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82节
万邦忠又小心的问道:“余大人,可觉得心慌气闷?”
余有才喘息道:“是啊,有时都闷得我喘不过气来。”
完了!
万邦忠咬牙道:“余大人可是感觉口干舌燥,老想喝水,老想小解?”
余有才费劲道:“对,万神医真是神了。”
唉,我就算是神医也救不了你了啊。
万邦忠闻言,满脸沉重道:“上消,肺热伤津。”
其他四人皆是满脸沉重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你们说什么呢?
万历焦急道:“万神医,这上消到底是什么病啊,朕怎么没听说过?”
万邦忠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此病不叫上消,此病在《黄帝内经·奇病论》中定名消渴症。
上消,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中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下消,肾不摄水、小解频数。
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症,余大人脸上已然开始浮肿,可见中消亦有之。”
消渴症?
这个也没听说过啊!
万历愣了一下,干脆问道:“这消渴症怎么治?”
消渴症没得治啊。
万邦忠无奈叹息一声,随即附耳道:“万岁爷恕罪,奇病无解,余大人是用药在拖着呢,要不早不行了,现在余大人生机已绝,时日无多了。”
啊!
万历闻言,不由浑身一颤。
余有才可是他的肱骨之臣,朝堂之事交给余有才他根本就不用操心。
他之所以可以多次御驾亲征,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那都是因为朝中有余有才给他管着啊。
现在,余有才竟然得了绝症!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将万邦忠拉到外面,屏退左右,随即低声问道:“药石已然无效了吗?”
万邦忠无奈摇头道:“万岁爷,药石若是有效余大人就不会躺床上起不来了。
这奇病消渴症并非单单一种症状,而是各种症状频出,每种症状如果对症下药能缓解一时,那还能撑些时日。
现在余大人卧房中满是药味,那就证明余大人请人开了很多药在吃。
余大人吃了如此多的药,还卧床不起,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五脏六腑都开始衰竭了,不怎么受药了。”
还并非单单一种症状?
后世好像有这种病。
但是,他心已经乱了,根本就想不起来是什么病了。
万历胡思乱想了一番,随即问道:“你感觉他还能撑多久?”
万邦忠满脸凝重道:“他这药剂量用大一点,各种症状出现就赶紧用药,兴许还能撑个把月左右。”
唉,这可怎么跟人家说啊?
如果是敌人,他能毫不犹豫的命人拖出去砍了。
但是,面对帮了他这么多年的亲信,这种等于宣判死刑的话他真有点说不出口。
万历又胡思乱想了一阵,随即问道:“万神医,要不,你去跟丙仲说?”
我!
万邦忠闻言,愣了一下,还是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满脸沉重的往卧房中走去。
余有才见状,虚弱道:“万岁爷,微臣斗胆,微臣是不是不行了?”
唉,你真是有才啊。
朕真是舍不得你啊。
万历闻言,猛然间热泪盈眶。
他转头抹了把眼泪,随即缓缓点头道:“丙仲,朕不瞒你,你可能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你跟朕说,朕能办到的一定帮你办到。”
啊?
余有才几个儿子闻言,立马泣不成声。
他自己却是微微喘息道:“万岁爷恩典,微臣心愿都了了,微臣就是想魂归故里,微臣乞骸骨归。”
万历缓缓点头道:“好,你坐朕的马车回去,朕派一千锦衣卫轻骑护送,到了徐州你就上水师战船,能回去的快一点。”
余有才闻言,感动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小舅,拟旨,擢内阁首辅余有才太师,荫其所有子嗣锦衣卫千户,赠世卷。”
余有才感动的那都说不出话来了,他连忙看向几个儿子。
他几个儿子连忙趴地上磕头谢恩。
万历抬手将他们扶起来,随即颇有些哽咽的交待道:“万神医,你们兄弟出个人陪丙仲回去。
记住,多带点药,路上丙仲发病了,赶紧给他开药,回去也一样,你们代朕送丙仲这最后一程。”
万家兄弟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第314章 浙党因此失宠
余有才走了。
万历整个年节都郁郁寡欢。
特别余有才死讯传来的时候,他更是好几天都茶饭不思。
不过,这会儿正是大明走向中兴的关键时刻,他还得振作精神,好好安排一番,让沈鲤接过余有才的班。
年节刚过,正月十六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命人将沈鲤招至御书房中。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盯着沈鲤看起来。
沈鲤倒也听话,为人也很正直,不贪不腐,从不以权谋私,但这家伙就没余有才那么懂他的心思。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叹息道:“丙仲走了,再也回不来了,这内阁的事就要劳烦你了。”
这意思就是让沈鲤来出任内阁首辅。
沈鲤闻言,脸上并没有什么兴奋之色。
他反而有些脸色凝重的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多谢万岁爷恩典。”
这会儿的朝堂不好管啊。
如果是余有才,还好管一点,因为余有才跟沈一贯是同乡,好说话。
他虽然也姓沈,但跟沈一贯却是八杆子都打不着,没一点关系。
甚至,他还相当反感沈一贯的所作所为,他都不想跟这种人说话!
万历一看沈鲤的表情,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此人当官的确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如果换作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听闻自己要当内阁首辅了,那绝对会兴奋得不行了。
现在的内阁首辅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说,朝堂之上的大事小事都归内阁首辅管。
他这个当皇帝的也就是拍板决定办不办而已,至于怎么办,那都是内阁首辅说了算。
特别他这个当皇帝的还经常御驾亲征,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内阁首辅那就是代他这个当皇帝的在管着整个朝堂。
这会儿内阁首辅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权力那就代表着利益啊,权力有多大那就代表着能获取的利益有多大。
至少,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是这么认为的。
沈鲤听闻自己要权势滔天了,竟然不是满脸兴奋,而是满脸凝重。
由此可见,沈鲤就没有想过要通过权力来谋取私利。
不错,不错。
万历暗自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仲化,丙仲走了,内阁就少了个人,你觉得擢沈一贯入阁辅政怎么样?”
啊?
您怎么把这家伙整进内阁来啊?
沈鲤愣了好一阵,这才连忙拱手道:“万岁爷觉得行,那就行。”
你真是没余有才有才。
若是余有才,那肯定一下就明白了,朕这是明升暗降,限制浙党,扶持东林那帮家伙来跟浙党对抗。
不过,这会儿东林人着实太少了,扶都有点扶不起啊。
他能扶谁呢?
顾宪成吗?
不行,这家伙得主持东林书院,这样东林在清流中的名声才会越来越响亮。
东林现在还有谁?
李三才、叶向高、张问达、赵南星、崔景荣。
问题,这些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官啊,职位最高的李三才也不过一个户部郎中而已,怎么扶?
算了,懒得考虑了,一顿乱扶就行了。
他现在已经掌控了足够的武力,完全可以独断专行。