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40节

  要不然,以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势,怕个屁的李太后。

  万历又忍不住叹息道:“她总是想借外人之力架空朕的皇权,如果朕的皇权真被架空了,那些文官肯定会疯狂报复,大明的大好形势就要毁于一旦了。”

  这个。

  李玄成颇有些慌神道:“那我们怎么办?”

  万历郑重道:“我们唯有想办法切断她和外人的联系。”

  这话什么意思?

  李玄成的确是被李太后给教训出心理阴影来了,他是一想到这个大姐就心慌意乱,脑子里都变成一团浆糊了。

  他胡乱想了想,随即问道:“你的意思,让单兄率军把慈宁宫围了?”

  你这什么鬼主意?

  万历微微摇头道:“不用这么麻烦,我们把她身边人全换成我们的人就行了。”

  你开玩笑呢?

  李玄成又下意识缩着脖子道:“娘娘能同意吗?她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要是这么做,她不大发雷霆才怪呢。”

  切。

  万历不屑道:“她身边的人都换成我们的人了,大发雷霆有用吗?”

  这么做能行吗?

  李玄成胡乱想了想,又担心道:“她要是到处乱跑怎么办,宫女和太监全换成我们的人那也管不了她去哪里啊。”

  这个嘛。

  万历琢磨道:“我们派几百禁军轮流在慈宁宫外面守着,她出了慈庆宫就让禁军将士团团将其护住,不让她出护卫圈,更不让她离开皇宫,以免发生意外。”

  你这叫保护她?

  李玄成胡乱想了想,又害怕道:“她要是跑过来骂我们怎么办?”

  这个简单,有莫得感情的单思南啊。

  万历不假思索道:“单将军不是在嘛,我们让单将军守在外面就行了。”

  对啊,有单兄在,不用怕。

  李玄成连连点头道:“那行,到时候让单兄上,我们躲起来。”

  你还躲什么躲?

  行吧,只要你不反对就行。

  万历就怕小舅李玄成有意见。

  看样子小舅李玄成还是完全偏向他这边的,只要他不摆明了收拾李太后,那就没事。

  他细细交待道:“你派手下亲信好好打听打听,看宫里到底那些人听太后的,管事太监和管事的女官一个都不要放过,全查出来。”

  啊?

  李玄成闻言,满脸惊恐道:“娘娘若是知道了,不骂死我?”

  你怕什么?

  万历颇有些无奈道:“你让他们暗地里打听就行了,不用摆明了查,查清楚之后你把名单给朕,朕让单将军出手,这总行了吧?”

  李玄成闻言,胡思乱想了一阵,还是缩着脖子道:“你可千万别让人知道是我派人去查的。”

  这个是你的问题,不是朕的问题。

  你手下亲信不说,谁知道?

  万历连连点头道:“好,你放心,朕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他想好了怎么解决李太后这个麻烦的问题之后,又开始考虑怎么将京城的路全修成沥青路了。

  如果光征召京城青壮来修路,要在今年全修完恐怕很难。

  毕竟,京城内城和外城的城墙都有几十里长,而且城内的道路纵横交错,密密麻麻,长度最少是城墙的十倍以上。

  也就是说,京城如同蜘蛛网一般的道路加一起最少有上千里。

  这会儿专门修路的马车虽然造出来了,那也不是直接把沥青和碎石搅拌好,然后往路上倒就行了,修沥青路需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

  他细细想了想,还是命人将戚继光招了过来。

  戚继光这会儿在京城就没有府邸,他的封地还在原来蓟州镇的遵化那边呢,他也很少过去。

  京营回到京畿之后,他基本就是跟着万历住,万历去避暑山庄,他就住原密云县城的小院里,万历回皇宫他就住万寿宫的小院里。

  这会儿他就住万寿宫的小院里,过来倒是快得很。

  不一会儿,他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万岁爷。”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元敬,京营的粮食收割的怎么样了?”

  戚继光细细介绍道:“这次京营将士都回来了,而且家家户户都有手动收割机,收割的速度快得很。

  这会儿他们都收割完了,也差不多晒干了,就剩下舂米了,现在舂米的水车每个百户所都有,他们就不用费什么劲。”

  那就好。

  万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你先让所有领兵将校都去避暑山庄学一学沥青路怎么修建。

  现在那边正在造专门修沥青路的马车,而且那边就在铺沥青路,他们都学会之后你就让他们来京城,给他们划定区域。

  然后,你让神机营将士拉着粮车去附近的山里采集碎石子,运过来,准备好,让神枢营将士拉着战车去大通桥漕运码头,把沥青砖全拉城里摆好。

  神武营将士就在城内负责传递材料,清理街道,维持秩序,至于材料怎么传递,这个他们去避暑山庄看看就知道了,关键是维持秩序。

  这沥青铺的路一两天才能过人,两三天才能过车,他们一定要守护好,别刚修出来就被人和车给整坏了。”

  呃,这个我都还不会呢。

  戚继光闻言,小心道:“万岁爷,那微臣怕也要跟着去学一学了。”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你也一起去吧,你跟将士们说,这两个月修路每个月额外给他们发一两银子的工钱。”

  京营现在可是三十六万人马,两个月都额外发一两银子的工钱那就是七十二万两啊!

  戚继光想了想,还是提醒道:“万岁爷,这一发就是七十二万两啊,他们干点活也是应该的,这工钱就免了吧?”

  现在他也知道大军粮饷有多恐怖了,这能省他就想省点,毕竟,京营将士都算是比较有钱的了。

  万历微微摇头道:“这修路可是累人得很,不能让他们白忙活,再说了,修完路就要过年了,这也算朕给他们发的一点买年货的钱。”

  那好吧,二两银子也能买不少年货了。

  戚继光连忙拱手躬身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第268章 好久没抄家了

  万岁爷要给京城修路了!

  第二天一早卯时许,天刚朦朦亮,京城突然间就如同炸开了锅一般,欢呼声不断。

  因为锦衣卫已经在夜里把告示贴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说实话,京城的道路着实不怎么滴。

  这年头石板路并不多,京城也就几条大街是石板路,其他街道和巷子那都是土路。

  土路怕长时间下雨,也怕长时间出大太阳。

  如果长时间下雨,那土路就会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车马过去那更是会溅人一身泥。

  如果长时间出大太阳,那土路就会变得尘土飞扬,大风一吹,那就跟起了沙尘暴一样,漫天都是尘土。

  那些铺了石板的大街其实也不怎么滴,因为石板被马车什么的碾压的时间长了也会断,雨水冲刷的时间长了下面也会变得坑坑洼洼,下面一旦坑坑洼洼那上面就变得崎岖不平了。

  这修路其实挺费钱的,哪怕就是把土路给挖平整了再铺上一层河沙,那也要费不少工钱。

  京城的路那都不知道多久没修过了。

  没办法,京城的路太多了啊,加起来最少有上千里,修一下都不知道要耗费多长时间,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工钱。

  这一次,万岁爷不但要修路,还是在京城就地征召青壮,而且还是一两银子一个月。

  平民百姓自然是欢喜得不行了。

  这家门口干活都有一两银子一个月,已经算是高的了。

  京城可不是金陵,金陵赚钱的门路多,所以工钱高,京城赚钱的门路少,工钱比金陵低多了。

  妇孺没日没夜的织布两个月才能赚一两银子呢,青壮去干苦力一天能赚个十几文就算是不错了,一个月那还赚不来半两银子呢。

  这一两银子一个月着实算是高的了,以前金陵匠户的工钱还是九钱一个月的时候,京城匠户的工钱才六钱一个月。

  平民百姓听人读完告示那都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凡是有空的青壮那都跑街坊里正那里报名去了。

  告示贴出去才几天,报名的就超过二十万了,这最少又是五六十万两工钱。

  这给京城修个路都要花一百多万两,以前的皇帝自然是不敢修的,因为以前朝廷一年的税赋收入才合计四百多万两啊。

  有人就要说了,以前不是有免费的劳役可以征召吗?

  这就是开玩笑了,劳役征召是有时限的,平民百姓每年都只需服一个月的劳役。

  京城上千里的街道巷子,哪怕五十万青壮一个月也修不完啊,更何况,京城一百来万人口里面就不可能有五十万青壮。

  如果按户算,京城也就二三十万户,需要服劳役的也就二三十万青壮,这点人怕是得修半年。

  所以,以前的皇帝都没有大张旗鼓的给京城修路。

  万历这应该算是头一回。

  原本,京城百姓还以为就是把路都刨平整了,敦实了,然后铺上一层河沙呢。

  谁知道,很快便有数不清的匠户来到大街小巷,叫他们把路最少刨下去半尺深,那些铺了石板的大街更是把石板掀了,刨下去一尺深!

  而且,这刨路还不是蒙头一阵刨就行了,刨出来的宽度那还是定死了的,小巷子那都是分两次刨,一次刨一边,大街道那更是要分成几次刨。

  这还不算什么。

  他们刚刨完,匠户们竟然就拉着奇形怪状的马车来了,那家伙,马车后面的铁辊子足有腰粗啊,来回撵几遍他们刨出来的路基就被压实了。

  那些匠户竟然还在刨好的路基两边砸下去两排木板,把路基都框起来了。

首节 上一节 240/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