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10节

第233章 俘虏赚钱

  京城二月还是春寒料峭,宛平西面的永定河两岸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神机营又调来了上万将士,避暑山庄也调来了上万匠户,还有上万辆拉煤的马车那都汇集过来了,神枢营还拉来了朵颜三卫俘虏的上万青壮。

  彭国公戚继光、定国公徐文璧、永年伯王伟和工部尚书陆光祖等都亲自在此坐镇。

  他们不但要把这边的煤矿全开出来,还要修建永定河上的大桥,还要建造俘虏居住的房舍。

  这会儿那第一处发现煤矿的山窝那都被刨平了,一排排房舍正拔地而起,永定河上的大桥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万历都下旨了,这边的一切都要在三月份之前完工,那自然没人敢怠慢。

  大家都在没日没夜的干,甚至俘虏都没有偷懒。

  这会儿大明的建造技术真不是一般的高,人那也不是一般的多,建造东西的速度那简直不要太快。

  二月中旬,永定河的冰层融化之前,成平桥便建好了,成平之意其实就是阜成门到宛平,兼且有天下承平的谐音。

  万历收到消息,那是立马便带着上万禁军轻骑赶了过来。

  这天一大早还不到辰时他便已经来到了新建好的成平桥跟前。

  成平桥是一座单拱桥,跨度足有十丈许,离水面的高度也有两丈多,看上去那着实雄伟无比。

  至于为什么要建成单拱桥,那是主要是因为冰天雪地的在河里建桥墩太麻烦了,而且,单拱桥好过船,这么高的单拱桥八百料的蜈蚣船都能来回穿梭。

  万历驻马桥头,举着望远镜细细扫了扫,随即忍不住赞许道:“与绳,这桥建得真不错,朕都没想到这桥这么快就能建好。”

  陆光祖连连谦虚道:“万岁爷,建桥就是工部的职责,微臣要这么一座桥都建不好,那这工部尚书就不用当了。”

  嗯,这人实在,办事也认真负责。

  不错,不错。

  万历又用肉眼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这桥跨度这么大,不会垮吧?”

  拱桥看上去着实给人感觉有点悬,这么大个拱弧,下面全是空的,这年头又没钢筋混凝土,而且上面还要过上千斤的煤车,难道不会跨吗?

  陆光祖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放心,这桥跨度还不算是最大的,真定府的赵州有一座跨度比这更大的。

  赵州桥跨度足有十一丈半,而且还是隋朝时期修建的,距今都已经快有千年之久了,还是结实得很,没一点问题。”

  嗯,赵州桥朕倒是听说过。

  原来赵州桥的跨度比成平桥还要大啊。

  隋朝修建的桥到现在还没问题,那这拱桥肯定没问题。

  大明造桥技术那肯定比隋朝高,隋朝那会儿可没大明这么多专门钻研造桥的官员和匠户。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运河在哪里开挖确定了没?”

  陆光祖连连点头道:“万岁爷,微臣去查探过来,外城西南角的护城河距离永定河最近的地方也就十里左右,从那里开挖最合适。”

  这十里左右的运河应该很简单,京杭大运河可是长几千里。

  万历琢磨道:“与绳,你觉得,一个月挖通这条运河需要多少人手?”

  这个。

  陆光祖小心道:“万岁爷,这条运河您准备挖多宽,又挖多深。”

  朕可没钻研过这些东西。

  万历很是干脆道:“这个你来考虑,反正这条运河要跟通惠河一样,能过八百料的蜈蚣船。”

  这个倒也不是很难挖。

  陆光祖估摸道:“万岁爷,若是想一个月挖通,那最少得征召两万青壮。”

  两万青壮啊。

  这个简单。

  万历直接对戚继光道:“元敬,你命神枢营将士把朵颜三卫俘虏的青壮全拉过来,老哈河谷那边应该最少还有三万吧?”

  那边俘虏的青壮倒是够的。

  问题就是,拉这么多俘虏的北虏青壮到京城附近来挖煤挖运河有可能会出事啊。

  戚继光小心提醒道:“万岁爷,如果那些俘虏的青壮闹事那京城都会有危险啊,毕竟,运河就是连通护城河的。”

  他们还敢闹事?

  万历冷冷的道:“你让神枢营将士告诉他们,谁敢闹事,株连九族。”

  呃,这么狠的啊。

  戚继光缓缓点头道:“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他们干活好像没一点劲头,就算把剩下三万多俘虏的青壮全拉过来一个月不知道能不能挖通这条运河。”

  这个问题。

  万历想了想,随即挥手道:“走,带朕去看看那些俘虏。”

  戚继光闻言,连忙一马当先,带着上万禁军轻骑过了桥,来到山窝里开出的矿洞旁边。“

  这会儿上万俘虏正在上千神枢营将士的看管下边修建房舍边挖煤呢。

  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虽然没一个偷懒的,都在动,但一个个却跟没吃饭一样有气无力的。

  万历举起望远镜细细扫视了一番,心里便有数了。

  大抵是因为干这活计没有一点利益,而且,这些活计都比放牧累多了。

  看样子,也得让俘虏赚点钱,要不然这效率太低下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命人跟他们说,赶紧把房舍建好挖煤,挖煤是有工钱的,挖一百斤给一文工钱,挖一千斤给十文工钱,他们一个月能挖五万斤那就算五百文,挖十万斤就给发一两银子。

  这些工钱他们可以买粮食,买生活用品,这些东西还可以托京营将士送给他们的家人。”

  您还给俘虏开工钱!

  不过,这钱好像不是很多,因为现在煤炭的批发价都是一钱银子一百斤,一千斤就是一两银子。

  也就是说,给俘虏算的工钱跟售价比起来压根就不算什么。

  关键,开了工钱这帮家伙干活就有劲了,挖的煤肯定也更多了。

  戚继光闻言,连忙点了点头,随即招过带队的神枢营佐击将军细细交代了一番。

  很快,神枢营将士就吆喝开了。

  那些俘虏的朵颜三卫青壮闻言,果然瞬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干劲满满。

  他们就是以为没钱拿,干多干少都一样,累死累活也赚不到钱,所以才这么有气无力的。

  现在听闻挖煤还有工钱发,他们是瞬间就感觉浑身是劲啊,一个月一两半两银子虽然不多,但买的粮食也够家人吃饱了。

  这会儿明军将士给他们的家人发的口粮也就够每天煮点稀饭喝,好歹他们还能挤点牛奶羊奶什么的,要不然那会饿得走不动路。

  如果他们能赚到一两银子一个月,那不但家人能吃饱了,还有点余钱买点布回去做衣服呢。

  大明这边的布可是便宜得很,一两银子就能买三匹,他们只要买上三匹布,那都足够给所有家人做几套新衣服了。

  万历见状,微微笑道:“你看,他们不是来劲了,以后拉他们出来干活都给他们算点工钱,最低十文钱一天。”

  戚继光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转头对陆光祖道:“与绳,这下人手够了,二月底之前应该能把三万多俘虏的青壮拉过来,下个月初一开挖,月底完工,有没有问题?”

  这一下差不多多了一倍的人手那还能有什么问题。

  陆光祖连连摇头道:“没有问题。”

  定国公徐文璧见他们聊完了,这才小心道:“万岁爷,您看,这煤炭生意谁来负责啊?”

  以前朕不是让你负责的吗?

  你小子怎么突然间又问起来了?

  万历干脆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定国公徐文璧小心道:“万岁爷,这里可是有上万俘虏的青壮挖煤啊,看他们这劲头,每一个每一天怕是不止挖一千斤。

  这一天就是一千多万斤啊,怕是不大好销,不过,如果一天真能卖出去一千多万斤,那利润就相当的恐怖了。”

  嗯,这煤炭生意做起来利润的确挺恐怖的。

  要知道,这光是京城一地啊,一天一千多万斤那就是一千多两银子啊,一个月最少四五万两,如果大明一百多个州府一千多个县全用上煤,那一个月最少是几百万两的毛利啊!

  现在煤矿探的是足够多了,运输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这生意还得好好筹划一下才行,一个月几百万两可不是那么好赚的,这么大的生意铺展开来估计都得几年时间。

  万历又看了看那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俘虏,随即挥手道:“走,我们回宫商量,单将军,派人去招骆思恭进宫觐见。”

第234章 生财之道

  万历看似一顿乱来,这探矿的速度却是非常之快。

  这两三个月功夫他们就探到了足够的煤矿,运输成本的问题差不多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这门生意做起来了。

  巳时许,众人便回到了皇宫之中。

  这时候骆思恭都已经站在乾清宫的廊道里恭候了。

  万历直接将众人带到专门摆放地图的偏殿之中,又命人取来标注了煤矿位置的九边地图在中间的大条桌上展开来,随即便盯着地图细看起来。

  现在他们发现的煤矿真的不要太多,大同镇那是一长串,偏关镇那又是一长串,延绥镇还有一长串,而且,偏关镇和延绥镇还都有好大一片的露天煤矿。

  如果征召大量人手全力开采,一天别说一千万斤了,一亿斤乃至十亿斤都没有问题。

  问题就是,这么大的量,怎么卖出去。

  他盯着地图看了一阵,随即琢磨道:“煤比炭烧得久,比柴火烧得更久,如果用来烤火,一天四五十斤差不多就够了,一个月就是一千多斤,如果光用来做饭,一天估计用个十来斤就够了,不过一个月也要用四五百斤。

  如果用的人多了,这煤炭就好卖了,关键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习惯用煤炭,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快把煤火炉给推广开来,国丈,现在避暑山庄那边一天能做多少煤火炉?”

  呃,您说的一天一万套啊。

  永年伯王伟小心道:“现在的产量还是一天一万套。”

首节 上一节 210/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