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493节

  “尤其是他那个外号!”

  “活爹!”

  “你想想,能被一群当兵的叫活爹,甚至连士官,干部在私下都这么叫,赵卫红得是个什么人?”

  一听这话,周围一众学员都露出了非常震撼的表情,眼神飘忽,似乎对赵卫红被称之为“活爹”的事迹,非常向往。

  足足过了好半晌,才有一位学员宛若呓语一般的开口道。

  “活爹.这外号起的可真好。”

  “对于那群大三的狗娘养的来说,赵卫红可不就是他们的活爹么!”

  这话立马引得宿舍里的学员纷纷点头,显然对这样的说法非常认可。

  很快,赵卫红这个伴随了他一整个义务兵生涯的外号,便在科大的校园内,不胫而走。

  不得不说。

  四连长当初选择用“活爹”来称呼赵卫红,实在是太特么贴切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且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赵卫红,可不就是他们的活爹么?

  而赵卫红一人单挑王浩等人的事迹,更是为这个称号赋予了一缕传奇色彩。

  甚至在中午开饭的时候,都有一群极端狂热的新学员,在去往食堂的路上找到了赵卫红,也没有上前和赵卫红交谈,只是高呼着他们为赵卫红准备的“口号!”

  “活爹来了,大一的就不用受气了!”

  “活爹来了,公道就就有了!”

  这要是不知情的人听见了,准得以为这群大一的“新兵蛋子”受“压迫”了呢。

  “使不得,使不得!”

  对此,赵卫红本人则是颇为哭笑不得,心说怎么到了哪,都有人叫我活爹啊?

  不过,赵卫红也不能“放任”这样的现象在科大内流传。

  他现在已经很高调了,不需要其他人来帮着自己“出名”了。

  尤其是以校务部主任为首的一批人,明显看自己很不顺眼。

  虽然赵卫红并不在乎这群人如何看待自己,但是他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让晏文渊难做。

  委婉的将找到自己的大一学员,全都打发走。

  赵卫红这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随即看向一脸坏笑,似乎在看自己笑话的黄学锋和杨邵武二人,没好气的开口道。

  “看够了吧?”

  “嘿活爹卫红,这外号谁给你起的?”

  “你俩吃不吃饭?不吃饭就别进来了!”

  见黄学锋哪壶不开提哪壶,赵卫红翻了个白眼,都懒得搭理他,便自顾自的走进了科大极其“壮观”的食堂。

  每年人数最多的时候,科大的校园里,足足住着两万多名师生。

  科大可不是普通的大学,学生觉得食堂的饭菜吃不惯,还能出去下个馆子啥的。

  所有师生,一律执行军事化管理。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别说学员,就连教员在工作时间想要离开科大,都得向上级打报告,征得同意后才能外出。

  至于普通的学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两三个月能出去透透风,那都算是过年了!

  是以,全校所有师生,都需要在校内吃饭。

  而想要容纳这么多人在饭点同时就餐,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光是一个大一,就“配备”了两座食堂大楼。

  并且各个都是四层小楼,比普通基层连队的主楼还要大!

  尽管来到科大已经好几天了。

  但每次开饭的时候,都是赵卫红这个“资深吃货”,最为幸福的时刻。

  食堂的“配套设施”都已经这么豪华了。

  而作为重头戏的饭菜,那就更不用说了。

  赵卫红在基层最喜欢,并且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的红烧肉,在科大的食堂里顿顿都有!

  并且味道还非常不错,丝毫吃不出来“大锅饭”特有的那种寡淡味道。

  每顿饭足足有三种以上的主食,炎国各地菜系的招牌菜也是应有尽有,饭后还有花样繁多的水果,点心,用于解腻。

  要不是赵卫红定力够强,在基层过惯了苦日子的他,进了食堂估计就舍不得离开了!

  “阿姨,您这有盆么?”

  站在熟悉的窗口,赵卫红有些腼腆的对着窗口里身着制服,看上去已过中年的食堂阿姨询问道。

  而对面的食堂阿姨对赵卫红明显印象很深,见到赵卫红便立马十分惊喜的欢呼道。

  “哎呀,娃子,你可算来了!”

  说罢,食堂阿姨便将赵卫红扔在了原地,转头对着其他同事热情的招呼道。

  “快来快来!这娃子又来了!”

  “对!就是那个要拿盆吃饭的娃子!”

  赵卫红:“.”

  悻悻的挠了挠头,赵卫红正要开口,便见自己对面的窗口,突然围过来一群食堂的工作人员,那看向赵卫红的炽热眼光里,仿佛有明亮的星星在不断闪烁。

  “娃子,要吃饭啦?”

  “.对。”

  “还是用盆吃?”

  “.对。”

  “听见没有,我就说我没骗你们吧!”

  最先和赵卫红交谈的食堂阿姨叉着腰,很是得意的和身旁的同事炫耀了一阵,随即便笑吟吟的递给了赵卫红一个脸蛋大小的不锈钢盆。

  “给,娃子,阿姨特意给你准备的!”

  “吃完了就给阿姨拿回来,不用洗,阿姨帮你收拾!”

  科大的食堂工作人员,并不像基层部队那样,都有着“炊事员”的身份。

  算是专属于科大的机关食堂工作人员,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编制,但是没有军籍,专为师生的一日三餐服务。

  除了做饭,这群工作人员还要负责清理食堂,包括清洗学员用过的餐具等工作。

  从这就能看出来,科大主并不怎么注重培养学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独立能力。

  而是避免学员将时间与精力,花在生活中的各项琐事上,转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

  这也是让独立惯了的赵卫红,感到很不适应的地方。

  像是洗餐盘,收拾食堂这种小事,在基层的时候都是要自己去做的。

  再比如洗衣服。

  在347团的时候,这项生活中的小事,可难倒了无数在训练场上叱咤风云的基层战士。

  倒也不是因为衣服难洗。

  而是因为347团地处东北,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冬季。

  宿舍里面还没有热水,想要“爱干净”,勤洗衣服,那就只能用冷水。

  赵卫红至今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洗迷彩服时的场景。

  寒冬腊月,赵卫红面前是泡了一夜的迷彩服。

  当赵卫红以“破釜沉舟”的决绝姿态,将手伸进盆里时,刺骨的寒意立马直逼十指的骨节。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经历非常严苛的“酷刑。”

  赵卫红强忍着疼痛,花了半个小时洗好迷彩服。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十指的关节处依旧泛着寒意与刺痛,好几天才能好转。

  所以像是赵卫红这种,身处辽东,还依旧能一年四季,都让身上的军装保持的整洁如新的军人,那是真狠人!

  而那些身上的军装,污迹斑斑,给人一种“训练强度特别大,作风特别硬”之感的军人,其实在训练场上未必能有多积极。

  只不过是觉得洗衣服痛苦而又麻烦,懒得去洗罢了。

  可科大呢?

  宿舍楼,每个楼层都有两间水房。

  每间水房都有一个很大的洗衣机,能同时洗十几人的衣服!

  更过分的是,旁边居然还有通体由不锈钢打造,占地面积巨大的老式烘干机!

  这可是04年呐!

  在洗衣机还算是普通人家眼中的奢侈品,甚至是很多人家都不知道“洗衣机”为何物的时候。

  科大的学员们,就已经享受到“洗衣机加烘干机”的待遇了!

  一想到孙礼等人已经享受了两年这样的生活,赵卫红就气的牙根直痒痒!

  就他们那不堪入目的表现,对得起这么好的生活待遇吗?

  也怪不得很多刚刚下到基层的新排长,会因为指使别人给他洗衣服的事情,惹来白眼,甚至是爆发冲突!

  基层又没有洗衣机,这群新排长在军校的时候就没亲自动手洗过衣服,身上还有着“洁癖”之类的臭毛病,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想要指使别人帮他去洗么。

  基层很多战士,尤其是新兵,确确实实会出于敬爱班长,亦或是想要讨好班长的想法,在休息日主动帮班长洗衣服。

  这样来看,既然班长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各个新排长也享受享受,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被人要求去做,和自己主动去做,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首节 上一节 493/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