进屋内,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自豪的介绍道,这是我的二姑?
念及于此,一抹悔意终于出现在了这个耳根子极软的农家妇人的心头。
但这抹悔意,来的实在是太迟了。
至于赵卫红的其他亲戚,看着赵卫红荣归故里的模样,更是说不出的错愕。
其实赵卫红前段时间回家的时候,他们在私底下也闹出过一点“风言风语。”
觉得赵卫红是在部队里犯错误了,不然好端端的,怎么会回家?
可这还没几天的功夫,赵卫红便带着满身荣誉,杀回了赵家村,彻底击碎了这个流言,也击碎了这帮亲戚心里最后的侥幸!
而那些当初没有落井下石,甚至还拉了赵卫红家一把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此刻终于确认。
赵卫红.是真的出息了!
“卫红,你咋又回来了?”
“这是啥?我瞧瞧”
“一等功臣之家?二等功臣之家?”
见状,赵卫红家目前辈分最高的长辈,也是少有的在赵卫红落榜后,依旧和赵卫红家保持来往的亲戚——六叔爷,有些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这人岁数大了.眼神就不中用了.看东西老是还有重影”
“这咋还又是一等功,又是二等功的.”
“卫红啊,你给叔爷讲讲,这两块牌匾,都是给谁送的?”
“叔爷!”
很是自然的走到六叔爷的身旁,扶起他的手臂。
赵卫红一边搀着他慢慢朝前走去,一边很是骄傲的介绍道。
“这两块牌匾,都是你侄儿孙的!”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