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484节
“部队建设,作风先行!”
“甭管素质如何,军人最重要的就是作风!”
“然而在这群有资格担任班长的大三学员身上,我却是一点也没有看到军人该有的作风!”
“别说是军官了.我个人认为,以他们现在的表现,根本就不能被称之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说到这,赵卫红为了能够让晏文渊更直接的了解到这件事的严重性,索性给晏文渊讲了一下刚才的事情。
“就在刚刚,两位和我有些不愉快的大三学员,拿着两条华子,来找我赔礼道歉!”
“呵我们团长都舍不得抽这么好的烟!”
“校长,这样的事情在基层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但在咱们科大就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我看不到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只感受到了他们想要弄虚作假,抓紧把事情糊弄过去的渴望!”
“我说句难听的,这样的人到了基层,考核和检查时,要是被考官指出不足,难不成也准备用华子来解决问题?”
“把这样的学员送到基层,委以重任,是对科大教育水平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咱们这支部队的不负责任!”
“.”
“你说的那两个学员。”
“其中是不是有个孙礼?”
闻言,赵卫红明显愣了一下,口中下意识的回道。
“您怎么知道?”
“难怪。”
轻轻的摇了摇头。
晏文渊并没有回答赵卫红的问题,而是专注的看着赵卫红,有些突兀的询问道。
“所以呢?”
“你打算怎么做?”
“校长,我认为.这些大三学员,通通都需要回炉重造!”
“他们的理论,素质,可能已经达到了军官的要求!”
“但他们的作风,还有脑子里的信念,却还远远达不到一个军人该具备的水准!”
“相较于大一学员,更应该接受‘新训’的,是他们这群即将到基层实习的大三学员!”
“我准备通过这场切磋,让这群大三学员意识到身上的不足,同时证明自己有带着他们‘回炉重造’的能力!”
赵卫红并没有注意到。
随着他真情流露的发言,晏文渊脸上的神情变得愈发精彩,看向赵卫红的目光中更是充满浓浓的欣赏之意!
一心为公的赵卫红,在为了这些事情发愁。
晏文渊又何尝不是?
晏文渊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被他给予厚望,希望能给科大带来一些改变的赵卫红,居然还不等他有所交代,便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在赵卫红身上,晏文渊感受到了许多兵龄,级别,远比赵卫红更久,更高的军人,都不具备的担当!
发现问题,那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就算级别,职务之类的“外物”不够,也不要紧。
赵卫红只想解决掉这些问题,让这个被他深深热爱着的集体,能够更好的发展!
敢为天下先,当为天下先!
这就是一个从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军人,应当具备的担当与血性!
不愧是被魏副首长放在“心尖尖”上,任谁开口都不肯放走的人才!
霎时间,晏文渊想要把赵卫红“留在”科大的渴望,顿时更强烈了!
这样的人才,放到基层带兵简直就是浪费了!
在晏文渊看来,赵卫红就应当作为军人的标杆,留在科大“开枝散叶”,争取为炎国培养出无数像他一样的军官!
这不比赵卫红在基层当个主官什么的,更有作用?
念及于此,晏文渊的心底立马涌起了一股冲动,想要再给魏副首长打个电话,把赵卫红挖走!
可脑海中忽然浮现,魏副首长那带着浓浓乡音的怒斥,却是让心头一片火热的晏文渊,立马冷静了下来。
前两天才被魏副首长骂完.
要是现在再去提挖人的事,魏副首长估计就得飞过来打人了!
“咳!”
将心底的渴望与对赵卫红的欣赏,稍稍压下。
晏文渊清了清嗓,对着赵卫红一脸赞许的开口道。
“你看到这些问题,并产生这样的想法,这很好。”
“我支持你这样做。”
说到这,晏文渊忽然望向了远处的训练场,平静的语气里渐渐带上了一丝冷意。
“古人云,达者为师!”
“卫红,对于咱们学校所有学员,甚至是很多教员来说,你才是达者!”
“不是要切磋么,那就去吧。”
说罢,晏文渊竟是直接召集刚刚参与会议的全体成员,与赵卫红一道,朝着训练场的方向大踏步的走去!
“其实我也很想看看。”
“我们学校这群即将开始实习的大三学员,与真正的军人之间,究竟有着多少差距!”
第347章 这他吗是什么牲口?
“礼子,那边什么情况?”
“让你传个消息,怎么大队长和校领导都来了?”
见到孙礼回来,正聚在一起的大三学员立刻朝他如是发问道。
孙礼的脸色格外阴郁,先是恨恨的朝着赵卫红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才阴沉的开口道。
“我跟大队长说赵卫红带着大一学员,炸营了!”
“他们就全都跟过来了”
“你疯了!”
一听这话,王浩立马露出了十分激动的表情,张嘴便是质问!
“炸营?这话能随便说么!”
“再说了,赵卫红是什么人,你忘了吗?”
“你说他带着大一学员炸营,校领导怎么可能会信?”
“怎么没人信?”
孙礼指了指不远处的校务部主任。
这位对赵卫红抱有极大成见的领导,正喊来了黄勇,脸上的表情怒气冲冲,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令黄勇连连赔笑,显得格外卑微。
“还有,浩子,你还没看出来吗?”
孙礼忽的上前,来到王浩身旁,用只有他和王浩能听到的声音开口道。
“咱俩已经把赵卫红得罪死了,挽救不回来的那种!”
“只要他还在科大一天,他就得给咱俩添一天的堵!”
“眼看着就要实习了,咱俩难不成还要因为一个他,就退出新训?”
“这可关系到咱俩未来的实习去向!”
“事关一辈子的前途,他想毁了我,那我就毁了他!”
“.”
闻言,王浩猛地向后退了两步,十分不可置信的看着面色阴郁之中,带着一股子癫狂的孙礼。
王浩的心里,忽然响起了一声充满诱惑力的低语,提醒着他孙礼说的,其实是对的。
像他们这种从地方高考上来的军校学员,未来毕业之后的去向,那都是有说法的。
哪怕是不当兵的人,也都知道军人在边境,绝对要比在内地有前途的多。
如果像赵卫红担任三军纠察期间的中队长杨骁那样,被分配到了警备区,卫戍区之类的地方,那这辈子的上限估计也就是个中校或者是上校了。
当然,这类地方学员,也不是毫无选择。
比如他们可以选择去炎国的西边,西北这种艰苦边远地区。
这些地方别说军官了,连义务兵都缺,陆军的待遇都堪比海军,却还是年年都招不满人。
要是在这种地方俯下身子,默默耕耘,未来的发展必定不可限量。
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与决心,在这种连电视和电话都没有信号的地方,度过自己的一辈子的。
纵使身上穿着军装,并且即将下基层,要被人怀揣着恭敬与向往,喊上一声“排长。”
可很多大三学员,依旧向往着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
就如同严纪明,在赵卫红刚刚来到军营时所发表的讲话那般。
其实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把部队当成了一个跳板,一个让他们能够留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的跳板。
孙礼便是这种人,非常典型的代表。
“浩子,别管他是什么人!”
见王浩的表情有些挣扎,在大三学员之中,地位远远不如王浩的孙礼立马趁热打铁道。
“提干的又怎么了?”
“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跟咱们一批的提干生,不照样被咱们压下去了?”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