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07节
张杰连连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
万历闻言,当即指着地图道:“宣府镇到朔州一线朕会安排大同镇和宣府镇的人马转运粮草,朔州城到府谷一线就交给你们了。
朕会命人在这里搭建浮桥,你们一个月从朔州城转运十万石粮草到府谷,有没有问题?”
这个虽然有点累人,但问题应该不大。
反正累的不是他们,到时候说是万岁爷的旨意就行了,累死那帮家伙都不关他们的事。
张维忠和张杰连连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
万历又指着地图问道:“张将军,府谷到神木再到榆林卫再到三山关一线的道路能通粮车吧?”
你是真不会打仗啊!
那一线是能通粮车,但是,那一线距离北虏的地盘很近啊,最近的地方才十多里,虽然地图上都有长城守护,但延绥镇的长城已经被北虏挖的千疮百孔了啊。
我就不告诉你。
你就等着粮道被截吧你!
张杰连连点头道:“能啊,万岁爷,我们自己转运粮草走的也是这一线,没有一点问题。”
那就差不多了。
万历假假意思忽悠道:“现在这十万大军带的粮草只够吃半个月左右,十天之内,朕会命人把浮桥搭建起来,你们速速回去集结人马,准备粮车,浮桥一搭建好,你们立马派人马过来帮忙转运粮草。”
好嘞,我们这就去通知王崇古王大人。
张维忠和张杰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说罢,他们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外面就传来了马蹄声。
万历听见马蹄声,嘴角不由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
这两个家伙应该会通知王崇古,让内套的鄂尔多斯诸部组织人马来劫粮道。
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万历想了想,又指着地图问道:“杜将军,你觉得内套的鄂尔多斯诸部能集结多少骑兵?”
杜松闻言,小心道:“万岁爷,这具体的数量末将估不出来,因为内套地方太大了,适合养马的地方太多了,鄂尔多斯诸部这些年的骑兵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他们去年就曾集结最少三万骑兵入寇延绥镇,这就证明他们肯定不止三万骑兵。”
三万骑兵都不止是吧?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那行,到时候你和如薰轮流率一万骑兵保护神机营的粮车。”
这一万骑兵对三四万骑兵能干得过吗?
正常情况下,大抵是干不过的。
他就是要让王崇古和北虏都以为这粮好劫。
第118章 土木堡之变重演
万历好像真不会打仗,就是一通瞎指挥。
他竟然选在保德州渡河去平叛。
这么走的确是从京城到宁夏镇最短的行程。
如果绕道风陵渡,走西安府,经固原镇去宁夏镇平叛,那最少要多绕上千里。
但是,这条路线却是最危险的。
因为府谷距离内套鄂尔多斯诸部的距离就不到百里了。
他竟然还选择走府谷、神木、榆林卫一线转运粮草。
那条道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北面的长城啊,距离北虏有多近可想而知。
他这简直就是把粮草送给北虏来劫啊!
如果他绕道风陵渡,走西安府,经固原镇去宁夏镇平叛,那反而是最安全的,北虏几乎就不可能杀到风陵渡和西安府。
他这么一通瞎指挥,那着实出人意料。
王崇古收到消息,那都惊喜不已。
小皇帝是真的乱来啊。
英宗为什么被俘?
那就是因为带着大军在边镇瞎转悠。
延绥镇那可是比宣府镇和大同镇还要危险。
小皇帝竟然不知死活,要走延绥镇过去平叛。
这下,土木堡之变真要重演了。
十万大军一旦粮道被断那绝对不战自溃。
到时候再让北虏一围,弄死小皇帝,让不到两岁的皇长子继位登基!
万历真会走府谷、神木、榆林卫一线运粮吗?
这个他倒不是骗人的。
没过几天,他便调来了几十艘水师的蜈蚣船,而且,蜈蚣船连搭建浮桥用的铁链和木材都运来了。
七月甲午,一大早卯时许,天刚朦朦亮,保德州渡口码头附近便响起一阵马蹄声,数十员身着鱼鳞甲的将领打马狂奔出营,来到了渡口码头北面的黄河边。
这其中就有万历。
此时,岸边都已经挖出了一块十余丈宽方圆的平地,上面还堆积了数堆胳膊粗的铁链和大腿粗的铁柱,还有木方、木板什么的,旁边一排排水师将士早已等候多时,数十艘蜈蚣船也离开岸边,在河面上来回游弋起来。
黄河上搭建浮桥并不容易,特别这里水流还比较的湍急,古时的蒲津桥所在之地也就是蒲州城附近水流可是平缓得很。
万历看了看河面上肉眼可见的激流,颇有些担心道:“邓将军,都准备好了吗,没有问题吧?”
邓子龙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万岁爷,您就放心吧,这里还没滦河下游宽呢,这么长的浮桥末将都带着手下将士搭建过不下十回了。”
这次的浮桥不一样啊。
万历看了看河岸的高度,又问道:“这次朕想让铁链从船舱顶上过啊,没问题吗?”
邓子龙连连点头道:“没问题的,万岁爷,铁链本来就是从甲板上过的,从船舱顶上过只是麻烦一点而已。”
那就行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邓将军,那就开始吧。”
邓子龙闻言,连忙打马上前,朗声下令道:“下铁桩和木桩,准备接船。”
那一排排水师将士立马行动起来。
他们有的拿着皮尺在岸上丈量距离,画圈刨坑,有的抬着大腿粗的铁柱子就往坑边移,有的则是抬着大腿粗的木桩往水里跑。
不一会儿,岸上便立起了一排半人高的铁柱,水中齐腰深的地方也立起了一排木桩。
紧接着,两队孔武有力的水师将士便抡起大铁锤就是一阵敲。
铁柱和木桩固定好,一艘船舱明显加固过的蜈蚣船便划了过来。
那站水里的水师将士接过船上递下来的木材就如同搭建码头般一阵敲打,那艘船很快就跟水里的木桩连接在一起,定那里不动了。
岸上的水师将士麻利的把五根铁链往铁柱上一绕,然后把准备好的插销往铁柱中间的圆孔里一插,铁链的一头就固定好了。
紧接着,岸上的水师将士便合力抬起铁链往水中走去,船上的水师将士也麻利的拿出梯子,爬上船舱的顶端。
他们用特制的钩镰一勾,五根铁链便被勾上去了。
紧接着,他们又把特制的钩镰像穿针线一样穿过船舱顶端五个特制的圆孔,再合力一阵拉,五根铁链便好像定在了船舱顶端了一般。
万历见状,不由得举起小望远镜细细一看。
原来,船舱顶端固定了五根小腿粗的铁管,铁链穿过铁管之后那自然就跑不掉了。
那铁管好像就跟一百来斤的火炮炮管一样粗细,一样长短。
铁管应该就是利用炮管的毛胚做的,只是内壁和外壁就稍微加工了一下,没有精细加工而已。
这边铁链刚刚穿过船舱顶端的铁管,那边就有五艘蜈蚣船轮流划过来,用特制的钩索把铁链沟过去,往栓缆绳的大木桩子上一栓,随即便全力往对岸划去。
岸上的水师将士则如同传递东西一般站成五排,抬起铁链就往过递,铁链竟然就这么被飞快的拉往对岸。
不一刻钟,铁链就被拉到对岸了,对岸好像也固定了一艘蜈蚣船,而且样式跟这边的一样。
铁链被拉到对岸以后,对岸的水师将士竟然直接就用钩索将铁链钩到船舱顶端,然后就穿过铁管,往下拉去。
这时候万历就有点不明白了,他忍不住问道:“邓将军,中间的船怎么办,不用穿铁管吗?”
邓子龙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中间的船上铁管都是两个半圆的管子合起来的,反正这东西就是用来固定住铁链的,没有什么精细的要求,只要两边伸出来一点边子,有钉大铁钉的孔就行了。”
哦,原来还有半圆的管子合一起的。
看样子这邓子龙的确勤勉,操练的时候都在动脑筋。
那边五排水师将士如同拔河般一通吆喝,五条铁链很快便被拉出水面,拉得笔直,紧接着,他们又把铁链往对面早已钉好的铁桩上一绕,再把销子一插,铁链便固定好了。
接下来就简单了,一艘艘船舱加固了的蜈蚣船划到铁链下面,把五根铁链往半圆的铁管里一通撬,然后把上面的半圆铁管盖上去一钉,九艘蜈蚣船便被定在河面上了。
紧接着,船上的水师将士便把一块块三丈长的厚木板从船舱里不断抬出来,往船舱顶上递,船舱顶上的水师将士将木板往两边的船上一搭,大致调整了一下相互之间的距离,然后就挥动着榔头开始敲钉子了。
两边岸上的将士也开始根据船舱顶端距离河岸的高度,开始用各种木料搭建斜坡,麻利得很。
这搭建浮桥的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辰时许,朝阳刚刚升起,一座七八丈宽的浮桥竟然就搭建得差不多了。
保德州和府谷的老百姓见河面上突然间冒出这么一座壮观的浮桥来,那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万历见状,却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
这座浮桥还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后套平原那边的河道很多地方差不多也是这么宽!
紧接着,他就好像真的在重演土木堡之变一般,直接率十万大军过了河,一路走神木,过榆林卫,然后直入距离鄂尔多斯诸部放牧之地不到三十里的宁塞堡,停那里休整起来。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因为宁塞堡距离通往宁夏镇的三山堡都不到百里了。
他如果率六万骑兵冲过去,那都不用半天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