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457节
【第二卷,涅槃,完。】
第329章 军旅生涯的新篇章!
“放心吧妈,我能有什么事啊。”
“军校说白了也是部队,我能有什么不适应的。”
“啥?跟同学好好相处?”
“妈!那是战友!”
“好好好,我知道了。”
瞥到了突然进门的常定方,脸上满是笑意的赵卫红向母亲告别道。
“好了,妈,先不说了。”
“告诉我爹别太累了,领着全村人致富,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等放假了我就回家。”
依依不舍的挂断电话,赵卫红这才注意到,常定方的手里,还拿着一张轻飘飘的A4纸。
见状,赵卫红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心跳突然便漏了半拍。
自打从家里回来后。
赵卫红便一刻不停的开始了提干的相关流程。
民主调研政治审查提干测试
作为一等功臣,赵卫红享受的是“保送入学”的待遇,荐举单位是116师。
通俗的讲,就是由116师出面,作为担保,对各个军校说我这有个好苗子,是当军官的料,谁喜欢谁就拉走.
其实除了考学外,剩下的所有提干环节,从本质上讲都可以算是“保送入学。”
除非当事人在入读期间犯下了极其严重的错误,军校才能够给出“打回原单位”的惩戒措施,不然是无法拒绝各个部队推荐上来的人选的。
每个师级单位,每年都有着数量不定的荐举名额,用于推荐本单位符合提干要求的人才入读军校。
要是本单位符合提干要求的人数较少的话,哪怕仅仅是满足提干的最低要求,也就是两个三等功的相关人员,也能够无需竞争,便直接入读军校。
平日里需要竞争,那是因为推荐入学的名额有限,而符合提干要求的人才又有很多。
要是立下了二等功,甚至是一等功,那没的说,直接保送入学就完事了。
可二等功和一等功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年年都能有。
很多时候,普通军人想要提干,只能靠着两个三等功,慢慢“熬”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让谁直接拿这个名额,都显得不太合适,自然要在自家单位内部进行一番竞争,用成绩来决定名额的归属。
而赵卫红当然省去了这些环节,直接“内定”了一个名额。
可理论和体能测试,赵卫红还是需要参加一下的。
因为提干不仅只有立功这一个要求,还要对当事人近几年的年终评价,体能和理论成绩,任职经历等方面,进行考察。
有任何一项不满足要求,就算立了功,也照样不能提干!
从这就能看出来提干的难度了。
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不过,对于在jun区比武中,拿下双第一,撰写的论文还登上了内参的赵卫红来说。
这点程度的考验,显然不算什么。
至于民主测评,政治审查之类的环节,那就更不用说了!
懂不懂“活爹”这两个字在347团之中的份量啊?
在“是否同意推举赵卫红同志为本年度保送入学候选人员”的不记名民主投票中。
警卫连直接全票通过,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而政审,对于“五代贫农,根正苗红”,本身还是一等功臣的赵卫红来说,根本算不得是一个审查环节,完全就是走个流程!
眼下,所有提干前的流程都已结束,赵卫红已经在焦急和期待中,等候了好一段时日。
瞧常定方脸上那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他手里文件的内容,也就呼之欲出了。
“卫红,猜猜这是什么?”
常定方嘴上看似在和赵卫红卖着关子,实则手上非常痛快,立马便将文件,递给了赵卫红。
毕竟,他手里这封文件,可是赵卫红开启新生活的标志。
常定方不想耽误赵卫红,收获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咕咚.”
有些艰难的咽了咽口水,赵卫红伸出手去,有些颤抖的接过了薄薄的文件。
文件明明只是轻飘飘的一张A4纸。
可当赵卫红拿到手里后,却是感到了一股重若千钧的分量。
就像是攥住了一个做工复古的门把手,赵卫红必须用尽全力,才有可能打开挡在身前的这扇大门。
而在这扇大门之后,是赵卫红憧憬并畅想了无数次的全新生活!
“呼!”
深深地吸了口气。
赵卫红的眼神一瞬间便变得坚定起来,将这篇,不,是这把开启自己干部生涯的“钥匙”,拿到了自己面前。
黑色加粗的醒目标题,霎时映入眼帘。
【根据2005年度全师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暨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工作安排,现将《116师2005年度优秀士兵录取名单》予以公示】
而公示名单正文最开始的内容,赫然就是赵卫红的名字。
【姓名:赵卫红】
【性别:男】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士兵证号.】
【录取院校:炎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这就是116师今年唯一一位,被保送入学的一等功臣的待遇。
不光信息被放到了第一个公示,就读的院校,也是号称“军中水木”的国防科技大学!
抛开只有军官进修时才有资格入读,号称“将星摇篮”的国防大学不论。
在炎国所有的军事院校里,只有常山的陆军指挥学院,拥有和国防科技分庭抗礼的资格!
但从常山陆军指挥学院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
这是一所专门面对陆军开放的军事院校,在综合性上,明显不如涵盖了海陆空全部兵种的国防科技大学。
而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已经不再是单一兵种之间的较量,讲究一个“多兵种协同立体作战。”
对于注定要在信息化部队建设这个领域,发光发热的赵卫红来说,就读综合性更强,能够让他对海空军进行了解的国防科技大学,无疑是最好的安排。
“卫红,珍惜机会,好好干!”
“这可是国防科技大学,我和你二叔当年都没去过!”
常定方勉励赵卫红的话语中,隐隐带着一丝丝艳羡之意。
在他和赵跃进当兵的那个年代,对于提干人员的培训,还远不像现在这么正规。
扔到军校里培训十个月,返回原单位之后,就算是干部了。
并且由于是培训的缘故,这份在军校中就读的履历,并没有算作常定方的学历。
不然身为团长的他,档案里也就不会只有高中学历了。
不过,从实际意义的角度出发。
常定方的学历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这份培训的经历,都显得不是特别重要。
毕竟只有十个月的时间,抛开正常的节假日,军校里还维持着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每天的早操和体能训练环节雷打不动,能用在军事理论学习上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
常定方能有现在的发展,更多的,还是靠着自发的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学习,而非是几次培训的经历。
可现在的情况,明显不一样了。
军事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
一大批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新装备不断列装,对指挥员的理论水平和军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是常定方是现在提干,再到军校里就读十个月,最多也就是对信息化作战,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至于成为信息化部队建设的人才,甚至是信息化作战的指挥员,明显不太可能。
而赵卫红就读的时间是多久?
三年学习,一年实习!
算上实习的时间,赵卫红要在军校里待满整整四年!
常定方都有些不敢想象。
就凭赵卫红的性子,给他这么长的时间,专门进行理论学习
这不光是和赵卫红同批入学的学员们的噩梦,恐怕也是国防科技大学,各个专业教授们的“噩梦。”
可以料见,赵卫红毕业之后,便会成为在军事素养和理论水平等方面,还要超过常定方这位团长的优秀军官!
这也是常定方这一代基层军官的悲哀。
信息化部队建设的初期,需要他们这群很多只有高中学历,外人眼中的“老大粗”,挑起大梁。
为此,常定方不惜在私底下点灯熬油的进行理论学习,用功的劲头丝毫不亚于赵卫红。
但他们,却很难见到炎国的信息化部队,真正成型的那一天。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