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42节
万历暗自冷哼一声,随即厉声道:“太监全部充南海子净军,宫女全部遣送教坊司。”
李太后无能狂怒道:“逆子,你敢!”
朕不敢?
万历冷冷的挥手道:“拖出去。”
这一下又是一阵鬼哭狼嚎。
李太后抓狂道:“逆子,你到底想干什么?”
朕想干什么?
万历冷冷的道:“你想干什么,你自己清楚。
朕感念母子之情,一直在容忍你胡作非为。
你却放着好日子不想过,就想祸害朕的江山。
朕早就跟你说过了,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不是你们李家的。
这点,全天下人都知道,你就装不知道。
朕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谁才是真命天子,谁才是大明之主。”
你!
李太后都要气炸了。
问题,她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会儿她带来的太监和宫女那都被拖走了,她就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里,还能怎么样呢?
她疯狂的喘息了一阵,突然间便坐地上哭嚎道:“老天爷,老天爷,你睁开眼看看啊,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连亲娘都不放过啊。”
切,一哭二闹三上吊。
你也就只能玩这招了。
不好意思,这招对朕没用。
万历冷冷的道:“朕若是真不放过你,你还能在这哭闹吗?
这一切都是你自作自受,你的日子还不好过吗,锦衣玉食,要什么有什么。
但是,你却偏偏想要你不能要的东西,这大明的天下能让你来做主吗?
朕最后劝你一句,好好享受你锦衣玉食的生活,安享晚年,不要成天胡思乱想。
你若是再不听,那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李太后竟然还是坐地上疯狂哭嚎道:“老天爷,你听见没,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真的连亲娘都不放过啊。”
有的人就是这么的不可理喻。
他们眼里就只有自己,他们就认为自己所有人都要听他们的,都要按他们的意愿行事。
如若不然,那就仗着长辈的身份无理取闹,毫无道理的骂人甚至打人。
历史上,李太后就仗着亲生母亲的身份一直压着当时万历,为所欲为,将大明推向灭亡的深渊。
现在,朕还能让你为所欲为吗?
万历冷冷的道:“你省点力气吧,老天爷不会搭理你的。
天地君师亲,朕是天子,是大明皇帝,是君,朕首先要负担起这个当皇帝的责任,让大明亿万子民安居乐业。
你却成天胡思乱想,想把朕的大明搞乱,你还喊老天爷,老天爷会帮你吗?”
李太后压根就不听这些,还是坐地上一个劲的哭嚎。
这个女人真是不可理喻。
万历见状,那也懒得再废话了。
他直接挥手道:“来人,把太后抬回慈宁宫,好生伺候。”
李太后这一招他也早就预料到了。
这个女人拿他没办法的时候那也就能玩一哭二闹三上吊。
所以,他就连轿子都准备好了。
李玄成挑选的太监和宫女那也早就在一旁的过道里等着了。
那些太监和宫女闻言,立马抬着轿子蜂拥而上,把哭得瘫软在地的李太后小心的抬上轿,然后抬起轿子就往慈宁宫走。
万历见状,面无表情道:“单将军,慈宁宫那边安排好了吧?”
单思南那也是面无表情道:“万岁爷,都安排好了,末将早派人过去了。”
那就好。
这个女人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以后,这个女人只要走出慈宁宫一步,那就会有上百禁军将士看着,看她还能干什么。
第270章 清洗后宫软禁生母
李太后被软禁了。
她也就能在慈宁宫里自由活动。
如果她走出慈宁宫,上百禁军将士便会蜂拥而上,围在她四周。
她想去干什么那都干不了。
这上百禁军将士那是如影随形。
她走到哪里,上百禁军将士就走到哪里,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踹都踹不开。
这一下着实把李太后给整的没辙了。
她身边没有一个亲信了啊,凭借她自己这小胳膊小腿,那是拿禁军将士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个时候万历也开始清洗后宫了,但凡听李太后的管事,不管太监还是女官全部抓起来,押送去南海子又或者教坊司。
原南京守备太监田义则被他擢为司礼监秉笔,内宫监掌印。
李玄成又多了个头衔,那就是司礼监掌印。
还有陈矩和孙暹,他也叫过来好好警告了一番。
这两个家伙本就胆小怕事,原来李太后掌控內宫的时候他们就不敢不听李太后的,现在他掌控了內宫,这两个家伙自然也不敢不听他的。
內宫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看抄家的收获了。
张宏和张鲸这两个家伙仗着李太后撑腰,着实捞了不少,每人府邸那都抄出了金银上百万两。
还有那个鸿胪寺官员邢尚智那也捞了几十万两,剩下的或多或少都捞了点,加起来都差不多有三百万两了。
这个时候,两三百万两对万历来说那都不算什么了。
灯油的生意做起来之后那真不得了,现在虽然还没达到四五百万两一个月,两三百万两一个月还是有的。
还有煤炭,这天一冷,煤炭生意就好起来了。
毕竟,烧木炭那就是烧钱啊,木炭的价格足足是煤炭的三倍,而且,木炭还烧得快,没有煤炭经烧,用来炒菜做饭那都不划算。
南边煤炭生意一做起来,那收益也是蹭蹭的往上涨,
不过,这运输问题又来了。
因为他们探矿探的就是北面的九边一线。
这一线虽然煤矿多,但离南面太远了,就算内套那里有一个怎么挖都挖不完的大型露天煤矿,他们也可以通过黄河主干和京杭大运河把煤拉去南边,但光是水路就是三四千里啊。
而且,这一路也就黄河主干这一块可以顺流而下,不费什么劲,到了京杭大运河就要费劲划了,到了长江主干那更是要逆流而上。
这一路就算是水师的快船那最快也要划个十来天啊,而且,水师快船还不能满载,满载耗费的时间更长,回来的时候就算是空船那也得划个五六天。
蜈蚣船一艘最多就能拉两万斤,八爪船一艘最多就能拉一万斤,他们批发可是一两银子一千斤,一万斤也就十两银子,两万斤也就二十两银子。
这么算起来,他们连水师将士的粮饷都赚不回来。
因为蜈蚣船光是操船的水师将士就得二十个,八爪船光是操船的将士就得十个。
这来回一趟半个月时间都不止,加上装货卸货,他们一个月也就能拉一趟而已。
也就是说,他们这么拉光能赚点水师将士的饷银,军粮和口粮那都得往里赔。
这生意这么做肯定不行。
十二月初,外城的路终于修好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将彭国公戚继光和永年伯王伟招致御书房之中。
两人这会儿还都住在万寿宫,来得倒是挺快。
不过,这会儿京城都下雪了,两人就算在外面拍了一阵,头发上和衣服上还是有残存的雪迹。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又命人赐了坐,这才郑重道:“国丈,怎么样,下雪的时候修路有没有问题?”
永年伯王伟连连摇头道:“没有问题,反正他们锄头铲子多得是,积雪清理起来快得很。”
没有问题那就好。
万历微微点头道:“那就留几万有空的青壮,再配上几万京营将士,让他们赶紧把阜成门到宛平煤矿的路也修一下。
这河面马上就要结冰了,水路不通,那就只能走陆路了,马车在泥泞的路上根本跑不动。
今年修完那条路就算了,明年得往四面八方修,避暑山庄和南苑的路先修了,然后修通往南直隶和外套平原的路。
这两条南北和东西的主干要先修通,然后再看情况吧,总之有多余的钱我们就修路。”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微微叹息道:“文璧来信了,南边的煤炭生意已经做开了,但是,路途太远,运费都不划算,根本就赚不到钱。
而且冬季黄河主干也会结冰,几个月没法运送煤炭,这么做生意,肯定不行,我们必须在南面探矿,就近开采。
今年年节怕是又要辛苦一下神机营将士和那些探矿的匠户了。”
这是好事啊。
戚继光连忙道:“万岁爷,不辛苦,神机营将士去年光是探矿都赚了不少钱,他们不知道多来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