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16节
这赶过来的时间其实就是测试忠诚度,或者说表面上的忠诚度,过来的越早,那就证明越忠诚。
魏国公徐邦瑞这么大把年纪了竟然还能这么早赶过来,那就证明此人还是很忠诚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万历见状,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这会儿魏国公徐邦瑞却是有点懵了。
他什么都预想过,却未曾想到,乾清宫里会有两个人在比试武功。
这两个人的武功可不是一般的高。
他们魏国公一系也是凭借军功晋封国公,对武功那自然是有一定认知的,这两人身手之高,恐怕是当世有数的高手了。
这万岁爷招他们过来,让他们看两个绝世高手过招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就不是万历的意思,是皇贵妃秦兰和李玄成看这里环境不错,万历又还没起来,所以忍不住切磋了起来。
这会儿万历都起来了,魏国公也来了,他们自然是不能再切磋了。
两人几乎是瞬间便分开了,嗖嗖两下就飞掠到了万历身边。
魏国公徐邦瑞还是懵的,他都不知道万历到底什么意思,他也不知道这穿着戎装的年轻人就是万历。
还好,这时候田义已经急匆匆的走过来了。
魏国公徐邦瑞连忙拱手道:“田公公,敢问万岁爷何在?”
我就知道你认不出来,我昨晚都没注意呢。
田义连忙使眼色道:“那就是万岁爷和皇贵妃娘娘。”
啊?
魏国公徐邦瑞连忙颤巍巍的上前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万岁爷,参见皇贵妃娘娘。”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招手道:“嗯,我们去御书房说话。”
说罢,他便抬脚往御书房走去。
这金陵的乾清宫和京城的乾清宫倒是差不多,不但布局差不多,就连御书房的位置和里面的布置都差不多。
万历颇为客气的带着魏国公徐邦瑞在待客的茶几两边坐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郑重道:“魏国公,现在金陵城里谁的势力最强?”
这个。
怎么说呢?
魏国公徐邦瑞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若是说金陵留守的十七卫,微臣的话他们应该还是能听一点的,若是说官场之上,微臣感觉他们分了几派,而且暗地里斗得厉害。”
他看到皇贵妃秦兰和人比试武功,还以为是万历特意安排的。
这么安排的用意何在呢?
如果从万历这后面的表现来看,万历明显不是想给他下马威。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万历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所以,他先给万历吃了颗定心丸。
他这意思就是金陵的武力他勉强能掌控,官场上的事他管不了。
万历闻言,果然放心了一点。
金陵留守十七卫满编可是将近十万人马,如果掌控在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手里,那他真要小心了。
现在是掌控在魏国公一系手里,他就勉强可以放心了。
这些公侯勋贵不说多忠心,敢于抗旨的却是没几个,因为但凡有点别样心思的那基本上活不到现在。
洪武朝的时候那可是杀了九成多,真正能从洪武朝延续至今的好像也就魏国公一系,黔国公一系和诚意伯一系了。
这魏国公徐邦瑞明显很明白,忠诚很重要,至少表面上要显得很忠诚。
你知道忠诚很重要,朕就用你,你若是不知道忠诚很重要,那你就完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传李神医和万神医。”
魏国公徐邦瑞闻言,那又有点懵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
李时珍和万邦宁很快便疾步而入。
万历直接抬手道:“李神医,魏国公应该跟你年纪差不多,不过,他这身体好像有点不行了,你们给他看看,能用金仙丹补一补不。”
他这明显是在拉拢魏国公,顺带准备让人家帮忙把万盛堂药号在金陵城乃至南直隶的生意做起来。
李时珍和万邦宁闻言,连忙细细给魏国公徐邦瑞把了把脉。
紧接着,两人又附耳商议了一番,李时珍这才小心道:“国公爷的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自身气血有点造不过来了,也就是所谓的年老体衰,用金仙丹补一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最好辅以龟苓膏,中和一下金仙丹中的火气。”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嗯,你们反正也要留在这边经营万盛堂药号,以后多关注关注魏国公的身体,能进补的药都给他用上,钱就别收了。”
魏国公徐邦瑞闻言,感动的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万盛堂药号在金陵乃至整个南直隶的生意微臣一定尽心。”
金仙丹他自然是听说过的,不过那东西在京城就被人给抢光了,根本传不到金陵。
这人一到了这年纪,那就想多活几年,他都感觉自己活不了几年了,没想到万历不但让神医关注他的身体,还免费给他用传说中的好药。
说实话,钱他是有的,但这药他不一定买的到,这神医他也不一定能请来。
这一下万历等于是实现了他最大的心愿,他自然也懂得投桃报李。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郑重道:“朕这次来金陵其实主要是为了造船,给水师造船,龙江宝船厂现在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这个。
魏国公徐邦瑞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南京工部尚书潘季驯出自浙江乌程名门望族汇沮潘氏。”
浙党?
沈一贯都把手伸南直隶来了?
万历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问道:“你意思他以权谋私?”
魏国公徐邦瑞还是小心道:“这个微臣不敢说,不过,名门望族要想兴旺下去有的事总是免不了要做的。”
这意思就是他们利用金陵宝船厂私自造船卖钱呗。
工部下属的造船厂恐怕都有这个问题,要不然,民间那么多船哪里来的?
万历缓缓点头道:“他们还不敢摆明了造反吧?”
这是要来硬的?
我这老胳膊老腿干不动了啊。
魏国公徐邦瑞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果断道:“万岁爷,微臣这身子骨恐怕不能随侍万岁爷左右了,要不让犬子维志跟在万岁爷身边效犬马之劳吧?”
嗯,不错,有前途。
万历微微点头道:“好,那就让维志跟着朕吧。”
第241章 世道变了
万历的确准备来硬的了。
他就是这样,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现在既然金陵城的留守十七卫都没问题,那就直接开干,先拿下龙江宝船厂再说。
他命人把魏国公徐邦瑞送回去之后便准备出发了。
这一次他准备只带禁军将士去,因为禁军带了战马,锦衣卫没带战马。
金陵城可不是一般的大,若是带上锦衣卫,跑一天还不一定能跑到呢。
他招来单思南交待了一番之后便直接问道:“维志,从皇宫去龙江宝船厂方便吗,你估计得多长时间?”
徐维志不假思索道:“万岁爷,从皇宫去宝船厂很方便,直接走西华门、西安门,过西安门外大街、刘军师桥、石城门内大街,然后从石城桥过河,大致再走十多二十里便到龙江宝船厂了。
这一路总共也就三十多里不到四十里,而且内城的西安门外大街和石城门内大街都有御道,外城人流也没有城内密集,如果打马过去,微臣估摸着大致三刻钟左右便能到了。”
这有了地头蛇领路就不一样,人家对金陵城简直不要太熟。
他说要去龙江宝船厂,人家想都不用想就规划出了最近最方便的路线。
这一路过去才需要三刻钟左右,来回都不用一个时辰,搞快点还能回宫来用午膳呢。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起身道:“那行,我们现在就出发。”
他就这么带着上万禁军轻骑,从西安门蜂拥而出,直奔龙江宝船厂而去。
这会儿虽然还是辰时许,太阳才刚刚出来,晨雾还尚未散尽,金陵城的街头却已然是人潮涌动了。
西安门外大街、石城门内大街,包括长安街,那就是金陵城最为繁华的区域,这些街道上那基本上都是人挤人,人流密集得很。
还好,有御道,洪武大帝有时候也喜欢以权谋私,为了出行方便他可是在金陵城划下了不少御道,这一下也方便了万历。
他们这一行如此张狂,竟然在御道上打马狂奔,两边百姓着实都惊诧不已。
不过,老百姓一看领头的是穿着蟒袍的魏国公世子徐维志,那没事了,五城兵马司的人那都不敢来管啊。
魏国公一系可是从洪武朝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大明原本总共就几个国公,其他国公也不在金陵城。
这金陵城自仁宗和宣宗之后,当皇帝的基本就不来了,可以说,魏国公就是金陵城里最为尊贵的人物了。
而且,魏国公一系几乎每一代都出任过南京留守勋贵,这百余年来他们也是金陵城里权势数一数二的,在留守屯卫中的威望那更是无人能及,来南京任职的文官那基本都不敢招惹魏国公府。
魏国公世子徐维志那也早就代父管事很多年了,金陵城里不认识这位权贵的人还真不多。
徐维志这张脸的确挺管用的,他们出城门的时候守城的士卒都连忙把过往的百姓驱赶到两边去了,什么查验身份,问这么多人马出城干嘛,那根本就没这回事。
这出了石城门,万历就有点熟悉了,他昨天就是打这里过的啊。
昨天在秦淮河上他还感觉不到这石城桥有多大,今天从这石城桥上过,他都不由得暗自感叹,这桥是真的大。
石城桥的桥面怕不有三丈宽,长度更是有三十丈左右,离水面的高度估计能有三四丈。
这会儿八百料的帆船桅杆才一丈多长,一千料的帆船桅杆好像也就两丈左右,这石城桥下面怕是两千料的帆船都能过!
石城桥有多高可想而知。
这过了石城桥就算是外城了,外城虽然人流没有内城密集,那也挺繁华的,街上的人也不少。
还好,街上的人只要不是聋子就听见滚雷般的马蹄声碾过来了,而且,他们大老远就能看到领头的是个身穿蟒袍的公侯勋贵,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那都知道赶紧往两边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